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8141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docx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北师大版

初二物理《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北师大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通过复习知道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

②知道常见温度计的制造原理及其正确使用方法;

③知道六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的名称,能够正确判断常见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其吸、放热情况,知道与其有关的应用。

④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中云、雨、冰雹、雪、雾、霜等自然现象中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的名称与吸、放热情况,物态变化在科技中的应用。

⑤知道晶体熔化、凝固、液体沸腾的条件及其图象的物理意义。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各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的判定及吸、放热情况;蒸发与沸腾的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熔化、凝固、液体沸腾的规律及其图象的物理意义。

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中云、雨、冰雹、雪、雾、霜等自然现象中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的判定与吸、放热情况,物态变化在科技中的应用。

难点:

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中云、雨、冰雹、雪、雾、霜等自然现象中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的判定与吸、放热情况,物态变化在科技中的应用。

晶体熔化、凝固、液体沸腾的规律及其图象的物理意义

三、考点分析:

知识点

分项细目

考试水平

了解

理解

温度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

熔化

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现象

2.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区别

3.晶体的熔点

4.熔化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5.凝固过程中放热及其应用

汽化

和液化

1.蒸发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4.沸腾现象

5.沸点

6.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7.沸腾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8.液化现象

9.液化过程中放热及其应用

升华

和凝华

1.升华和凝华现象

2.升华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3.凝华过程中放热及其应用

判断物态变化的名称与吸、放热情况,物态变化及其应用,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液体的沸腾图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查熔点表,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是考试中的重要考点,约占6—8分。

1.温度及其测量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液体温度计的制造原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六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的名称与吸、放热情况

3.正确理解晶体熔化、晶体凝固、液体沸腾的条件

(1)晶体熔化的条件:

一是要达到熔点,二是要能够继续吸热;

(2)晶体凝固的条件:

一是要达到凝固点,二是要能够继续放热;

(3)液体沸腾的条件:

一是要达到沸点,二是要能够继续吸热。

4.晶体与非晶体熔化过程的规律比较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升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5.蒸发与沸腾的异同比较

方式

异同

蒸发

沸腾

定义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特点

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处空气流动速度的大小。

液体表面处气压的大小。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6.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中云、雨、冰雹、雪、雾、霜等自然现象中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的名称与吸、放热情况,物态变化在科技中的应用。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小草上形成的;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树枝和石块上形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体表面处的大气压,提高液体的沸点,从而尽快将饭菜煮熟的。

知识点一:

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情况的判断

例1:

判断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夏天早晨小草上的水珠______

(2)雪化成水______

(3)冰冻的衣服晾干______

(4)将熔融状态下的玻璃压制成玻璃板_____

(5)霜的形成______

(6)洒在玻璃上的水变干______

题意分析:

这类判断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情况的题目,只需要准确判断出物质前后所处的状态,然后根据定义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解答过程:

(1)夏天早晨小草上的水珠__液化____

(2)雪化成水__熔化____

(3)冰冻的衣服晾干_升华_____

(4)将熔融状态下的玻璃压制成玻璃板__凝固___

(5)霜的形成__凝华____

(6)洒在玻璃上的水变干_汽化_____

解题后的思考:

注意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并弄清各物态变化的名称与吸、放热情况。

例2:

夏天的清晨,常能在花草上看到小水珠,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A.升华B.熔化C.液化D.汽化

题意分析:

由题意可知,夏天清晨常能在花草上看到的小水珠就是露,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

解答过程:

C

解题后的思考:

对云、雨、冰雹、雪、雾、霜等自然现象中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的名称与吸、放热情况必须弄清楚。

知识点二:

物态变化知识的综合应用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温度达到100℃时水一定沸腾

B.在一定条件下,90℃的水也可能沸腾

C.如果温度太低,水就不蒸发

D.酒精搽在皮肤上感到凉,是由于酒精蒸发放热。

题意分析:

我们知道液体沸腾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达到沸点,二是要能够继续吸热;所以水温达到100℃,如果不能继续吸热,则不一定沸腾,A错;因为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大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因此,90℃的水也可能沸腾,B是正确的;因为在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即使温度太低,水也能蒸发,C不正确;酒精搽在皮肤上感到凉,是由于酒精蒸发吸热,而不是放热,D错。

解答过程:

B

解题后的思考:

日常生活中要善于灵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

人扇扇子觉得凉快,对着温度计扇扇子,能使温度计的示数下降吗?

