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史.ppt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319771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PPTX 页数:130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英国史.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0页
1英国史.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0页
亲,该文档总共1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英国史.pptx

《1英国史.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英国史.ppt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英国史.pptx

,世界现代史,二十世纪英国史,目录,1,2,从一战到二战,走向“福利国家”,参考书目,阎照祥:

英国史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十一、十二章。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科出版社,2002年第十八、十九章。

张晓校:

难圆旧梦的英国王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八章。

钱乘旦等:

日落斜阳:

二十世纪英国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从一战到二战,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2,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3,第二次世界大战,4,世纪之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世纪之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英国王室1.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1901年1月22日,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她在位63年7个月零3天,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

维多利亚最大的功绩是在这个变动的时期维护了英国的立宪君主政体,使君主制在一个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追随了时代的步伐。

在维多利亚时代,君主立宪制度牢固地确立了,其规范、形式也成为定式。

电影年青的维多利亚,世纪之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20世纪的英国王室2.爱德华七世(1901-1910)爱德华七世是维多利亚女王和萨克森科堡哥达艾伯特亲王的长子,封嘉德骑士、威尔士亲王、切斯特伯爵、康沃尔公爵、罗特塞公爵、都柏林伯爵。

在驻爱尔兰陆军部队服役时,曾与一个女演员厮混。

其父艾伯特为劝导他而到爱尔兰,并在归途中去世。

因此,维多利亚女王把艾伯特亲王的死归结于爱德华的荒唐,从此一直不准他过问国务或王族事务。

后于1901年登上王位。

世纪之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20世纪的英国王室3.乔治五世(1910-1936)乔治五世是爱德华七世的次子,1892年封为约克公爵以及嘉德骑士、基拉尼男爵、因弗内斯伯爵、海峡群岛领主、加里克伯爵、康沃尔公爵、罗特塞公爵、威尔士亲王等爵位。

1893与泰克公爵的女儿玛丽结婚。

1901年,爱德华七世即位,封乔治为康沃尔公爵、威尔士亲王。

1910年,乔治即位,称乔治五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乔治五世为了安抚民心,舍弃了自己的德国姓氏,将王室改称“温莎”。

1936年,乔治五世驾崩。

世纪之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20世纪的英国王室4.爱德华八世(1936)自1936年1月20日其父乔治五世驾崩到1936年12月11日退位,为英国和英联邦各自治领国王,印度皇帝,共执政325天。

他是温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

“不爱江山爱美人”电影温莎行动计划,世纪之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辛普森夫人辛普森夫人,美国人,原名沃丽斯沃菲尔德,平民家庭,早年丧父,受过很好的中等教育,无力读大学。

第一次嫁给一个军人,第二次嫁给商人辛普森先生,随后移居英国。

辛普森夫人能在英国史上留名和她得以如此出名,都是因为温莎公爵为她放弃王位,一时间传为佳话的缘故。

世纪之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20世纪的英国王室5.乔治六世(1936-1952)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

由于长期吸烟,乔治六世患有严重的肺癌。

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场合是在伦敦机场欢送长女伊丽莎白二世出访非洲。

1952年2月6日,乔治六世因血栓形成在睡梦中去世,遗体安葬在温莎城堡。

世纪之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20世纪的英国王室7.伊丽莎白二世(1952-)原名为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ElizabethAlexandraMaryWindsor),全称为“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他领土和属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国教(圣公会)的捍卫者伊丽莎白二世”。

她现任英国君主,是英国、英联邦及15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英国国教会的最高首领。

世纪之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二、世纪初的自由党与保守党,1.自由党面临的困境1905年,自由党上台。

自由党已经连续10年不在台上了,它面临着一些深层的危机。

A.意识形态方面B.政治操作方面2.自由党采取的措施国家干预:

制定社会立法,包括工会立法,工伤保险立法,学校供应午餐的立法等等。

保守党的反对对上院开刀。

“人民预算”议会法国民保险法,世纪之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英国首相(19081916)。

自由党领袖。

1852年9月12日生于约克郡,卒于1928年2月15日。

早年就读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

1876年取得律师资格。

1886年被选为下院议员。

1892年,在W.E.格莱斯顿内阁中任内政大臣。

1895年为自由党领导人之一。

1906年,在H.坎普贝尔-班纳曼的自由党内阁中任财政大臣,1908年任首相。

1909年,向议会提出增加海军军费和社会改革法案,遭到上院否决。

1910年,提出限制上院权力议案,1911年8月为上下两院通过,结束几百年来贵族院的否决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直到德军入侵比利时,国内舆论哗然时,他才宣布参战。

