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315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x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

1、目的

根据SY/T5087-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SY/T6277-2005《含硫气田H2S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等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使钻井作业场所所有人员能够高效地应对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事件,在极短的时间里解除事故,保障员工和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把事故损失、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特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钻井新疆分公司所属钻井队在钻井施工中钻遇含硫油气层,员工遭遇硫化氢时的应急工作,当硫化氢浓度达到20ppm(30mg/m3)、二氧化硫浓度达到2ppm时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SO2浓度超过50ppm对人体危害严重,不能承受15分钟)。

3、应急预案的实施

3.1实施单位

业主、施工所在地人民政府、**钻井新疆分公司及所属各钻井队。

3.2应急任务:

1确定警戒范围:

(1)一级:

H2S释放率<0.3m3/S;100m内不能有居民和其他商业行为;

(2)二级:

0.3m3/S

(3)三级:

2m3/S

(4)H2S释放率>6m3/S;4000m内不能有居民和其他商业行为。

除用上述指标来确定应急撤离范围外,最为可靠的方法是当含硫油气井井喷发生后(其硫化氢含量超过30mg/m3),向当地季节风下风方向派遣监测人员,携硫化氢监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定点监测所在位置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一旦监测点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达到30mg/m3,应急撤离范围也就确定了。

若井喷仍处于失控状态,监测人员再继续往外延伸监测点的距离,并根据监测结果扩大应急撤离范围。

②警戒时间:

A、钻至气层前50米始到钻穿含硫化氢气层;

B、试气作业开始到试油作业结束。

③交通管制时间:

根据警戒范围级别,由现场指挥部决定,另行通知。

④处置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

一旦作业出现异常,发生硫化氢或二氧化硫中毒。

按照应急指挥中心统一安排,组织力量全力救护伤员、进行工程施工压井作业和抢险、维护治安、实施交通管制和安全疏散及安置群众工作。

3.3应急抢险原则

3.3.1应急抢险总的原则是救死扶伤、减少财产损失,以抢救员工和周边群众生命为第一位。

做到先抢救人员、保护环境,后抢救生产设施。

3.3.2在事故险情发生后,为了迅速采取应急行动,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执行以下应急处置原则。

①疏散无关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②阻断危险物源,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③保持通信畅通,随时掌握险情动态;

④调集救助力量,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⑤正确分析现场情况,及时划定危险范围;

⑥正确分析和评估风险损失,在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的前提下,组织物资抢险。

3.4组织原则

实施本预案时应服从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统一指挥。

坚持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的基本原则。

3.5协调原则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事故应急工作要与日常行政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部门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4、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及培训

4.1应急组织机构

1、钻井分公司应急组织机构设置见总预案附录B;

2、钻井队成立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应急指挥小组下设工程技术组、施工作业组、点火给、消防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治安及交通控制组和生活服务组。

4.2相关职责

为了能有效的开展应急工作,各应急小组在应急指挥小组的组织协调下要切实履行以下职责:

⑴井队应急指挥小组职责:

1、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井控事故会议,执行有关指示,根据会议要求部署抢险工作。

  2、负责督促班组应急预案的演练以及井控设备、井控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

3、发生硫化氢、二氧化硫泄漏后,应急指挥小组长立即向业主、上级主管部门和分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在一小时以内向业主、上级主管部门和分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硫化氢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

4、根据事故的程度和规模在上级领导机关授权下确定在发生区域实行或解除应急措施,必要时,报请上级单位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紧急救助。

5、调度分公司技术、消防保卫、物资救援等各方力量,指挥应急工作。

6、负责硫化氢、二氧化硫事故的上报下达,搞好事故发生后的“四不放过”事宜。

⑵工程技术组职责

1、井队技术员(钻井工程师)负责收集钻井工程资料(包括井深、钻具组合、井身结构、钻井水力参数、机械参数、地层破裂压力及其它相关井控数据)。

2、泥浆工程师负责收集泥浆性能参数、泥浆储备情况(井浆、重浆)、加重材料、处理剂数量以及泥浆性能的变化情况和泥浆增(减)量等数据、调整防硫泥浆性能。

3、录井工程师负责地质预报并收集地质录井数据,如:

