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8267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总论

1.1方案概要

1.1.1项目名称:

新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1.1.2项目主管单位:

****地区计委、畜牧局

1.1.3项目承担单位:

****畜牧局

1.1.4项目建设单位: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办公室(****动物防疫监督站)

1.1.5项目设计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工程勘察规划设计院****分院

1.1.6建设地点:

****动物防疫监督站及各乡镇(场)

1.1.7建设内容及规模: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涵盖全市19个乡镇(场)。

主要建设内容:

在****动物防疫监督站的基础上通过仪器设备更新、化验室改扩建,使动物防疫监督站成为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牵动全市动物防疫工作的“中心站”,在此基础上围绕“中心站”完成全市动物疫病防疫、动物疫病监督监测、防疫网络动态建设、政策法规保障四大体系建设。

1.1.8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1年,即2003年。

1.1.9投资规模:

总投资20.072万元,其中:

基础设施建设5.606万元,仪器设备购置4.786万元,隔离观察所5.5万元,网络设备购置1.5万元,交通工具1.68万元,构建地区网络1万元。

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为:

国家投资20.072万元。

1.2建设背景

畜牧业历来是****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0年****提出大力发展畜牧业,力争实现由种植业大市向养殖业大市的转变,特别是近两年,为了提升畜牧业综合实力,实现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委、市政府在加大畜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诸多优惠政策,使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02年,****年末牲畜存栏75.86万头(只),其中:

牛5.1万头,羊58.67万只,猪10.53万头;家禽年末存栏96万只。

随着畜禽存栏增多,****逐渐加大了动物疫病防制工作力度,特别是在疫病防治、畜禽检疫、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兽药监督管理、兽医科研和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得到了明显进展,近两年,随着《动物防疫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宣传和贯彻实施,****还相继制定了动物合作防疫管理、兽药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饲料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等配套管理制度。

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病,****出台了《重大动物疫病控制扑灭运行机制》,使动物疫病防制工作逐步步入了依法管理和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但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与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出栏上市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全市19个乡镇站大部分为1985年之前建设,办公室结构基本上为土木结构,办公条件差,仪器设备不足,有6个乡至今没有办公室,致使动物疫病防检疫工作相对滞后,目前全市运输检疫、屠宰场检疫、孵化厂、交易场所的检疫工作需进一步规范。

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今后,畜牧业的生产和发展必须是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求数量和规模上的发展。

该项目的实施,通过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将有效控制和消灭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保护和促进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逐步提高****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水平,加快****动物疫病防制工作与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则相接轨,为今后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出口畜产品基地建设打下坚实地基础。

 

第二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是有效控制和消灭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保护和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动物疫情的发生越来越复杂,据有关资料报道,由于动物疫病,1995年全国生猪死亡达5000万头,牛100万头,羊900万只,鸡5亿只,直接经济损失达260亿元,1996年达300亿元,同时因动物疫病引起生产性能下降,饲料和人力浪费,药物消耗等造成的间接损失达到800亿元。

2002年****因动物防疫体系尚未健全,导致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累计扑杀牲畜500多头(只),另外每年因动物疫病而死亡的牲畜也不可计数,给广大农牧养殖户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通过项目建设实施,将有效控制和减少畜禽疫病死亡,从而保护和促进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2项目建设是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定的需要。

动物疫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不仅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对社会的安定构成威胁。

如英国“疯牛病”不仅影响了本国经济,而且还动摇了梅杰政府的根基。

台湾口蹄疫的流行,迫使“农委主任”辞职下台,并致李登辉当局公开道歉。

香港的禽流感风波不仅紧急扑杀140万只鸡,造成了近8亿港元的经济损失,而且还感染了17人,并有4人因此死于非命。

1992、1993年国内出现的“恐肉风波”波及全国二十几个大中城市,“放心肉”问题牵动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人的心。

1987年长江沿岸的武汉、南京等城市暴发日本血吸虫病,“瘟神”卷土重来,数千人感染,医院暴满,给社会安定和国家声誉带来了不利影响,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决心再送“瘟神”。

1999年****重大疫病的发生,在社会上引起了“恐肉”、“恐奶”风波,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通过本项目建设,实施有计划地预防、消灭和净化区域内规定的重点动物疫病,防治重大疫病、疫情的发生,可有效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定。

2.3项目建设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治水平,彻底改变目前兽医防疫基础设施薄弱现状的需要。

