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8746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docx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

一、中国古代史

王朝名称

起止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同时期世界史

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阳城(河南登封)

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殷(河南安阳)

西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周武王

镐京(陕西西安)

东周(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公元前221

周平王

洛邑(河南洛阳)

前594梭伦改革;

前509罗马共和国成立;

前481-399智者学派(普罗塔格拉苏格拉底)

前449十二铜表法

前443-429伯里克利雅典民主政治顶峰

公元前221——公元前207

秦始皇

咸阳(陕西咸阳)

西汉

公元前202——公元9

刘邦

长安(陕西西安)

公元元年,耶稣诞生

东汉

25——220

刘秀

洛阳(河南洛阳)

三国两晋南北朝

220——581

476年西罗马灭亡

西欧奴隶制结束

581——618

杨坚

长安(陕西西安)

618——907

李渊

长安(陕西西安)

五代十国

907——960

北宋

960——1127

赵匡胤

东京(河南开封)

南宋

1127——1276

赵构

临安(浙江杭州)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北京)

1368——1644

朱元璋

北京

14-17世纪文艺复兴

1483-1546宗教改革

1636——1912

皇太极

北京

17,18世纪启蒙运动

中华民国

1912——1949

孙中山

南京(江苏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毛泽东

北京

六大古都指:

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

二、近代代史

中国

时间

世界

1488

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1492

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发现美洲

1498

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

马丁·路德揭开宗教改革运动序幕

1519-1522

麦哲伦在西班牙支持下进行环球航行

葡萄牙侵占澳门

1553

荷兰侵占台湾

1624

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1644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

清派施琅统一台湾

1683

清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4

1687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8

英国光荣革命,标志革命结束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89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17世纪

荷兰“海上马车夫”

1765

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工业革命序幕

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海上霸权

1775

来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

《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国建国

1782

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1

约克镇战役—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1787

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

1789

美联邦政府成立;法国大革命爆发;

颁布《人权宣言》

1792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804

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7

美国富尔顿制成汽船

1814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拿破仑第一次下台

1815

滑铁卢战役失败,拿破仑再次下台

1825

早期火车

1832

英国议会改革

1836-1848

英国宪章运动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1839

鸦片战争爆发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1840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三元里抗英

1841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2

1848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市场形成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天朝田亩制度》

1853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天津条约》签订

1858

洪仁玕《资政新篇》

1859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签订

1860

曾国藩创办第一家官办军企安庆内军械所

1861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1864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1866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68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1870

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

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

巴黎公社;

德国完成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汉口,《昭文新报》国人办报的先例

1873

1875

法国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1876

美国贝尔发明电话

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1877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

1881

电话传入中国

1882

1886

德国卡尔·本茨发明汽车

1889

第二国际建立

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的破产

1894-1895

黄海海战;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894

《马关条约》签订;公车上书

反割台斗争

1895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

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通讯

上海徐园“又一村”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1896

戊戌变法

1898

义和团运动

1898-190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德国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

《辛丑条约》签订

1901

1903

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宁主义诞生;

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成立;

《定军山》-中国电影诞生

1905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

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1911.lO.10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颁布《临时约法》

1912

(民国元年)

袁世凯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

1912

二次革命

1913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袁接受"二十一条";护国运动开始;

《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5

1917

俄国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世界现代史开端

五四运动;“问题与主义之争”

1919

巴黎和会

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现危机

1921-1927

新经济政策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2

苏联成立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革命运动兴起;黄埔军校创立

1924

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孙中山逝世

1925

苏联斯大林开始推行工业化方针

北伐战争开始

1926

英国贝尔德发明电视;

苏联进入工业化时期

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中共发动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日本东方会议,确立“征服满蒙”的方针

1927

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瑞金

1931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933

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

红军长征

1934.10

-1936.10

遵义会议;一二九运动

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

1935

西安事变

1936.12.12

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洛川会议

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延安

南京大屠杀

1937

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广州、武汉失守,抗战战略相持阶段

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1938

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百团大战

1940

敌后抗日军民局部反攻

1944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中共七大召开;抗战胜利;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

1945

美国研制原子弹成功;联合国成立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6

美国发明电脑;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47

杜鲁门主义出台;

