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9187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docx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总分:

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移船相近邀相见,         。

千呼万唤始出来,          。

(白居易《琵琶行》)

(4)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2—4题。

卓茂

卓茂字予康,南阳宛人也。

性宽仁恭爱。

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

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

茂问曰:

“子亡马几何时?

”对曰:

“月余日矣。

”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

“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

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

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

“亭长为从汝求乎?

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

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

”人曰:

“往遗之耳。

”茂曰:

“遗之而受,何故言邪?

”人曰:

“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

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

”茂曰:

“汝为敝人矣。

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

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

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仪以相交接。

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

”人曰:

“苟如此。

律何故禁之?

”茂笑曰:

“律设大法,礼顺人情。

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

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

且归念之!

”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后汉书·卓茂传》,有改动)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幸至丞相府归我    幸:

希望    B.后以儒术举为侍郎   举:

推举

C.茂辟左右问之曰    辟:

躲避    D.岁时遗之,礼也    遗:

馈赠

3、全部表现卓茂“宽仁恭爱”的一组是(    )(3分)

①举为侍郎,给事黄门。

             ②心知其谬,默解与之。

 ③视人如子,举善而教。

             ④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

 ⑤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

    ⑥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遗之而受,何故言邪?

(3分)

译文:

                                  

(2)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3分)

译文:

                                    

(3)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

(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古人谓写景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请简析颔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2)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说这首诗“结韵(尾)用高一层意自慰”。

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

(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为了实施对曹军的火攻,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

于是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黄盖故意大唱反调。

周瑜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告,下令将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

随后周瑜派蔡中、蔡和写信给曹操,使曹操相信黄盖,于是黄盖诈降曹操成功。

B.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后,离开曹营寻找刘备,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前往古城会见张飞,张飞以为关羽负义投降了曹操,一见面就要决一死战,关羽斩了蔡阳,兄弟俩才消除了误会。

C.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大获全胜。

赵云救出刘备,逃往白帝城。

陆逊引兵追击,误从死门进入了诸葛亮布下的石阵(名“八阵图”)幸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引领,才从生门而出.得以逃脱。

D.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邀关羽来吴国赴宴。

关羽轻驾小舟,只带领十几个随从赴宴。

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多年未见而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埋伏的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E.佗曰:

“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操大怒曰:

“汝要杀孤耶!

曹操的头疼病复发.华佗提出了要想根治就要打开头颅的治病方案。

曹操担心他是要谋害自己而不同意.华佗以关羽刮骨疗毒为例劝说曹操,曹操觉得华佗讥笑他胆小,就将他下大枷关进牢狱,长期监禁折磨他。

7.简答题。

(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失空斩”是一组中国京剧传统剧目《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的合称,故事取材于《三国演义》,请简述其故事情节

(2)诸葛亮用兵往往都是料敌先机,用计取胜。

第92回中“诸葛亮智取三城”中便是如此,试简述这一精彩的用计

100字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孟子曰:

“无或

(1)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2)?

今夫弈之为数(3),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告子上》

【注】

(1)“或”同“惑”,怪。

(2)大王即使他有善意萌发出来,我又拿他有何办法。

(3)数,技艺

(1)下面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认为大王资质虽然不够聪明,但这不值得让人感到奇怪。

B.本段话用了“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和“弈秋诲弈”两个比喻进行论证。

C.由于大王骄奢极欲,荒废国事,因此必须好好地规劝他闭门思过。

D.孟子认为后一个学弈者态度不够端正,所以技艺远不如前一个学弈者

(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孟子说的也是和上面一段话同样的道理,请你结合孟子所说的两段话,谈谈自己的认识。

(3分)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

山寨文化两面看

解玺璋

“山寨”是2008年流行的热词之一。

它最早出现在IT行业,是民间势力对某些知名品牌的低成本仿制。

由于价格低廉,“山寨”产品诸如“山寨手机”“山寨相机”“山寨笔记本”风靡大江南北,它颠覆了传统的行业潜规则,挣脱了牌照的束缚,通过快速模仿主流品牌的外观或功能,加以创新,最终接近或超越这个品牌,赢得了囊中羞涩的人们的喜爱。

它很快向其他领域蔓延,迅速成燎原之势,到目前已经是无处不“山寨”了,甚至有人已经在筹划“山寨春晚”,向央视春晚发起了挑战。

关于“山寨”文化,一时更是众说纷纭。

仅以文化的角度而言,“山寨”精神可谓源远流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响彻两千多年,是我们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流民草寇,占山为王,在我们的历史中更是层出不穷。

