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6519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docx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

换流站检修二次人员上岗资格考试培训题库

前言

本题库按三个难度等级进行分级:

初级篇、中级篇、高级篇,其中没有任何标记的题目为初级篇内容,带“*”标记的题目为中级篇内容,带“#”标记的题目为高级篇内容。

初级篇内容主要针对检修二次专业工作班成员以下岗位所必须掌握的直流基础理论知识、二次设备用途、结构、现场检修规程、安全作业规程等内容,掌握初级篇内容就能胜任检修二次班工作班成员岗位;中级篇内容为工作负责人在掌握初级篇内容基础上所需掌握的直流相关专业知识、二次设备原理、技术参数、检修规程、试验规程及事故处理等工作负责人所需内容,掌握初级篇和中级篇内容即可胜任检修二次专业工作负责人岗位;高级篇内容为二次班班长、副班长岗位所需掌握的专业技能知识、事故预想、事故分析处理等内容,以及相关高压直流工程设计相关的内容,通过初级篇、中级篇和高级篇的内容就能胜任二次班班长岗位。

 

一、填空题

1.直流输电工程的系统可分为两端(或端对端)直流输电系统和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两大类。

2.两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构成主要有整流站、逆变站和直流输电线路三部分。

3.两端直流输电系统可分为单极系统、双极系统和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三种类型。

4.单极系统的接线方式有单极大地回线方式和单极金属回线方式两种。

5.双极系统的接线方式可分为双极两端中性点接地接线方式、双极一端中性点接地接线方          式和双极金属中线接线方式三种类型。

6.背靠背直流系统是输电线路长度为零的两端直流输电系统。

7.直流输电不存在交流输电的稳定性问题,有利于远距离大容量送电。

8.目前工程上所采用的基本换流单元有6脉动换流单元和12脉动换流单元两种。

9.12脉动换流器由两个交流侧电压相位差30°的6脉动换流器所组成。

10.6脉动换流器在交流侧和直流侧分别产生6K±1次和6K次特征谐波。

12脉动换流器在交流侧和直流侧分别产生12K±1次和12K次特征谐波。

11.为了得到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的电压相位差30°,其阀侧绕组的接线方式必须一个为星形接线,另一个为三角形接线。

12.中国第一项直流输电工程是舟山直流输电工程。

13.整流器α角可能的工作范围是0<α<90°,α角的最小值为5°。

14.α<90°时,直流输出电压为正值,换流器工作在整流工况;α=90°时,直流输出电为零,称为零功率工况;α>90°时,直流输出电压为负值,换流器则工作在逆变工况。

15.#直流输电控制系统的六个等级是:

换流阀控制级、单独控制级、换流器控制级、极控制级、双极控制级和系统控制级。

16.*换流器触发相位控制有等触发角控制和等相位间隔控制两种控制方式。

17.*可能发生谐波不稳定是等触发角控制方式的主要缺点。

18.6脉动换流器各阀的触发角是相等的。

19.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调节,是通过改变线路两端换流器的触发角来实现的。

20.在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中,换流器控制是基础,它主要通过对换流器触发脉冲的控制和对换流变压器抽头位置的控制,完成对直流传输功率的控制。

21.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基本控制原则是电流裕度法。

22.绝大多数高压直流工程所采用的电流裕度都是,即额定直流电流的10%。

23.正常运行时,通常以直流侧定直流电流,逆变侧定关断角或直流电压运行。

24.低压限流控制特性是指在某些故障情况下,当发现直流电压低于某一值时,自动降低直流电流调节器的整定值,待直流电压恢复后,又自动恢复整定值的控制功能。

25.设置低压限流特性的目的是改善故障后直流系统的恢复特性。

26.直流电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限制过电压。

27.绝大多数直流工程的关断角定值在15°~18°的范围内。

28.直流输电系统的起停包括正常起动、正常停运、故障紧急停运和自动再启动等。

29.直流输电系统在运行中发生故障,保护装置动作后的停运称为故障紧急停运。

30.自动再起动用于在直流输电架空线路瞬时故障后,迅速恢复送电的措施。

31.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一般有定功率模式和定电流模式两种基本的输电控制模式。

