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462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327 大小:3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7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7页
亲,该文档总共3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3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docx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城镇化与城乡建设)

序号

项目标号

项目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含考核指标)

研究单位

合作单位

计划进度

经费

备注

起始

时间

完成

时间

自筹

拨(贷)款

总额

国家

地方

26

2014-R2-00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理论与实践——以杭州为例

主要研究内容:

1.回顾总结垃圾工作理论与实践。

2.分析评价垃圾分类成效。

3.查找垃圾分类存在问题。

4.垃圾分类诱导机制研究。

5.垃圾分类对策研究。

考核指标:

1.提炼垃圾分类实践经验。

2.解析垃圾分类存在问题。

3.建立垃圾分类诱导机制。

4.形成垃圾分类理论建树。

杭州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

2014.01

2014.12

12

12

31

2014-R2-007

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历程、现实意义。

2.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技术管理规定,包括与美丽乡村相关的规划编制导则、行动计划等相关技术及管理规定。

3.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方法,包括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编制的组织方式、规划编制体系、编制类型、规划编制内容深度、规划编制内容构成以及美丽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4.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创新实践,包括规划编制方法、规划编制内容、规划编制组织与审批、规划实施引导等规划编制的创新实践以及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创新实践。

5.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与管理,包括浙江省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方式、乡村建设资金、组织方式、规划对建设的指导与规划的实施情况。

6.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经验与问题总结。

归纳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主要经验,提出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升的内容。

考核指标:

1.形成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报告。

2.收录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的案例。

3.完成正式出版物。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4.01

2015.06

50

5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城镇化与城乡建设)

序号

项目标号

项目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含考核指标)

研究单位

合作单位

计划进度

经费

备注

起始

时间

完成

时间

自筹

拨(贷)款

总额

国家

地方

60

2014-R2-036

沿海及海岛经营性渔农村空间转型与建设导控:

浙江为例

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渔农村经营性空间转型和建特点研究,进一步解决海洋型乡村建设模式的滞后状态,并建立系统性、适宜性、可操作的建设导控体系,与此同时,对不同产业类型的样本村示范,有利于建设纠偏,进而通过渔农村的产住协同建设评价,建立针对性的指标体系。

主要部分包括:

1)经营性渔农村的演进解析;2)渔农村的产住驱动与组织研究;3)混合功能的渔农村建设与示范。

依托浙江地区实证,为新型渔农村的产住协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考核指标:

研究考核体系分解为五项指标,其中2、3、4为核心指标:

1.人居常规性指标:

调查海洋型人居聚落样本,搭建地理信息的数据库。

2.功能混合度指标:

还原混合功能性聚落原型,辨识自组织的要素构成。

3.空间适宜性指标:

明确产住共同体混质层级,推演流循环的动力机制。

4.规划与建设指标:

整合海岛人居范式的分型,梳理内源性的导控脉络。

5.人居可持续指标:

统筹人居评价的目标体系,优化海岛城乡协同绩效。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9

2016.12

10

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建设项目管理)

序号

项目标号

项目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含考核指标)

研究单位

合作单位

计划进度

经费

备注

起始

时间

完成

时间

自筹

拨(贷)款

总额

国家

地方

66

2014-R3-004

建筑企业知识共享及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对工程项目实施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分类,主要把知识分为工程项目显性知识和工程项目隐性知识两大类,分析这两类知识各自特点,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2.通过文献查阅、理论分析与逻辑推演,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知识的共享与转移等知识的流程进行分析,设计并实施问卷调查,利用SEM(结构方程模型)等相关研究方法分析和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对工程项目知识管理实施的影响路径和机理,提出工程项目知识共享障碍的解决方案。

3.分析支撑知识管理实施的“IT工具”和“非IT工具”,以及影响知识管理顺利实施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等其他重要因素。

建立基于网格技术的工程项目知识门户的概念,该知识门户和实时沟通系统、学习平台以及知识库等一起构建建筑企业的基于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系统。

4.分析、建立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知识管理实施所需要的组织环境,这包括利用网络组织、虚拟组织等相关组织理论构建一种适当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形成一种新的组织文化。

