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9614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 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docx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考点10原子的结构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10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结构

1.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体积很小,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

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1)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原子的种类,因此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4)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3.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①电子层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

把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由里向外依次类推,叫三、四、五、六、七层。

②原子结构示意图:

如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2)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类别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倾向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2)

不易得失

相对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4个或等于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3)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及相关判断

要正确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必须遵循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①每一电子层上所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2n2个(n为电子层数)。

例如,第一层上只能容纳2×12=2个;第二层上能容纳2×22=8个电子;第三层上能容纳2×32=18个电子,依此类推。

②核外电子是逐层排布的,先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后,再排第三层,依此类推。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

二、离子

1.离子

1.概念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2.分类

阳离子:

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

钠离子(Na+)、镁离子(Mg2+)、铵根离子(

)。

阴离子:

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

氯离子(Cl-)、硫离子(S2-)、硫酸根离子(

)。

3.离子的形成过程

(1)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带正电荷,为阳离子,电子层减少1层。

(2)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带负电荷,为阴离子,电子层数不变。

2.离子符号

(1)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2)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

分子

原子

离子

概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

用化学式表示,如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

用离子符号表示,如

化学计量数与符号的关系

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前加上化学计量数,如

,则只表示原子、分子、离子“个数”,该符号不再表示元素或物质

联系

3.物质由微粒构成

三、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以一种碳原子(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公式

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

3.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几个注意事项

(1)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国际单位为“1”,一般不写。

(3)作为标准的是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1/12,而不是碳原子的质量。

4.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得出与性质

测定得出,绝对的

比较得出,相对的

数值与单位

非常小,有单位

大于等于“1”,国际单位为“1”,一般不写

联系

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

(1)A、B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质量之比。

(2)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

考向一构成原子的粒子数量关系

典例1(2017•泰州)科学家最近研发出用铝镓合金制备氧气的新工艺。

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相对原子质量为70。

则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1B.39C.70D.101

【解析】因为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则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1。

故选A。

【答案】A

1.俄罗斯科学家发现了寿命只有半秒的114号超重元素,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9,关于114号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子数是114

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14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4

D.原子的中子数是289

2.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64B.115C.66D.49

考向二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判断与应用

典例2(2018·烟台)关于下列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④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②⑤属于金属元素

C.④⑤均具有稳定结构

D.①③两种粒子可以形成化合物MgCl2

【解析】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①和④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错误;B、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②表示的粒子核内质子数为11,为钠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属于金属元素;⑤表示的粒子核内质子数为9,为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C、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④⑤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7,不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错误;D、①是氯离子,③是镁离子,①③两种粒子可以形成化合物MgCl2,正确。

故选D。

【答案】D

3.(2019·昆明中考)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x=17,则该粒子符号为Cl−

B.若x=18,则该粒子是原子

C.若x=19,则该粒子是阳离子

D.若x=20,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而形成

4.(2020·衡阳耒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某粒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该粒子是原子

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有17个中子

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5.(2020·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下列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①与微粒②化学性质相同

B.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C.微粒③最外层的电子,一定比最里层的任何一个电子能量高

D.微粒④所表示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过关秘籍

从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粒子属于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方法是比较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1)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

(2)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3)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考向三结构物质的微粒

典例3(2020·信阳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水和氢气B.汞和金刚石C.氨气和硫酸铜D.铁和氯化钠

【解析】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B、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A

6.(2019·扬州中考)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B.铁C.氯化钠D.氧气

7.(2019·苏州中考)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氦气B.水C.氯化钠D.金刚石

8.(2020·张家港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B.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原子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A.汞B.水C.氯化钠D.氢气

2.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已知一种铝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和14个中子,则该铝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3B.14C.18D.27

3.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A.原子B.中子C.电子D.质子

4.(2020·濮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

A.核外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

C.核内中子数D.核内质子数

5.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1)元素种类

(2)化学性质(3)相对原子质量(4)原子的电性(5)原子核(6)电子层数(7)最外层电子数

A.

(1)(3)(5)B.

(2)(4)(6)(8)

C.

(2)(5)D.

(1)(5)

6.A、B两种元素,已知A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A3-与Bn+的电子层排布相同,则B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a+n+3B.a+n-3C.a-n+3D.a-n-3

7.某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阳离子B.一定是阴离子

C.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D.无法确定

8.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为11B.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C.最外层有1个电子D.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9.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B.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C.②③④均表示离子D.①④形成的化合物是AlCl3

10.(2020·河池市凤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分子不能由同种原子构成

C.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后生成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11.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质子数相等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原子核中一定存在质子

12.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akg,A原子的质量为bkg,A原子的中子数为c,则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B.

C.

D.