32.功率控制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运行控制方式。

33.定电流模式下,需要保持直流极线电流为整定值。

34.降压运行可以由直流线路保护自动启动。

35.在额定负荷运行时,换流器消耗的无功功率可以达到额定输送功率的40~60%。

36.换流站装设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通常有交流滤波器、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

37.无功功率控制器通常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运行方式。

38.换流变压器分接头控制是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中用于自动调整换流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位置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为了维持整流器的触发角(或逆变器的关断角)在指定范围内或者维持直流电压或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空载电压在指定的范围内。

39.当整流器使用直流电流控制时,通过调整换流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把换流器触发角维持在指定的范围内(如15±2.5°)。

40.*换流变压器分接头控制的控制策略需要与换流器控制方式相配合,通常可分为角度控制和电压控制两大类。

41.*直流输电系统常用的调制功能有功率提升(或回降)、频率控制、无功功率控制、阻尼控制、功率调制等。

42.控制保护系统通常由蓄电池系统直接供电,蓄电池通过站用交流电源浮充电运行。

43.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蓄电池及充电系统都应冗余配置。

44.换流器的故障可分成主回路故障和控制系统故障两种类型。

45.*阀短路是换流阀内部或外部绝缘损坏或被短接造成的故障,这是换流器最为严重的一种故障。

46.换相失败是逆变器常见的故障。

47.逆变器换流阀短路、逆变器丢失触发脉冲、逆变侧交流系统故障等均会引起换相失败。

48.整流器直流侧出口短路与阀短路的最大不同是换流器的阀仍可保持单向导通的特性。

49.直流输电换流器由控制系统的触发脉冲控制,保证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

50.换流器控制系统的故障体现在触发脉冲不正常,从而使换流器工作不正常。

51.触发脉冲不正常主要有误开通故障和不开通故障两种。

52.为了防止晶闸管元件因结温高而损坏,换流器需要冷却系统。

53.直流极母线故障主要指接在母线上的直流场设备发生对地闪络故障。

54.直流滤波器主要由电容、电感和电阻等元件组成。

直流滤波器一般接在直流极母线和中性母线之间。

55.交流系统故障对直流系统的影响是通过加在换流器上的换相电压的变化而起作用的。

56.交流系统发生三相对称性故障,整流器的换相电压变化与故障点距换流站的电气距离有关。

57.单相故障是交流系统常见故障,一般形式为对地闪络,单相故障是不对称性故障,可以分离出正序、负序、零序分量。

58.单相重合闸是在交流线路发生单相对地闪络故障时所采取的清除故障、恢复线路运行的措施。

59.直流线路故障,一般是以遭受雷击、污秽或树枝等环境因素所造成线路绝缘水平下降而产生的对地闪络为主。

60.交直流线路碰线,在直流线路电流中会出现工频交流分量。

61.直流线路断线将造成直流系统开路,直流电流下降到零,整流器电压上升到最大限值。

62.采用微处理器技术的直流保护具有以下特点:

集成度高、判断准确、便于修改、经济性好。

63.由于直流系统的控制是通过改变换流器的触发角来实现的,直流保护动作的主要措施也是通过触发角变化和闭锁触发脉冲来完成的。

64.换流器的电流差动保护是主保护,过电流保护是其后备保护。

65.直流线路故障的主保护是直流线路行波保护。

66.管换流站处于整流运行状态还是逆变运行状态,直流系统都需要从交流系统吸收容性无功,即换流器对于交流系统而言总是一种无功负荷。

67.*换流器的无功功率运行轨迹是指换流器吸收的无功功率随换流功率的变化曲线。

68.*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控制主要有不平衡无功控制和交流电压控制两种控制方式。

69.为了避免两端电流调节器同时工作引起调节不稳定,逆变侧电流调节器的定值比整流测一般小0.1p.u.

