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9113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docx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目的1

三、编制依据1

四、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建设内容2

1、环境保护2

2、水土保持2

五、环境保护措施2

1、水环境保护2

2、生态保护3

3、施工环境4

4、施工废水处理7

5、固体废物处理7

6、人群健康8

六、水土保持措施9

1、水库工程区9

2、弃渣场区10

3、存料场区12

4、土料场区12

5、施工便道路区12

6、施工生产生活区13

七、实施进度安排14

1、环境保护14

2、水土保持14

八、组织措施15

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5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水库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主坝、副坝、溢洪道、输水洞等部分,以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水力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临建工程等。

本标段布置弃渣场1处,位于副坝与xx水库之间,该处原为渔塘,三边为塘堰,占地面积约1.10hm2。

土料场属坡地取料。

向xx水库主坝、副坝供应粘土料。

本标段将生产生活区集中布置于大坝下游缓坡地带,总建筑面积4150m2,总占地面积7200m2。

本标段各工区间、布置区内和弃渣场均需新建场内施工道路,场内道路全长共2km,路面宽7m,泥结碎石路面。

二、编制目的

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工程量大、投资大,建设时间长、扰动地表面积大、扰动形式复杂、影响范围大等特点,在主体工程及配套设备的施工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破坏、扰动、再塑项目区原地形地貌及土壤植被、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向,必将产生新增水土流失。

所以,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依法编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案,采取十分有效的措施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修定,2002年10月1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国人大,2003年8月27日通过,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1988年6月;

7、本标段环境保持及水土保持设计交底文件。

四、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建设内容

1、环境保护

水库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主坝、副坝、溢洪道、输水隧洞等部分,本标段为枢纽工程,涵盖的建筑物和施工项目较多,施工布置将生产生活区集中布置于大坝下游缓坡地带;布置区内设有:

混凝土系统、钢木加工厂、机械停放保养场、水泥仓库、材料仓库、施工供水供电、办公及生活区等。

作为新建枢纽工程,本标段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内容较为全面,包括生态放水管、库底清理、生态保护、施工期废水处理、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噪声防护等。

2、水土保持

本标段以水库工程为主,水保建设内容可分为6个分区进行:

水库工程区、弃渣场区(含弃土场与弃石场)、存料场区、土料场区、施工便道区及施工生产生活区。

五、环境保护措施

1、水环境保护

1)生态放水管

环评批复王家冲水库生态环境需水过程为水稻灌溉期(5~8月)0.0029m3/s,一般时段0.0013m3/s。

主体工程施工期同步完成生态放水管建设。

2)库底清理

xx水库作为xx引水工程的末端受水水库,为xx县城生活供水水源,工程运行前需实施库底清理,清理范围为居民迁移线以下(不含影响区)的卫生清理、居民迁移线以下的建(构)筑物清理和正常蓄水位以下水库淹没区的林木清理。

2、生态保护

1)避让和减缓措施

①加强宣传教育:

在施工准备期和主体工程施工期分别对施工人员进行1次宣传教育,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禁止施工人员进入非施工占地区域,严禁捕猎野生动物、随意践踏农田、破坏防护林等植被,避免影响动物的栖息环境,使鸟兽及其它陆栖脊椎动物有一个稳定的栖息地。

在副坝处设置了“文明施工”牌1处,主坝右坝肩设置“建设绿色生命工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靶牌,右坝肩处有醒目的标语:

“精心保护环境坚持文明施工共建生态鄂北”。

②采取合理的施工方式:

施工期应尽量避免对农田及防护林植被的破坏,凡施工可能造成植被及林地破碎化的地方,应进行景观生态学设计,减少植被破碎程度。

③合理选择施工工期,尽量避免雨季施工;合理选择施工工序,施工中挖、填应及时平衡,在堆放临时渣料时,把易产生水土流失的表层土堆放在场地中间,开挖产生的块石堆放在其周围,起临时拦挡作用。

④在基础开挖时将挖掘的土石方及时清运至指定地倾倒,做到随倒随填压夯实,严禁随意倾倒或堆放;在施工雨季来临之时,为防止临时堆料、弃渣及开挖裸露土质边坡坡面等被雨水冲刷,用苫盖覆盖。