关于这种所谓游民文化,王学泰先生曾有非常精彩的专门论述。

山寨文化在当下能够迅速崛起,并赢得广泛认同,除了急于发财、出名的社会浮躁之气,以“无厘头戏仿”为其特征的商业娱乐搞笑渐成流行趋势之外,不能说没有这种深层的社会历史心理的支持。

但是,就像所有的历史遗产都具有两面性一样,毫不奇怪,“山寨”精神也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其中固然有“三国气”、“水浒气”对于权威、秩序、体制、制度的冲撞,却也有蕴含其中的对于平等、自由、自主的向往和追求。

所以,仅仅责怪“草根”社会的“游民”情结是不够的,也是不公正的。

它或许不够现代,不够文明,却是这些无权无势之人必然要选择的方式。

实际上,社会文化资源的分配和占有从来都不是绝对公平、公正的。

少数人支配和决定着多数人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绝非司空见惯。

在这种权利结构(比如雅和俗)中,雅文化总是高高在上的,俗文化却被贬得很低。

雅文化的趣味总是好的,而俗文化的趣味总是糟的,雅文化面对俗文化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社会心理优势。

这种状况由来已久。

所以,“山寨”文化一定隐含着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即民间文化、市井文化、草根文化对宫廷文化(又称贵族文化)和士大夫文化(又称山林文化,与山寨仅一字之差,可见大有深意)的反叛和挑战。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山寨春晚,它的出现,集中表达了社会大众的一个心愿,他们不再心甘情愿地做一个被动的文化接受者和消费者。

他们也想要参与到文化生产的进程中去,以体现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特性。

他们不是没有创造或创新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长久以来被压抑和漠视了。

在我们的文化生产体制中,这种自发的、从草根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始终处于边缘的、弱势的地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现在他们觉醒了,觉悟了,既然不能登别人之堂,入别人之室,那么,他们就要为自己搭一座“山寨”,造一座厅堂,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而网络视频的出现,也为他们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

不过,作为主流文化,不能把它看作是势不两立的,而应该虚心地向他们学习。

这一点毛泽东同志在六十多年前曾经向广大的文化工作者发出过热情的呼吁,今天看来,也还是很有必要的。

有人说,大众文化这些年不是很繁荣吗?

诚然,这种十分繁荣的大众文化,其实是被限制和规范在商业和市场的生产体制之内的,它所体现的并非“大众”的意志,而只是资本的意志。

所以,它完全不同于我们这里所说的“山寨”或草根的文化。

有时,“山寨”文化也曾戏仿商业流行文化,但那只是表达了对于资本的不满和抗议罢了。

当然,“山寨”正在迅速演化为一个泛文化概念,所谓无处不山寨。

它的内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其危险的另一面正在浮现出来,譬如山寨药品的出现,助长了懒惰和侵权,损害了创造力和竞争力,混淆了公众的判断,质量得不到保证,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警觉。

(选自2009年01月12日《浙江日报》,有改动)

9、下列对于山寨文化在当下能够迅速崛起,并赢得广泛认同的原因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5分)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游民文化源远流长,深入人心,这种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是当今山寨文化迅速崛起的深层原因

B.中国加快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地球村的一员,人们急于发财、出名的心理更加迫切,整个社会充满浮躁之气。

C.大众文化空前繁荣,以无厘头戏仿为特征的商业娱乐搞笑一味迎合大众心理,渐成流行趋势,加快山寨文化的传播。

D.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为山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自己愿望和诉求的方便、快捷平台。

E.长期处于边缘的、弱势地位的社会大众文化意识觉醒,不再心甘情愿地做一个被动的文化接受者和消费者。

F、由于社会体制不够完善,普通大众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对于平等、自由、自由的诉求无法得到满足。

10、山寨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请分条陈述。

(3分)

 

11、结合本文内容,针对“山寨”文化的现状,谈谈怎样才能健康发展“山寨”文化?

