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8387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docx

防灾减灾综合防灾减灾与气象服务含答案

防灾减灾与公共气象服务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0.5分,计15分)

1.到《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规划期末,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率减少(A)以上,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低()。

(出处: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A.50%50%B.60%50%

C.50%60%D.60%60%

2.《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中所称气象灾害共(B)类。

A.27B.28

C.29D.30

3.灾情年报的上报时间分为(B)次。

(出处:

《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

A.1B.2

C.3D.4

4.因灾死亡1(含)到3人,或者伤亡总数10人(含)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属于气象灾害评估分级中的(D)。

(出处:

《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

A.特大型B.大型

C.中型D.小型

5.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的要求,力争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A)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以上。

A.15-3090%B.15-3095%

C.5-1590%D.5-1595%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A)要组织做好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查清本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

A.人民政府B.气象部门

C.民政部门D.安监部门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工作目标提出,到(B)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A.2015B.2020

C.2025D.2030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监测网络建设,要实现灾害易发区(D)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

A.省-市B.市-县

C.县-乡D.乡-村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开展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时,要建立以(C)为单元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

A.市县气象部门B.乡镇、街道办

C.社区、乡村D.气象协理员、信息员

10.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应建立两卡发放制度,并将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发放给(B)。

A.防御责任人B.乡镇居民

C.领导小组成员D.气象信息员

11.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C)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出处: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A.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B.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12.气象灾情上报内容包括气象灾害基本情况以及气象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等(D)类共()项。

(出处:

《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

A.1594B.1694

C.1596D.1696

13.各省(区、市)气象局于(B)前,负责完成本辖区全年风险预警服务效益评估报告。

(出处:

《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试行)》)

A.11月1日B.11月15日

C.12月1日D.12月15日

14.开展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的主要时段为(D)。

(出处:

《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试行)》)

A.5-8月B.4-8月

C.4-9月D.5-9月

15.地理信息资料主要为(B)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25m。

(出处:

《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滑坡致灾临界(面)雨量确定》技术指南+第一章)

A.1:

25万B.1:

5万C.1:

1万

16.比降亦称坡降、坡度。

指(A)的变化。

以千分率或万分率表示。

(出处:

《山洪灾害实地调查指南》技术指南)

A.水面水平距离内垂直尺度

B.河道剖面河床下降尺度

C.河流方向的高程差

D.左右岸水面的高程差

17.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制度的作用,推进人工影响天气由(C)转变

A.应急防御作业向主动作业

B.主动防御作业向应急作业

C.应急作业向主动防御作业

D.主动作业向应急防御作业

18、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B)(出处: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A.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人员,须经设区市气象主管机构培训、考核合格。

B.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人员,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培训、考核合格。

C.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人员,须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培训、考核合格。

D.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人员,须经当地劳动就业部门培训、考核合格。

19、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C)(出处: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A.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火箭发射装置、炮弹、火箭弹,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指定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强制性技术标准和要求组织生产。

B.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火箭发射装置、炮弹、火箭弹,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指定的企业组织生产。

C.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火箭发射装置、炮弹、火箭弹,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指定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强制性技术标准和要求组织生产。

D.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火箭发射装置、炮弹、火箭弹,由企业按照国家有关强制性技术标准和要求组织生产。

20.当发射仰角大于(C)度时,火箭操作手及阵地附近人员应注意顶空安全,防止弹体伤害。

(出处:

QXT99-2008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安全操作规范)

A.60B.65

C.70D.75

21.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人工增雨(雪)作业年增加降水(A)亿吨以上,人工防雹保护面积由目前的47万平方公里增加到54万平方公里以上。

A.600B.650

C.700D.750

22.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由有关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商同级有关部门编制,报(B)批准后实施。

A.上级气象主管机构B.本级人民政府

C.本级武装部D.当地空管部门

23.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是(C)

A.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分级协作

B.政府领导、部门承担、分级协作

C.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D.政府领导、部门承担、社会参与

24.建成乡镇自动气象站观测网,每个乡镇建设1套(A)要素以上自动气象站,实现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和局地小气候的观测。

A.2B.4

C.5D.6

25.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D)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体系。

A.预案到乡、责任到村

B.处置到乡、行动到村

C.责任到村、落实到人

D.预案到村、责任到人

26.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以(C)

A.应对为主B.防御为主

C.预防为主D.救助为主

27.《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农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以及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到(B)以上,基本覆盖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用户。

A.80%B.90%

C.85%D.95%

28.《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实现全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灾前风险分析和预警预估、灾中跟踪监测诊断、灾后评估分析,灾害监测、预警准确率达(A)以上。

A.80%B.90%

C.85%D.95%

29.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服务时间为每周不少于(B)小时,在农忙季节应尽量保证农民需求。