1915年5月,阿斯奎斯容纳保守党人、工党人士组成联合内阁。

由于战事失利,1916年12月被迫辞职。

1925年被封为伯爵。

世纪之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劳合乔治(DavidLloyd-George1863年1945年)劳合乔治,英国自由党领袖。

1890年当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

1911年任财政大臣期间提出国民保险法,被公认为英国福利国家的先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军需大臣、陆军大臣等职。

1916年12月7日出任首相,对内扩大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战争结束后,在英国保守党和英国自由党联合政府中,劳合乔治仍任首相。

1918年议会通过选举改革法,扩大选民范围,颁布国民教育改革法,实行14岁以下儿童的义务教育。

1919年他出席并操纵巴黎和会,是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1921年给爱尔兰以自治领地位。

世纪之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工会运动在以后的两三年里,英国的局势极为动荡,工会运动日趋激进,罢工的活动风起云涌,在1912年,因罢工而损失的工作日达到4000多万个,平均每天损失十多万个工作日。

爱尔兰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自由党对爱尔兰问题做出了承诺,因此它和保守党的分歧相当严重。

猫鼠法埃米莉戴维森,世纪之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四、第一次世界大战1.战争的起源2.战争的过程3.战争的结果,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一、战争时期的政治1.联合政府战争时期,英国各党组成联合政府,起初由阿斯奎斯任首相自由党占主导地位。

1916年劳合乔治接过领导权,保守党开始占主导地位。

劳合乔治还成立一个内阁中的内阁即“战争指导委员会”,这才是真正的决策机构。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2.自由党的衰落直接的原因是劳合乔治分裂了党,造成党的一蹶不振。

两个深层的原因A.一是自由主义的理念正经受全面的危机,其国家不干预的传统受到重大打击。

B.自由主义已出现理论转向,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2.自由党的衰落根本原因:

它失去了党存在的社会基础保守党接过自由主义的旗帜而成为有产者的旗手,工党则把工人群众团结在它周围,自由党夹在保守党和工党之间,无法找到立足的基础。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3.工党的崛起A.崛起的原因B.1918年大选它得到约60个席位;1922年再次大选,工党以142席位居第二。

这时,它离掌权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3.工党的崛起1923年,博纳劳去世,由斯坦利鲍德温继任首相。

在随后举行的新的大选中,保守党得到259席,工党得到191席,自由党两派加起来是158席。

保守党和自由党不愿联合组成政府,于是只好由工党出面组阁了,由工党领袖拉姆齐麦克唐纳出任首相。

这个以“工人党”面目出现的“社会主义”党,在成立24年后,居然能够以和平的手段出掌政权!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斯坦利鲍德温,布由德利的第一代鲍德温伯爵,KG,PC(StanleyBaldwin,1stEarlBaldwinofBewdley,1867年8月3日1947年12月14日),英国保守党政治家,曾经三任英国首相。

鲍德温是一位英国保守主义者。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拉姆赛麦克唐纳(1866-1937)拉姆赛麦克唐纳英文名:

RamsayMacdonald英国政治家,工党领袖。

1924年1月22日麦克唐纳组成英国历史上首届工党政府。

麦克唐纳任首相兼外交大臣,内阁成员多数是工人出身。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3.工党的崛起C.工党的措施:

制定一项“住房法”,对工入阶级的住房发放建筑补贴。

D.工党的下台工党领袖来自下层,有些还是工人出身,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掌权局面,党领袖们多少有点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操作英国政府这台复杂的政治机器。

工党政府在外交上承认了苏联,并且想和苏联签订一项双边条约。

保守党和自由党怀疑工党企图与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勾结,于是就联起手来,把工党政府推翻了。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3.工党的崛起“季诺维也夫信件”事件泰晤士报发表一封信件,据称是共产国际主席季诺维也夫发给英国共产党的信。

信中要求英国共产党动员工人群众,促成工党政府与苏联正在进行的谈判。

信件隐含的意思十分清楚,即假如工党获胜,它将成为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工具。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4.1926年大罢工A.原因煤矿业的劳资冲突1925年矿工要求增加工资,政府有惮于工会的实力,便在劳资冲突中居间调停。

