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6459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贵州省某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绪论(编制说明)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公共建筑大纲进行编制,根据拟建项目的特征对大纲要求的以下内容进行了删减:

1、由于拟建项目属于有法人项目,不需要成立新的项目组织和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故对大纲中的第八章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章节进行了删减;由于医院的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备对医院的建设规模和内容有影响,故将大纲中第八章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章节调整到建设规模之前。

2、拟建项目属于非营利性公立医院,故对大纲中的第十一章《财务评价》进行了删减,在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单位工程投资与资金筹措》里增加了单位工程投资指标。

3、拟建项目无重大拆迁,社会因素较为简单,无突出的社会矛盾,故对大纲中的第十二章《社会评价》进行了删减。

4、拟建项目工艺成熟简单,故没有进行方案比选。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住院综合楼、院内生活用房、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和配电设施等。

二、承办单位概况

1、项目业主及其简介:

XX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中部,东邻天柱、锦屏县,南连黎平、榕江县,西接雷山、台江县,北靠施秉、镇远、三穗县。

距省城贵阳294公里,距州府凯里70公里。

总面积2176平方公里,辖7乡5镇,301个村7个居委会,全县24.95万人,其中以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6%。

因三板溪水电站建设,XX县城由柳川迁至革东一带复建,目前新县城的复建已完成。

XX县人民医院是XX县城内唯一的一所国家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承担全县医疗救护、预防保健、突发事件处理救治、医学教学培训等任务,是黔东南州职院、黔南医专等教学机构实习基地,年均接收各类医学方向实习生100人以上,全院现有编制床位120床,实际开放床位215张,在岗职工151人,其中副高级以上7人,预防保健人员3人。

2009年度业务总收入约为1000万余元,年门诊量6.8万人次。

目前医院共设置20个功能科室拥有进口彩超、CT、C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

2、法定代表人:

3、业主地址:

XX县

4、项目主管单位:

贵州省XX县卫生局

5、项目类别及性质:

扩建

三、编制依据:

1、《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

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1988、征求意见稿);

3、《贵州省“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4、XX县国土资源局《关于XX自治县人民医院使用土地权属的证明》;

5、XX县建设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6、XX县建设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7、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核定县人民医院床位编制的通知》;

8、《贵州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二期工程县级医院建设项目建议方案表》;

9、《卫生部关于印发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通知》;

10、《卫生部关于转发中国地震局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

11、国家颁布的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规程、规定要求;

12、《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县医院建设指导意见》;

13、《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

14、有关专业技术规范、标准;

15、项目业主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

建国以来,我国基本建立了农村三级(县、乡、村)卫生服务网和农村卫生队伍,农村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健康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是由于长期农村医疗资金投入不足,政府用于农村卫生的投资和事业费比例偏低,从整体上看,农村卫生落后面貌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农民健康水平的差距逐步扩大。

加强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和国务院的部署,在总结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制定《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了由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是中西部地区的乡(镇)卫生院以及贫困县、民族自治县、边境县中的部分县医院,明确指出“县医院是全县的医疗和业务技术指导中心,负责基本医疗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接受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转诊,承担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以及业务技术指导任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规划》还明确指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主要建设任务是:

依据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范,对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县妇幼保健机构和县中医医院,及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进行建设,配置基本医疗设备,使其具备开展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条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

”新医改方案又明确了县级医院是县域范围内医疗卫生工作的中心地位,主要负责以住院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对乡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乡村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

县级医院将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起着最为关键的枢纽作用。

卫生部制定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又把“到2010年在全国普遍建立比较规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为“十一五”的卫生发展目标,由此可见,加快XX县人民医院的标准化建设是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重要步骤,符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精神,符合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

第二节项目概况

一、拟建地点:

XX县人民医院内。

二、建设规模:

8400㎡住院综合楼、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和配电设施等。

三、主要建设条件:

本项目技术和施工条件成熟,周边设施配套完整,在资金上如果能得到中央政府支持,就有条件建设。

四、项目投入资金:

1、本次申报项目需要总资金估算为:

1961.9万元。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用地面积:

18630㎡。

2、完成规范化建设项目后总建筑面积:

17000㎡。

第二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一、辖区人口和相关部门关于规模的批复情况

XX人民医院辖区人口为24.95万人,其中以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6%,现有编制病床数120张,实际开放病床数215张,医院现有总人数在岗职工151人,其中副高级以上7人,预防保健人员3人。

从剑编字(2007)23号文《关于核定县人民医院床位编制的通知》,同意XX人民医院床位编制为200床,本次按照国家标准按200床位建设。

二、医院建成后的功能与任务

1、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龙头,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

2、负责基本医疗服务和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

3、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

4、完成当地卫生部门安排的卫生支农工作;

5、承担一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三、现状描述:

1、医院用地情况及现有医疗建筑情况(见表一):

现有医疗业务用房建筑面积8600㎡,现有建筑均是2000年以后修建的,完全可以继续使用,具体各部门面积详表一:

表一医院现有房屋建筑面积情况表

序号

部门名称

房屋建筑面积(㎡)

是否保留

1

门(急)诊

3000

保留

2

住院部

1900

保留

3

医技

1080

保留

4

保障系统

1320

保留

5

行政管理

700

保留

6

院内生活服务

600

保留

7

合计

8600

保留

四、国家相关标准:

根据国家《综合医院建设标准》要求,200床位综合医院应有面积为17000㎡,(见表二到表七)。

表二200床位医院面积计算表

建设床位数

国家指标(㎡/床)

应有面积(㎡)

200

80

16000

表三:

预防保健用房单列面积

预防保健编制人数

面积指标(㎡/人)

单列面积(㎡)

3

20

60

表四:

科研教学用房单列面积

副高以上人数

70%基数

每人指标

单列面积(㎡)

7

5

32

160

表五:

教学用房单列面积

医院类型

每生指标

相应人数

单列面积(㎡)

实习医院

2.50

100

250

表六体检中心单列

体检中心(㎡)

190

合计 (㎡)

190

表七手术室设备用房单列

手术室设备用房(㎡)

400

合计 (㎡)

400

表八、医院面积合计

项目

面积

备注

综合面积指标

16000

详见表二

保健用房

60

详见表三

科研用房

160

详见表四

教学用房

250

详见表五

体检中心单列

190

详见表六

手术室设备用房单列

430

详见表七

合计(㎡)

17000

 

四、需求面积:

医院目前的业务用房建筑面积8600㎡远远不能满足200床位的标准要求,还需扩建医疗建筑面积8400㎡才能完善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满足医院医疗的使用需要,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

表九医院尚需扩建面积计算表

医院现有业务

国家标准

应建面积(㎡)

其中单列面积(㎡)

8600

17000

8400

1000

详见表一

详见表八

 

 

五、整合情况:

根据国家《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医院各部门应有面积见下表

表十各部门应有面积和差额表

部门

比例

应有面积

现有面积

差额

备注

门急诊

18

2988

3000

-12

含单列

住院部

39

6474

1900

4574

含单列

医技科室

27

4882

1080

3802

含单列

保障系统

8

1328

1320

8

含单列

行政管理

4

664

700

-36

含单列

院内生活

4

664

600

64

含单列

 

100

17000

8600

8400

含单列

注:

以上应有面积内含有单列面积,其中的比例是不含单列面积的。

医院才新建,行政管理、院内生活、保障系统基本满足需要,不需再进行建设,保障系统需完善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医院原有住院部和门急诊混杂在一起使用不便,故将原有1900㎡住院调整为医技用房,按标准新建6500㎡的住院部,医技现有面积为1080㎡,加上调增的1900㎡就有2980㎡,离国家标准4882㎡还差1900㎡,因此新建医技1900㎡,主要是手术室、药库等和住院比较密切的医技用房。