地层、岩性、CI-含量,全烃变化以及槽面显示等数据。

4、泥浆工程师及录井工程师将相关数据收集齐全后到井队技术房将资料汇总到井队技术负责(钻井工程师)处,与甲方监督、钻井、泥浆、录井共同制定相关防硫花氢方案。

5、收集、记录实施防硫花氢过程中相关数据及指令等。

⑶ 施工作业组职责

1、班组成员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井控设备、井控设施、硫化氢检测仪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保证其工作正常,各工种要熟悉应急工作岗位和职责;

2、生产期间坚守岗位,及时发现溢流并报警;

3、发生井喷时,按“四七”动作进行操作(“四七”动作操作程序见附件2)。

井控应急时,班组成员在完成自己的井控工作后要相互协助;

4、根据抢险需要,听从应急指挥的调度。

⑷ 点火组职责

1、做好放喷管线、点火装置的每日巡回检查;

2、做好点火装置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随时可以点火成功;

3、当电子点火装置失效时,及时采用投掷棒等在距点火口上风方向10米处点火。

⑸ 消防组职责

1、对所有可能引发火源的地方实施监控,并准备好消防设备准备灭火;

2、检查所有消防设施和器材,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3、做好井场周围的消防预防工作;

4、根据事故应急需要,消防组组长向消防部门求援(报警电话:

119),配合消防部门做好消防抢险工作;

5、及时向井队长汇报现场消防情况和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6、根据应急需要由井队长或(副井队长)发出指令,由柴油机大班准备材料进行点火等工作;

7、根据抢险需要,听从应急指挥的调度。

⑹ 医疗救护组职责

1、平时常备消炎、止痛、止血、包扎等医疗物品,在应急工作中有人员受伤时进行现场急救工作,如:

人工呼吸、简单包扎、护理等;

2、在离井场上风500M处设置临时救护所,对中毒人员实施简易处理;组长与地方医院联系,待救护车到,将病人送上救护车。

⑺ 物资保障组职责

1、平时对应急物资严格管理,对应急物资的性能、数量等相关数据做到有据可查,心中有数;

2、应急时负责抢险物资的供应。

⑻ 治安及交通控制组职责

1、负责在井场外设置警戒线,疏散无关人员;

2、对进出井场的抢险车辆进行疏导,保证抢险交通畅通;

3、对进入井场的抢险人员进行检查、登记,杜绝火种进入井场;

4、当需要撤离人员撤离时,生活区和井场周边住户时,组长负责撤离井队生活区职工并及时与地方政府联系引导撤离井场周边住户。

⑼生活服务组职责

1、随时准备为抢险人员提供食物,以保证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2、做好食物的购买、储备和防腐工作;

3、做好餐具和食品的消毒工作,防止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

4、当井场不具备开火条件时,组织调运食物。

4.3人员培训及准备工作

4.3.1要求全员参加H2S取证培训,并保持持证率达到100%(第一次培训不得少于15h,每两年复训一次,复训时间不少于6h)。

施工中在进入涉及H2S和SO2的地层前50米,要组织岗位员工进行预案演练,确保职工对硫化氢中毒的知晓率达到100%,能够熟练对应突发事件。

4.3.2在施工该井过程中防喷器应安装剪切闸板;

4.3.3应储备1.5-2.5倍井筒容积的泥浆;

4.3.4应储备满足需要的钻井液加重材料;

4.3.5应储备适量的除硫剂和2次中型(30方)的堵漏材料;

4.3.6在钻开含硫地层前50米,应将泥浆PH值调整到9.5以上直至完井;

4.3.7监测设备:

固定式监测传感器应安装在方井、司钻操作室、出口管、井场工作室,并能同时发出声光报警;井场除配备便携式H2S监测仪外,还须配备4台以上的4合1便携式监测仪,以便能随时监测H2S、O2、CO、LeL的浓度。

4.3.8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现场应保证6台(钻台3台,泥浆房1台、坐岗房1台),并备有高压充气泵,随时保证气瓶内有足够的压缩空气。

1台,备用发电机1台.