宣布政府对煤矿业的经济补贴延长9个月,使矿工的要求部分得到满足。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5.1926年大罢工A.原因1926年3月,政府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发表调查报告,其中说政府对煤矿的补贴应该停止,为弥补停止补贴所造成的成本损失,工人要么降低工资,要么增加工作时间。

这个报告立刻引起工人的反弹,工会表示不接受,劳资双方谈判破裂,政府则表示决不延长煤矿补贴。

于是,摊牌就不可避免了。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5.1926年大罢工B.过程矿工方面得到工会代表大会的支持,早在1913年,煤矿工会、铁路工会和运输工会就结成“三角同盟”,答应在劳资冲突时相互支持。

现在矿业冲突已如箭在弦,4月30日政府补贴届满,雇主已宣布同盟歇业。

5月1日,工会代表大会便不得不决定进行全国总罢工,声援矿工的斗争。

5月3日子夜,大罢工开始了。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4.1926年大罢工B.过程卷入罢工的有300万工人工会代表大会领导罢工,全国许多行业参加进来。

工会代表大会的策略是分批投入罢工,第一批若干行业先罢工第二批再投入若干行业,一批批投入,以增加声势。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海德公园被当作牛奶贮存点,店主和奶制品商派人拉了小车去取奶,罢工中被推倒的电车,英国矿工举行罢工游行,大量小汽车拥挤在路上行驶,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4.1926年大罢工C.结果罢工还是失败了,政府为对付这次罢工做了9个月的准备,储备了大量物资,动员了许多中等阶级的人来顶替由于罢工而停顿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如市内交通、食品分发等等。

1927年政府还制定了劳资冲突法,禁止再发动总罢工,也不许进行声援性罢工,工会的力量因此而大受削弱,但工会却无力进行反抗。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5.工党再次组阁1929年大选中工人把选票投向工党,报复大罢工的失败和1927年劳资冲突法。

工党第一次成为议会中的最大政党,尽管它的席位仍未过半数,但比其他各政党都要多。

工党于是第二次组织政府麦克唐纳仍然出任首相。

这一届工党政府本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但就在它上台还不到半年的时候,纽约股市狂跌,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6.1929-1933经济危机A.对英国的冲击英国在危机中受到很大冲击,它的生产下降,投资减少,出口下跌了三分之一,到1931年9月,黄金储备已基本枯竭,失业人数接近300万,占投保工人总数的23。

政府用大量资金实行救济,在1930年,预支的失业保险费已达到1亿英镑。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6.1929-1933经济危机B.工党的应对措施英国财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若不削减政府开支,有可能出现财政崩溃。

面对这种压力,麦克唐纳等人提出削减失业工人的救济金,这对工党政府来说,无疑是一剂难以下咽的药:

作为“工人政府”,它不可以这样做;但作为英国政府,它又不得不这样做。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7.1929-1933经济危机国民政府领导下,英国慢慢走出危机。

1935年左右开始复苏失业工人由300万降到不足200万人,国民生产总值比1929年增长了10倍。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6.1929-1933经济危机C.“国民政府”的措施1931年9月21日,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也同时贬值30%。

次年2月,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正式放弃了被视为国策的白由贸易原则,而改行关税保护主义。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二、战后时期的政治1935年鲍德温出任“国民政府”首脑。

麦克唐纳在政治舞台上消失,工党在克莱门特艾德礼领导下崛起。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克莱门特理查艾德礼,第一代艾德礼伯爵,KG,OM,CH,FRS,PC(ClementRichardAttlee,1stEarlAttlee,1883年1月3日1967年10月8日),英国工党政治家,带领工党于1945年大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意外地击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领导英国的丘吉尔,成功自1945年至1951年出任英国首相一职。

自由党衰落与工党崛起,安全与军备纳粹党在德国掌权后,战争的阴云正在聚集,英国是否重整军备防范侵略?