具体整合数据见下表;

表十一医院各功能用房整合一览表

部门

现有面积

调整面积

新建面积

整合后情况

实际比例

门急诊

3000

0

0

3000

17.65

住院部

1900

-1900

6500

6500

38.23

医技科室

1080

1900

1900

4880

28.70

保障系统

1320

0

0

1320

7.76

行政管理

700

0

0

700

4.11

院内生活

600

0

0

600

3.52

 

8600

0

8400

17000

100.00

六、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备

根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县级医院建设指导意见》要求,本次县级医院的建设要达到二级甲等的要求,因此从XX医院的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将按照现行的《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来进行,按照分级管理标准,二级医院应配备的科室和人力资源如下:

6.1、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设置情况

职能科室

设置情况

院办公室

预防保健科

政工科

信息科

医务科

总务科

护理部

医疗设备科

门诊部

财务科

6.2、临床科室

6.2.1、一级科室

临床科室

设置情况

 临床科室

设置情况 

急诊科

皮肤科

内科

传染科

外科

康复科

妇产科

理疗科

儿科

中医科

眼科

 

家庭病床科

耳鼻喉科

重点专科

口腔科

 

 

6.2.2、二级科室设置情况

二级科室设置情况

内科

 设置情况

外科

设置情况

妇产科

设置情况

呼吸

无 

腹外

无 

妇科

无 

消化

无 

骨科

无 

产科

无 

心血管

无 

胸外科

无 

 

 

血液

无 

泌尿外科

无 

儿科

 

内分泌

无 

神经外科

无 

儿内

无 

泌尿

无 

 

 

儿外

无 

神经内科

无 

 

 

 

 

注:

内科、外科应有3个科室以上,有条件可设儿外科

6.2.3、应设重点专业重症医学科、内科、外科各一个。

6.2.4、ICU和CCU

内科ICU

 无

外科ICU

 无

CCU

 无

6.3、医技及其它业务科室

序号 

医技科室

1

放射室

2

检验科

3

药剂科

4

功能检查科

5

病理室

6

营养室

7

手术室

8

消毒供应室

9

预防保健科

6.4、所需人员配备情况

人员分类

职工人数

医生

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临床营养师

分级标准

300

75

5

20

1

医院情况

160

30

0

19

0

人员分类

技术人员

护士

副主任医师

医师

护师

分级标准

225

150

10

40

30

医院情况

141

81

5

18

20

6.5、医院需要增加设置的科室

临床科室

医技科室

内科ICU

营养室

外科ICU

功能检查科

CCU

病理室

急诊科

中医科

6.6、医院需要增加的人员情况一览表

人员分类

职工人数

医生

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临床营养师

人员数量

140

45

5

1

1

人员分类

技术人员

护士

副主任医师

医师

护师

人员数量

84

69

5

32

10

七、拟建项目面积和功能

拟建项目为住院综合楼8400㎡,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和配电设施等。

表十一拟建住院综合楼一览表

功能

面积(㎡)

备注

住院

6500

医技

1900

其中400㎡为手术室设备用房单列面积

合计

8400

 

第三章场址选择

一、场址现状:

1、地点与地形地貌:

拟建项目地点位于XX县人民医院现有范围内,工程建设场地上有土方开挖,开挖平整后适于建设。

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建设场址土地权属归院方所有,不用新征地,详见附件《国有土地使用证》。

二、场址条件:

1、工程地址、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及附近无不良物理地质构造,浅层无地下水,该地址工程地质条件适于建筑。

2、交通条件:

拟建地点在XX县城环城路旁,现有道路交通非常便利,可为工程建设提供运输保障。

3、公共设施条件:

拟建项目位于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给水、排水以及道路状况都满足建设要求。

4、征地拆迁条件:

由于院内场地权属医院,为医疗用地,不涉及征地,场地内需拆迁的房屋院方已经开始拆迁,拆迁费用由医院执行承担,需在五月底拆除完毕。

5、施工条件:

5.1、拟建场地周围无特殊障碍物。

5.2、县城内水泥、砂石、砖、钢筋等建筑材料供应充足,

5.3、拟建地道路平整,施工运输便利。

第四章建筑方案设计

第一节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1、医院建筑设计应满足医疗工艺的要求,有效保障控制医院感染、

2、创造以人为本的就医环境

3、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4、留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实现专业医院、人文医院、安全医院、绿色医院的目标

第二节项目总体规划设计:

总体布局做到:

①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②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③适应卫生学管理的要求,为病人提供较高质量服务和适应病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的需要;改善员工工作环境;考虑时代的适应性。

一、总平面的构成

XX县人民医院现有建筑均为2005年建设项目,医院现有建筑传染病房楼、污水处理、垃圾收集以及医院综合楼,医院综合楼内包含有门急诊、医技、住院、后勤、行政办公、保障以及院内生活用房,本次设计为扩建,以达到填平补齐的要求,由于目前医院只剩现有场地,故设计中均考虑为高层设计。

根据相关规定以及医院目前的使用情况,本次通过整合,把原有病房楼改为内科病房和儿科病房,本次设计的综合楼主要内部功能为外科病房楼+医技。

外科住院综合楼两个方案均考虑为一个8层高的单体,单体布置在院内西北角用地内,与急诊部临近,方案一设计为与原有建筑贴临,方案二设计与原有建筑留有间距,通过连廊与原有建筑连接。

二、竖向规划

1、医院目前现状场地分为两个台地,现有院区场地标高约为491.0,

传染病楼+垃圾收集+太平间+现有用地为另外一个台地,高程约为502.00,目前用地与现有建成的院区有约10米的高差。

2、设计中均考虑开挖部分土石方,已达到建设用地与现有院区高程无障碍平接以及实现与市政道路相连接,同时在设计中使本工程与周边市政立足点畅通连接,保证场地内雨水的排放。

3、本次设计的0.000标高相对于绝对高程491.20。

三、病床的分配情况

本栋楼设计功能为外科病房综合楼,其中3到6人间病床站每个护理单元的80%以上,具体病房设计详见各层平面图。

四、无障碍设计

4.1、执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征求意见稿)。

4.2、无障碍设计范围:

建筑入口及平台、侯梯厅、公共走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病房、无障碍专用厕所(厕位)。

无障碍识别标志,二次装修处理。

4.3、建筑入口及门:

门诊及住院病人入口设残疾人坡道,宽度不小于2.1米,坡度小于1∶12。

4.4、水平与垂直交通:

公共走道里设置与墙体防撞条相结合的成品扶手,扶手顶标高为(H+0.80)米;无障碍电梯设置要求:

候梯厅深度大于1.8m;电梯门开启净宽大于0.80m;轿厢深度大于1.40m,宽度大于1.10m;轿厢上下运行及到达应有清晰显示和报层音响;轿厢正面和侧面设高0.80—0.85m的扶手,侧面设高0.90-1.10m带盲文的选层按钮。

4.5、门部位有高差时,内外高差采用0.015m并以斜坡过渡。

4.6、住院部的每个单元设有一个无障碍病房。

五、功能分区

院区规划分为医疗区、保障系统区、公共服务系统区。

医疗区由门诊、急诊、医技、住院组成。

保障系统分清洁服务区和污染服务区,清洁服务区包括饮食中心、职工食堂、营养厨房,此部分由于医院处于县城中心,考虑为社会化。

污染服务区由太平间、污水处理、垃圾处置、洗衣房、供应室等构成。

总务中心由总务库房、总务修理、消防、配电室等构成。

公共服务区包括行政办公区、生活服务区。

行政办公区由办公、图书室等组成。

生活服务区包括职工宿舍、包括停车场、绿地、通道广场。

六、医院流线设计

院区规划充分考虑扩建的部分在功能上与原有建筑的关系,并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各单体的流线设置尽量不交叉。