(4分)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做)(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以下甲、乙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甲: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4题

珠 子 灯

汪曾祺

⑴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

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

元宵节前几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灯的队伍。

一堂灯一般是六盏。

四盏较小,大都是染成红色或白色而画了红花的羊角琉璃泡子。

一盏是麒麟送子:

一个染色的琉璃角片扎成的娃娃骑在一匹麒麟上。

还有一盏是珠子灯:

绿色的玻璃珠子穿扎成的很大的宫灯。

这盏灯分量相当的重,送来的时候,得两个人用一根小扁担抬着。

这是一盏主灯,挂在房间的正中。

旁边是麒麟送子,玻璃泡子挂在四角。

⑵到了“灯节”的晚上,这些灯里就插了红蜡烛。

点亮了。

从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接连点几个晚上。

平常这些灯是不点的。

屋里点了灯,气氛就很不一样了。

尤其是那盏珠子灯,洒下一片淡绿的光,绿光中珠幡的影子轻轻地摇曳,如梦如水,显得异常安静。

元宵的灯光扩散着吉祥、幸福和朦胧暧昧的希望。

⑶孙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

她屋里就挂了这样六盏灯。

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

⑷王常生在南京读书,秘密地加入了革命党,思想很新。

订婚以后,他请媒人捎话过去:

请孙小姐把脚放了。

孙小姐的脚当真放了,放得很好,看起来就不像裹过的。

⑸孙小姐是个才女。

孙家对女儿的教育很特别,教女儿读诗词。

除了《长恨歌》、《琵琶行》,孙小姐能背全本《西厢记》。

嫁过来以后,她也看王常生带回来的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和林译小说《迦茵小传》、《茶花女遗事》……两口子琴瑟和谐,感情很好。

⑹不料王常生在南京得了重病,抬回来不到半个月,就死了。

⑺王常生临死对夫人留下遗言:

“不要守节”。

⑻但是说了也无用。

孙王二家都是书香门第,从无再婚之女。

改嫁,这种念头就不曾在孙小姐的思想里出现过。

这是绝不可能的事。

⑼从此,孙小姐就一个人过日子。

这六盏灯也再没有点过了。

⑽她变得有点古怪了,她屋里的东西都不许人动。

王常生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永远是什么样子,不许挪动一点。

王常生用过的手表、座钟、文具,还有他养的一盆雨花石,都放在原来的位置。

孙小姐原是个爱洁成癖的人,屋里的桌子椅子、茶壶茶杯,每天都要用清水洗三遍。

自从王常生死后,除了过年之前,她亲自监督着一个从娘家陪嫁过来的女佣人大洗一天之外,平常不许擦拭。

⑾她病了,说不清是什么病。

除了逢年过节起来几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床上躺着,整天地躺着。

除了那个女佣人,没有人上她屋里去。

⑿她就这么躺着,也不看书,也很少说话,屋里一点声音没有。

她躺着,听着天上的风筝响,斑鸠在远远的树上叫着双声,“鹁鸪鸪——咕,鹁鸪鸪——咕”,听着麻雀在檐前打闹,听着一个大蜻蜓振动着透明的翅膀,听着老鼠咬啮着木器,还不时听到一串滴滴答答的声音,那是珠子灯的某一处流苏散了线,珠子落在地上了。

⒀女佣人在扫地时,常常扫到一二十颗散碎的珠子。

她这样躺了十年。

⒁她死了。

⒂她的房门锁了起来。

⒃从锁着的房间里,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声音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节)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结尾一段形象地写出了孙晓芸的命运,语言含蓄,内涵丰富。

B.孙小姐变得古怪了,这是因为她无力反抗命运,而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封建伦理的不满。

C.“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这句话暗示读者,王常生婚后不到三年就死了。

D.小说开头描写了当地元宵送灯的风俗,颇为详细,虽然与小说主体没有什么关系,却体现了作者对民间文化的喜爱。

E.孙小姐受到过较为开明的教育,接触过新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封建旧思想的桎梏。

13.这篇小说描写很细腻。

请概括第⑿段中划线句子所描写的内容,并谈谈其表达效果。

(5分)

 

 

14.小说为什么以“珠子灯”为题,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拟题的理由。

(6分)

 

 

乙: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12-14题。

(15分)

“鸟巢一代”在成长

《中国青年报》评论员 徐百柯

⑴如果可以,我会把心中的那枚金牌献给许岩。

尽管她在本届奥运会女子柔道57公斤级比赛中仅获铜牌,但她的赛后感言却让我从此记住了这位北京姑娘

⑵“感谢纳税人对北京体育事业的支持!