70.平波电抗器有干式和油浸式两种。

71.*直流输电工程的最小输送功率主要取决于工程的最小直流电流,而最小直流电流则是由直流断续电流来决定的。

72.6脉动换流器的直流电压,在一个工频周期内有6段正弦波电压,每段60°。

73.直流电流波纹的幅值取决于直流电压的波纹幅值、直流线路参数以及平波电抗器电感值等。

74.通常直流输电工程的最小直流电流选择为其额定电流的5%~10%。

75.直流系统降压运行方式的直流电压通常为额定电压的70%~80%,直流系统降压运行时换流器的触发角比额定电压运行时要大。

76.#过负荷运行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其连续过负荷电流会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受无功功率补偿,交流侧或直流侧的滤波要求以及甩负荷时的工频过电压等因素的限制,通常取连续过负荷电流额定值小于额定直流电流的1.2倍。

77.#当交流系统发生大扰动时,可能需要直流输电快速提高其输送容量,来满足交流系统稳定运行的要求,或者需要利用直流输电的功率调制功能,来阻尼交流系统的低频振荡。

暂时过负荷的持续时间一般为3~10s。

78.#暂时过负荷要求在数秒钟内提高输送能力,晶闸管是唯一的限制因素。

对于常规的设计,晶闸管换流阀5s的过负荷能力可达到额定直流电流的1.3倍。

79.*直流输电在过负荷运行时的谐波电流将增大,使滤波器的谐波负荷和损耗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谐波的干扰水平。

80.通常α角的额定值为15°左右,降压方式的α角最好能在40°以下。

81.降压方式下,为了尽量使α角加大的少一些,通常和换流变压器的抽头调节配合使用,

要求变压器抽头在其阀侧电压为最低的位置。

82.直流输电的潮流反转有正常潮流反转和紧急潮流反转。

83.#在直流电压一定的情况下,潮流反转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直流线路的等值电容,即线路电容上的放电时间和充电时间。

84.*单极金属回线运行时,线路损耗约为双极运行时一个极损耗的2倍。

85.*双极两端中性点接地的直流系统,只允许在双极完全对称的运行方式下采用站内接地网。

86.#晶闸管换流阀组成的换流器,其触发角α角只能在0°~180°的范围变化,换流器在运行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

换流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与直流输电的输送容量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为tgφ,其中φ为换流器的功率因数角。

87.交流电压控制方式主要在换流站与弱交流系统连接的情况下采用,而一般的直流输电工程均采用无功功率控制方式。

88.*换流阀的损耗有85%~95%是产生在晶闸管和阻尼电阻上。

89.换流变压器的损耗也和电力变压器一样有空载损耗和负荷损耗。

90.平波电抗器的损耗包括直流损耗和谐波损耗。

91.直流控制保护系统采用基于MACH2系统来实现,它是一种分层、分散、分布的开放式系统。

采用完全双重化设计,由主机、分布式I/O、标准现场总线及标准LAN网接口组成,软件采用Hidraw图形化编程工具实现。

92.直流保护系统包括换流器保护、极保护、双极保护、换流变压器保护、交流滤波器保护。

93.可控硅触发监测系统由可控硅控制单元、阀控制单元、可控硅监视单元和光纤传输设备组成。

94.整流站基本控制配置包括最小触发角控制、直流电流控制、直流电压控制、低压限流控制、直流功率控制。

95.阀冷却控制和保护系统(CCP)完成阀水冷却系统的运行、控制、保护和监视功能。

96.检修设备停电,应把各方面电源完全断开(任何运用中的星形接线设备的中性点,应视为带电设备)。

禁止在只经断路器断开电源的设备上工作。

应拉开隔离开关,手车开关应拉至检修或试验位置,应使各方面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对于有些设备无法观察到明显断开点的除外)。

与停电设备有关的变压器和电压互感器,应将设备各侧断开,防止向停电检修设备反送电。

对难以做到与电源完全断开的检修设备,可以拆除检修设备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连接。