A.16B.18

C.20D.22

二、多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分,计30分)

1.专门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有下面几项(ABCDE)。

(出处: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A.有法人资格;

B.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备、设施;

C.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D.有完备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

E.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2.违反《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ABC)。

(出处: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A.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B.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未按照要求播发、刊登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C.传播虚假的或者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灾害性天气信息和气象灾害灾情的;

D.气象信息员转发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

3.根据《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有下述何种情况将启动气象灾害Ⅰ级预警(ABCDE):

(出处: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A.台风:

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强台风、超强台风登陆或影响我国沿海。

B.暴雨:

过去48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大暴雨天气。

C.暴雪:

过去24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出现暴雪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暴雪天气。

D.干旱:

5个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且至少2个省(区、市)部分地区或两个大城市出现气象干旱特旱等级,预计干旱天气或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

E.各种灾害性天气已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和影响,超出本省(区、市)处置能力,需要由国务院组织处置的,以及上述灾害已经启动Ⅱ级响应但仍可能持续发展或影响其他地区的。

4.根据《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规定,海上大风的预警共分以下几个级别(BC)。

(出处: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A.Ⅰ级(特别重大)B.Ⅱ级(重大)

C.Ⅲ级(较大)D.Ⅳ级(一般)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总体要求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ABC),统一发布、分级负责。

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

A.预防为主B.政府主导

C.部门联动D.社会参与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总体要求提出,要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CD)和()为重点。

A.专业性B.准确性

C.时效性D.覆盖面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要求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对于(ADE)等气象灾害红色预警和局地暴雨、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沙尘暴等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要建立快速发布的“绿色通道”,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各种手段和渠道第一时间无偿向社会公众发布。

A.台风B.寒潮

C.雷电D.暴雨

E.暴雪F.大风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工作目标提出要加快构建气象灾害(BCD)无缝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

A.长期预测B.中短期预报

C.短临预警D.实时监测

9.《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中气象灾害防御战略布局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ABCDEFG)

A.城市B.农村

C.沿海D.重要江河流域

E.重点战略经济区F.重要交通干线

G.重要输变电线沿线

10.《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指出沿海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应以(ABD)为重点。

A.台风、大风及其产生的风暴潮B.地质灾害

C.暴雨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D.海平面上升

11.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的居民应积极主动参加包括(ABCD)等活动。

A.宣传、培训B.风险区划编制

C.防灾演练D.隐患排查

12.违反《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BCDEF):

A.未按照规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或者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

B.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

C.向不符合条件的单位颁发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资质证的;

D.隐瞒、谎报或者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E.未及时采取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

F.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行为。

13.各级气象部门应当在灾害发生的()内及时进行灾情数据收集和初报;按照上报终端内容、格式、单位认真填写灾情;灾情填写后应由有关人员审核批准;在灾情发生()内,通过决策服务平台中的直报系统上报重要灾情;对于需要更新或者修订的数据应在()小时内及时更正并经过确认审核后上报。

(ACE)

A.2小时B.3小时

C.6小时D.12小时

E.12-24小时F.24-36小时

14.风险预警服务业务产品格式包括(ABD)(出处:

《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试行)》)

A.数据产品B.图形产品

C.影像产品D.文字产品

15.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风险普查的目的是建立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基础数据库,确定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致灾阈值,以及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为气象灾害(A、B、C、D)奠定基础。

(出处:

《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风险普查技术方案》)

A.风险预警业务开展

B.风险评估

C.风险区划

D.风险管理

16.各省(区、市)气象局本辖区全年风险预警服务效益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

A.全年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产品发布的种类、次数;

B.全年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检验情况;

C.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效益评估分析。

D.加强和改进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措施和建议。

17.位于流域内的(A、B、C、E)、厂矿(厂房)及其他公共场所或建筑,统称为山洪灾害隐患点。

(出处:

《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滑坡致灾临界(面)雨量确定》技术指南+第二章)

A.居民点B.农田

C.铁路,公路D.河道

E.桥梁

18.下列哪些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禁止行为?

(ABC)(出处: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A.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转让给非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或者个人。

B.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用于与人工影响天气无关的活动。

C.使用年检不合格、超过有效期或者报废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

19.安全使用火箭弹,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BD)?