目前,****乡镇动物防疫站大部分为1985年之前建设,基础设施十分滞后,办公室结构基本为土木结构,办公条件差,仪器设备不足,有6个乡至今没有办公室,致使兽医检疫工作相对落后,通过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改造乡镇站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地检疫监测仪器设备,不仅能使动物防疫的硬件设施得到彻底改善,而且可逐步使本区域内动物疫病预测预报、疫病诊断和防治技术得到提高,进而为畜牧养殖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章项目建设区基本概况

3.1自然概况

3.1.1地理位置及行政概况

****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天山山脉婆罗科努山和依连哈比尕山北麓,市区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268公里,东西宽148公里,南北长199公里,介于北纬43º29'—45º16',东经83º15'—85º08'之间。

整个地形受天山山脉影响,其走势由南向北倾斜,依次分为高山、中低山、丘陵、平原和沙漠五个地形带,山区及丘陵占43.6%,平原占44.6%,沙漠占11.8%。

3.1.2气候条件

****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干旱气候,是北疆光热资源最丰富和无霜期较长的区域之一,全年日照时数为2600——2800小时,年平均气温7.6℃,极端最高气温为42.2℃,大于或等于10℃年积温为3685℃,相对湿度58%,平均无霜期186天。

主要灾害性气候为春旱、夏季干热风、冬季冻害等。

每年4-6月和10-11月,是牲畜疫病疫情的高发季节。

3.1.3土地资源

****土地总面积13728.6平方公里,其中:

已利用土地资源占68.9%,牧草地占72.33%,城乡居民及工矿用地占0.86%,交通用地占0.22%,水域占6.86%。

受地形地貌、水文、母质及灌溉耕作条件的影响,区域内的土壤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规律,从南部山区到北部沙漠绿洲依次分布着山地草甸土、山地黑土、森林土、粟钙土、灰棕漠土、荒漠土、灌耕上、潮土、草甸土、沼泽土和风沙土等平原农区土壤类型以灌耕土、潮土、灰漠土为主,土质较好,盐硷较低。

3.2社会经济概况

****属农牧结合市,全市共辖8镇、7乡,4个农牧场、1个林场。

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不含兵团)20.33人,其中农牧业人口达14.49万人,由哈、汉、维、蒙、回等22个民族构成。

2002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9.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其中:

第一产业7.1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6.58亿元,下降21.5%,第三产业5.98亿元,增长12.7%。

3.3畜牧业概况

****天然草地总面积1456万亩(包括林间草地387万亩),有效利用面积1325万亩,均属六、七、八级范围,全市共有围栏草场16.1万亩,灌溉改良草场12.7万亩,人工饲草料地5.2万亩,分别占有效利用面积的1.2%、0.96%和0.4%。

2002年末,全市牲畜存栏达到75.86万头(只),其中:

牛5.1万头,羊58.67万只,猪10.53万头;家禽年末存栏96万只;肉类总产1.9万吨;牛奶总产1.2万吨;绵羊毛总产1333吨;山羊绒产量23吨;禽蛋总产4200吨。

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17.2%,牧民人均收入3342元。

 

第四章动物疫病防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动物疫病防治现状

4.1.1机构设置及人员状况

****现有县级动物防疫监督站1所,县级派出站(乡镇站)15所,农牧场站4所,全市共有畜牧兽医工作人员104人,其中,技术人员78人,初级职称以上41人。

4.1.2动物疫病防疫现状

自1999年****实施动物疫病合作防疫以来,全市家畜家禽的疫病防疫工作有了一定的保证,每年全市的畜牧兽医人员担负着75.86万头(只)家畜和96万只家禽的免疫和驱虫工作,据****动物防疫监督站统计,2002年全市共免疫各类家畜传染病142万头只(次),免疫各类家禽传染病238万只(次),驱虫、药浴、治疗各类家畜156万头(只)。

4.1.3动物疫病监督监测现状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一贯坚持“预防为主、防检结合、以检促防”的原则,为加强动物疫病的监督检测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规范了牛羊交易市场、家禽交易市场、鲜鱼交易市场、出县境公路动物检查站和屠宰场的监督检测工作。

据统计,2002年全市共检疫肉类1260吨,检疫皮张15000张,骨30吨。

处理有害化畜产品1吨。

检疫马传贫2500头(次)。

2002年****通过认真贯彻执行《****地区动物免疫标识实施办法》,通过对牲畜佩戴耳标,建立档案,实现一畜一标一号,详细记录动物免疫情况,从而有效的促进了动物的免疫、检疫工作,也推动了动物合作防疫工作的实施,为及时反馈疫情提供了条件。

