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111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docx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

第一章公共安全绪论

第一节公共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一、“公共”的含义

公共本身包含有公,有,的、公众,事务,的、政府的、公家的、社会的、公用的、公共的、公开的待多种意思~反义词是“私人的”。

二、对“安全”的理解

1、汉语中安全的解释及其意义的延伸

“安全”二字~通常是指各种事物对人不产生危害、不导致危险、不产生损失、不发生事故、运行正常、进展顺利等安顺祥和、国泰民安之意。

安全是指人的身体不受伤害、心里有保障感、太平、圆满等事物存在与变化状态。

2、对狭义安全的理解

1,安全是指劳动者在上班或生产期间的安全~即在国家法律法规所限定的劳动安全与卫生的条件和环境中从事生产、工作或其他活动。

2,安全指在生产过程中~在从事职业活动中要保障劳动者,职工,不伤、不病、不影响身体健康、不出意外人身事故~这是工业社会中最普遍的安全标准~也是当代各国的一种工业文明标志~行业或企业安全状况可比性的最基本、最低的要求。

3、对广义安全的理解

广义安全内涵及其扩展有三个内容:

1,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安全,含健康,而言~不仅仅是人的躯体不伤、不病、不死~而且还要保障人的心理的安全与健康。

2,安全涉及的范围超出了生产、劳动的时空领域~拓展到人能进行活动的一切领域。

3,人们随着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程度不同~对安全需求的水平和质量就具有不同时代感的全新内容和标准。

具体地说~安全是指在外界不利因素作用下~使人的躯体及其生理功能免受损伤、毒害或威胁以及使人的心理不感到惊恐、危险或害怕~并能使人健康、舒适和高效率地进行生产、生活~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而不仅仅是使人处于一种不死、不伤或不病的存在状态。

另一方面~安全是指使人的身心处于健康、舒适和高效率活动状态的客观保障条件~即物质的、精神的或者与物质相联系的客观保障因素。

4、对安全相对性的理解

不同时期、不同客观条件下~公众和社会需要的安全目标不一样~原因如下:

1,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2,各类事物和周围环境在不断地变化

3,安全科学技术进步

4,社会文明逐渐形成氛围

5,国家经济不断好转

6,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7,学习国外的安全卫生立法经验

三、对“公共安全”的解释

1、和私人安全有区别。

“公共安全”是相对于“私人的安全”来说的~亦即强调执行安全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机构。

2、明确了安全活动的目的和性质。

公共安全的目的和性质主要是为了公众提供服务。

3、强调公共部门所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4、强调公众的参与性。

5、强调了安全活动的公开性。

四、关于“公共安全管理学”

公共安全管理学是一研究政府安全管理组织及其公共安全管理活动的科学。

1、公共安全管理的过程就是实现政府为社会安全的意图或愿望的种种行为。

2、公共安全管理是制定和执行公共安全政策的艺术和科学。

3、公共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部门所采用或颁布的安全法规以及执行安全管理条款中的许多管理事务。

4、公共安全管理是权威地执行通过政治过程合法选择的安全政策。

5、公共安全管理是:

?

在公共环境中共同合作的群体努力,?

明显地不同于私人安全管理,?

在提供社会安全服务方面~与许多私

人团体和个人有密切关系。

6、公共安全管理是运用管理的、政治的、法律的理论和过程以履行对整个社会及其各个部分进行安全管理和提供安全服务的职能。

五、“公共安全管理”涉及的内容

公共安全管理研究涉及到安全管理主体、安全管理现象、安全管理活动、安全管理职能、安全管理要素、安全管理过程、安全管理决策、安全管理效率、安全管理责任、安全管理行为等各个方面~而且需要把它们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进行分析和执行。

第二节公共安全的体系和课题

一、强化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公共安全管理亟待研究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1、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薄弱~急需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2、安全信息不灵~缺乏引导~急需建立统一权威的安全信息发布平台。

3、注重应急~忽略防范~急需建立公共安全日常管理协调机制。

4、安全部门自成体系~管理分散~急需建立协作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

二、公共安全管理的分类

关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范围和对象~可基本定位于生产安全、公共场所安全、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四大方面。