5、立即行动计划

1)警示员工并清点人数:

当听到报警信号后,立即通知现场所有员工,并清点人数;

2)离开硫化氢或二氧化硫源,撤离受影响区域。

当硫化氢或二氧化硫浓度大于其阈限值时,所有员工必须离开危险源;

3)戴上合适的个人呼吸设备。

撤出的人员必须立即戴上正压式空呼器,并派专人对其浓度实施监控;

4)警示其他受影响的人员。

若硫化氢或二氧化硫浓度有增大趋势,立即通知周边群众用湿毛巾捂着嘴和鼻子,并指导他们迅速向上风方向撤离;

5)帮助行动困难人员。

帮助行动不便的职工或群众撤离;

6)撤离到指定的紧急集合地点。

所有无关人员都要撤离到指定的紧急集合点,以便清点人数;

7)清点现场人数。

清理现场作业人数;

6、应急响应

井控信号:

各级应急响应和报警方式:

A、四级响应(四级警戒范围:

距井口100米范围设置警戒区)

(1)适用范围:

钻井及试气作业开始至作业结束期间,经监测发现H2S浓度达到10ppm(15mg/m3)及以上小于20ppm(30mg/m3)

(2)应急报告程序流程图:

业主

现场监督

井队长、书记

钻井分公司

当班司钻

当班员工

 

(3)报警方式:

口头报告。

(4)立即安排专人观察风向、风速以便确定受侵害的危险区;

(5)实施井控程序,控制H2S泄漏点;

(6)切断和清除警戒区内非施工作业的电源和明火源;

(7)安排专人佩戴正压式呼吸器到危险区检查泄漏点(必须实行2人伙伴制);

(8)非施工作业人员撤入安全区;

(9)由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现场指挥。

B、三级响应(三级警戒范围:

距井口500米范围设置警戒区)

(1)适用范围:

钻井及试气作业开始至作业结束期间,经监测发现H2S浓度达到20ppm(30mg/m3)及以上小于50ppm(75mg/m3)

 

(2)应急报告程序流程图:

业主

现场监督

井队长、书记

钻井分公司

当地县公安局

当地镇政府

当班司钻

当班员工

消防大队

 

报告联络电话:

(见总预案)

(3)报警方式:

连续10声短促汽笛,持续1分钟;

(4)戴上正压式呼吸器;

(5)实施井控程序,控制H2S泄漏点;

(6)撤离现场非施工作业人员;

(7)切断和清除警戒区内非施工作业的电源和明火源;

(8)由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指挥工作。

C、二级响应(二级警戒范围:

距井口1000米范围设置警戒区)

适用范围:

钻井及试气作业开始至作业结束期间,当井喷失控,距井口100米以远测得H2S浓度达到50ppm(75mg/m3)及以上小于100ppm(150mg/m3)。

D、一级响应(一级警戒范围:

距井口3000米范围设置警戒区)

适用范围:

钻井及试气作业开始至作业结束期间,发生井喷失控,且经监测发现距井口100米以远H2S浓度达到100ppm(150mg/m3)及以上。

(应急程序略)

7、现场通道

宜为井场设置所有通道,以便一旦出现H2S或SO2的紧急情况时,可以在预定的地方设置路障,还要有一条备用通道,以便风向改变时不会影响人员的撤离。

7.1当H2S浓度<10ppm时,警示旗和警示灯为绿色;

7.2当10ppm≤H2S浓度<20ppm时,警示旗和警示灯为黄色;

7.3当H2S浓度≥30ppm时,警示旗和警示灯为红色。

8、防H2S应急程序

8.1起下钻过程中,当H2S浓度<10ppm时:

8.1.1当班司钻立即命令抢接回压阀、按四七动作组织关井,并安排人员戴上空呼器,对井口、出口管、循环系统进行持续监测,并用对讲机报告应急指挥组长(井队长);

8.1.2井队长立即向钻井分公司报告发生H2S泄漏,井队正进行进行抢险作业。

并及时赶到井场指定集合地点,用对讲机了解情况;

8.2当H2S浓度≥30ppm时:

8.2.1如果抢接回压阀和方钻杆没成功,大量泥浆从钻具内喷出,固定式硫化氢检测仪发出声光报警;

8.2.2当班司钻要求其它员工立即离开钻台,佩戴空气呼吸器;

8.2.3井队应急指挥小组宣布井队启动防井喷、防硫化氢预案;井队长用对讲机通知井队各应急小组长立即到井队指定集合地点;

8.2.4得知井喷的信号后,井队其他各专项应急小组长立即从生活区背好空气呼吸器赶到井场(各专项应急小组应急成员着工装在生活区待令),各专项应急小组长了解情况后立即到井场指定集合地点向指挥小组汇报应急情况,听从指挥小组部署井控应急抢险工作;

8.2.5得到井喷、硫化氢泄漏的消息后,泥浆工程师立即佩戴空气呼吸器检查泥浆液面和性能情况后,迅速将有关情况向指挥小组汇报,其它人员立即撤离到集合地点;

8.2.6得到井喷、硫化氢泄漏的消息后,录井服务组现场负责人立即佩戴空气呼吸器将有关资料(如:

地层层位、井深等)搜集好,迅速将有关情况向指挥小组汇报,并将现场情况上报录井公司总部,其它人员立即撤离到集合地点;

8.2.7得到井喷、硫化氢泄漏的消息后,工程监督中心驻井监督立即佩戴空气呼吸器赶到井队集合地点,和井队长、钻井工程师组成临时指挥小组参与组织抢险工作,协调各作业单位的抢险作业行动。

并将现场情况上报业主;

8.2.8井队治安及交通控制组成员立即在距离井口100m地点设置一级警戒线,疏散无关人员,杜绝火种进入井场。

负责组织撤离现场非作业人员;负责与村委会(嘎查)以及镇政府联系做好撤离的准备;

8.2.9消防组长佩戴空气呼吸器对所有可能引发火源的地方实施监控,并准备好消防器材准备灭火;

8.2.10硫化氢泄漏事故发生后,物资保障组组长随时向应急指挥小组汇报应急物资的储备及消耗情况,根据应急指挥小组的命令组织抢险物质;

8.2.11井队长立即拨打120求救;

8.2.12井队医疗救护组成员佩戴空气呼吸机上钻台,用担架将钻台上中毒晕倒的员工迅速抬到安全区,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等待地方医疗机构进行抢救;

8.2.13若钻具内喷出纯含硫气柱,现场不具备抢险条件,井喷失控。

8.3含硫气井井喷失控,硫化氢浓度达到100ppm(1ppm=1.5mg/m3):

8.3.1值班干部向井队长报告:

由于井下回压阀失效,井口抢接回压阀、旋塞等未成功,关井失败,井喷失控,硫化氢浓度达到100ppm。

钻井工程师立即向驻井监督汇报;

8.3.2驻井监督将井喷失控的消息上报甲方,临时指挥小组商议决定停止抢险,作业人员撤离;

8.3.3值班干部派人拉响警报器,持续5-10分钟;

8.3.4井队撤离小组成员协助驻地村委会开展井口500m范围内的居民疏散工作;

8.3.5现场人员和周边村(牧)民开始撤离;

8.3.6录井小队现场负责人将现场井喷失控的消息上报本单位,组织本单位现场人员撤离;

8.3.7生产班关停生产设施;a当班司钻将刹把刹死,断开气路。

b柴油机工将柴油机停车,关闭气路。

c发电工将发电机停车;全体人员撤离现场;

8.3.8临时指挥小组在确认现场人员撤离完毕后,与值班干部一起撤离。

8.3.9井队治安与交通控制组成员在距离井口500m的地方设置二级警界线。

任何人未经许可并登记不得入内。

8.3.10现场人员全部撤离到距离井口500m外;井队治安与交通控制组再次清点人数,确认施工人员是否撤离完毕并向临时指挥小组汇报。

8.4、联合抢险救援阶段

8.4.1当指挥所及地方政府有关领导赶到现场后,成立抢险指挥部,听取井队汇报井喷失控、硫化氢泄漏的情况,确定抢险方案,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8.4.2地方医疗组在井队人员的引导下到位,对中毒、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8.4.3地方交通组到位,负责疏导交通;