4.2存在的问题

1、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19个乡镇(场)站除6个乡至今没有办公室外,其他乡也大部分为1985年之前建成,有,办公室结构基本上为土木结构,办公条件差,且缺乏与动物防疫有关的设备,特别是缺乏用于存放疫苗的冷连设备,各乡镇(场)的兽用疫苗大多存放在地窖里,疫苗存放时间短、保护率低,严重影响了动物的免疫效果。

2、由于缺乏配套的动物检疫监测设备,发生动物疫情时,不能及时、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动物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贻误扑灭疫情的时机,目前该市动物的检疫监测工作还未走上正规,动物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和重大疫病的实验室诊断、检验和监测等方面的业务工作还未正常开展,病理解剖学、血清学、细菌学和寄生虫学的诊断监测工作也因仪器设备短缺不能有效展开,动物检疫监测工作的滞后,给整体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

3、信息网络建设落后。

特别是乡镇兽医站缺乏必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在疫情发生时不能及时上报疫情,贻误了扑灭疫情的最佳时机,给整个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困难,同时由于该市牲畜代牧现象普遍存在,各乡镇间牲畜交易流通频繁,因缺乏牲畜网络监控体系,对牲畜不能实施全程监控,在动物防疫工作上经常出现空白。

 

第五章编制依据

1.《动物防疫法》

2.《****地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

3.《动物防疫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4.《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

5、《****地区动物合作防疫实施办法》

6、《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标准》

7、《****地区发展现代畜牧业规划暨实施意见》

8、《****“十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第六章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与建设目标

 

6.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贯彻《动物防疫法》为根本,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强化动物防疫法制管理,依法制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疫病防制条件,提高防疫水平;综合运用法制、行政、经济手段,搞好动物防疫、监督和兽药管理,建立协调、稳定的动物防疫工作秩序,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体健康。

6.2建设原则

1、按照“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实施强制免疫。

项目建设以强化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不断提高牲畜免疫覆盖面和免疫率,重点对农业部提出的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的19种主要一、二类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通过建立推广合作防疫、免疫标识制度,采取春秋集中防疫、市场重点监督,常年跟踪防疫的办法,加强疫病监测和治疗工作,最大限度消除疫病疫情发生隐患。

2、坚持动物疫病预防、监督、技术支持、兽药监察和重点动物疫病控制五大体系相结合的原则。

在完善基础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坚持防治结合,加快建立运转有效的重大疫病快速扑灭机制。

各乡镇(场)配备专职业务人员,负责重大疫病“五强制、两强化”的组织实施(即:

强制免疫、强制检疫、强制封锁、强制扑杀、强制消毒,强化疫情报告、强化防疫监督)。

建立快捷高效的重大疫情报送网络,实行严格的保密专线和24小时值班报送制度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

3、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监督的原则。

《动物防疫法》是动物防疫工作的根本大法,它赋予了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执法主体地位。

县、乡两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认真履行好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既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更要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切实把整个动物防疫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6.3建设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市动物疫病防疫、动物疫病监督监测、防疫网络动态建设、政策法规保障四大体系建设,逐步形成高度信息化、现代化、法制化的动物保护体系和运行机制。

6.4具体目标

到2005年全市畜禽重点疫病的免疫密度达到97%以上。

对疫情能够做出及时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大大加强疫情监测、预报和快速反应处理的能力和水平。

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监测网络。

具体工作内容有:

(l)紧紧围绕执行《动物防疫法》,加快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动物保护监督体系和技术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重点通过基层兽医站化验、诊断设备的更新和改造,把基层防疫工作抓到实处。

(2)推行双轨目标责任制,依托特殊的地理环境优势,试办“无规定疫病区”工程,分步建立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

(3)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监督检测体系。

提高监督和检测的技术水平。

重点抓好重大动物疫病、药物残留的监控、检测体系的建立,逐步培育网络建设,从源头上保证畜产品卫生安全。

  

 

第七章防疫体系建设方案

7.1建设内容及规模

****动物防疫体系项目建设范围涵盖全市19个乡镇(场)。

主要建设内容:

改建****动物防疫监督站,使之成为全市动物防疫工作的中心枢纽,在此基础上完成全市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动物疫病监督监测体系、网络体系建设、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四大体系建设。

7.2建设方案

7.2.1市动物防疫监督站改扩建(中心站)

对****动物防疫监督站现有的实验室进行改造,组建成立四个检测实验室,即病理解剖和寄生虫检测实验室、细菌学检测实验室、病毒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实验室,可承担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等引起的动物疫病的血清学、病理学、毒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检验诊断。