1、从公共安全的渊源划分:

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2、从公共安全的管理对象划分:

可分为市政设施类、生态环境

类、公共卫生类、社会治安类、安全生产类等。

3、从公共安全涉及的场所划分:

可分为大型公共场所、人员聚

集场所、文化娱乐场所、地下空间等。

三、公共安全管理的原则

1、科学决策

2、科学防范

3、科学管理

4、科学教育

5、科学处臵

四、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1、建立城市公共安全日常管理体系

1,组织管理系统

2,危险源控制管理系统

3,目标监测系统

4,教育培训系统

5,救助保障系统

2、建立城市公共安全危机处理体系

1,建立危机应急指挥系统

2,启动信息发布平台

3,发挥专业队伍和群众团体结合的救助队伍的作用

4,重视善后处臵

五、我国灾害应急制度与发展规划

我国城市灾害应急能力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应加强我国灾害应急制度的对策。

1、尽快开展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立法研究~构建我国应对和处理城市危机事件的法律、法规体系。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全社会统一的灾害管理指挥、协调机制。

3、推进科技减灾~用现代科技提升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4、加大减灾投入~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灾害管理的运行机制。

5、研究确定具有国际化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标准~为强化城市应急能力建设奠定科学基础。

6、全民动员~普及预防文化~强化城市民众的防灾意识。

六、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公共安全内容

2006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公共安全发展思路如下:

1、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臵的技术支持。

2、提高应急救护综合能力。

3、增强应急救护综合能力。

4、加快公共安全装备现代化。

六大优先主题的重点分别如下:

1、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

2、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

3、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

4、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臵。

5、生物安全保障。

6、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

第三节城市的发展与防灾

从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综合减灾观点出发来下定义:

城市是包括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等因素在内的统一体~在内容、作用及空间结构上有其特殊性~它既是现代灾害及事故风险的交会处~也是人类追求平安的休息地~在现代及未来城市中要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安全能力、减少事故及危险发生~城市应成为国际竞争力及现代文明的标志。

一、现代城市与灾害承载体

1、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1,城市为人类生活提供许多方便。

2,因城市拥有交通、通讯、资金、人才、科技等聚集优势~对地区经济具有推动作用。

3,城市是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地区和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推动作用。

2、现代城市是灾害的巨大承载体

1,城市所承载的灾害种类越来越多~发生越来越频繁。

2,城市规模快速膨胀~城市社会经济越发达~财富越集中~人们对城市的依赖越紧密,城市的脆弱性和易损失性越大~危险性也就越大。

3,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新的灾害源不断增加~城市的人为破坏、人为灾害加重。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安全

1、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的要点有以下几点:

1,既要保证一定的生活质量~同时又要实现环境资源的持续利用~以促进经济持久地发展。

2,经济发展要与环境建设相协调。

3,制定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保护与建设方案~制定污染源区域总量控制方案及区域总量控制规划。

4,分析中国安全减灾的态势~以防灾减灾为重要责任。

2、城市的灾害应急管理问题

有专家指出~现代社会面临十大经典危机:

1,神秘微生物

2,停电

3,恐怖主义

4,交通

5,生态

6,链接风险

7,单边主义

8,发展失衡

9,软国力匮乏危机

10,富国老龄化、穷国膨胀化的人口危机

三、城市防灾减灾应急管理

尽快建立适合现代城市发展的灾害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健康发展的基础。

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灾害应急管理

2、综合防灾

3、利用市场手段防灾减灾

4、加强防灾减灾的工作效能

四、灾害的监测与方法

1、做好灾害监测基础性工作

2、灾害监测手段应实现高科技化与数字化

五、防灾减灾资源储备

1、资源储备在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1,城市灾害应急资源储备是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

2,加强应急资源储备是由灾害自身的特性决定的。

3,加强应急资源储备是为了保证受灾地区应急救助的需要。

2、灾害应急资源储备的基本内容

1,救灾物资储备

2,应急设备与设施储备

3,技术储备

4,人才储备

第五章公共安全管理工程ABC第一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

城市生命线系统是指公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城市或联合企业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等系统工程。