如果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裹有浸有少量酒精的湿棉花,情况又会怎样?

题意分析:

我们知道人身体上的汗液蒸发时吸热具有致冷作用,人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了人身体上的汗液的蒸发,所以人觉得凉快;但是人扇扇子时并不能降低空气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示数并不会下降;如果温度计的玻璃泡裹上湿棉花,人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加快湿棉花上酒精的蒸发,则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

解题后的思考:

日常生活中要善于灵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三:

物态变化的条件

例: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会不会熔化?

题意分析:

晶体熔化需要吸热且温度不变。

当温度达到晶体的熔点时,若不能继续吸热则晶体不熔化。

解答过程:

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不会熔化。

因为晶体熔化需要吸热且温度不变。

当烧杯中的冰块熔化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不会升高,保持在0℃不变,试管中的冰虽然可以达到其熔点0℃,但是不能继续吸热,因此不会熔化。

解题后的思考:

温度达到晶体的熔点或液体的沸点时若不能继续吸热则晶体不熔化,液体不沸腾。

对物态变化发生所需的条件与规律要好好掌握。

知识点四: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例:

下面是使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重新排列。

A.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观察其分度值和测量范围

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C.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D.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F.整理仪器

题意分析: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同学们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使用前应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高低,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观察其分度值和测量范围,测量时应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当温度计示数稳定后才能读数,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实验完毕应该整理好仪器。

解答过程:

DABECF

解题后的思考:

对基本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必须好好掌握。

1.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题目平时要适当练习,并加以总结,掌握解题技巧。

对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放热情况的正确判断的技巧,就是要弄清楚物质现处于什么状态,经历物态变化后又处于什么状态,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准确判断。

2.要会灵活应用晶体熔化和凝固、液体沸腾的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要注意的是,物体吸热(或放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或降低),如冰熔化时虽然吸热,但其温度保持不变。

3.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应熟练掌握。

一、预习新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一章,第二章主要学习长度、质量、密度的有关知识。

什么叫质量?

为什么要引入密度这个物理量?

密度有什么用途?

通过学习第二章就可以知道。

二、预习点拨

①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②什么叫质量?

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何?

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何?

(答题时间:

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B.冰的温度是0℃

C.所有的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北京地区的平均最高气温可达45摄氏度

2.以下过程中发生了物态变化的是()

A.把铜块加热到100℃B.把大铁皮剪成小铁皮

C.冰雪消融D.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

3.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气压的关系是()

A.气压降低,沸点升高B.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C.气压增大,沸点先升高后降低D.沸点与液面上的气压没有关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雨夹雪的天气时,空气中只存在水的固态和液态

B.北方的冬天很冷,不宜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

C.霜是从天上落下来的

D.冬天,晾在屋外的冻冰的衣服也会干,这是蒸发的缘故

5.把一杯0℃的水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桶中,则()

A.杯中的水要结冰

B.桶中的冰开始熔化

C.杯中的水保持原来的状态和温度不变

D.杯中的水部分结冰,桶中的冰部分熔化

6.在敞开的锅中烧水,水沸腾后用火继续加热,这时水的温度将()

A.升高B.不变C.降低D.忽高忽低

7.要使水的沸点超过100℃,要()

A.将水量减少些B.将火烧旺些

C.给容器加密封盖D.将容器移到高山上加热

8.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将其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B.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

C.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纳凉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四周扫开