英国政治家的反应。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帝国向联邦转化19世纪,英国的白人殖民地已先后取得自治权,英国只保留外交、军事、帝国等少数权力,殖民地的内部事务完全由自治政府处理。

这种统治制度虽然避免了殖民地与母国之间的冲突,因而不再会发生像美国独立那样的事,但它同时也培植了殖民地在自治框架内的认同感,从而导致新民族的产生。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帝国向联邦转化1867年,加拿大不再以“殖民地”称谓,而改称“自治领”。

1901年澳大利亚建立联邦。

1907年又和新西兰一起,分别取得自治领地位。

这一年,“殖民地会议”改名为“帝国会议”,表明自治领的地位已大大提高。

1908年,南部非洲四个殖民地即开普、纳塔尔、德兰士瓦和奥伦治起草了一部联盟宪法,在1910年正式组建南非联邦,成为与其他殖民地一样的自治领。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帝国向联邦转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帝国的冲击大战中,各自治领都派军队参战,为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

战后各自治领又都参加了巴黎和会,并随后成为国际联盟的成员。

这表明自治领的国际地位已发生变化,它们与英国的关系也不同了,自治领的离心倾向越来越明显,它们希望有完整的国际地位,不再依附于英国。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帝国向联邦转化1921年爱尔兰南部成为“爱尔兰白由邦”,也取得自治领地位。

加拿大、南非甚至派出驻外使节,表明它们在外交上也想摆脱英国。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帝国向联邦转化英国对策:

1926年召开的帝国会议对自治领的地位重新加以界定,为英联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A.贝尔福报告B.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帝国向联邦转化亚瑟詹姆士贝尔福(1848年1930年)英国首相中哲学家,索尔兹伯里侯爵首相的外甥和政治继承人,被同僚称为即使生活在马基雅弗利时代也能游刃有余的政治家。

少年时代因爱人早逝而终身不婚,1902年至1905年出任首相,任内其政府因关税改革议题而陷入分裂,但他却跳出了政党圈子,一战中任海军大臣和外交大臣,1917年11月2日颁布了贝尔福宣言,提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家园的计划。

1922年被封为第一代贝尔福伯爵。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帝国向联邦转化贝尔福报告:

今后各自治领和英国在法律地位上将彼此平等,互不隶属,各地区都只以对英王的共同效忠为纽带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英联邦”。

报告还对各自治领总督的地位做出规定:

总督是英王的代表,他不接受英国政府的指令,他在自治领的地位与作用,如同英王在英国一样。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帝国向联邦转化贝尔福宣言: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部长贝尔福(1848-1930)代表英王陛下政府以通知的形式致函犹太复国主义联盟副主席莱昂内尔沃尔特。

政治地位不受到损害,英国则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帝国向联邦转化贝尔福宣言: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部长贝尔福(1848-1930)代表英王陛下政府以通知的形式致函犹太复国主义联盟副主席莱昂内尔沃尔特。

政治地位不受到损害,英国则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帝国向联邦转化锡安主义(又称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是犹太人的政治运动,也指支持犹太人在以色列土地建立家园的意识形态。

犹太人在以色列土地立国已有超过三千二百年历史,而犹太王国或自治领在公元二百年前一直有断断续续存在。

虽然锡安主义建基于犹太人的宗教传统对以色列土地的联系,但现代犹太复国主义开始时是世俗化的,它很大程度上是对十九世纪时在欧洲及穆斯林世界十分猖獗的反犹主义的一种回应。

经过一连串的进展和挫折,并在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大屠杀中摧毁了欧洲的犹太族群后,锡安主义运动在1948年以色列立国时达到了高潮。

现代意义上的锡安主义创始人是匈牙利籍犹太人西奥多赫茨尔。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帝国向联邦转化锡安:

犹太资产阶级的一种民族主义。

即“犹太复国主义”,亦称“锡安运动”。

锡安(Zion)亦译“郇山”,故“锡安主义”又称“郇山主义”。

锡安系耶路撒冷的一座山,曾为古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因而旧约以赛亚称锡安为犹太国被“外国侵吞”之后仅存的一个地方,先知以赛亚预言“锡安必蒙救赎”。

犹太复国主义者自称锡安主义者,即源于此。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帝国向联邦转化威斯敏斯特法案:

1931年12月11日,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巴尔福宣言,成为威斯敏斯特法案。

英国的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爱尔兰均为英联邦内自由和平等的国家,它们与联合王国一起组成英联邦,共奉英王为国家元首;各自治领议会与帝国议会平等,英国议会的任何一项法律,未经自治领承认对自治领均不适用。

自治领可以修改和废除过去帝国议会通过的任何法案,自治领颁布的任何法律无须经英国议会批准;各自治领内政外交自主。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爱尔兰的运动战争中,爱尔兰新教徒和天主教徒都走上前线,在英国的国旗下一同作战。