它由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管路等组成~还包括容易引起次生灾害的易燃、易爆、有放射性或有毒的工程设施等。

一、城市生命线的安全对策

相对于其他工程而言~城市生命线工程具有几大明显特征:

1、生命线破坏造成的次生灾害等~后果十分严重,2、生命线工程包括多种多样的结构类型~有地下、地上或半地下的~还有基础长及跨越较大地域范围的管路,3、生命线工程往往以一个系统的形式发挥其功能等。

城市生命线减灾系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安全对策。

2、对城市通信系统的安全对策。

3、对城市电力系统的安全对策。

4、对城市供气工程的安全对策。

5、对城市意外事故的安全对策。

二、社区供电系统安全管理

1、供电设备管理的内容

1,供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2,供电设备正常运行管理

3,供电设备的维修管理

2、供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供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有两个方面的涵义:

一方面是保障设备安全

运行~另一方面是保障设备使用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

3、供电设备过负荷的安全管理

4、供电设施防雷的安全管理

5、供电设备的运行管理

6、供电设备的档案管理

7、供电设备的养护与维修

三、社区给水排水系统安全管理

1、给水排水系统

1,给水系统:

社区生活给水系统、社区生产给水系统、社区消

防给水系统。

2,排水系统:

社区生活排水系统、社区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社

区雨水排水系统。

3,热水系统: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和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2、给水系统的维护

1,应严格执行房屋及设施的验收接管制度

2,加强日常检查巡视

3,给水系统的管理

四、建筑物的防雷

1、建筑防雷规定

第一类、二类、三类防雷建筑物2、防雷措施

第二节火灾与爆炸事故预防

一、燃烧和火灾的发生

1、燃烧原理

任何物质的燃烧需具备如下三个必要条件:

有可燃物质、有助燃

物、有着火源。

2、火灾的发展过程

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熄灭阶段

二、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1、火灾预防的基本措施

1,控制和消除着火源

2,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

3,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4,防止火势蔓延

2、灭火的基本方法

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抑制法

3、初起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1,先控制、后消灭

2,救人重于救火

3,先重点、后一般

第三节自然灾害防灾与减灾

一、自然灾害的后果

1、饮用水供应系统破坏2、食物短缺

3、燃料短缺

4、水体污染

5、居住条件破坏

6、人口迁徙

7、自然灾害导致传染病生物传播二、洪灾减灾

1、洪灾后的疾病

2、洪灾后管理

3、对策

1,预防为主

2,全面动员

3,科学技术

4、洪灾期间的环境卫生应急措施

在环境卫生方面重点抓好五件事:

1,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教育灾民做好个人卫生~提高卫生素质,2,做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3、清理整治环境和改善环境卫生,4,搭建灾民临时住所搞好居住卫生,5,加强灾区的垃圾、粪便卫生管理和妥善处理人畜尸体。

三、地震减灾

1、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的程度取决于下面4个方面:

地震的强度、城市的规模、震中的位臵、建筑物的状况

大地震后~灾区面临的情况包括以下几方面:

1,城市供电供水系统中断~道路阻塞~群众不得不喝坑水、沟水、游泳池水~生活于露天之中。

2,粪便、垃圾运输和污水排放系统及城市各项卫生设施普遍破坏~造成粪便、垃圾堆积~苍蝇大量孳生。

3,人员死亡严重~由于受条件限制~许多尸体只能在市内临时就地处臵~在气温高、雨量多的情况下~尸体迅速腐败~产生恶臭~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

4,人员密集~居住拥挤~感染机会多~对传染病人又缺乏隔离条件。

5,当地各级卫生机构和群众防病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2、地震对房屋的破坏与分级

3、垃圾粪便的卫生管理和环境清理

厕所卫生、垃圾粪便管理和处理

4、传染病控制

第四节重大工业事故的管理

一、事故的分类

生产事故按人和物的伤害与损失情况可分为以下三种:

伤亡事故、设备事故、未遂事故。

按伤害程度的不同~伤害事故可分为轻伤、重伤、死亡三种。

二、事故具有的特点、原因及其预防

1、事故的特点

因果性、随机性、潜伏性、可预防性

2、事故原因

“4M”问题或“4M”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器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管理上的缺陷

3、事故预防

对重复性事故的预防、对预计可能出现事故的预防预防事故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事故是可以预防的、防患于未然、根除事故原因、全面治理

第五节社区的治安管理

一、社区治安工作的主要内容

1、承担所服务社区的治安责任

2、对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负有协助义务

3、搜集并向公安机关提供治安信息

4、制止和控制违法犯罪行为~为维护治安各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取证提供有利帮助

5、采取恰当措施保护案件及事故现场

6、宣传有关安全防范的法律知识

7、负责社区内的消防安全管理

8、承担社区内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

第六节安全社区建设与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安全社区必须符合如下有关准则:

1、有一个负责安全促进活动的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2、有长期、持续、能覆盖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员和各种环境及状况的伤害预防计划

3、有针对高风险人员、高风险环境~以及提高脆弱群体的安全水平的预防项目

4、有记录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5、有评估安全促进项目、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6、积极参与本地区及国际安全社区网络的有关活动

第六章公共卫生管理工程ABC

第一节环境污染危害的知识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二、微量元素效应与健康1、剂量效应与剂量反应2、微量元素的健康效应3、环境因素联合作用

1,相加作用

2,独立作用

3,协同作用

4,拮抗作用

三、健康影响的类型和发病规律健康影响的类型:

1、急性中毒

2、慢性中毒

3、致敏性

4、致癌、致畸

人类的发病规律总结:

1、潜伏期

2、时间、剂量与效应、反应的关系

3、易感性

4、细胞对暴露的反应

四、环境健康科学的研究方法

环境健康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为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不但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了解环境因素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和特点~还需要认识环境因素作用于机体时引发的各种生理、生化和病理学反应。

环境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阐明环境中污染因素和自然因素危害人群健康的流行规律~尤其是研究环境因素和人群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

环境流行病学应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

第二节环境安全与居住健康

一、住宅的安全与环境问题

1、住宅室内环境污染统计

1,室内空气污染

2,电磁辐射

3,光污染

4,噪声污染

2、城市住宅安全与环境问题特点

3、环保知识缺乏是根本原因

4、老年人和儿童的安全、健康问题突出

5、事故发生时间具有规律性

二、室内常见污染物及危害控制

1、室内污染危害

2、健康住宅十五标准

三、住宅环境安全对策及措施1、提高人们的安全和环保意识2、增加人们的安全、环保知识3、加强政府的监管

4、组建住宅区安全管理机构5、制定应急预案

6、购买各种保险

7、重视弱势群体

第三节灾害期食品安全监控一、救援食品的卫生状况

二、救援食品的卫生要求及监督监测管理1、分工和职责

2、救援食品的选择

三、食品的卫生质量变化与检验和处理1、食品的卫生质量变化

2、食品的检验和处理

四、灾区饮食业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五、群众自我保健能力的提高六、平时救灾食品卫生工作的准备

第四节灾后的防疫措施

一、抓好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1、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重点抓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

3、要组织有关部门动员广大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组织专人指导群众~及时清除、处理垃圾、人畜粪便和尸体。

4、消灭蚊蝇鼠害

5、做好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防止食物中毒发生6、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手段和传播媒介~做好群众的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

7、充分发挥城、乡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8、认真做好非灾区的疫情控制工作

9、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把突发疫情、灾害事故的伤亡控制在最低限度

二、加强领导、完善机构、明确职责

三、药品、器械、物资供给及经费筹集使用

1、药品、器械及物资供给

2、经费筹集及使用

四、救灾防病技术方案

1、疫情报告与分析

2、疫情监测的实施

3、疫情监测的评估

五、饮水卫生

六、食品卫生

1、食物中毒类型

1,霉变粮食引起的霉菌素食物中毒2,细菌性食物中毒

3,化学性食物中毒

4,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2、发生食物中毒的现场处理1,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及时做出诊断~报告当地卫生防疫站

