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9523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吸泵技术协议.docx

自吸泵技术协议

 

自吸泵

设备技术协议

 

甲方(买方):

设计方:

 

乙方(卖方):

(甲方)、(乙方)、(设计方),三方就甲方配套自吸泵的设计、制造、

检验、验、供货范围和资料交付等有关事宜进行友好协商,并达成以下技术协议。

技术协议作为商务合同的有效附件,与商务合同同时生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作为自吸泵验收的依据之一。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自吸泵的功能设计,它包括给机泵的本体及其驱动装置、辅助设备、控制仪表等的供货范围及其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协议所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乙方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书和国家有关最新标准的优质产品。

1.3如果乙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协议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乙方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技术协议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需在差异中列出。

1.4本技术协议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乙方所执行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本技术协议书经甲、乙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2.设备运行环境条件及使用条件

2.2公用工程条件:

3.机泵工艺参数:

设备名称:

自吸泵;

供货数量:

1台;

吸入口至液面高度:

额定流量:

扬程:

介质:

水;

入口压力:

常压;

防爆等级:

dIIBT4;

工作环境:

室外;

4.执行标准

4.1规范、标准及相关技术文件

4.1.1当各项技术文件出现矛盾时优先采用的顺序是

4.1.1.1本技术协议

4.1.2.2所附的泵数据表

4.1.2.3制造图纸的技术要求

4.1.2.4如发现矛盾时,乙方应向甲户提出并予以澄清,原则上应以较高的要求为准。

4.1.2设备的设计、材料、制造、检验和验收应遵循下列规范、标准和技术文件,并按最

高版本执行。

4.2本技术规格书涉及的规范、标准如下:

API610《石油、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标准第十版

API670《炼油厂专用联轴器》

API682《离心泵、转子泵的轴封系统》第三版

GB3214-1991《水泵流量测量方法》

GB3215《炼厂、石化用离心泵通用技术条件》

GB3216-2005《回转动力泵水利性能验收、试验1级和2级》

GB9239《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

JB/T8097-1999《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JB/T8098-1999《泵的噪音测量及评价方法》

GB/T5656-1994《离心泵技术条件(II)》

GB1032《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B755-2000《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3836.1《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通用标准》

GB3836.2-2000《爆炸性环境用防曝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d”》

HG/T20592-2009A法兰标准

与本技术协议相关的设备图纸及技术文件由乙方提供,并应得到甲方的确认。

5.供货范围

5.1一般要求

5.1.1本协议规定了合同设备的供货范围。

乙方保证提供设备为全新的、先进的、成熟的、完整的和安全可靠的,且设备的技术经济性能符合本技术协议的要求。

5.1.2乙方提供详细供货清单,清单中依次说明型号、数量、产地、生产厂家等内容。

对于属于整套设备运行和施工所必需的部件,即使本合未列出和/或数目不足,乙方仍须在执行合同时补足。

5.1.3乙方提供所有安装和检修所需专用工具和消耗材料等,并提供详细供货清单。

5.1.4乙方提供随机备品备件,给出具体清单。

5.1.5乙方提供所供设备中的进口件清单。

5.2供货范围:

5.2.1泵组配置(单台机组)

泵 1台

电机及相关辅助设施(接线盒等)  1台套

公用底座   1只

密封系统 1台套

弹性膜片联轴器及开启式防火花防护罩1台套

配对法兰、螺栓、螺母及垫片1台套

地脚螺栓、螺母及垫片1台套

5.2.2机泵共1台,具体见下表:

 

 设备名称

 

 

输送介质

装置/

电机

 

设备

 

位号

设备

 

名称

 

名称

最高

 

温度

操作

 

密度

流量

m3/h

吸入

口至

液面

高度

额定

 

扬程

.+-

汽蚀

余量

型号

m

 

 

 

密封

 

 

密封

 

冲洗

转速

 

 

型号

 

防爆

 

 

等级

防护

 

 

等级

 

 

 

 

kg/m3

正常

额定

m

m

m

m3/h

m

%

kW

型式

方式

RPM

kW

合计台数:

1

 

 

 

 

 

 

 

 

 

 

 

 

 

 

 

 

 

 

 

 

 

 

 

 

5.3备品备件:

开车备件

序号

备品〔件〕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2

6.技术要求

6.1设计、制造、检验、验收应遵循设计方提供的设计条件(机泵数据表)和相关文件的要求。

6.2主要零部件材质:

见数据表;乙方须充分了解甲方所提供选型介质的理化特性,确保设备及配件材质选用合理。

6.3泵、电机、底座整体供货,并自带所有地脚螺栓;出、入口带配对法兰;法兰采用HG20592-2009B标准带颈对焊法兰。

泵的配套电机适当考虑开工最小流量下水运时的工况。

6.4泵轴封、冲洗方案及材质等相关要求,见Page6-Page7供货参数一览表。

密封厂家:

丹东克隆;轴承:

NSK。

泵到货后甲方进行抽查拆检,如发现密封、轴承等生产厂家与本协议不相符,扣罚相应部件2倍金额的罚款。

6.5泵通过中间弹性金属膜片联轴器由电机直接驱动,联轴器配带顶部开启式防火花防护罩。

联轴器厂家:

6.6电气要求:

低压电机:

防爆等级:

dⅡBT4;

防护等级:

IP55;

接线盒防护等级IP65;

绝缘等级:

F级;

电机轴承:

重型轴承;

电机采用YB2系列;

6.7泵大盖采用铝垫或缠绕垫(WG除外)。

6.8泵室外安装,位于爆炸危险2区。

6.9噪音不高于85分贝(距泵1米处)。

6.10泵及电机安装在一个公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漏油收集槽。

6.11泵在运行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并且温升不超过40℃。

泵轴承箱体安装可观察油位的油窗和自动补油油杯。

电机的轴承腔设置方便加入及更换的润滑脂设施,便于油脂的加注和定期置换。

6.12泵在正常运行时,整机应无泄漏、无漏油现象,且机械密封使用寿命不低于8000小时。

6.13所有泵的轴承采用:

NSK。

电机轴承均采用哈轴、瓦轴,重型轴承。

6.14泵(WG泵除外)的总体设计符合API610第10版,设计寿命不低于20年(不包括易损件)。

6.15额定点流量、扬程无负偏差(在现场工艺条件下);额定点功率不超过设计点的3%,振动值符合国家标准。

6.16泵的水压试验和NPSHr试验。

泵腔的试验压力至少为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5倍,并持续30分钟以上,机器的试验压力按相关标准规定执行,并提供试压报告。

6.17转子按API610的标准进行G2.5级动平衡试验。

6.18测量并记录转子跳动、轴承间隙、口环间隙、转子动平衡等。

6.19泵和电机的振动要求,位移<30μm,振动加速度<2.8mm/s2。

6.20额定点流量、扬程无负偏差;额定点功率不超过设计点的3%。

6.21乙方应保证:

泵运到现场后不需解体即可投用。

6.22泵出厂前在工作转速下进行机械、性能运转试验。

该试验在乙方工厂进行,运转试验2小时。

乙方在试验前7天通知甲方参加试验见证及验收。

试验完成后,由乙方提供试验报告。

6.23场运转时,甲方至少提前3天通知乙方。

由甲方、乙方的代表按订货参数,对机器进行72小时考核运转,符合要求后,签署正式验收文件。

乙方应派技术人员在甲户现场免费服务。

6.24喷漆要求泵、底座银灰色,电机绿色。

7.图纸、资料的提供

7.1合同签订后2周提供外形尺寸图

序号

名称

最终资

料(份/台)

竣工资

料(份)

1

外形尺寸图及重量/泵组基础图

1

2

性能运转及试验报告

1

随机

3

其它规定的试验、检验、材料证明

1

随机

4

总装配图及密封系统流程图

1

随机

5

安装使用说明书

1

随机

6

质量认证报告

1

随机

7

泵出厂合格证

1

随机

注:

含电子版1份;

7.2合同签订后1个月,供最终资料:

纸版1份,电子版1份。

8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

8.1机械保证期:

装置正式运行之日起一年或设备交付后18个月,以先到的为准;

8.2机械保证期内,产品本身质量问题由供方免费更换配件,属用户责任造成设备损坏,供方负责维修,用户承担配件费用;

8.3泵到现场后,用户不用自行解体,泵可直接上线安装,用户如需对泵解体检查,应提前通知供方派人到现场指导;

8.4现场安装和开工时接到通知后乙方24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并至开工正常(做好开工保运工作)。

8.5现场出现问题时,在接到用户通知12小时内给予答复;如需派人现场解决问题时,接到通知后48小时内到达现场;紧急情况下24小时内到达现场;

8.6常年优惠提供备品备件,最快可在24小时内送到现场;

