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9319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docx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docx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可公开文本)

一、说明

 本文本内容由上海市环境保护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编制,并经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上海市环境保护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对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一致性负责。

二、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

(3)建设地点:

上海市长征农场

(4)建设性质:

改建

(5)项目内容:

上海市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位于崇明县长征农场,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一直是菜篮子商品猪的基地场,主管部门为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长征农场第三畜牧场总占地面积50亩,现有猪舍面积约7438m2,分生产母猪繁殖场和肉猪场。

目前生产母猪450头,常年存栏量为3600头,年产商品肉猪9000头。

根据《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关于上海崇宝养猪场等1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造建设实施方案的批复》,为提高本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本项目拟对猪舍等产生设施设备及绿化隔离带等进行改造建设。

通过本次改造:

1.养猪场中合防疫体系得到全面提升,体系内部多环节环环相扣,节节相连,部部到位,从而保障了猪场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2.外部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场内环境整洁,绿化成荫,净、污道分设雨、污分离、粪尿还田、利用。

真正体现养殖与种植的农牧结合,做到综合利用、互相促进、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系统工程;3.通过对育成舍、配怀舍、分娩舍、保育舍改建,育成前阶段实现全高床饲养,育成阶段实现全封闭管理模式,舍内温控、通风设备有效地实现内环境控制,从而提高存栏量及仔猪育成率。

通过标准化改造后生产母猪550头(增加100头),常年存栏量为4400头(增加800头),年产商品肉猪11000头(增加2000头)。

改造项目总投资430万元,占地面积增加至62.27亩。

 

拟建项目区域位置图

 

拟建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三、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功能区划

项目建设区域大气为一类功能区,水为III类功能区,噪声为1类功能区。

2、现状环境质量评估

(1)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结合项目的具体特点,设定2个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点,监测因子为臭气浓度,由监测结果可知区域范围内:

项目厂界浓度,臭气浓度监测平均值为27(无量纲)<70(无量纲),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臭气浓度的要求;项目边界外500米处,主要了解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状况,臭气浓度监测平均值为14(无量纲),可感觉到微弱气味(认知阈值),臭气强度为2级,因此项目对500米范围内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同时项目位于农村地区,周边农田的施肥夜间产生一定恶臭。

在监测期间区域内总体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2)水环境质量

目前建设基地所在区域总体水质情况尚可,调查断面各污染因子除总氮处于V类水平其它均处于I~III类水平。

(3)声环境质量

项目基地周边昼间、夜间环境本底噪声基本能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1类标准的要求(昼≤55dB(A)、夜≤45dB(A)),可见区域环境本底声环境质量良好。

四、评价范围

i.大气环境评价范围

结合项目的特点,按环评工作要求,选取建设项目基地的几何中心为中心,半径为2.5km的圆形区域为大气污染源的调查及评价的范围。

ii.水环境评价范围

本项目的污废水经预处理后回用于农田、菜地,不外排。

评价范围从污水发生源到废水排放口。

iii.声环境评价范围

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基地周界外200米。

 

五、评价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重点为:

规划相容、工程分析、大气污染控制及影响评价。

六、主要环境敏感目标

项目周边主要环境敏感目标

环境

类别

保护目标

名称

距离本项目

距离(m)

与本项目

相对方位

保护目标

性质

执行标准

大气

区域大气环境

GB3095-1996

一级标准

卢中河

10

E

河道

GB3838-2002

III类

噪声

周边区域

---

---

---

GB3096-2008

1类

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1、建设期环境影响

1)空气污染:

主要是施工扬尘,包括三部分:

一是建筑材料堆放的风致扬尘,二是施工车辆产生的道路扬尘,三是拆迁过程产生的粉尘。

2)水污染:

主要是基础施工和清洗搅拌设备产生的泥浆水,污染物质为SS,主要产生时间在基础施工阶段。

3)噪声污染:

主要是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一般为70~100dB(A)左右。

4)固体废物:

本项目施工建设产生的砖瓦等建筑垃圾。

2、运行期环境影响

1)环境空气污染

①本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是猪舍产生的臭气。

据此数据测算,臭气浓度如不处理厂界浓度很难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臭气浓度的要求,本评价组建议加强猪舍的通风排气,定期清粪,并在猪场内多种植对臭气有吸附作用的植物并在猪场周围设置绿化隔离带,确保臭气浓度厂界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要求(70(无量纲))。

②该项目食堂厨房间活动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含油烟气。

③无组织废气

无组织废气污染源

序号

污染源

污染因子

防治措施

1

售猪台

臭气

设置半封闭的顶棚,收购的生猪在运输前应预先进行冲洗

2

污水处理设施

臭气

合理布置

3

废弃物暂存处、垃圾房、垃圾筒

臭气

加强通风

4

废物转运过程

臭气

采用密闭的转运设施,并设有渗滤液收集装置

2)水污染

①项目建成后废水产生量为22.2t/d,其中猪尿液、地面冲洗废水合计16.5t/d近期进入厌氧池内集中收集经厌氧、消毒灭菌处理后用于农田、菜地及林地等,无直接排放;生活污水5.7t/d经集中收集,食堂含油污水经隔油处理后与其它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厌氧池内集中收集后用于农田、菜地及林地等。

3)噪声

①本项目噪声主要为主猪舍的猪叫声;

