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218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专题检测8 压力 压强试题 新版浙教版.docx

七年级科学下册专题检测8压力压强试题新版浙教版

压力压强

请同学们注意: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

1.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图钉尖很尖锐B.书包背带较宽C.铁轨下铺设枕木D.穿滑雪板滑雪

2.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越大,说明容器内液体重力越大

B.相等质量的液体对不同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可以是不相等的

C.密度较大的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肯定比较大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

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和P乙,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B.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C.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D.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B.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D.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5.下列图中所示的实例,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安全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B.盲道由凸起的棱和圆点组成

C.滑雪时穿上滑雪板D.斧头用过一段时间要磨一磨

6.自行车是同学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面有关自行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车鞍做成宽且软是为了减小压强B.车把手紧套在钢管上是为了减小摩擦

C.用力勒紧刹车把是为了增大摩擦D.车轮做成圆形是为了减小摩擦

7.如图所示,a、b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已知底面积Sa=3Sb,高度hb=2ha,对地面的压强pa=pb,圆柱体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Fa和F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图  

第8题图

A.ρa=ρb,Fa=Fb ​B.ρa=2ρb,Fa=3Fb

C.ρa=(1/2)ρb,Fa=(1/3)FbD.ρa=(1/3)ρb,Fa=3Fb

8.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A.p甲大于p乙B.p甲等于p乙C.p甲小于p乙D.无法判断

9.小明同学早上起床后,拿着一个普通柱形的刷牙杯去刷牙。

当他在杯中装满水时,突然想知道水对杯底的压强。

请你帮他在四个结果中选一个恰当的,应是()

A.10帕B.100帕C.1000帕D.10000帕

10.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

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A.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B.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

C.气球受到的压强增大了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1.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A.pA>pB>pCB.pA=pB=pCC.pA<pB<pCD.pA=pC>pB

12.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D.

13.用螺丝固定-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使用垫圈是为了()

A.增大螺帽对T件的压强B.减小螺帽对件的压力

C.增大格触面的粗糙程度,防滑D.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14.一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其横截面如图所示,内装一定质量的水,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A.压强减小,压力增大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

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16-19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计20分)

16.下列事例中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1)菜刀的刀口做得很薄,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________________。

(2)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________________。

17.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河水中的泥沙

含量增加,使得河水的密度________,河水对堤坝的压强________。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饮料瓶子,内部盛有饮料,瓶盖旋紧后倒过来时,液体对

瓶塞的压强比正放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强______(填“大”或“小”),瓶子对桌面的压力______,瓶子对桌面的压强______(填“增大”“变小”或“不变”)。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如图(a)所示,将重力为15牛,边长为0.1米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牛,压强为________帕;如图(b)所示,若将正方体放置于倾角为

300的斜面上,则正方体静止时对斜面的压力将________15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如图是我国新研制的月球探测器样机。

样机使用抗温差大的材料,是由于月球表面物质的比热容较小,温差大的缘故。

样机还装配有表面凹凸很深的六只“大脚”,设计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1.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的结晶。

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马的重心位置的竖直线能通过飞燕。

有一“马踏飞燕”工艺品采用密度为8×103kg/m3的合金材料制造,总体积为1dm3,飞燕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该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__kg,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计32分)

22.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

小丽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

________________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________________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23.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法;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中有高度差,通

过_________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压强计的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的水

②拆除压强计的软管,并进行重新安装

③向压强计的U型管内加入适量的水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__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

______有关。

24.为了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容器中间

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

(1)当橡皮膜两侧所受的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不同的水,且左侧水面较低,会看到橡皮膜向________(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________有关。

(3)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时,会看到橡皮膜向________(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________有关。

四、解答题(每题6分,计18分)

25.体检时,常常利用身高体重秤(如图)测出身高与体重,同时还可通过身高与体重间的关系初步判断肥胖与否。

(1)当小明静止站立于水平放置的身高体重秤上时,他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的大小有何关系?

(2)测得小明的质量为60千克。

当他站立在身高体重秤中央时,双脚与秤的接触面积为0.04米2,则小明对身高体重秤的压强是多少。

(g取10牛/千克)

 

(3)测量结果显示,小明体重正常。

合理饮

食对保持正常体重非常重要。

请你就如何合理饮食提出一点建议:

26.洒水车在晨曦中辛勤的工作,已知汽车自重2.5吨,满载时装水10吨,共有10个轮胎,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

(1)求汽车与水共重多少牛顿?

(2)洒水车在2分钟内沿平直街道匀速行驶600米,求洒水车的速度是多少

米/秒?

(3)求装满水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斯卡?

 

27.图中小明蹬着滑板车滑行,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质量是35kg,求小明所受重力为多大?

(2)滑板车质量是4kg,小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3×10﹣4m2,当小明双脚站在滑板车上滑行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3)滑扳车滑行过程中还包含很多物理知识,请你例举一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

1

2

3

4

5

6

7

8

A

B

D

B

C

B

B

B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A

B

D

D

C

二、填空题(16-19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计20分)

16.

(1)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2)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17.变大;变大

18.大;不变,增大

19.15;1500;小于

20.减小对月面的压强;增大对与月面的摩擦

21.8;4×104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计32分)

22.

(1)控制变量法、转化法

(2)D.E;E、F

(3)正确

(4)增加受力面积;减少受力面积

23.

(1)P=12000h

(2)6000(3)0.3

24.

(1)形状;

(2)左;液体深度;(3)左;液体密度.

四、分析解答题(每题6分,计18分)

25.

(1)相等  

(2)15000

(3)食物种类多样(或食物数量适当或营养比例合

理等)

26.

(1)解:

汽车与

水的共重力:

G=mg=(2.5×103kg+10×103kg)×9.8N/kg=1.225×105N;

答:

汽车与水共重为1.225×105N;

(2)解:

洒水车的速度:

v=

=

=5m/s;

答:

洒水车的速度是5米/秒;

(3)解:

装满水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F=G=1.225×105N,

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p=

=

=2.45×105Pa.

答:

求装满水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2.45×105Pa

27.

(1)解:

小明所受重力G=mg=35kg×10N/kg=350N,

答:

小明所受重力为350N;

(2)

解: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总g=(35kg+4kg)×10N/kg=390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1.4×106Pa.

答: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4×106Pa.

(3)解:

用脚向后蹬地,滑扳车向前滑行,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滑扳车由静止到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滑扳车滑行过程中,摩擦生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水平面的内能.

答:

滑扳车滑行过程中,摩擦生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水平面的内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