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7649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docx

沈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

一、精神文化——学校的灵魂

  精神文化一般指“一训三风”: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另外还包括办学理念、校歌、校徽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其中最主要的是校训。

  

(一)要重新审视本校的校训

  有些学校的校训只是挂在墙上作为一种装饰,并不真的去用。

  校训到底起什么作用?

它是源于书本还是源于实践?

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确实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学校的校训。

  1.校训如果不能改动就要认同并发展它,使它在新的背景下赋予新的内涵

  如南开中学(大学)的校训是创立者张伯苓先生制定的: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一百多年来,从南开中学走出了大量栋梁之才,周恩来,等十二名国家领导人,四十多位省部级领导,五十七名院士,以及梅贻琦、曹禺、黄宗江等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

这样一所名校的“校训”是不能随便改动的。

所以南开中学的新任校长杨静武的研究课题是:

“新课程背景下南开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2.如果不能认同它就要改动,使其更加符合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

  如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原来的校训是“实验育我,我爱实验”,杨军红校长认为这一校训缺乏核心理念,在师生中的认同度很低,感召力不足,存在着“大而空”的倾向。

于是改为“好习惯,负责任,高质量”

  不是简单的提出一个口号,而是有着丰富的内涵。

  好习惯----“好习惯”包括学习习惯、道德习惯、生活习惯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分别对老师和学生提出要求:

  ⒈教师

  ⑴生活习惯:

健体乐观、勤俭节约、生活规律……

  ⑵道德习惯:

真诚待人、守时守信、举止文明……

  ⑶学习习惯:

勤于读书、乐于交流、勇于创新……

  ⒉学生

  ⑴生活习惯:

按时作息、讲究卫生、热爱劳动……

  ⑵道德习惯:

尊师敬长、守时守信、文明礼貌……

  ⑶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时巩固……

  负责任----“负责任”包括对社会、对家庭、对学校和对自己负责,每个方面都分别对老师和学生提出要求:

  ⒈教师

  ⑴对社会负责:

遵纪守法、关爱他人、保护环境……

  ⑵对家庭负责:

孝敬父母、养育子女、珍爱家庭……

  ⑶对学校负责: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维护校誉……

  ⑷对个人负责:

珍爱生命、幸福生活、快乐工作……

  ⒉学生

  ⑴对社会负责:

遵纪守法、关爱他人、保护环境……

  ⑵对家庭负责:

孝敬父母、勤做家务、节约消费……

  ⑶对学校负责:

好好学习、关心集体、为校争光……

  ⑷对个人负责:

珍爱生命、积极向上、快乐生活……

  高质量----高质量:

分别对教师的生活质量、工作质量和学生的生活质量、学习质量提出要求:

  ⒈教师

  ⑴生活质量:

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心……

  ⑵工作质量:

家长满意、学生佩服、业绩突出……

  ⒉学生

  ⑴生活质量:

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兴趣广泛……

  ⑵学习质量:

成绩优秀、能力突出、发展全面……

  

(二)要让学校的精神文化深入人心

  1.高呼校训和《少年中国说》

  如丰南一实小每天课间操结束时全校师生都高呼校训。

  每周一升国旗的时候,全校2000多师生都高声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群情激昂,荡气回肠,催人奋进,是一种很好的爱国教育。

  2.升两旗唱两歌

  好多学校有校徽而没有校旗,有校歌也不一定都会唱。

而山西省运城中学每周一升国旗的时候唱国歌,升校旗的时候唱校歌。

另外每一个班还有班旗

  二、制度文化——学校发展的保障

  要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得到落实,必须有一系列的制度做保证。

现在大部分中小学缺的不是理念,是落实。

制度越具体越减少管理的成本。

不要遇事就“商量商量”。

  

(一)塘沽十五中千分制管理办法

  首先要制定各类教师的具体岗位职责,使每个人清楚应该干什么。

  其次要制定与岗位职责配套的评价指标体系,使每个教师知道干到什么程度才算好。

  第三,要制定考核的具体方法和奖惩办法,怎样把评价指标体系落到实处。

  以上三个问题可归纳为:

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干不干有什么区别。

  

(二)河南沁阳市永威学校的制度

  洋思中学的老校长蔡林森2006年退休后到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当校长,又打造了第二个洋思中学。

  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把一个生源基础、师资水平都比较差的民办学校的初中部的综合考试成绩从全市第九提高到第一。

  永威的成功在于精细化管理

  我们现在提倡人本管理,这与严格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是不矛盾的。

我给永威学校在中国教育报写的点评文章是《永威的成功在于精细化管理》,(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10第3版)。