二、多项选择题

9.下列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

A.冬天霜的形成B.江面上雾的形成

C.春天冰的熔化D.秋天露的形成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生在用小镜子检查病人的口腔之前,将小镜子在火上烧一烧是为了消毒

B.标准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同样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夏天,人从游泳池中出来后,风一吹感觉很凉,是因为水在蒸发时吸收了人身上的热量

D.火箭的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物质,它受热易熔化、汽化时吸收火箭头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因而可以避免火箭由于高温而被毁坏

11.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寒冷的冬天早晨,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凝固形成的

B.水的沸点可能会低于或高于100℃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D.冷却物体时,用0℃的水和0℃的冰的效果一样,因为它们的温度相同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冬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B.同样湿的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树荫下干得快

C.严冬时节,室外冻冰的衣服干了

D.利用干冰使需要保鲜的食品降温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0℃的水不一定能结冰

B.0℃的冰一定会熔化成水

C.0℃时,冰、水、水蒸气可能同时存在

D.0℃时,不可能有水蒸气存在

三、填空题

14.夜间,当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______成小水珠,这就是露。

如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就会有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这些浮尘上面,就形成了“雾”。

在秋冬季节,地面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气直接________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

15.炎热的夏天,在喷泉附近会觉得凉爽些,这是因为喷泉周围有大量的小水滴,水滴_______时,要从空气中_______热,从而使空气的温度(选填“降低”、“升高”或“不变”。

16.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燃烧起来。

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__来吸收大量的热,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的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形成的。

17.家用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由灯丝中的钨_________后在灯泡的内壁上_________而成的。

18.飞机在人工降雨时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使之降雨。

这一过程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物态变化。

19.干湿泡湿(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

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________,所以这个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的读数________。

20.如图所示是水在连续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各现象出现的顺序将其排列起来。

21.由于水能溶解多种物质,因此天然水总是溶有杂质。

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水。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和;在冷凝管中,吸热的物质是,放热的物质是。

22.铁匠师傅打铁时,将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烟”,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和。

23.冬天,乌苏里江的气温低至-53℃,相当于热力学温度K。

24.一支刻度均匀但刻线位置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其示数为97℃,把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其示数为2℃。

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某物体的温度时,其示数正好与物体的实际温度相同,则该物体的实际温度为。

25.读出下图中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和。

26.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从图中可看出:

海波是__(“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熔化过程用了___分钟的时间;B点时,海波的状态是______;D点时,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__。

27.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时,上升气流无法支持,它们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三种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8.某同学尝试用纸做的盒子烧开水。

本来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而酒精灯的火焰温度大约是400—500℃,他用纸盒盛些水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过了一会儿水被烧开了,而纸盒却完好无损。

水被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该同学用温度计每隔一分钟测试一次温度,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45

55

65

70

80

90

95

95

95

95

(1)由表格可知:

在当地,水的沸点是℃。

(2)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资料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3)为什么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已超过纸的着火点,纸却不会燃烧?

29.一个物理量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时,为了确定各个因素是否真与此物理量有关,须每次只改变_______个变量,而使其他变量保持不变。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30.影响蒸发的因素有三个: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请你自己选用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用以说明液体温度的高低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B4.B5.C6.B7.C8.A

二、多项选择题

9.ABD10.BCD11.BC12.CD13.BD

三、填空题

14.液化,凝华

15.汽化(蒸发),吸,降低

16.汽化,液化

17.升华,凝华

18.升华,凝华,熔化

19.吸热,低

20.BADC

21.汽化,液化,水,水蒸气

22.汽化,液化

23.220

24.40℃

25.-7℃,13℃

26.晶体,48℃,8,固液共存,液态

27.

(1)液化,凝华,熔化;

(2)熔化

四、实验题

28.

(1)95,

(2)图略,(3)水的沸点是水的最高温度,水在沸腾时,由于不断吸热,所以盒子的温度略高于水的沸点而低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29.一,控制变量法

30.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