2,对中毒食品进行控制处理3、发生食物中毒后的宣传监督七、环境卫生

1、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2、对灾民临时住所的卫生要求3、搞好厕所卫生和粪便处理4、洪水退后的环境清理工作第五节几种主要传染病控制

第六节职业危害与控制一、职业危害

1、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2、职业性病损

3、我国规定的法定职业病1,职业中毒

2,尘肺

3,物理因素职业病

4,职业性传染病

5,职业性皮肤病

6,职业性限病

7,职业性耳鼻喉疾病8,职业性肿瘤

9,其他职业病

4、职业病的发病模式及形成条件

二、主要生产行业的职业危害1、化学工业中的职业危害2、冶金工业中的职业危害3、采矿工业中的职业危害1,生产性粉尘

2,有害气体

3,不良气象条件

4,其他危害因素

4、农业生产中的职业危害1,化学性有害因素

2,物理性有害因素

3,生物因素

4,其他因素

5、机械工业中的职业危害6、建材工业中的职业危害7、纺织工业中的职业危害三、职业病的控制与分级1、职业病预防原则和防治内容2、劳动卫生监督及其内容3、劳动卫生标准及其内容四、粉尘与毒物的预防1、职业中毒的一般性预防措施1,组织管理措施

2,消除毒物

3,降低毒物浓度

4,个人防护

5,增强体质

6,监测检查

2、常见毒物的预防

五、刺激性气体及其预防

1、刺激性气体分类

2、刺激性气体中毒的一般防治原则

1,预防措施:

卫生技术措施、个人防护、卫生保健、环境监测2,重点防治

六、物理因素职业病损

1、高温作业

1,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

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

2,防暑降温的措施

2、低温作业

1,低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

体温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其他部位

2,防止冻伤的常规措施:

做好采暖和保暖工作、注意个人防护、卫生保健措施

3、高气压作业

4、高山病及预防

1,急性高原反应

2,高原肺水肿

3,高原脑水肿

5、噪声

1,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听力系统、神经系统、其他系统2,防止噪声的危害措施: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卫

生保健措施

6、电离辐射

1,电离辐射及其职业接触机会

2,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3,放射性危害的防护标准和监管

4,放射防护的常规方法:

外防护、内防护7、射频辐射

第八章安全文化ABC

第一节安全文化的建设一、加强大安康文化建设

1、现代社会的灾害源决定了只有大安康观才能应对2、小康安全需要大安康观的导引

3、城市的有序度呼唤安全的承载容量

二、鼓励市民以追求安全文化作为新时尚三、形成大众安全文化

四、开展安全文化教育

第二节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表现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破了伦理型、政治型企业文化的束缚和限制~以安全效果和人

的安全价值为标准~使劳动价值得以真正体现~并体现于企业安全文

化建设中

2、突破了传统安全管理、科学管理与现代安全管理~甚至包括安全系统工程的局限性~它们都过分强调物即“硬件”为中心~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则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更突出职工安全的意识、心理素质、思维方法、工作态度、安全哲学、安全价值观、安全生产经营之道等因素~从精神文化、从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上下功夫~是现代安全管理科学的升华

3、企业安全文化的追求目标与企业文化体现的企业精神融合一体~方向一致

4、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全体职工的安全素质或安全文化意识水平高低的标志~它与全员有关~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都有其应具备的安全文化素质要求~人人都享有应得的保护自身的安全与健康的权利~但也有为不伤害或不损害他人和群体、企业的义务~把“要我安全”变为了“我要安全”的自觉行动

5、企业安全文化与全国的安全文化融于一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无疑是丰富和推动了安全文化建设

6、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突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原则~突出一个“爱”字~是企业职工实现平等、自由、主人翁地位~是承认个性、建立共性、保护人的重要保障

二、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

1、协调控制功能

2、最经济控制功能

3、规划控制功能

4、系统控制功能

三、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关系

1、与安全文化的关系

企业安全文化有三个特点:

1,企业安全文化是指生产过程中或生产经营中为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所涉及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及实践

2,企业安全与企业文化目标是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