8.4.4地方公安警戒组在井队人员的引导下到位,负责现场警戒;

8.4.5当抢险方案确定后;抢险突击队成立;

8.4.6地方政府撤离小组在井队人员的引导下到位,组织井口周边500m范围内的村民撤离;随时将村民撤离情况报告抢险指挥部;

8.4.7地方消防组在井队人员的引导下到位,对井口以及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的地方喷水冷却;稀释含硫天然气,随时向抢险指挥部报告消防情况;

8.4.8前线抢险总指挥到抢险现场,开始组织抢险作业;

8.4.9在消防水枪的掩护下,突击队上钻台抢接回压阀;抢接成功后立即向前线抢险指挥部汇报;

8.4.10井队发电工佩戴空气呼吸器启动发电机;打足气压;

8.4.11井队柴油机工佩戴空气呼吸器启动柴油机;

8.4.12突击队接方钻杆成功后,向前线指挥部报告,前线抢险部命令突击队启动泥浆泵向井内灌浆,突击队随时向前线指挥部报告立压、套压的变化情况;

8.4.13前线指挥部宣布点火;

8.4.14录井小队员工佩戴空气呼吸器到录井现场,记录向井内灌注的泥浆量、硫化氢含量等变化情况并举牌向前线抢险指挥部报告;

8.4.15固控工佩戴空气呼吸器到泥浆循环灌举牌向前线抢险总指挥报告泥浆密度、灌入量等数据。

井喷失控得到有效控制;

8.4.16录井员工举牌向前线抢险指挥部报告,全烃为零;

8.4.16固控工举牌向前线抢险指挥部报告泥浆进出口密度一致,泥浆循环正常;

8.4.17监测人员分别向井队长汇报:

井场范围和周边硫化氢浓度;

8.4.18井队长向前线指挥部汇报井场范围和周边硫化氢浓度;

8.4.19前线抢险总指挥向抢险指挥部通报井场范围和周边硫化氢浓度;

8.4.20当确定H2S浓度为0后,抢险指挥部宣布压井成功。

解除警戒。

9、预案关闭

在采取控制和消除措施后,要继续监测危险区大气中的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的浓度,以确定在什么时候方能重新安全进入,关闭本预案。

10、附件

附件1:

硫化氢防护相关知识介绍

附件2:

安全告知书;

附件3:

逃生路线图;

附件4:

现场急救药品器械

附件5:

气防器具清单;

 

附件1、

硫化氢防护相关知识介绍

一、硫化氢的特征

硫化氢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气味,易积聚在低洼处,。

爆炸极限为4.3—45.5%(体积比),自燃温度为260℃,燃烧时呈兰色火焰,并生成二氧化硫。

硫化氢安全临界浓度为20ppm。

(1ppm=1.5mg/m3)

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0.04mg/m3时即可闻到其臭味,浓度达到100-200ppm及200ppm以上时,由于嗅神经麻痹,反而不易闻出硫化氢的存在。

因此,不能依靠嗅觉来判断,是否有硫化氢的存在,更不能根据臭味强烈程度来判断硫化氢的浓度。

硫化氢气体在现场会随风向下风方向,发生飘移。

二、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人身安全防护措施

(1)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配备相适应的硫化氢监测仪器及防护装置,并有专人管理,使硫化氢监测仪及防护装置处于备用状态;

(2)作业环境应设立风向标;

(3)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位置;

(4)进入重点监测区作业时,应配戴硫化氢监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至少两人同行,一人作业,一人监护;

(5)当浓度达到10ppm报警时,作业人员应检查泄漏点,准备防护用具;当浓度达到33.3ppm报警时,迅速打开排风扇,疏散下风向人员,作业人员应戴上防护用具,禁止动用电、气焊,抢救人员进入戒备状态,查明泄漏原因,迅速采取措施,控制泄漏,向上级报告情况;

(6)当硫化氢浓度持续上升无法控制时,进入紧急状态,立即疏散无关人员,并实施应急方案。

三、预防措施

(1)生产过程应注意设备的密闭和通风,设置自动报警器;