1.(2019·江西中考)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6B.8C.14D.20

2.(2019·长春中考)下列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A.金刚石B.氯化钠C.氢气D.水

3.(2019·常州中考)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氢气B.水银C.氯化钠D.金属镁

4.(2019·铜仁中考)关于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C.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

D.一个H2O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5.(2019·云南中考)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6.(2019·南京中考)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

B.

C.

D.

7.(2019·山西中考)我国“高分5号”卫星天线是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

如图为镍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关于该原子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它的核电荷数为28

B.它有4个电子层

C.它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D.它易失电子

8.(2019·苏州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9.(2019·呼和浩特中考)“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④2Fe3+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⑤碳-14(14C)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

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

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②⑤⑥

10.(2018·衡阳中考)下列是几种粒了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②表示的是阴离子

B.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

C.③属于金属元素

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11.(2018·重庆中考)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12.(2018·烟台中考)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13.(2018·内江中考)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其中属于阴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_。

(2)元素M形成的氧化物为M2O3,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_____(填字母序号)。

14.(2018·威海中考)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

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

15.(2018·衢州中考)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

在此基础上,经过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现代原子结构模型。

如图是小柯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网络图,则汤姆生当年推测的“带正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1.【答案】D

【解析】A、原子中: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则该原子的质子数是114,故选项说法正确;B、原子中: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14,故选项说法正确;C、原子中: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4,故选项说法正确;D、因为原子中: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原子的质子数是114,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中子数量为289-114=17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答案】D

【解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

故选D。

3.【答案】D

【解析】A、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故选项说法正确;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质子数=19,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质子数=20,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而形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答案】C

【解析】A、从图示可以看出该粒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都为17,为氯原子,故说法正确;B、该元素的原子核内存在17个质子,属于氯元素,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C、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元素核内质子数为17,但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说法错误;D、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从而形成阴离子,故说法正确。

故选C。

5.【答案】C

【解析】A、①表示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4,容易得电子,②表示的微粒是①得1个电子后的离子,最外层已经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因此,微粒①与微粒②化学性质不相同,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可知,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根据一般来说,外层的能量比内层高可知,微粒③最外层的电子,一定比最里层的任何一个电子能量高,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微粒④所表示的是镁离子,它得到两个电子变为镁原子,镁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根据原子的电子层数=元素所在周期数可知,镁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D

【解析】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答案】C

【解析】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故A正确;B、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钠离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B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原子的种类也不会改变,故C正确;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形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故D错误。

故选D。

1.【答案】A

【解析】A、汞属于金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

2.【答案】A

【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铝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故核外电子数也为13。

故选A。

3.【答案】A

【解析】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其中“▲”应填入的是原子。

故选A。

4.【答案】B

【解析】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在反应中不变化,则不会影响元素的化学性质,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时,在反应中一般失去电子而满足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当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时,在反应中一般得到电子,达到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即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故选B。

5.【答案】A

【解析】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离子是由原子的是电子形成的,失去电子时带正电荷,正电荷数等于失电子数,得电子时带负电荷,负电荷数等于得电子数。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离子的形成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改变的只是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非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样的化学性质相似。

元素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类别。

所以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1)元素种类,(3)相对原子质量,(5)原子核。

6.【答案】A

【解析】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其核外电子数为a;A原子得到3个电子形成A3-,则A3-的核外电子数为a+3。

B原子失去n个电子形成Bn+,由于A3-与Bn+的电子层排布相同,则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3+n;则B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a+3+n。

7.【答案】D

【解析】由于元素的原子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而形成离子,从而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对于不活泼的稀有气体元素,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已达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该粒子可以是阴离子、阳离子,还可以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故无法确定是那种粒子。

故选D。

8.【答案】B

【解析】A、由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1,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①③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说法正确;B.③⑤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说法正确;C.②④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表示离子,③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铝原子,说法错误;D.①的质子数为13,是铝元素,在化合物中显+3价,④的质子数为17,是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说法正确。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氢原子中不含有中子,故错误;B、同种原子能结合成分子,例如氢原子可以结合成氢气分子,故错误;C、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故错误;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故正确。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A、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电但不是离子,错误;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含有可能是离子,例如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错误;C、质子数相等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

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氖原子中都是10个质子,是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是同种元素,错误;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内可能没有中子,但一定有质子,正确。

答案D。

12.【答案】D

【解析】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akg,A原子的质量为b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A原子的中子数为c,则该原子的质子数为

原子中: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故选D。

1.【答案】A

【解析】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核内质子数为6,则电子数为6。

故选A。

2.【答案】A

【解析】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答案】A

【解析】A、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答案】C

【解析】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A错误;B、原子得到电子后显负电性,是阴离子,故B错误;C、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故C正确;D、一个H2O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解析】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