97.#站用变压器本体重瓦斯保护动作应如何处理:

外观检查有无喷油、损坏等明显故障;取瓦斯气体,分析事故性质及原因;取油样;如确认重瓦斯保护误动,应停用,但差动及其它保护必须投入;未发现明显故障,经管理处总工程师或主管领导批准后可恢复送电。

98.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主要有三种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直接接地。

99.在换流站扩建和技改工程中,职工应提前熟悉施工方案,清楚带电设备的范围和施工作业范围,明确安全责任。

100.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是指全部带有电压或一部分带有电压及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101.#重合闸接线遵循以下原则:

手动合闸于故障线路不重合闸、跳闸或合闸闭锁时不重合闸。

102.重合闸分为:

单相重合闸、三相重合闸、综合重合闸。

103.*在500KV变电所中,一般利用有载调压作为主手段,以无功补偿作为辅助手段来调节主变压器中压侧电压。

104.断路器保护主要有:

失灵保护、三相不一致保护和自动重合闸等保护。

105.当电网中某一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利用装设在该线路上的故障录波器,可以记录下该线路故障全过程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的波形.

106.辅助继电器按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

107.继电保护的“三误”是指:

误碰、误整定、误接线。

108.#管理处各部门在管理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事故处理、事故抢修、系统恢复、应急救援等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参加事故应急处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调度规程、现场运行规程的有关规定。

109.管理处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处生产部门参与的反事故演习,各生产部门每季至少组织一次反事故演习,班组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事故预想,不断提高现场生产人员的事故处理水平。

110.事故处理时,运行人员及有关检修人员均应听从值长的安排。

值班员要及时向值长汇报各种设备运行状况及其保护动作、仪表、信号指示、故障录波的情况。

事故处理时,值长对事故原因、设备状态、系统方式、故障点不清楚、不明确的,应立即汇报事故处理指挥,由生计部组织现场事故分析和处理方案的讨论会决定下一步工作。

111.一次设备不允许_无主保护_运行,特殊情况下停用_主保护_,应按规定处理。

112.*设备控制系统信号的传输采用标准总线CAN和TDM,通讯介质采用光纤。

CAN总线是一种双向传输总线,用于状态量及控制命令等数字信号的传输;TDM总线是一种单向传输总线,用于电压和电流等模拟信号的传输。

113.*设备控制系统具有自检功能,自检内容包括主计算机故障监测、I/O板监测、通讯故障监测、现场总线故障监测、PCI板监测等。

114.*服务器系统具有完备的自我检测和监视功能,除故障时的主、备系统间切换之外,当剩余的存储容量小于10%时,还具有自动的报警功能,手动备份当前数据或是清除当前数据直到剩余存储容量大于30%,报警将自动复归。

115.500KV线路纵联距离保护CSC-101AS、过电压及远跳装置CSC-125A、短引线保护装置CSC-123A,断路器失灵保护装置CSC-121A,投入“检修状态”压板,保护动作不启动中央报警也不保存,只就地打印和面板PC机显示。

正常运行时严禁投入该压板。

116.每个双重阀塔包含8层,由两个单阀组成,每个单阀包含4个阀层,有15个可控硅组件。

从下往上第1,2,3,6,7,8阀层有4个可控硅组件和4个电抗器组件。

第4,5阀层有3个可控硅组件和3个电抗器组件。

117.低压直流系统分为110V直流系统,-48V直流系统。

110V直流系统用于给站内设备提供直流电源,如断路器分合闸线圈、控制和保护系统等。

-48V直流系统是通讯电源,用于给通讯系统设备、程控电话交换机等供电。

118.宜都站配置有五套110V直流蓄电池系统:

站公用设备一套;直流系统两个极(极Ⅰ、极Ⅱ)各配置一套;1#~2#继电器室各一套。

每套直流系统包括两组蓄电池、三组充电机及相应直流配电屏等。

119.110V直流系统采用主、分屏冗余供电方式。

每套直流系统均有3面配电屏。

分别为EA、EB和EC配电屏。

配电屏EA、EB对电源双重化配置的设备提供电源。

配电屏EC对电源非双重化配置的设备提供电源。

120.每极可控硅阀配置一套独立的水冷却系统。

该系统由两个冷却循环系统组成:

一是内冷水循环系统,通过低含氧量的去离子水对阀进行冷却;二是外冷水循环系统,通过冷却塔对内冷水进行冷却。

121.内冷水系统主要由主循环泵、补水泵、主通道过滤器、去离子交换器、脱氧罐、膨胀罐、补水箱、氮气罐、旁通阀等组成。

122.外冷水系统主要由喷淋泵、排水泵、外冷水循环过滤器、冷却塔及其风扇、化学药剂容器、平衡水池等组成。

123.膨胀、脱氧罐的作用:

用于系统增压;去离子水从脱氧罐顶部的阀门喷入,氮气从下部阀门喷入,与氧气发生置换,降低冷却水的含氧量。

124.消防启动系统采用独立配置,包括两台电动消防泵和一台柴油机。

正常情况下,消防系统水压由稳压泵维持在8.0bar;当消防管网压力低于7.5bar时,稳压泵自动启动恢复管网压力;当发生火灾动用水喷雾系统、消火栓等消防设施或消防水管网破裂时,消防管网压力迅速下降,稳压泵的运行不足以维持消防管网的压力要求,当消防管网压力低于6.5bar时,1#电动消防泵自动启动,稳压泵自动停运;当消防管网压力低于6.0bar时,第二台电动消防泵自动启动。

125.500kV交流滤波器、直流断路器检修时,现场汇控柜的控制转换开关应置“隔离”位置。

126.拉合高压交流系统的隔离开关时,相应断路器应在拉开位置。

127.正常运行时,500kV交流滤波器、直流隔离开关的现场单相操作箱的切换把手应置“远方”;GIS隔离开关对应的断路器就地控制柜内“Remote/Local/Off”控制把手应置“Remote”位置。

128.换流变在运行中滤油、补油、换潜油泵时,应将其重瓦斯保护改接信号,此时其它保护仍应接跳闸。

129.*当换流变的油位异常升高或呼吸系统有异常现象,需要打开放气或放油阀门时,应将重瓦斯改接信号。

130.*有载调压装置控制方式由手动转为自动前,应预先将本极换流变分接头位置调节一致。

131.#为保护气体在线监测装置的分子膜不承受负压,在进行换流变抽真空、滤油、拆卸传感器时,将排油阀关闭后立即拧开放油螺钉,禁止长时间关闭排油阀而不拧开放油螺钉。

132.换流阀正常运行中,冷却水进水温度不得超过51.9℃,出水温度不得超过63.3℃。

内冷水电导率不得超过0.1us/cm(20℃),阀厅的温度不得超过50℃,湿度不得超过60%

133.每个换流阀单阀有90个可控硅元件,其中有3个冗余。

正常运行中,如发现3个可控硅元件已损坏,应申请上级调度,及时停运处理。

134.500kV纵联距离保护装置、过电压保护装置运行中出现告警I,应申请调度停用该保护装置,记录告警信息并通知检修人员,严禁按复归按钮。

出现告警II,立即检查设备,汇报调度,记录告警信息联系检修人员处理。

135.500kV交流母线第一套保护BP-2B正常运行保护切换把手“QB”打至“差动投、失灵投”位置;仅差动保护退出,将保护切换把手置于“差动退,失灵投”的位置;仅失灵保护退出,将保护切换把手置于“差动投,失灵退”的位置,并退出相应失灵启动母差压板。

136.500kV交流线路第一套保护屏上的“9QK”切换把手,在正常运行时应打在“通道一投入,通道二退出”位置。

当通道故障或过压保护退出运行时应打在“通道一、二”退出位置。

137.500kV交流线路第一、第二套保护屏的“1QK”切换把手在正常运行时打在“正常”位置,当线路运行,边开关检修(或中开关)时,1QK应打在“边开关检修”(或中开关检修)位置,正常运行或线路开关均转检修时,把手打在中间“正常”位置。