本课题结合工程项目组织的特点,研究在工程项目组织中进行组织学习以及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的主要方法。

考核指标:

1.第一阶段:

完成调研方案的制订,充分阅读相关参考文献,发表理论研究论文1篇。

2.第二阶段:

选择有代表性的大中型建筑公司及其所承包的项目以及建设单位、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调研,完成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交统计分析报告,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3篇。

3.第三阶段:

完成《建筑企业知识共享及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研究》研究报告的撰写,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2篇。

浙江理工大学

2014.07

2017.06

6

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建设项目管理)

序号

项目标号

项目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含考核指标)

研究单位

合作单位

计划进度

经费

备注

起始

时间

完成

时间

自筹

拨(贷)款

总额

国家

地方

78

2014-R3-016

基于标后评估的招投标监管机制创新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重点研究标后评估工作的深化,以及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建立过程监督和标后评估的“两场联动”监管模式;针对标后评估工作中发现招投标活动仍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出发对上层建筑、辅助平台、参与主体形成反馈并改进;提出宁波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机制的完善意见,形成“全过程、多方位、各主体”的监管机制,保证宁波市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公开、公平、公正”运行,最终完善招投标监管法律法规的建议,研究重点如下:

1.事前:

预警防范控制制度的建立。

2.事中:

招投标过程改进及配套系统构建。

3.事后:

标后评估制度的深化,强化终端把关。

考核指标:

1.完成《基于标后评估的招投标监管机制的创新研究》报告,完善宁波市招投标法律法规。

2.完善健全宁波市招投标评标流程体系1套。

3.提出深化标后评估制度的建议。

4.研究开发电子招投标系统1套。

5.建立诚信公示平台。

宁波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

宁波大学

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德威工程造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013.11

2014.12

20

2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研究开发项目(建筑节能与能源综合利用)

序号

项目标号

项目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含考核指标)

研究单位

合作单位

计划进度

经费

备注

起始

时间

完成

时间

自筹

拨(贷)款

总额

国家

地方

100

2014-K1-002

杭州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以性能化为导向的绿色建筑技术筛选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了解杭州钱江新城的定位、已有规划和当地的环境、气候、文化、经济等,定制出适合钱江新城待开发地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考量因素、控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

2.针对钱江新城核心区进行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评估,帮助待开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建立和实施;

3.根据杭州钱江新城前两步定制的钱江新城的关键考量因素和指标为目标,建立建筑物理分析模型,研究中央商务区地块超高层办公相关的绿色建筑技术,筛选出适合的技术措施,并提供实施技术要点;

4.讨论并确定适合各待开发地块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指标和控制要点。

考核指标:

1.杭州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以性能化为导向的绿色建筑技术筛选研究;

2.杭州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杭州市钱江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

2013.10

2014.12

70

70

104

2014-K1-006

装配式绿色低碳民用钢结构建筑体系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

1.创新型结构体系研究:

(1)新型空间网格装配整体式盒式结构体系开发;

(2)创新型装配式民用钢结构建筑连接节点、钢构件开发;

2.三板体系关键技术研发:

  

(1)新型脱硫石膏喷涂复合保温内、外墙体关键技术研究;

(2)钢筋桁架楼承板中轻混凝土应用;

3.标准化装配式钢构件生产技术;

4.配套设备集成技术研发。

考核指标:

1.专利:

(1)创新型装配式钢结构民用建筑结构体系研发;

(2)三板体系关键技术研发;

(3)标准化装配式钢构件生产技术;

(4)装配式钢结构民用建筑建造关键技术研发;

(5)配套设备集成技术研发;

2.形成现场施工完全装配化、装修技术一体化的新型装配式民用钢结构建筑完整结构体系,完成样板示范工程;

3.形成标准图集/企业标准与产品图集;

4.发表论文3篇以上。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2012.07

2015.06

3500

350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研究开发项目(建筑节能与能源综合利用)

序号

项目标号

项目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含考核指标)

