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第四章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1930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第四章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第四章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第四章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第四章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第四章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第四章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第四章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第四章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

组织承诺的定义与结果

群体决策优缺点,影响群体决策的群体因素

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和沟通的风格模式

领导特质,领导行为风格的确定

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及领导理论中的新观点

  三、重点掌握部分的具体内容

  n个体差异的含义、工作满意度的定义与影响因素

  l个体差异的含义

  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和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显示出的彼此个不相同的现象。

  l工作满意度的定义

  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报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满意导致生产率。

  l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2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2公平的报酬;

  2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2融洽的人际关系;

  2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n员工的知觉和归因的概念、知觉的意义和分类

l知觉和归因的概念

  2感觉是人的感官对于声、光、色等基本刺激的直接反应。

  2知觉则是这些基本刺激被选择、组织及解释的过程。

  2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即我们如何认识他人。

  2社会知觉常见的失真现象包括:

首应效应、

光环效应、

投射效应、

对比效应、

刻板效应。

  2归因,就是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行为的原因包括:

内在原因、外在原因、稳定原因和非稳定原因。

  l知觉的意义

  2人的行为往往是受他们的知觉支配的

  2人们不是孤立地对待一个刺激(一件事、一个人),而是倾向于从刺激与其他事件、感觉、或形象的关系中对待它。

  n工作动机的理论

  l人的多重需要和组织的报酬形式:

  2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亲和需要、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地位需要等。

  2最初,金钱被认为是唯一的报酬形式(以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过一段时间以后这种外部诱因又包括了工作环境、安全感或者民主管理的风格。

然后,更为稳定的工作动机又被认为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如自尊和自我实现(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代表)、责任、赞赏、成就和进步、以及个人成长和发展,因而组织所设计的报酬形式要更多地满足人的内在需求,如晋升、发展、创造等。

  l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

  2分配公平、

  2程序公平、

  2互动公平。

l期望理论与绩效薪资

  2弗洛姆认为:

人之所以努力工作,是因为他觉得这种工作行为可以达到某种结果,而这种结果对他有足够的价值。

即人们是否努力工作,取决于:

  一是要判断自己的努力是否能够导致良好的业绩和评价;

  二是判断自己良好的工作绩效能否带来组织的奖励;

  三是判断组织的奖励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

  2绩效薪资的最大特点:

它不是根据工作时间或工作资历来决定的,而是由个人或群体或组织的绩效水平决定的。

  2群体和组织层面的绩效薪资:

收益共享、利润共享、员工持股等。

  n员工学习和行为的管理的原理

  l员工的学习

  2强化的学习的三大法则:

  ①在对相同环境做出的几种反应中,那些能引起满意的反应,将更有可能再次发生,这一原则也称“强化原则”;

  ②那些随后能引起不满意的反应,将不太可能再次发生,这一原则也称“惩罚原则”;

  ③如果行为之后没有任何后果,既没有正性的也没有负性的事后结果,在若干时间后,这种行为将会逐渐消失,这一原则也称“消退原则”。

  有效的行为管理的黄金法则:

为了改变行为(学习),我们应付出不懈的努力去强化而不是惩罚。

  2认知学习原理:

不能仅停留在对行为绩效结果的刺激上,还必须研究员工的学习和行为发生了那些变化,以及怎样的心理结构和认知结构,怎样的期望和动机。

  2社会学习原理:

观察学习,即向榜样学习

  l员工学习与组织行为矫正

  组织行为矫正的具体步骤:

  ①识别和确认对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为

  ②对这些关建行为进行基线测量

  ③做功能性分析

  ④干预行为。

n工作团队有效性的理论及构成要素,团队的动力因素分析

  l工作团队的概念p113

  l团队有效性模型p113

  2背景(组织文化、团队设计、奖励);

  2团队运作(内部团队过程、边界管理);

  2有效性;

  2团队的有效性由四个要素构成:

绩效、成员满意度、团队学习、外人的满意度。

  l团队的动力因素分析

  团队过程的主要范畴(动力因素)是:

  沟通模式;

影响模式;

任务职能和维护职能;

群体决策;

团队冲突解决;

工作的心理气氛和情绪

  n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测量概念、原理、分类和技术标准

  l心理测量和心理测验概念

  2心理测量,就是将人的智力、人格、兴趣、情绪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规则表示成数字,并赋予这些数字一定解释的过程。

  2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测验是测量的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

  l心理测验的分类:

  2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

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2按测验的方式:

口头、纸币、操作、情境

  2按测验的人数:

个体、团体

  2按测验的目的:

描述性、诊断性、预测性

  2按测验应用领域:

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

l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

  2信度:

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验中几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信度越高,测验越可靠。

通常信度在0.90以上的能力测验,0.80以上的人格测验视为是好的测验。

  2效度:

指一个测验的测验结果与被测验者行为的公认标准之间的相关程度。

效度越高,测验越好

  2难度:

指测验题目的难易程度。

  2标准化:

指测验在编制和使用时必须经过标准化的过程。

  l心理测量原理

  2心理测验是代表性行为样本的测定;

  2行为样本的评价是相对标准;

  2通过人的行为样本推断人的深层特质;

  2采用的工具和操作程序及方法均有严格的规定。

  n心理测量在人力资源管理各大模块中的应用

  l用于招聘和筛选的心理测量

  2用于择优策略

  2用于淘汰策略

  2用于轮廓匹配策略

  l晋升中的测评

  2在晋升决策依据上

  2在对能力进行衡量的方法上

  2在晋升程序标准化,制度化方面

  l培训与开发中的心理测量

  2它是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工具。

  2为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提供依据。

  2是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步骤。

  l组织激励和管理诊断中的心理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