8.7不定期地现场回访,主动提供技术服务及培训。

9.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9.1概述

9.1.1本附件用于合同执行期间对乙方所提供的设备(包括对分包外购设备)进行检验、监造和性能验收试验,确保乙方所提供的设备符合附件1规定的要求。

9.1.2乙方应在本合同生效后3个月内,向甲方提供与本合同设备有关的监造、检验、性能验收试验标准。

有关标准应符合附件1的规定。

9.2工厂检验

9.2.1工厂检验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乙方须严格进行厂内各生产环节的检验和试验。

乙方提供的合同设备须签发质量证明、检验记录和测试报告,并且作为交货时质量证明文件的组成部分。

9.2.2检验的范围包括原材料和元器件的进厂,部件的加工、组装、试验至出厂试验。

9.2.3乙方检验的结果要满足附件1的要求,如有不符之处或达不到标准要求,乙方要采取措施处理直至满足要求,同时向甲方提交不一致性报告。

乙方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时应将情况及时通知甲方。

9.2.4工厂检验的所有费用包括在合同总价之中。

9.3设备监造

9.3.1甲方对乙方设备的监造

9.3.1.1甲方将自行或委托有经验的监造单位对乙方生产的合同设备进行监造或。

监造工作包括在乙方制造厂内进行的复查、抽检、试验及金属、焊接的无损探伤等。

9.3.1.2原材料在加工前应在乙方复检后,由甲方监造代表确认(文件见证)后方可投料。

9.3.1.3文件见证和现场见证资料需在见证后10天内提供给甲方监造代表。

9.3.1.4乙方在设备投料前提供生产计划,每月第一周内将加工计划和检验试验计划书面通知监造代表。

9.3.1.5甲方监造代表有权查阅与监造设备有关的技术资料,乙方应积极配合并提供相关资料的复印件。

9.3.1.6合同设备的重要部件和专用部件未经甲方允许,乙方不得擅自调换。

9.3.1.7甲方监造代表有权随时到车间检查设备质量生产情况。

9.3.1.8乙方应给甲方监造代表提供专用办公室及通讯、生活方便。

9.3.1.9乙方应在现场见证前1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监造代表。

9.3.1.10监造依据

根据本合同和原电力工业部、机械工业部文件电办(1995)37号《大型电力设备质量监造暂行规定》和《驻大型电力设备制造厂总代表组工作条例》的规定,以及国家有关规定。

9.3.1.11监造方式

文件见证、现场见证和停工待检,即R点、W点、H点。

R点:

乙方提供检验或试验记录或报告的项目,即文件见证。

W点:

甲方监造代表参加的检验或试验项目,检验或试验后乙方提供检验或试验记录,即现场见证。

H点:

停工待检。

乙方在进行至该点时必须停工等待甲方监造代表参加的检验或试验项目,检验或试验后乙方提供检验或试验记录。

I点:

甲方监造代表在乙方制造厂内进行的复查、抽检、试验及金属、焊接的无损探伤等。

上述工作均应在乙方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甲方接到质量见证通知后,应及时派代表到乙方实施监造工作。

如果甲方代表不能按期参加,甲方应书面通知乙方,W点自动转为R点,但H点没有甲方书面通知同意转为R点时,乙方不得自行转入下道工序,应与甲方联系商定更改见证日期,如果更改时间后,甲方仍未按时到达,则H点自动转为R点。

H点乙方应提前15天书面通知甲方,W点乙方应提前10天书面通知甲方,R点、I点乙方应提前7天书面通知甲方

每次监造内容完成后,乙方和甲方监造代表均须在见证表上履行签字手续。

乙方复印3份,交甲方监造代表1份。

10.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

10.1乙方现场技术服务

10.1.1乙方现场技术服务人员的目的是保证所提供的合同设备安全、正常投运。

乙方要派出合格的、能独立解决问题的现场服务人员。

乙方提供的包括服务人天数的现场服务表应能满足工程需要。

如果由于乙方的原因,下表中的人天数不能满足工程需要,甲方有权追加人天数,且发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如果由于甲方的原因,下表中的人天数不能满足工程需要,甲方要求追加人天数,且发生的费用由甲方承担。

10.1.2乙方服务人员的一切费用己包含在合同总价中,它包括诸如服务人员的工资及各种补助、交通费、通讯费、食宿费、医疗费、各种保险费、各种税费等等。

10.1.3现场服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应与现场要求的工作时间相同。

甲方不再因乙方现场服务人员的加班和节假日而另付费用。

10.1.4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随意更换现场服务人员。

同时,乙方须及时更换甲方认为不合格的乙方现场服务人员。

10.1.5下述现场服务表中的天数均为现场服务人员人天数。

现场服务计划表(格式)