(2)进人高浓度场所,应戴供氧式防毒面具,并应有专人在外监护;

(3)工人可口服较长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对氨基苯丙酮作预防药。

四、硫化氢急救方法简介

1、进入毒气区抢救中毒人员之前,自己应戴上防毒面具,否则,自己也会成为中毒者;

2、立即把中毒者从硫化氢分布的现场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3、如果中毒者已经停止呼吸及心跳,应立即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或者医生到达;

4、如果中毒者没有停止呼吸,保持中毒处于休息状态,有条件的可给予输氧,在叫医生或抬到医生那里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中毒者的体温,切忌盲目转送或迁移搬动病人,以防贻误抢救时机,造成病情恶化或死亡;

5、对眼部受损的处理办法是在脱离染毒区后,立即对眼部进行彻底情况,可就近取自来水,井水,有条件的用生理盐水则更好。

将面部浸入水盆中,反复瞬目动作,利于剌激性物资的清除。

如较严重的损害,在用清水清洗后,可再用2%碳酸氢纳溶液,4%硼酸溶液冲洗而后滴入无菌橄榄油。

也可用醋酸可的松眼药水,地塞米松眼药水,氯霉素眼药水等滴眼,以防治感染,减轻症状。

眼痛者,用0.5--1%地卡因溶液点眼。

早期局部给予冷敷,以防止组织过度肿胀,晚期给予热敷,以促进水肿吸收。

 

附件2:

安全告知书

尊敬的村(牧)民朋友们:

我们是中石化**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新疆项目部钻井分公司钻井队,目前在镇村组施工井,对广大村(牧)民朋友,在钻井施工以来给我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今后施工中可能给你们生活带来的不便,表示诚挚的歉意。

我们目前施工的井,在钻井地质设计提示中,是一口以天然气为主的井。

按照设计和我们目前的技术措施和装备,完全能满足在我们的有效控制中进行施工作业。

但,为了预防井喷失控后天然气逸出可能给操作现场内外的人员带来严重的危害,破坏生态环境和毁坏钻井设备。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要求,现将安全注意事项告知,请村民朋友协助同配合、共同遵守,以确保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以甲烷为主,无色、无味,遇火易燃烧、当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会发生爆炸,主要危害是火焰灼伤和爆炸。

我队的放喷点火设施都远离村(牧)民的住房,在危险火焰爆炸辐射的范围之外,所以火焰和爆炸辐射不会产生危险性。

我们除在点火口做了明显的“危险!

禁止入内”和明显圈闭的警示标识外,还恳请广大村(牧)民尽可能避开放喷点火口,请远离点火口!

另外:

天然气往往有时候与硫化氢伴生,硫化氢(H2S)属剧毒,可燃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但不能根据臭鸡蛋味来辨别硫化氢),比空气重,易集聚低凹处。

硫化氢的传播特征:

1、硫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重,在现场会随着风向发生飘移、扩散。

2、风越大,扩散速度越快、扩散的距离越远。

3、硫化氢气体随着下风方向飘移。

4、雨雾天气,无风状态下基本不扩散。

会弥漫在整个井场。

当我们检测到有超标硫化氢逸出时,我们承诺在第一时间,发出长声汽笛报警外,将及时派出人员分头通知村(牧)民朋友,请按照我们工作人员提示:

用湿毛巾捂着鼻孔和嘴向上风方向紧急疏散。

如果发现有人硫化氢中毒后,应立即脱离现场,疏散到空气新鲜的上风方向,脱离污染区并呼救。

数年来,**钻井已经在本工区施工数十口井,钻井阅历丰富,有较强的事故预防、处理、急救能力。

我们将严格按照《天然气井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组织施工,有《井喷应急预案》和《硫化氢应急预案》等,我们将最大限度的做好井控工作,严防天然气、硫化氢的泄漏失控,以确保广大村(牧)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若发生意外,我们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警报器会发出连续的报警声,持续时间会长达15分钟。

希望村(牧)民朋友听到报警声后,不要惊慌,立即熄灭火种,关闭电源,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