138.500kV交流第二套线路保护的远方跳闸及过电压保护装置的压板20LP11、20LP12为“边(中)开关检修”压板,正常运行时严禁投入该压板。

139.500kV线路保护的沟通三跳压板与开关重合闸装置的沟通三跳接点串连,开关保护装置的重合闸把手打停用、三重时该压板投入,开关保护装置的重合闸把手打单重时该压板退出。

140.500kV断路器保护装置充电保护投入压板3LP19应根据调试、实验需要投退,正常运行时严禁投入该压板。

141.系统服务器有两台(服务器A和服务器B),互为备用。

在启动系统服务器时应注意两台服务器不能同时启动。

142.*正常运行时,因保护跳闸导致交流滤波器不满足绝对最小滤波器组数要求时,备用滤波器1秒钟内投入,若备用滤波器在1秒钟内不能投入,则启动功率回降,直至绝对最小滤波器组数满足要求。

不满足最小滤波器组数要求时,备用滤波器5秒钟投入,不满足时发报警信号。

143.直流系统接线方式有单极大地回线方式(GroundReturn,简称GR方式)、单极金属回线方式(MetallicReturn,简称MR方式)和双极大地回线方式(即双极均为GR方式,简称Bp方式)。

144.有功功率控制方式有双极功率控制(BipolePowerControl)、单极功率控制(PolePowerControl)、单极电流控制(PoleCurrentControl)和紧急电流控制(通信故障时控制系统自动采用的控制方式)。

145.无功功率控制方式分定无功控制(QControl)和定电压控制(UControl)。

146.有功功率运行方式有联合控制(Joint)和独立控制(Separate)。

147.直流输电功率控制有定功率模式和定电流模式及降压运行模式。

148.直流输电系统的起停包括正常启动、正常停运、故障紧急停运和自动再启动等。

149.系统切换总是从当前有效的系统来发出。

这个切换原则可避免在备用系统中的不当的操作或故障造成不希望的切换。

另外,当另一系统不可用时,系统切换逻辑将禁止该切换指令的执行

150.*PS801是高性能处理板,有六块32位浮点DSP和一块486芯片,程序存储于FLASH中。

PS801板上的DSP是通过6个高速同步串口,以TDM方式获取数据。

151.*PS820是HDLC通讯管理板,有两块32位浮点DSP和一块486芯片,实现冗余系统、站间的通讯任务。

152.换流站控制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覆盖从测量二次线圈开始包括完整的测量回路,信号输入/输出回路,总线,主机,微处理器板,和所有相关设备,能检测出上述设备内发生的所有故障,对各种故障定位到最小可更换单元,并根据不同的故障等级作出相应的响应。

153.当active系统发生紧急故障时,如果另一系统处于standby状态,则系统切换,先前active的系统进入service状态,如果系统故障消失,则系统可以恢复到Standby状态,如果要对该系统作必要的检修,可以将系统切换至Test状态后进行,检修完毕后再重新投入到Service状态。

154.对于开关控制(SWITCHCONTROL),此系统采用双重化的CAN总线通讯系统,完全连接到双重化的分布式I/O系统。

155.换流站通常配置两套冗余直流控制保护主机,控制、监视、保护每极所对应的阀厅和直流场区域、换流变本体、水冷系统、阀控、换流变和直流滤波器保护接口、故障录波器接口、紧急停运接口、故障定位仪接口。

156.分布式现场I/O接口用于完成与交、直流一次设备间的接口,以及与换流站各个辅助系统用于完成与交、直流一次设备间的接口,以及与换流站各个辅助系统之间的监控接口。

157.现场总线:

用于完成所有现场I/O与站控系统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号交换。

158.换流器闭锁分为三类闭锁:

X闭锁、Y闭锁、Z闭锁。

159.微机保护装置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调试状态、运行状态、不对应状态。

160.*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方式是指它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