但新教徒可以组成独立的厄尔斯特师,天主教徒则被打散,分派到不同的团队中去,受到英国战友的监视,其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进而,英国在事先未与爱尔兰商量的情况下,宣布推行征兵制,虽说最后并未实行,却使多数爱尔兰人十分反感,认为是把爱尔兰视为殖民地,而不是平等的伙伴。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爱尔兰的运动19世纪下半叶,帕内尔领导的自治运动迅猛发展,尽管它一再受到挫折,但到20世纪初,自治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了。

1912年,自治法终于被英国议会批准,但爱尔兰内部却出了问题。

新教徒占多数的北爱尔兰(即厄尔斯特)不愿接受自治方案,它害怕自治会让天主教徒占据优势,从而对新教徒进行迫害。

南方则坚决主张自治,爱尔兰局势立刻恶化,南北两方紧张对峙,双方都成立武装团体,准备打内战。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爱尔兰的运动1916年复活节,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组织“爱尔兰共和兄弟会”在都柏林发动起义,企图以此唤醒爱尔兰人民,在爱尔兰争取独立。

兄弟会是一个很小的组织,其起义也不得人心,绝大多数爱尔兰人并不同情起义,因此立刻就被镇压了。

但随后英国政府却不顾爱尔兰人的吁请,甚至不顾国际社会的求情,而将被捕的起义领袖多数处死,结果,一场本来不受欢迎的武装起义变成了爱尔兰民族主义的象征,被处死的起义者也成了民族英雄。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爱尔兰的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举行的议会大选中,主张独立的新芬党在爱尔兰获胜,表明民意已经大变。

新芬党的领袖是德瓦列拉,他是复活节起义中性一幸存的领导人,他把爱尔兰带上了争取独立的道路。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爱尔兰的运动1919年,南部天主教徒组建“爱尔兰共和军”,开始进行暴力活动,在随后一年多时间里,英国军人不断受到袭击,10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爱尔兰事实上已成为战场。

1921年底英国政府被迫与爱尔兰达成协议,允许爱尔兰南部成为自治领,称“爱尔兰自由邦”,享有与加拿大一样的法律地位。

北部则留在“联合王国”治下,英国的国名也因此改为“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爱尔兰的运动德瓦列拉和他的战友不肯接受这一安排,他们要求完整的独立,于是继续开展暴力活动,从而与自治的爱尔兰政府发生冲突。

但到20年代中叶这一派也改变斗争策略,他们成立了另一个政党“芬尼亚党”,在1932年的大选中获胜,由德瓦列拉上台执政。

经过与英国重新谈判,南爱尔兰获得更完整的国家地位,改称“爱尔兰国”,留在英联邦内。

1949年再改名为“爱尔兰共和国”,这时,它已是个完全独立的国家了。

殖民地民族运动与英国的统治一、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爱尔兰的运动北爱尔兰的经历却十分不同,1921年北部6个郡(即厄尔斯特)留在英国治下,从而使爱尔兰问题经久不得解决。

1926年芬尼亚党成立时,原新芬党中有一部分人不愿追随德,瓦列拉改变策略,他们主张继续进行暴力活动,并且与爱尔兰共和军结为同盟,要求统一爱尔兰。

二战前的英国外交绥靖政策:

英法美等绥靖主义者,不惜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也有恐战情绪),求得一时苟安,谋求同侵略者妥协,妄图将“祸水东引”至苏联,坐收渔利。

二战前的英国外交亚瑟内维尔张伯伦(ArthurNevilleChamberlain,1869年3月8日1940年11月9日),英国政治家,1937年到1940年任英国首相。

他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对希特勒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而倍受谴责。

二战前的英国外交,绥靖政策的原因:

1.维持和平说2.军事力量软弱说3.舆论反战说4.经济因素至关重要说5.反共反苏说6.误信敌人说,走向“福利国家”,殖民地独立与英帝国解体,2,从“帝国情节”融入欧洲,3,“福利国家”与“英国病”,1,“福利国家”与“英国病”,一、工党组阁1945年7月战火犹酣之时,议会就举行大选,工党在大选中获胜得到393个席位,保守党只得到213个。

工党组成政府,这是它第三次组阁,也是第一次组织一个掌握着议会多数的政府,因此可以放开手来大干。

“福利国家”与“英国病”1.工党组阁的原因丘吉尔失败的原因A.英国国内民众因素B.失宠于资产阶级C.不顾民情和策略,“福利国家”与“英国病”,威廉贝弗里奇(WilliamBeveridge,1879年3月5日1963年)是福利国家的理论建构者之一,他于1942年发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