技术服务内容

计划人数/天数

派出人员构成

备注

职称

人数

1

指导安装

1/10天

工程师

1

10.1.6在下列情况下发生的服务人天数将不计入乙方现场总服务人天数中:

10.1.6.1由于乙方原因不能履行服务人员职责和不具备服务人员条件资质的现场服务人员人天员数;

10.1.6.2乙方为解决在设计、安装、调试、试运等阶段的自身技术、设备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而增加的现场服务人天数;

10.1.6.3因其他乙方原因而增加的现场服务人员。

10.1.7乙方现场服务人员应具有下列资质:

10.1.7.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和制度;

10.1.7.2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按时到位:

10.1.7.3了解合同设备的设计,熟悉其结构,有相同或相近机组的现场工作经验,能够正确地进行现场指导;

10.1.7.4身体健康,适应现场工作的条件;

10.1.8乙方现场服务人员的职责

10.1.8.1乙方现场服务人员的任务主要包括设备催交、货物的开箱检验、设备质量问题的处理、安装和调试、参加试运和性能验收试验;

10.1.8.2在安装和调试前,乙方技术服务人员应向甲方进行技术交底,讲解和示范将要进行的程序和方法。

在设备安装前,乙方应向甲方提供设备安装和调试的重要工序和进度表,甲方技术人员要对此进行确认,否则乙方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经甲方确认的工序不因此而减轻乙方技术服务人员的任何责任,对安装和调试中出现的任何问题乙方仍要负全部责任;

10.1.8.33乙方应向甲方提供设备备件和易损件明细表,每台套一份;

10.1.8.3.4甲方需向乙方订购备品备件,乙方应给予方便和优惠;

10.1.8.3.5设备出厂前15天,通知甲方到乙方厂内验收;

10.1.8.3.6厂方提供正常运行二年内易损件备用清单,具本订货详见订货合同。

乙方提供的安装、调试重要工序表(格式)

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主要内容

备注

注:

此表内容在合同执行期间提供。

10.1.8.3乙方现场服务人员负责全权处理现场出现的一切技术和商务问题。

如现场发生质量问题,乙方现场人员要在甲方规定的时间内处理解决。

如乙方委托甲方进行处理,乙方现场服务人员要出委托书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否则乙方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10.1.8.4乙方对其现场服务人员的一切行为负全部责任;

10.1.8.5乙方现场服务人员的正常来去和更换应事先与甲方协商。

10.1.9甲方的义务

甲方要配合乙方现场服务人员的工作,并在生活、交通和通讯上提乙方便。

10.2培训

10.2.1为使合同设备能正常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检修,乙方有责任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和时间应与工程进度相一致。

10.2.2培训计划和内容由乙方在投标文件中列出(格式)

序号

培训内容

计划人月数

培训教师构成

地点

备注

职称

人数

10.2.3培训的时间、人数、地点等具体内容由甲、乙双方商定。

10.2.4乙方为甲方培训人员提供设备、场地、资料等培训条件,并提供食宿和交通方便。

10.3设计联络

10.3.1设计联络会的目的是保证合同设备的成功设计,及时协调和解决设计中的技术问题,协调甲方和乙方,以及各乙方之间的接口问题。

设计联络会原则上召开三次。

第一次会议召开地点设在甲方所在地,第二次会议召开地点设在乙方所在地,第三次会议召开地点设在乙方所在地。

联络会议由甲方主持,会议所在地单位提供交通、食宿、办公方便。

10.3.2设计联络会议题

第一次设计联络会议题:

1)乙方提供初步的整体设计资料,满足甲方初步设计进度和深度的要求。

2)乙方与甲方就设备的基本安装工艺进行讨论。

3)讨论并确定设备基础设计所需的接口与数据。

第二次设计联络会议题:

1)讨论并协调施工图的设计进度和图纸交付进度。

2)讨论并确定大件运输方案。

3)确认工艺系统设计的细节,特别是讨论有关设备的维修和运行条件。

4)双方设计接口的协调确认。

5)乙方提供满足甲方采购DCS设备的技术要求并讨论确认。

第三次设计联络会议题:

1)双方设计接口的进一步协调确认。

2)设备检查、验收和调试的技术讨论。

11保证:

11.1乙方负责于2011年05月10日前将设备全部运抵现场。

11.2所有设备应如期、准时运到甲方指定地点,每超期一天从总价中扣除5‰作为赔偿损失金。

 

甲方(买方):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电子邮箱:

公司地址:

邮编:

设计院:

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邮编:

邮箱:

乙方:

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邮编:

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