  几年来到江苏省洋思中学参观的校长和教师不计其数,但真正把洋思经验学到手并成为“洋思第二”的学校并不多见。

其原因就在于参观者学习的是洋思中学的教学理念,但很少考虑这些理念是通过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来落实的。

  1.精细“立法”,事事有章可循

  蔡林森校长到永威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

他虽然有几十年的中学管理经验,有洋思中学成套的管理制度,但他没有照搬。

他认为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规章制度也不能千篇一律。

他在充分调查永威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基础上,亲手起草了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每一个规章制度的出台都是经过全体教师的讨论和修改而最后定稿,“法”源于民而用于民。

这些制度的特点一是全,二是细。

  所谓“全”是指事事有章可循,不留空白。

  单是在教学方面,就有备课制度、讲课制度、课外辅导制度、作业批改制度、考试制度、周周清制度、学生课内规则、评课制度等。

  所谓“细”是指,每一个制度的要求都非常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如:

《作业批改制度》中对老师批改作业的时间要求:

“上午的课堂作业,要在下午课前批完,并让学生更正;下午的课堂作业,要在晚饭前改完,并让学生更正;晚自习的作业,要力争当夜(最迟在第二天8:

00前)改完,并让学生更正。

  如《早操锻炼规定》中对学生队列的要求,连脚尖放在什么位置都做了明确规定:

  “学生面向东,由田径场南往北依次是:

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三、高二。

各班排头的学生脚尖顶着足球场东边线内沿,体育教师面向学生站在各年级中间位置对照的第三跑道外沿。

各班班主任和体育委员面向本班站在第一跑道的内沿;检查员面向学生站在本学部的中间(第八跑道)。

  2.精细“执法”,人人照章行事

  对于每个学校,制定制度不是很困难的事,难的是如何执行和落实这些制度。

制度的落实关键是领导带头,正所谓“其身正,政令通”。

  领导带头,以身作则----每天早晨5:

40,68岁的蔡林森校长一定准时站在操场上,看着师生们出操,两年半过去了,他没有缺席和迟到一个早晨。

每天在操场、在会场、在赛场,在所有师生集体活动的场所,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他常说:

“要让全体师生每天一开门就能看到校长,这所学校就好办了。

”校长给班子成员做表率,班子成员给教师做表率,教师给学生做表率,层层带动,制度就得到了落实。

  学校与每一个教师签订责任书----为了把制度落实到人,学校与每一个教师都签订了责任书,在责任书中明确了每个人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人人照章行事,使复杂的管理简洁明了,减少了扯皮推诿的现象,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3.精细“督法”,逐级检查考核

  制度有了,如果不执行怎么办,执行不到位怎么办?

所以一项制度的落实关键是检查和考核。

蔡林森校长每天早上检查完早操后,接着检查早读,一个近70岁的老人,忍着膝关节骨刺的病痛,四层教学楼64个教学班,他逐一的检查,一个也不放过。

  蔡林森是一个行走着的校长----他很少坐在办公室里,64个教学班他每天都要跑二、三趟,不停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学校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心中有数。

如教案一周一查。

不仅要查备课节数,还要查教案是否符合要求(依据“备课制度”),不符合要求的教师复备,主管校长和教务主任要提供具体指导。

作业一日三查。

上午查前一天晚上的作业,下午查上午的作业,晚上查下午的作业。

查教师作业批改是否及时,是否认真,有无错改。

  逐级督查,不留空白----学校实行逐级责任制,副校长、教务主任、教务员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分工,定时检查,并要将检查结果及时、准确地进行记录。

  校长是第一督查人----蔡校长对副校长和教务主任说:

“我注意的,考核的,首先是你们俩,这叫大家都负责任。

你们这儿就好比是牛鼻子,牵住了这儿,我就牵住了全校;这儿是一个瓶颈,是一个战略要地,我要一天到晚像个魔鬼似的缠住你们,我跟在你们后面比跟在教师后面有油水。

我要跑‘市场’,到教师中、学生中发现问题,以他们的问题算你们的帐。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永威学校,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一天都不能拖。

正是由于这种精细化的管理,蔡林森校长才把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在永威学校移植成功并创新发展。

  (三)魏书生的民主管理原则:

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

  班内每一件事情都承包下去,培养了每个学生的责任感。

能力大的负大责,能力小的负小责,人人负责。

没有不负责的人,没有不被管的事。

  责任与生俱来,不是有没有责任的问题,是想不想负责的问题。

  (四)河东实验小学“日清周结”管理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师报》

  “日清”实际上是一种地毯式的管理。

每天,学校都由两名中层干部和4名值勤教师组成值勤小组,对学校进行全天候的检查和管理。

下午学生放学后,值勤小组及时汇总检查情况、填写《日清检查记录表》。

第二天早晨将《日清检查记录表》打印后发放到各办公室。

教师们可对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每周五由学校领导负责汇总本周发生的大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由德育办公室写出每周《工作简报》印发给各办公室,这便是“周结”。

  5.河南省荥阳三中的“全参与管理”

  《中国教育报》2009年5月29日题为《一所新建学校快速崛起的成功奥秘——河南省荥阳三中“全参与教育”解读》,作了整版的报道。

  荥阳三中的“全参与教育”

  荥阳三中成立于2000年8月,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教师水平和生源质量与其它市直学校相比相对薄弱。

自2003年以来,连续六年在中招考试中获得全市总成绩第一名。

在2008年的中考招生中,全市前10名学生中该校有9人;全市前50名学生中,该校有29人;全市前100名学生中,该校有44人。

荥阳三中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由新建学校而成为名校,主要得益于该校校长吴宏亮提出的“全参与教育”。

  所谓“全参与教育”是指在学校的管理、教学、德育、生活等各个方面,让师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参与中提高能力,取得成绩,享受成功的乐趣和人生的幸福。

  全参与的主要内容:

一、宿舍管理全参与:

构建自我管理体系,创设高雅宿舍文化。

二、食堂管理全参与:

保证伙食安全卫生,养成良好就餐习惯。

三、课间管理全参与:

设置文明监督岗位,做到校园管理无盲点。

四.关爱“特生”全参与:

实施“校内家长”制度,给特殊学生家的温暖。

五、课堂学习“全参与”: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六、教师备课“全参与”:

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享。

七、听课评课“全参与”:

打破学科界限,相互取长补短。

  三、环境文化——静态文化

  这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

包括学校的建筑、绿化、校园、门厅、走廊、班级等各种物化的设计等。

  

(一)环境文化的发展趋势是:

  1.主题化2.人性化3.生态化4.品牌化5.大密度6.精致化7.仿古化8.电子化

  1.主题化

  如走廊、宣传栏等越来越倾向于主题式设计。

所谓主题式设计即每一个走廊的墙面有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设计文字图片或布置栏目。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思路清晰,不零打碎敲。

可根据学校的需要想出若干主题,然后根据走廊的多少选取部分主题来做。

  主题化楼道文化----天津市塘沽区新港第一小学教学楼的每个走廊都是一个主题,从校园里走一圈,就能增长许多知识,受到文化的熏陶。

中华精粹主题汉字主题胶州市向阳小学的楼道文化

  2.人性化

  现在的校园文化设计越来越人性化,走在学校的走廊门厅,就像走进自家的客厅,就像走进高级宾馆的大堂,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还有的学校专设教师休息室,免费提供咖啡、茶叶等,让老师在这里休息、看书。

  走进天津市东丽区鉴开中学的楼厅,就像走进宾馆的大堂。

  在敞开的楼厅设计有阅览桌和杂志,供师生休息和阅读。

  鉴开中学的楼厅里有鱼缸、有花草,就像走进自家的客厅。

  鉴开中学的楼厅里摆放着沙发供教师休息和接待家长用。

  鉴开中学教师休息室有咖啡,中午和课间教师可以免费到这里来喝咖啡。

  天津市津南区海天小学的楼厅里装饰的像客厅一样,老师可以在这里接待家长。

3.生态化

  现在许多学校越来越重视生态化建设,有的提出建设绿色学校。

校园文化的生态化主要指校园的绿化、办公楼、教学楼内的绿化等。

  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校园天津市鉴开中学的楼道海南省海南中学校园的立体绿化

  4.大密度

  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开始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但重视程度不同,密度不同。

有的学校提出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棵树会育人。

强调把学校办成文化的磁场,学生获得知识不仅从课堂上,在学校里走一圈,就能获得知识和受到启迪。

  山东省邹平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楼道横梁上都有名言警句,抬头低头都受教育。

  山东胶州市向阳小学自称为“巴掌大的学校”,他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建筑和树木,让每一棵树会育人。

  天津河东实验小学的体育场护网上也有体育知识的图案。

  河南省灵宝市一中的护网上有学生的风采。

  5.品牌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有了品牌意识,学校的场地、印刷品、服装等处处有校徽。