(出处:

QXT99-2008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安全操作规范)

A.出现哑弹时,必须待5分钟后,才能卸弹。

B.出现炸架时,立即关闭电源,停止作业,并报主管部门处理。

上述故障应按规定上报。

C.火箭弹有故障时必须拆卸火箭弹,分析其因原,并将故障原因报送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

D.未发射的剩余火箭弹退出发射架后应短路储存。

20.违反《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规定,有下列哪些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危险物品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作业资格;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ABCDE)

A.违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范或者操作规程的;

B.未按照批准的空域和作业时限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

C.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转让给非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或者个人的;

D.未经批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之间转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的;

E.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用于与人工影响天气无关的活动的。

21.《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所称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ABCDE)等目的的活动。

A.增雨雪B.防雹

C.消雨D.消雾

E.防霜

22.关于人影作业使用的发射控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发射控制器开机后,必须有人守候

B.装弹、退弹必须关闭发射控制器电源开关

C.严禁操作人员随意拆卸

D.严禁长时间暴晒或雨淋

23.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的“六个有”是指(ABDEFG)

A.固定场所B.信息设备

C.科普资料D.信息员

E.定期活动F.管理制度

G.长效机制

24.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的服务要求有(ABCD)

A.做到服务公开B.保证服务时间

C.服务响应及时D.填写服务日志

25.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县级要建立气象部门和(ABC)的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

A.乡镇B.行政村

C.中小学校D.地方政府

26.下列哪些属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中所提出的现代农业气象预报(ABCD)

A.农用天气预报B.作物产量预报

C.土壤墒情与灌溉预报D.物候期预报

27.《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提出要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和加工贸易等需求,在完善现有农业气象情报业务的基础上,着重发展(BCDF)的现代农业气象情报业务。

A.全面性B.全程性

C.多时效D.多目标

E.现代化F.定量化

28.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用3~5年的时间,初步建成(ABC)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A.结构科学B.布局合理

C.功能先进D.设施齐全

29.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ABCD)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体系。

A.一馆B.一站

C.一栏D.一员

30.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形成各地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实现(ABC)

A.县乡有分管领导B.乡乡有气象信息服务站

C.村村有气象信息员D.人人有气象预警信息

三、判断题(共30小题,每题0.5分,计15分)

1.从事电力、通信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单位的资质证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单独颁发。

(×)(出处: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2.因气象因素引发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其他灾害的处置,适用《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规定。

(×)(出处: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3.发生跨省级行政区域大范围的气象灾害,并造成较大危害时,由国务院决定启动相应的国家应急指挥机制,统一领导和指挥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出处: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4.气象部门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前,要及时通知相关地方和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公告。

(√)(出处: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5.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发布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最高预警级别灾种启动应急响应。

(√)(出处: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6.当发生中型及以上气象灾害后,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立即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

(×)(出处:

《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

7.在城乡规划编制和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建设前,要严格按规定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

8.国家气象中心负责整理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气象事件的基本情况。

(√)(出处:

《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快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形成国家、省、地三级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实现预警信息的多手段综合发布。

(×)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预警信息发布规范管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预警信息均由各级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发布。

(×)

11.充分发挥基层气象信息员、灾害信息员、群测群防员传播预警信息的作用,为其配备必要的装备,给予必要经费补助。

(√)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基层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县、乡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医院、社区、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要指定专人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工作。

(√)

13.《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

(√)

14.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做好太阳风暴、地球空间暴等空间天气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

15.县级气象部门必须定时制作中小河流洪水预警服务产品。

(×)(出处:

《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试行)》)

16.各省(区、市)气象局在辖区内有隐患点或风险区域达到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级别时,上传08和20时预报时效为24小时的省级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产品。

(√)

17.中小河流指流域面积大于200km2小于3000km2的河流。

(√)

18.贮存火箭弹的库房及周边严禁烟火,如与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一起,必须注意防潮。

(×)(出处:

QXT99-2008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安全操作规范)

19.火箭弹如果在强磁场中存放,必须有防雷装置,避免误发火。

(×)(出处:

QXT99-2008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安全操作规范)

20.利用高射炮、火箭发射装置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人员名单,由所在地的气象主管机构抄送当地公安机关备案。

(√)

21.人工消(减)雨是指在适当的条件下,对云中适当的部位播撒适当的催化剂或采用其他的技术手段,使局部地区内降水消减的科学措施。

(√)

22.人影作业使用的火箭弹要登记火箭弹编号。

(√)

23.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发展理念是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

(√)

24.县级气象部门在地方政府的统一组织下,以乡为单位查明农村主要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建立以乡为单元的农村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

(×)

25.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工作包括及时收集当地农民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并定期向当地气象部门反馈。

(√)

26.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较,我国在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监测自动化设施、科技支撑等方面的差距并不明显。

(×)

27.在年度气候背景预测基础上,逐步发展基于统计模型的三类农业年景预报是指农业整体形势、粮食产量形势和单项作物年景。

(√)

28.围绕现代农业战略布局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做好“三个潜力”的精细化评价,“三个潜力”是指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

(√)

29.全面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要坚持气象为农服务不动摇,要坚持把气象为农业服务作为首要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