门、急诊区、医技区和住院区,各区有单独的出入口,互不干扰,在流线上更加充分考虑到病人及工作人员的方便,使流线更加简洁合理。

保障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独立成区,各区相互独立有精密联系。

七、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系统规划本着方便、快捷的思路进行设计。

全院区设消防环道均能到达每栋建筑物,机动车沿建筑外围行驶,保证院区的安静,本次设计的住院楼综合楼有足够的登高面,整个交通体系合理、简洁、有序。

八、绿化布置

院区内设置庭院式绿化带。

而主要功能块恰好有效的将绿化包围,形成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生态建筑。

病患在闲暇时间更能在绿化带上得到附加的精神医疗。

九、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十二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名称

面积(㎡)

备注

1

规划用地面积

18630

2

总建筑面积

17000

3

容积率

0.91

4

床位数

200

第三节建筑设计

一、建筑方案描述

1、方案为九层的单体建筑,建筑物为条形,标准护理单元为单廊式,利用地形高差设计了一个局部一层,作为设备用房及药房。

2、楼层功能分布

一层(门厅+住院辅助+设备用房)

二层(手术部)

三层(集中ICU+手术部设备设备用房)

四层(产科病房)

五~九层(病房)

二、层高设计:

一层层高4.8米;

二、三层层高(4.2)米;

设备层层层高2.15米;

四~九层层高3.6米;

室内外高差0.3米;

四、建筑标准

建筑标准本着适用、经济、卫生、安全、美观、耐用的原则。

外墙主要采用外墙涂料,局部使用金属或玻璃材质,填充墙采用隔音保温性能好、无辐射、无污染的新型轻质隔墙;室内部分采用普通装修,不使用易产生粉尘、微粒、纤维性物资的材料;有推车(床)通过的门和墙面采取防碰撞措施;放射科门窗采用铅玻、铅门,其它门采用夹板门,窗采用带纱窗的双层玻璃塑钢窗,无特殊要求地面采用防滑材料铺装;墙体顶棚刮瓷粉,由于管线较多走道考虑吊顶,卫生间墙体瓷砖到顶,其他用房设1.8米高瓷砖墙裙;建筑标准有特殊要求的房间按行业规范执行。

五、消防设计:

1、执行规范、防火等级

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2、防火分区

防火等级为一级,最大一层建筑面积为1000㎡,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设两个疏散楼梯间疏散至一层地面,疏散距离及宽度满足防火规范要求。

3、安全疏散

疏散楼梯直接通至室外地坪,符合安全疏散要求。

4、消防给水

4.1、消火栓消防系统:

消火栓消防用水量标准:

室外消防用水量:

20升/秒;室内消防用水量:

20升/秒,火灾时间为2小时。

室外消火栓系统采用低压制,用水量由室外给水主环管供给;室内消火栓采用临时高压系统,用水量由室外消防水池经消火栓泵加压供给。

在医院区内建筑基本设室内消火栓,消火栓能保证两只水枪水柱能同时达到室内任何位置。

消火栓口压力大于0.5MP的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

医院区设置室外地面式消火栓(SS150/80-1.0)5套。

4.2、喷淋消防系统:

在医院区内住院综合楼、门诊大楼均设置闭式喷淋消防系统.喷淋系统按中危险Ⅱ级设置,喷淋用水量:

30升/秒,火灾时间按1小时计。

4.3、消防水池、消防水箱:

室外设有消防水池,住院搂屋面设有高位消防水箱,总共储水量满足喷淋1小时用水量和室内外消火栓2小时用水量。

5、火灾自动报警:

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保护对象属一级,消防控制室设置在一层。

在各层设置感烟(温)探测器、消防广播、手动报警按钮。

在走道、楼梯间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及其消防疏散标志灯。

6、防排烟:

6.1、建筑内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排烟相结合的形式,保证建筑日常使用和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