  另外许多学校在班级门口都有形象牌、办公室门口和教师办公桌前有教师的照片、专业教室门口有教师的照片和简介等,都是品牌意识。

  山东省潍坊市一中的荣誉墙

  河南省灵宝四中的操场中间有校徽

  有的学校在每个教师的办公桌旁挂教师形象牌和党员岗位牌

  教师形象牌

  胶州市向阳小学的班级形象牌

  唐山市丰南区第一实验小学

  山东省邹平县九户初中

  6.开放式

  过去学校的标本、仪器都是放在仓库里,只有上课时才拿出来,利用率不高。

现在好多学校把生物标本、实验仪器、理化模型等放在楼道里,学生不管是否学了这部分知识,都可以随时观看,增长知识。

  鉴开中学的楼道里放着标本仪器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的门厅

  7.精致化

  现在人们对学校文化的建设越来越精致,这不仅是投入问题,也是意识问题,要用心打造学校文化,给人以高雅、温馨的感觉。

  天津市东丽区鉴开中学的校园文化可谓精致鉴开中学的木雕文化鉴开中学的铜雕文化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三小的楼道

  8.仿古化

  如一些学校书法教室的设计古香古色,有传统的长案、高背八仙椅子等,学生置身其中,确实有愿意学习书法的冲动和环境。

  天津市津南区海天小学书法教室天津市鉴开中学的书法教室

  9.电子化

  现在中小学都很注重学校形象和成果的宣传。

好多学校都制作了短片光盘,来了客人就播放和送人。

有的更进了一步,安装电子书,内容可以及时更换,师生和来人可以模拟图书式的动态查看学校的有关资料。

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的电子书

  

(二)环境文化的作用

  1.传播知识

  学校环境文化的主要功能是传播知识,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获得知识,受到教育。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一实小东校区长卷式百科知识楼道文化

  2.展示风采

  现在好多学校在走廊里和门厅悬挂活动照片、师生作品等,其目的是展示学校的成果和学生的作品,对外是宣传,对内是激励。

如前边所说的荣誉墙等目的也是宣传。

  胶州市向阳小学楼道里的展示牌山东省邹平二实小的书法长廊天津开发区一小为每个学生装裱一幅作品

  3.发展个性

  学校的走廊和宣传栏不要都设计成固定的知识园地,还要给学生留一些个性化的活动阵地,如学生的班报、手抄报等,都要有展示的地方,虽然未必精美,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山东省邹平县开元小学的班级小园地

  4.实践操作

  校园文化的设计不一定都是不动的墙画,还要有一些学生能够操作的东西,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一实小在走廊里摆出实物让学生探究

  5.激励提示

  在校园里更多的是名言警句、温馨提示,这些不需要占大的空间,但可以让师生在抬头低头之间看到一句或一段,每天都看到,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提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习惯。

  河南西峡县五里镇初中校园警语

  河南西峡县五里初中校园警语

  山东济南钢铁厂高中校园文化

  河南省濮阳油田十九中征集学生警句写在墙上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每班门上有校长提醒

  山西运城康杰中学校园警句

  山东省兖州二中的办公室文化

  河南方城县五小的温馨提示

  方城县第五小学为了培养学生好的习惯,把各种习惯细化成若干标语牌,以温馨提示的方式挂在教学楼的外墙,学生随时可见,时常提醒。

这比用“不准”的口气要温馨得多。

  四、行为文化——动态文化

  学校文化的目的最终是转化成师生的行为。

可以说一个学校师生的各种活动表现都是文化的内化与外显,都是行为文化。

但比较突出的是一个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因为这种群体性的活动最能反映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组织能力、活动特色等。

另外学校师生的文明礼仪也是行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鉴开中学教师办公室的行为文化

  天津市津南实验小学的大课间活动

  济南市历城四中学生跑步

  山东省邹平县九户初中学生的零距离跑步

  天津开发区一中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五、特色文化——创新的文化

  一般说来学校“靠质量立校,靠特色扬名”。

学校没有特色就没有个性,就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什么是特色?

简单说就是:

“人无我有,人有我强”。

  现在想做到“人无我有”不容易,因为教育不保密,所以做大做强就形成了特色。

  山东省邹平县黛溪中学600多米长的宣传栏

  邹平县黛溪中学的灯箱文化---邹平县黛溪中学做了一百五十余个灯箱,荟萃了教改中涌现的杰出教师和优秀学生的光彩形象,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洋思中学(永威学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也成为特色

  其他学校的经验:

如黑河六小的童话文化,其他学校的孝敬文化、感恩文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