根据工作需要对****现有的800M²实验室进行内装修,地面贴瓷砖(3.2万元),修建试验平台两个,规格为1M*1.8M,平台基座为砖混机构,台面以大理石铺面。

实验平台工程总造价0.054万元。

市动物防疫监督站下设防疫科、检疫科、监测实验室、政策保障办公室、网络控制办公室,主要负责:

——动物疫病防疫工作

1、定期了解各乡镇(场)疫病防治计划和方案执行情况,帮助乡镇(场)防治机构解决业务上的技术问题,并根据计划制定考核评价方案,开展对各乡镇(场)业务工作考核评价,微生物检测和相关试剂的质量控制。

2.定期对各乡镇(场)动物防疫监督站疫病防治,微生物检验人员开展疫病防治技术及检测方法新进展的业务培训。

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疫病预防、微生物检测新信息和新方法,提高基层疫病防治,检验人员的业务技能。

3、通过调研结合乡镇(场)上报的疫病监测信息,拟订重点疫病、突发事件、新出现的疫病防制方案

——动物疫病监督监测工作

由市动物防疫监督站每年按照地区统一部署给各乡镇(场)下达检测任务,并负责对各乡镇(场)动物防疫监督站送来的血样或病料进行检测。

——网络核心作用

各乡镇(场)以免疫标识牌为依据,定期收集辖区范围内动物疫病防疫及发生情况,并填写疫情报表和计免报表,通过网络传输到市动物防疫监督站,由市站负责对各乡镇(场)传输的各类报表进行汇总、分析,掌握疫病发病动态和流行趋势,为疫病防疫防治提供依据。

——出台有关保障动物疫病防疫的政策文件

由市动物防疫站在《动物防疫法》的基础上,制订符合本市实际情况的便于操作的《防疫法》实施细则,将动物防疫工作完全纳入法治之中,逐步完善防疫体系。

7.2.2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

给各乡镇(场)动物防疫监督站实验室配备相应仪器设备,并新建车排子镇、西大沟镇、石桥乡畜牧兽医工作站各一座,引进牲畜入境隔离观察所两座。

以市动物防疫监督站为核心,建立动物疫病防疫体系。

市站每年按期对各乡镇(场)下达防疫计划,并及时准确地下发疫苗等防疫物资。

各乡镇(场)具体完成本辖区内牲畜疫病防疫工作。

在发生重大疫情时,各乡镇(场)动物防疫监督站以市站为核心,首先划分疫点疫区和隔离区,禁止疫区内牲畜及畜产品流出疫区;对隔离区内牲畜及时进行个体检查,牲畜在隔离期间严禁外流,同时对疫区和隔离区内牲畜加强免疫。

对从区外引进的牲畜,首先放在隔离观察场所由市站业务人员对其进行口蹄疫、禽流感、布病、结核等国家一、二类传染病检查,对隔离期满各项检查均合格的牲畜,由市站出具牲畜入境检验合格证明,然后准许进入县境。

7.2.2.1基础设施建设

在312国道距****25公里处,建立隔离观察场所一座,长50米,宽40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隔离围墙采用砖混结构,二四墙,墙高2.2米,在厂区南面开门,大门入口处建混凝土结构消毒池一座,长6米宽4米,池深30厘米。

根据****气象情况,在隔离场区东侧,依靠围墙墙体搭建简易的牲畜敞棚4座,每座面积200平方米,在隔离场区北侧依靠围墙墙体建草料库房1座,面积200平方米,现该区域已具备供水条件。

工程造价5.5万元。

在皇宫镇新建药浴池一座,池长18米,池上宽1米,下宽0.55米,池深1.6米。

以料石铺就,水泥灌浆。

在入口处采用混砖结构建立20米*10米的大圈舍一个,依靠大圈舍围墙在其内部建立6米*4米的小圈舍一个,在出口处同样采用混砖结构建立6米*5米的圈舍一个。

三个圈舍围墙累计长度为106米。

工程造价2.352万元。

7.2.2.2配套仪器设备

****动物防疫监督站不但要承担全市各乡镇(场)牲畜疫病的防疫检疫工作,而且还要承担牲畜疫病的监督检测工作,各乡镇(场)畜牧兽医工作站主要做好各辖区内牲畜的防疫检疫工作,根据工作不同,各乡镇(场)主要配置防疫冷藏包、检疫工作包。

市动物防疫监督站主要配置医用超净工作台、生化培养箱、酶标仪、荧光显微镜、高压消毒清洗机等,具体数量、单价、总额见下表:

仪器设备购置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总额(元)

仪器设备购置

 

 

 

47860

防疫冷藏包

6

50

300

检疫工作包

6

60

360

药品柜

4

650

2600

医用超净工作台

1

9000

9000

生化培养箱

0

1

7000

7000

酶标仪

1

15000

15000

不锈钢电热蒸汽消毒灭菌器

1

4000

4000

可调微量移液器

1

6000

6000

高压消毒清洗机

1

3600

3600

7.2.2.3仪器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是开展防疫工作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是动物防疫事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仪器设备管理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工作。

加强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对提高其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项目建成后,各级防疫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应由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热爱本职工作的技术人员组成,对设备管理人员要求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勤俭节约,任劳任怨,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对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应按照专管共用,协作共用的原则,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可采取中心实验(仪器)室或实行有偿使用,定额管理,基金制等办法。

并注意解决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等问题。

7.2.3动物疫病监督监测体系

以****动物防疫监督站为核心,依托市站配备的先进仪器设备汇同各乡镇(场)积极开展监督监测工作,建立起动物疫病监督监测中心。

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各乡镇(场)具体的疫情动态,监督检测重点动物疫病。

包括检疫工作和监督工作。

检疫工作主要包括:

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

产地检疫工作主要由乡镇(场)动物检疫员负责,乡镇(场)动物检疫员对辖区内的牲畜进行产地检疫,检疫中要结合动物免疫标识和动物疫病合作防疫工作来开展,对没有佩戴动物免疫标识或没有进行计划内免疫的牲畜不能出具产地检疫证,禁止其上市流通。

运输检疫由市动物防疫监督站进行检疫,对出县境的牲畜或畜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运载车辆进行消毒。

然后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消毒简易场地设在市动物防疫监督站。

市场检疫:

目前****有牛羊交易市场、生猪交易市场和家禽交易市场各一个。

其检疫工作由市动物防疫监督站检疫,对市场牲畜实施检疫并登记,掌握牲畜的流动情况和交易量。

屠宰检疫:

****城区内现有牛羊屠宰场和生猪屠宰场各一个,其检疫工作由当地动物防疫监督站负责实施。

具体检疫中要依据《屠宰检疫管理条例》对牲畜进行宰前、宰中、宰后检疫,对符合《条例》规定的可出具准许上市证明,并加盖验讫印章。

同时负责回收动物免疫耳标。

监测工作:

每年市动物防疫监督站按照地区统一部署下达检测任务,各乡镇(场)动物防疫监督站负责抽取血样或病料,并报送市监测站进行检测,按照国家标准对检测出的阳性畜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监测的病种主要有:

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新城疫、禽流感、马传贫、马鼻疽、布氏杆菌病、蓝舌病、牛瘟、牛肺疫、疯牛病。

 7.2.4网络体系建设

建立动物疫病监测网络,网络建设分两部分实施。

第一部分:

乡镇(场)到县级网络建设,主要对全市19个乡镇(场)配备光敏式传真电话机各一部。

确保乡镇(场)及时准确上报疫情动态和动物防疫进展情况。

第二部分:

由地区动物防疫督站牵头联合区内各县(市)动物防疫监督站共同建立****地区动物防疫网,对辖区内动物产地、屠宰、运输、市场检疫及动物疫病防疫、疫情动态

牲畜移动情况等,通过网络进行全程监控。

1、建立****地区动物防疫网站

在万维网上建立****地区动物防疫网的万维网络服务器,其主页中主要包括:

动物疫病监督监测、动物疫病防疫、政策法律法规、信息与服务、数据库服务和工作进展等。

其中数据库服务包括:

牲畜存栏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疫病监测情况和疫病防疫情况。

2、数据库收集和录入。

根据网站主业内容,由地区动物防疫监督站制定基础数据录入表格,由各乡镇站定期准确上报,由市防疫监督站审核录入,出入县境牲畜驿动情况由出入县境检查站负责登记,及时录入,根据实际不断更新数据库内容。

根据网站建设需要,市动物防疫监督站需安装宽带网络器材,对入县境检查站配备微机和宽带网络器材。

7.2.5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市、乡两级动物防疫监督站是畜牧兽医科技服务机构,担负着全市的畜牧兽医防治工作,要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下行使辖区内的动物疫病防治、疫病监督监测和重大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等工作。

在指导思想上要以贯彻《动物防疫法》为根本,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发展与保护并重,依法执疫,建立协调稳定的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