⑤加强施工生产生活区人员的卫生管理,避免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减少水体污染,最大限度保护动物生境。

2)恢复和补偿措施渣场、施工营地、临时道路等临时占地在工程完工后,尽快做好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以尽量减少生境破坏对动物的不利影响。

主要措施包括搜集临时占地熟化土,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包括渣场、施工营地、临时道路等处进行迹地恢复;选用适宜的乡土物种对临时占地区域进行植被恢复。

3)管理措施

施工期间制定严格的施工纪律和规章制度,规范施工行为,严格控制设备和施工作业时间,坚决禁止偷猎、伤害、恐吓、袭击鸟类。

施工期接受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开展施工期的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切实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控制工程施工对植被资源和鸟类的影响。

3、施工环境

xx水库所在xx县常年主导风向为阻,施工营地布置在施工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向,本项目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生活营地与高噪声设备(加工厂等)应布置仓库、风水电设施等低噪声设施,可以绿化林带隔离。

1)噪声源控制

①利用地形降低噪声源噪声

在施工平面布置中充分利用施工区的地形、地势等自然隔声屏障,进行合理布置。

利用地形将高噪声设备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段,降低噪声对外传播。

为减免噪声对施工生活办公区的影响,施工作业区与施工生活办公区之间分开。

②交通噪声源强控制

选用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标准的施工车辆,如运输车辆噪声符合《汽车定置噪声限值»(GB16170-1996)等。

同时做好汽车的保养工作,确保汽车的正常运行,限制车辆超载。

保证交通运行的通畅,合理控制交通流量。

2)噪声传播途径控制

结合施工区环境状况制定道路交通管理法规。

在施工道路前往弃渣场经过大周家湾村设置两个限速牌,两个禁鸣标志,车辆在通过大周家湾村时应适当减速行驶,并禁鸣高音喇叭。

加强道路养护和车辆的维修保养,降低机动车辆行使的振动速度。

3)环境空气质量保护

(1)机械燃油废气削减与控制措施设计

①加强大型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管理,要求施工单位选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

②定期维修、保养机械设备,排污量大的车辆及燃油设备需配置尾气净化装置,所有燃油机械和车辆尾气排放应执行《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761.1~14761.7-93),若其尾气不能达标排放,必须配置消烟除尘设备;同时施工机械使用优质燃料。

③严格执行《在用汽车报废标准》,推行强制更新报废制度,对于发动机耗油多、效率低、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老、旧车辆,及时更新。

④按《汽车排污监管办法》和《汽车排放监测制度》要求,对施工区运输车辆进行监督管理。

(2)交通运输粉尘削减与控制措施设计

①在本标段施工区内配备5t洒水车2辆,在无雨天进行洒水降尘。

洒水次数及用水量根据天气情况和道路扬尘产生情况确定,施工阶段在无雨日对汽车行驶路面勤洒水,每天3~4次,重要交通干道每日洒水不少于4~6次。

②要求运输弃渣车辆一律用帆布进行遮盖,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跑漏现象。

水泥、弃土等易起尘性物质应采用封闭运输,经常清洗运输车辆。

③对责任范围内施工道路要加强养护、维修,确定专人负责及时清扫洒落路面的渣土,保持道路清沽,运行状态良好。

④结合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措施,做好公路的绿化,使栽植的行道树等不但起到美化景观、生态修复的效果,也达到降噪防尘隔离等效果。

⑤充分发挥业主监督的作用,加强施工区公共次序、保洁等监察力度,制定相关的奖罚制度以及考核办法,加大对降尘措施监管力度。

4、施工废水处理

施工营地内布置1座洗车废水处理系统,采用砖砌隔油沉淀池ZC-2,有效容积为9.6m3,净尺寸(长×宽×高)为4.0mx2.0mx2.0m。

5、固体废物处理

1)生活垃圾处理措施

本标投各施工区生活垃圾量很小,在施工区配置6个大容量塑料垃圾桶,收集各处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设专人定时进行施工区卫生清理工作,在垃圾点周围经常喷洒灭害灵等药水,防止蚊蝇等传染媒介滋生。

2)建筑垃圾和辅助企业生产垃圾处置措施

工程结束后,拆除施工区的临建设施,对施工机械停放场、备料场、综合仓库等施工用地,及时进行场地清理,清除建筑垃圾及各种杂物,对其周围的生活垃圾、污水坑必须清理平整,并用石炭酸、生石灰进行消毒,作好施工迹地恢复工作。