马歇尔计划;

关贸总协定签订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三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

1948-1949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亡;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新中国成立;与苏联建交

1949

北约组织成立;

德国分裂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

抗美援朝开始

1950

西藏和平解放

1951

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

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和国民经济恢复

1952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1953

朝鲜停战;

赫鲁晓夫改革,苏联改革的序幕

三大改造

1953-1956

一五计划

1953-1957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55

华约成立,两大军事对峙格局形成

中共八大召开;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论十大关系》

1956

1957

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

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调整经济八字方针提出

1960

1961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登上太空;

不结盟运动兴起

1962

古巴导弹危机

成功研制原子弹

1964

西藏自治区成立;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1965

十年“文化大革命”

1966-1976

1967

欧共体成立;东盟成立

1969

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

互联网在美国诞生

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

1970

70年代,“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

重返联合国:

乒乓外交;

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

1971

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

袁隆平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

197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美军撤出越南

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

1974

邓小平全面整顿国民经济

1975

邓小平复出;恢复高考

1977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

中美建交;

《告台湾同胞书》

1979

设立四大经济特区

1980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则测》

80年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1981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82年宪法,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982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1983

中英签署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开放14个沿海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4

1985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中葡签署澳门问题联合声明;中共十三大

1987

日本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1988

1989

东欧剧变;APEC成立

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

1991

“八一九”事件;

《阿拉木图宣言》,苏联解体

签订“马约”

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九二共识”

1992

20世纪90年代

美国新经济

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十四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原则具体化

1993

欧盟成立

1994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5

WTO成立

上海五国机制

1996

7.1香港回归;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

1997

亚洲金融危机;

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12.20澳门回归;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1999

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启用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加入WTO;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

2001

美国911事件

2002

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神舟五号”发射,杨利伟登上太空

2003

通史介绍

一,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

1、距今约5000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

2、中国奴隶社会:

夏、商、周

3、夏朝开始“家天下”制度开始

4、周武王率兵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朝

5、周朝实行分封制(对象、权利和义务、意义、代表性诸侯国:

燕、鲁、宋、齐)

6、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宗法制(特点)

7、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先后灭六国结束长年战乱

8、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

9、水利:

大禹治水、战国时期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

10、纺织:

新石器时代,发现了陶纺轮、骨针等,纺织原料是麻和葛、丝

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周礼》记载,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动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作“国有六职”

11、冶金: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铜器,商周青铜器发达,春秋时期出现人工冶铁,战国推广,出现锻铁、铸铁、炼钢、淬火技术

12、陶瓷:

原始时代有彩陶,龙山文化有蛋壳黑陶,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原始青瓷

13、经济政策: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14、春秋时期文化:

孔子(思想、教育、文化)、老子(辩证法)

15、战国时期文化: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庄子、韩非子、墨子

16、战国时期出现指南针(司南)

17、商周时期,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是用木炭,春秋战国已经具有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18、《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西周——春秋)

19、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楚辞(《离骚》)

20秦代李斯是著名篆书家

秦汉时期

1、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始皇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推广郡县制(概况、特点)

2、前220年派屠睢征岭南(开凿灵渠、设置郡县)

3、前215年派蒙恬北击匈奴(夺河套、攻阴山、修直道、筑长城)

4、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5、前213-前212年,焚书坑儒

6、汉武帝削落相权措施:

频繁换相、提拔身份低微人士形成中朝(内朝)

7、前106年汉武帝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政治

8、西汉时期选官实行察举制

9、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出现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东汉时出现耦犁(二牛抬杠)

10、水利:

汉代关中的水利取得显著成效,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11、西汉崔寔《四民月令》反映了汉代田庄的生产,四民是指士、农、工、商

12、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工官”制度

13、汉代时期,中国被称为“丝国”(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禅衣)

14、冶金:

汉武帝时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鼓风

15、东汉末期墓葬中出土有青瓷器

16、秦代法律规定:

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中央设置亭楼。

四周建有门墙

17、商业:

王莽在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南阳、成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汉代的都市还有:

蓟(北京)、江陵(湖北江陵)、寿春(安徽寿县)、合肥、吴(苏州)、番禺(广州)