②本项目设备噪声污染源主要为水泵、风机等设备噪声,这些噪声源设备大都安置于辅助设施用房中及建筑物顶层,对外环境影响不大。

4)固体废物

①猪粪;

②污水处理污泥

③生活垃圾;

④废弃食用油脂。

八、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建设期环境影响

(1)空气污染:

主要是施工扬尘,包括三部分:

一是建筑材料堆放的风致扬尘,二是施工车辆产生的道路扬尘,三是拆迁过程产生的粉尘。

(2)水污染:

主要是基础施工和清洗搅拌设备产生的泥浆水,污染物质为SS,主要产生时间在基础施工阶段。

(3)噪声污染:

主要是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一般为70~100dB(A)左右。

(4)固体废物:

本项目施工建设产生的砖瓦等建筑垃圾。

2、运行期环境影响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臭气

本项目的猪舍、猪粪堆场、污水处理站会有臭气产生,臭气中主要为氨气、硫化氢等,本评价组建议加强猪舍的通风排气,定期清粪,并在猪场内多种植对臭气有吸附作用的植物并在猪场周围设置绿化隔离带,确保臭气浓度厂界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要求(70(无量纲))。

②.油烟

本项目食堂厨房等产生的油烟,应过滤净化后排放,应合理设置集气罩面积、油烟净化设施的净化效率,以全面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的各项要求。

③.无组织废气

(1)、合理植树绿化绿化带可以阻留净化的25%-40%的有害气体和吸附35%-67%的粉尘,使恶臭强度下降50%.还可以防止疫病传播及改善猪场小气候,起遮荫、降温作用。

(2)、科学的设计日粮,提高饲料利用率猪采食饲料后,饲料在消化道消化过程中{尤其后段肠道),因微生物腐败分解而产生臭气;同时,没有消化吸收部分在体外被微生物分解也产生恶臭。

产生的粪污越多,臭气就越多。

提高日粮的消化率、减少干物质(特别是蛋白质排出量),既减少肠道臭气的产生,也可减少粪便排出后臭气的产生,这是减少恶臭来源的有效措施。

试验证明,日粮消化率由85%提高至90%,粪便干物质排出量就减少三分之一;日粮蛋白质减少2%,粪便排泄量就降低20%。

(3)、要有通畅的排水系统。

(4)、合理设计猪舍,在猪舍内设计除粪装置。

(5)、合理组织舍内通风,注意舍内防潮.保持舍内干燥。

(6)、对猪只进行调教,定点排粪尿。

(7)、及时清除粪便污物,粪便要及时进入东面的沼气发电站进行处理。

(8)、要满足500米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在此距离内禁止建设住宅、机关、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在此距离内的居民住宅应进行拆迁。

2)、声环境防治措施

项目的噪声源主要为猪叫、车间设备噪声污水站风机、水泵等。

各种风机、水泵、净化装置等均要求选用优良的低噪声设备,且不要直接放置在室外。

对于靠近西侧边界污水处理站风机应采取基础减振、管道消声、柔性接头、设置隔声间等,使噪声衰减在30dB(A)以上。

设置厂界绿化隔离带。

3)、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的废水主要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项目建成后废水产生量为22.2t/d,其中猪尿液、地面冲洗废水合计16.5t/d近期进入厌氧池内集中收集后用于农田、菜地及林地等,无直接排放;生活污水5.7t/d经集中收集,食堂含油污水经隔油处理后与其它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厌氧池内集中收集后用于农田、菜地及林地等。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猪粪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后委托畜禽粪便处置中心集中处置,建设方应与畜禽粪便处置中心签订相关协议。

项目的废水处理系统会产生生化污泥,经灭菌后,可用作绿地肥料处理。

食堂厨房间产生的少量废弃食用油脂集中收集,委托资质单位处理。

生活垃圾,应实行分类收集袋装化处理,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建设方应和地方环卫部门订立有关处理协议。

4)、风险防范

本项目的生猪在运输过程中有可能由于空气传染而得口蹄疫,因此,在装载生猪前及卸猪后对运输车辆需进行消毒。

建设方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待《畜禽屠宰法》颁布后,也应严格执行。

5)、总量控制

根据上海市环保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环保局关于本市建设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沪府办[2007]31号文),建设项目产生的SO2、COD必须实行总量控制,并对污染物总量排放控制范围、指标来源、控制措施等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

从本项目工程分析可知,废气中不产生大气污染物SO2,不必进行总量控制;本项目排放的废水经预处理后回用于农田、菜地等,对外不排放,对照31号文要求,不进行总量控制计算;本项目不产生工业固体废弃物。

项目正常运行后,应核实其产生量,报环保部门备案。

本项目排放污染物总量指标应纳入崇明县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九、公众参与及各方面意见采纳情况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工作,采取网上公示、自愿填写公众参与意见征询表,征询各有关公众对本工程建设的意见。

被访公众支持本项目的建设,无反对意见。

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的说明:

针对公众参与调查过程中反映的公众较为关注的施工期噪声、社会影响和运行期噪声,建设方均予以采纳。

一十、评价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崇明县的整体规划,符合国家和上海市的环境法律法规,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对策,可做到达标排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满足相应环保标准或控制要求,可使周边区域环境和自身敏感目标基本不受影响,从环保角度评价,项目的建设可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