安排专人负责生产废料的收集,废铁、废钢筋、废木碎块等应堆放在指定的位置,严禁乱堆乱放;废棉纱统一回收,集中处理。

尽量实现废物减量化,不仅可以减少运输费用,简化处理工艺,而且可以降低处理成本。

对于工程废弃物中有用的下脚料,若金属、塑料等可回收物,由指定的物资回收部门定期回收利用。

可回收废物包括报废的施工机械和车辆、废旧钢材、钢管、油桶、包装袋、木材、蓄电池等。

剩余一些无回收价值的一般固体废弃物,统一运送至弃渣场。

3)危险废物处置措施

废机油、废油漆桶、废手套、废抹布、环氧煤沥青废包装物及废墨盒、牺鼓等属于危废,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规定,施工区现场设置仓库集中收集贮存后,须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不得排放。

6、人群健康

1)传染病预防和检疫

在工程准备期,结合场地平整工作,对施工营地选用石碳酸用机动喷雾器消毒进行一次性清理和消毒,同时开展灭鼠、灭蚊和灭蝇活动,预防施工营地传染病发生。

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进行传染病检疫,抽检比例为20%,计60人次。

若发现新入境传染病,必须对患者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建立施工人员健康档案。

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每年定期做一次健康体检,抽检比例为10%,施工期19个月,共计抽查60人次。

若发现病种出现流行趋势,应扩大检查人数,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对于在施工区危害较大且易流行的疾病,可采用预防性服药,免疫接种等方法进行防治,以提高施工人员对该种疾病的抵抗力,预防疾病蔓延。

2)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

对施工区各类饮食行业进行经常性的食品卫生检查与监督,从事餐饮人员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方可上岗作业,接触食品的操作人员实行"健康证"制度,发现食物中毒应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病源扩大。

3)人群健康管理措施

通过广播、墙报、印发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对施工人员进行饮食卫生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自我预防疾病的健康意识。

在生活区设医疗卫生急救站一处和医疗点,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和医护人员,负责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常见疾病和的诊治、工伤事故紧急处理、人群健康体检、预防接种和健康宣传教育。

六、水土保持措施

水保建设按6个分区进行:

水库工程区、弃渣场区(含弃土场与弃石场)、存料场区、土料场区、施工便道区及施工生产生活区。

1、水库工程区

1)临时措施

施工期间,对部分坝体开挖的可以利用的土石料临时堆放在存料场,需采取拦挡措施,临时拦挡采用顶宽×高为50×50cm、边坡1:

1的梯形断面袋装土拦挡,后期拆除。

对于坝体开挖的临时边坡应进行临时覆盖,在脚脚开挖排水沟,排水沟深0.3m,宽0.3m。

2)植物措施

施工完毕,两侧坝肩石质边坡采用喷播灌草籽进行防护。

将生命力顽强,且能满足功能的各种绿化植物种子经科学处理后与肥料、防土壤侵蚀剂、内覆纤维材料、保水济、粘结剂、色素及水按一定比例放入混料罐内,将混合液搅拌至全悬浮状后,利用离心泵将混合液导入消防软管,经喷枪喷薄在全风化边坡裸地上,形成均匀覆盖层保护下植物种子层,再铺设无纺布养生。

种子:

喷播应选用适应区域气候条件的、抗干旱、耐贫癖草种。

4-6月份施工播暖季型草种为主,9-10月份喷播冷暖季草种为主,一般用量30g/m2。

本工程选择狗牙根为主,掺杂狼尾草、白三叶等多种草籽混播,这样各种草坪在覆盖度、生长期、抗逆性等各方面可取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增加植物的适应性。

草种中还可加入适量的草花种子和灌木种籽。

每处边坡喷播(或点播)1-2种灌木种籽,要求成活后每平方米3-4株。

3)工程措施

拟在主坝两侧坝肩坡面、新建溢洪道两侧坡面、输水隧洞出口坡面处,对裸露的坡面进行植物治理。

在植物治理裸露坡面前,按照“适地适树、适地适草”“严禁引入外来物种”的原则,结合土地条件及植被特点,根据成活率和适应性的综合分析,在土地整治后选择本地乡土优势草种种植,使边坡区尽快恢复植被,用于堆放临时弃渣的场地需要进行场地平整和覆盖清除有机物。