18、汉武帝时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思想巩固,儒家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19、汉武帝创建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20、帛、竹、木、纸四种文书用品的使用,在西汉是并存的

21、105年(东汉)蔡伦发明“蔡侯纸”

22、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把硫磺、硝石列为重要的药材

23、楷书形成于汉末

24、西汉时期的赋:

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赋作家还有扬雄和东汉的班固、张衡

魏晋南北朝

1、魏晋南北朝时代,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

2、六朝时代,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对其也实行行政管理

3、南北朝时代的著名商业都市有建康、山阴(绍兴)、襄阳(襄樊)、郢州(武汉)、交州(越南河内东北)

4、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5、行书开始流行于晋代,东晋王羲之号为“书圣”

隋唐

1、唐代地方行政区划为道、州、县三级

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3、唐代专有渠堰使,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

4、唐中期以后,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规模

5、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邢窑和景德镇、四川大邑的白瓷

6、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且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7、唐代商旅往来频繁,元稹《估客乐》有描写

8、唐代草市作用已经十分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王建《汴路即事》有描写);“夜市”比较繁荣(杜荀鹤有诗描写)

9、唐代长安、洛阳和广陵的商业繁盛

10、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11、868年(唐咸通九年)印刷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12、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怀素、张旭以狂草出名

13、王维的作品被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人画)

14、唐代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注意其名句),词人有白居易、韦庄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1、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散宰相权力

2、宋代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

3、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行政机构

4、宋代名窑:

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

5、宋元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和北非等地区

6、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7、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汴京尤为繁荣

8、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是理学的开创者

9、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

10、北宋的《武经总要》提到了指南鱼,《梦溪笔谈》记载了制作指南针的技术,南宋《事林广记》介绍了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

11、北宋《萍洲可谈》记载了中国航船在海上依靠指南针辨别方向

12、北宋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13、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蔡京)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以行书著名;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创立了赵体

14、南唐李煜,北宋柳永、苏轼,南宋李清照、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都是著名词人

15、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最为有名

明清时期

1、明代地方行政区划分承宣布政使司(省)、府、县三级,清代分为省、道、府、县四级

2、朱元璋废丞相,使六部直接隶属皇帝,明永乐帝设立内阁制

3、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

4、清代康熙年间,发明了粉彩瓷器工艺

5、明代,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同时也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商帮

6、清代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苏州“地值寸金”,吴江县的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都是当时名镇

7、明清王朝实行“海禁”政策(目的、影响)

8、明代的王守仁(阳明)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9、明末清初思想文化活跃的原因(5点)、表现: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各人的主张)

10﹑明代火器制造工匠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11﹑明代中期,铜活字较多应用,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

12﹑明代书法家以文征明、董其昌最有名

13﹑明清著名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西游记》、三言二拍、《红楼梦》、《聊斋志异》,以及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二:

中国近代史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鸦片战争:

1840——1842,《南京条约》:

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火烧圆明园:

1860,〈〈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

甲午战争:

1894——1895,〈〈马关条约〉〉:

1895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19世纪末)

戊戌变法:

1898

同盟会成立:

1905,三民主义:

1905

辛亥革命:

1911,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武昌起义:

1911

中华民国成立:

19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1912

北洋军阀统治:

1912——1927(其中袁世凯统治:

1912——1916)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912——1919(一战期间,民国初年)

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二次革命:

1913,护国运动:

1915,护法运动:

1917

新文化运动:

1915开始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五四运动:

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一大:

1921(中共成立的标志),中共二大:

1922(会上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

1924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1927,国民革命运动:

1924——1927,北伐战争:

1926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1927(失败标志:

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人民军队诞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1927

红军长征:

1934——1936

日本侵华开始——九一八事变:

1931,华北事变:

1935

瓦窑堡会议:

1935(中共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抗日战争:

1937——1945

八一三事变: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南京)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9月(标志:

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1945(标志毛泽东思想成熟)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的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

1946——1949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揭开战略反攻序幕),三大战役:

1948——1949

解放军攻占南京:

1949年4月23日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949(标志:

新中国的成立)

三:

中国现代史

1,过度时期(1949——1956):

新中国成立到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