”短短一句,简简单单,既不激昂,也不煽情,却最不一般。

许岩的这句话,似乎更好地印证了这些天来我对“鸟巢一代”所形成的模糊认识:

这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运动员,他们从外到内都表现出与前辈运动员迥异的气质。

⑶我相信许岩这句话的真诚。

对纳税人怀有这种感激和敬意,表明公民意识的种子早已强韧地在这个运动员的心里生长着。

家门口的奥运会,给了其发芽、拓展并在国人心中引发共鸣的一个契机。

⑷我们曾经以为,获奖后“首先应该感谢领导”是天经地义的,现在这类感言在本届奥运会新生代的口中,已经越来越少听到了。

与之相配的是,他们脸上日益多了几分从容、镇定,甚至幽默的气质。

这种气质,在国内运动员那里,原来只有姚明、刘翔等少数几位巨星身上才有。

而今天,许多我们不太关注的体坛领域,许多陌生的运动员名字,都呈现给我们这样一张生气勃勃的脸。

真实情感的表达和抒发已成为常态,生动的表情挤掉了木讷或一本正经,富于表现力的嗓音驱逐了机械、干涩。

⑸许岩,更是这批新生代运动员中令我们惊喜的一个发现。

她不仅具有真情实感,更为所有运动员展示了一种新的公民形象。

或许经过北京奥运会,像许岩所标识的“鸟巢一代”,会让世界重建中国运动员的形象:

个性不断完善,认知不断丰富,心智不断开敞。

⑹李宁说过,从汉城奥运会回国,他由一个英雄变成了一个罪人,因为“对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来讲,更多的是需要金牌,而不是体育;体委要的是冠军,而不是运动员”。

⑺今天,在他亲手点燃主火炬的北京奥运会上,李宁欣慰地看到,他的后辈们,不仅是冠军,也不仅是运动员,更是一个个“人”,一个个有着完善自我意识的公民。

⑻事实也正是如此。

我们国家正在走出偏狭的竞技体育意识。

我们不仅要金牌,也不仅要体育,更想要的是人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平衡增长。

⑼8月12日,四川小将邹凯和队友一道获得男子体操团体金牌。

他在博客里写下自己的赛后感言:

我特别想把获得这块金牌的荣誉,和我四川的父老乡亲们一起分享。

四川给了我生命,四川养育了我,在那些危难的时刻,我的父老乡亲们表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都让我觉得身为一个四川人,自己时时刻刻充满了力量。

⑽这话,配得起金牌,也配得起“鸟巢一代”。

(选自2008-08-14《中国青年报》)

12.以下各项中不是表现“与前辈运动员迥异的气质”的两项是()()(4分)

A.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一代人。

B.他们对纳税人怀有真诚的感激和敬意。

C.他们增添了几分从容、镇定,甚至幽默的气质。

D.他们的个性、认知与心智上展示出新的公民形象。

E.他们符合人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平衡增长的新理念。

13.第⑹段提及李宁的遭遇,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5分)

 

14.作者为什么将“这批新生代运动员”冠名为“鸟巢一代”?

请你谈谈对文章结尾“这话,配得起金牌,也配得起‘鸟巢一代’”的理解和感受。

(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5.用“音乐”开头,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单句,不得改变原意。

(3分)

各种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净化,那是指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让各种欲望在音乐中得到净化

音乐

16.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1“人肉搜索”是指更多的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的一种机制。

广义的“人肉搜索”,是网友有问题希望得到解答,将问题在网上发布后,其他网友纷纷向其提供答案。

狭义的“人肉搜索”特指网民自发参与对某一人物、事件的背景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查证并在网上公布的机制。

材料2去年底今年初对北京某小学生发起的“人肉搜索”事件,对其产生了极大的伤害;同年,对南京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发起的“人肉搜索”事件,让人肉搜索成为新型舆论监督形式。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要点。

(2分)

答:

(2)针对上面的材料,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5分)

答:

六.作文(7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幢办公大楼的电梯门口,有个人很耐心的等候电梯。

电梯门打开时,他看见电梯内的人都面朝内,于是他踏进电梯,也是面朝内。

在一个交叉路口,人行道正亮着“禁止通行”的红色信号灯,但路上并无车辆行驶。

此时,一人不顾红灯快速横穿马路,接着另外一位紧跟其后,最后其他人鱼贯而过。

所有的人都违反了交通规则

要求:

①全面理解材料,根据对材料的感悟,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

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

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

④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题答题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总分:

150分)

一、古代诗文积累与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2)                ,                

(3)                                

(4)                

(二)文言文阅读(选择每小题3分,翻译每句3分,共15分)

2.()3.()

4.

(1)(3分)译文:

                                

(2)(3分)译文:

                                

(3)(3分)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

(1)(3分)答:

                                 

                                          

(2)(3分)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5分)()()

7.(5分)选做第()小题:

100字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

(1)(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