2、弃渣场区

本标段布置弃渣场1处,位于副坝与xx水库之间,占地面积约1.10hm2。

弃渣场防护按照“先拦后弃”的原则,渣场在沟口及坡脚处设置挡渣墙、周边布设排水设施等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以保证渣场的稳定,减少水土流失,避免对渣体下游造成危害。

1)出渣要求

为减少工程建设对工程所在地区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渣场将作为本标段水土保持方案重点防治对象。

各弃渣作业点严格按照主体工程施工要求进行工程开挖、削坡、爆破、填筑;出渣选用机械装运;运输过程采用装载渣体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马槽高度,避免沿途抛洒;弃渣的堆放过程必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指定的渣场集中堆放,不得沿途、沿河、沿沟随意倾倒。

2)工程措施

弃渣场原为渔塘,三边为塘堰;弃渣前按照“先拦后弃”的原则,根据地形情况,在弃渣场两边开挖临时截水沟,经预埋排水管12m至野鸡珑水库明渠,渣体坡面采用植草防护,局部裸露部位采用苫盖覆盖。

堆渣结束后,为了预防水土流失,实现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目的,采取对弃渣体表面平整、覆土、种草恢复植被,对外边脚采用苫盖覆盖、种草。

3)植物措施

堆渣结束后,弃渣由拖拉机平整并碾压3-4遍,修整弃渣坡面,使弃渣坡面不小于1:

2,同时对边坡回覆15cm厚的表土,喷播灌草籽恢复植被。

渣顶采用乔灌草结合恢复植被,乔木选择刺槐,株行距为3×3m,同时种植紫穗槐,株行距为1.5×1.5m,林下撒播狗牙根草籽,撒播密度50kg/hm2。

3、存料场区

存料场区布置在大坝上、下游坝脚处,边坡为缓于1:

1.5,上部及周边用苫盖覆盖,顶部修成中间高四周低的形式,局部裸露部位采用苫盖覆盖;下部周边挖排水沟,排水沟为梯形断面,底宽30cm,边坡1:

1,沟壁夯实。

4、土料场区

1)工程措施

施工完毕后,控制料场开挖边坡,坡比不大于1:

2,并对开采平台进行平整。

2)临时措施

为防止周围雨水对料场产生不利影响,料场在开采之前沿征地界线开挖周边截、排水沟,在开挖范围的上沿等高线布置截水沟,两侧布置坡面排水沟,截、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40cm,深40cm,边坡1:

1,在土料场下边坡及开采坡脚设置坡脚排水沟及周边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30cm,深30cm,边坡1:

1,沟壁务实;在土在排水沟出口处布置沉沙池,尺寸同上,经沉沙池沉淀水流中的泥沙后,排至附近已有沟渠,施工期沉沙池沉淀的泥沙指定专人定期清理。

对土料场剥离的表土临时堆放在料场的一侧,周边采取草袋土临时拦挡,拦挡断面采用顶宽×高:

50×50cm、边坡1:

1的梯形断面。

后期回覆开采平台复耕或恢复植被。

5、施工便道路区

1)临时措施

场内临时施工道路为泥结石路面,靠山体侧挖排水沟,排水沟为梯形断面,底宽30cm,边坡1:

1,沟壁夯实;裸露部位已用苫盖覆盖约180m2。

对进场道路设置了限速5公里的标识牌,在晴天或起风时,现场使用洒水车防止尘土飞扬。

场内临时施工道路外侧及渣土场周边种植树木,株距2m。

2)工程措施

施工完毕后,对临时道路迹地进行土地整治,达到恢复植被的要求。

3)植物措施

施工完毕后,对占压的非耕地部分进行乔灌草结合恢复植被。

乔木选择马尾松和刺槐混交,株行距为3m×3m,同时种植紫穗槐,株行距为1.5m×1.5m,林下撒播狗牙根草籽,撒播密度50kg/hm2。

6、施工生产生活区

1)工程措施

施工前,对表土进行剥离并临时防护,后期回覆作为恢复用土。

2)临时措施

为防止周围雨水对施工场地产生不利影响,施工场地在平整时在周边开挖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30cm,深30cm,边坡1:

1,沟壁至主i在排水沟出口处和低洼处设沉沙池,经沉沙池沉淀水流中的泥沙后,排至附近已有沟渠,施工期沉沙池沉淀的泥沙指定专人定期清理。

拟将剥离的表土临时堆放在场地的一角并采取临时防护,周边采取草袋土拦挡,拦挡断面采用顶宽×5O×5Ocm、边坡1:

1的梯形断面。

3)植物措施

施工完毕后,占压耕地部分将表土返还复耕,此部分工程量计入移民专业估算。

对于占用非耕地部分回覆表土,采取乔灌草结合恢复植被。

乔木选择马尾松和刺槐混交,株行距为3m×3m,同时种植紫穗槐,株行距为I.5m×l.5m,林下撒播狗牙根草籽,撒播密度5Okg/hm2。

七、实施进度安排

1、环境保护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的要求本标段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工程实施进度安排如下:

施工准备期,完成卫生厕所等水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对施工营地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以及按要求在施工区安放垃圾桶等。

根据主体工程施工进度,按要求同步完成生态放水管、生态保护、噪声防治、大气环境保护及固体废物处置工作,按照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对施工期废污水、环境空气、噪声进行监测,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卫生检疫和防疫。

工程收尾期2个月,拆除施工区的环境保护临建设施,开展施工场地的卫生清理和消毒、施工人员离场前的卫生检疫等工作。

王家冲水库蓄水运行前完成库底清理工作。

2、水土保持

本标段施工期19个月。

水土保持工程进度按“三同时”的原则安排。

具体而言,对于施工道路、施工生产生活区的防护要求与道路、场地施工同步,对于存料场、弃渣场的防护,要求在存料、弃渣之前就做好前期的清理、防护、拦挡、排水等措施,并随着存放量的逐步增加,逐步完成防护、拦挡措施,最后进行复耕或恢复植被;对于临时防护工程,其水土保持设施要同步建设,而且临时工程在使用完成之后,针对不同情况还要采取植物措施。

植物措施主要安排在春秋两季,水分蒸发量较小,苗木与新换土壤适应期较长,适应苗木生长。

八、组织措施

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领导小组,选配经验丰富,技术业务精湛,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工程师及工作人员,使整个项目经理部管理层人员精干,统一指挥,内外协调,全面负责和加强对该项工程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管理工作。

小组成立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周志立

副组长:

王家鸿袁勤国

组员:

王俊国阮磊高铜磊孙国卿孙华艳梅琛钱启勇

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建立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对全体员工进行广泛深入的动员,使每个员工明白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安全、文明施工中的责任义务,使安全、文明施工的标准人人皆知。

2、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标示、标牌,并负责施工现场标牌的保护工作。

3、施工中需要停水、停电、封路面影响到施工现场周围地区的单位和居民时,必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事先通告受影响的单位和居民。

4、进行基础工程施工时,发现文物、古化石、爆炸物、电缆等应当暂停施工,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在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5、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

堆放大宗材料、成品、半成

品和机具设备,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

6、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

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

7、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在现场周边设立围护设施。

施工现场在市区的,周围应当设置遮档围栏,临街的脚手架也应当设置相应的围护设施。

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8、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道,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保持场容场貌的整洁,随时清理建筑垃圾。

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应当设置沟井坎穴覆盖物和施工标志。

9、必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法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规范化管理,进行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方案。

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保证其安全有效。

10、搞好工地宣传,悬挂质量、安全、进度要求等标语牌,在主要出入口悬挂醒目的安全标志。

11、注意保护自然森林资源,严禁带火种上山,以免破坏森林资源。

12、遵守现场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进入现场人员一律戴安全帽,穿防滑鞋。

13、办公、生活设施做到整洁卫生。

办公室、宿舍干净整洁,内务整齐;食堂操作人员必须有卫生健康合格证,现场及生活开水供应充足,用具符合卫生标准,餐具有消毒、防蝇、防鼠措施;厕所设专人随时清扫。

14、工地电源线架要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不得乱拉电线,生活用电严格管理,不得使用电炉,电热水器烧水,严禁使用煤油炉。

15、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

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施工或者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时,应当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