研究单位

合作单位

计划进度

经费

备注

起始

时间

完成

时间

自筹

拨(贷)款

总额

国家

地方

120

2014-K1-022

清水混凝土的表观性能调控及设计体系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清水混凝土的美观设计性能(物理量)和视觉意象(心理量)的关系,特定材料的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探讨将感性评价导入性能规定型的设计体系的可能性,构筑清水混凝土的色彩,表面性状,质感的设计体系,主要内容包括:

1.制作大量的色彩跨度大的清水混凝土试块,对试块的各种影响美观设计性能(物理量)的进行定量化;

2.使用清水混凝土试块和模拟清水混凝土试块色彩的清水混凝土建筑的照片等进行心理测试,通过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清水混凝土建筑的视觉意象进行定量化;

3.在清水混凝土的物理量和心理量的定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正准相关分析等多变量解析进一步对清水混凝土的物理量和心理量的关系进行定量性探讨,构筑清水混凝土建筑的感性评价体系。

考核指标:

1.建立清水混凝土的视觉意象数据库;

2.开设清水混凝土建筑施工咨询,解决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的难题,提高清水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质量;

3.发表论文3篇以上。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1

2016.01

10

10

122

2014-K1-024

一种新型既有建筑物加固方法的理论分析及综合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结合现行规范及相关规定,针对不同结构构件,推导相应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以及相关计算参数的选取;

2.总结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工程案例的经验,对耐久性及耐火性技术、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及固定技术、加固抗剪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制定国家行业规程,内容包括:

加固施工工艺、关键施工控制要点、质量检验与验收等;

3.研究采用该技术的钢筋混凝土偏心梁和柱的各项工作性能,包括承载力提高状况,裂缝形态,破坏状态以及钢绞线和砂浆与原构件的共同工作等内容;

4.基于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给出适合工程应用的加固梁受弯和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加固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后续加固设计及施工研究提供依据。

考核指标:

1.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2.国家级工法《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施工工法》,省级工法《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施工工法》;

3.实用新型专利《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施工》;

4.完成行业标准《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规程》1本;

5.发表论文3-4篇;

6.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6名,工程师10名,技术负责人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4人。

中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4.01

2015.06

80

8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研究开发项目(建筑节能与能源综合利用)

序号

项目

标号

项目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含考核指标)

研究单位

合作单位

计划进度

经费

备注

起始

时间

完成

时间

自筹

拨(贷)款

总额

国家

地方

128

2014-K1-030

新型硫氧镁胶凝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不同细度轻烧氧化镁粉对硫氧镁胶凝材料水化速度、工作性能、强度发展规律及耐水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微观测试技术分析其水化物的微观组成、形貌及孔结构特征与各项性能之间的关系;

2.研究不同浓度硫酸镁溶液对硫氧镁胶凝材料水化历程、工作性能、强度发展规律及耐水性的影响规律及机理,采用多种微观测试技术分析其水化物微观组成、形貌及孔结构特征与各项性能之间的关系;

3.研究不同温度对硫氧镁胶凝材料水化速度、工作性能、强度发展规律及耐水性的影响规律及机理,采用多种微观测试技术分析微观特征与其各项性能之间的关系;

4.研究优化配比后硫氧镁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速度发展规律,分析其水化硬化机理、硬化后水化产物的微观组成与结构特征及与其各项性能之间的关系;

5.研究不同化学外加剂单掺或复合掺加,对硫氧镁胶凝材料水化速度、工作性能,强度及耐水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确定改性硫氧镁胶凝材料的关键配制技术。

考核指标:

1.完成并提交项目研究报告;

2.提出改性硫氧镁胶凝材料性能的关键技术并完成科研成果鉴定;3.发表论文2-4篇,SCI/EI检索2篇以上;

4.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

宁波大学

2014.06

2016.05

5

5

144

2014-K1-046

高抗渗抗裂保护层屋面施工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国内已建或拟建工程采用高抗渗抗裂保护层植入屋面结构层浇筑施工技术低碳性能指标和经济性能指标研究;

2.高抗渗抗裂保护层植入屋面模型试验研究;

3.国内已建或拟建工程采用高抗渗抗裂保护层植入屋面结构层浇筑界面强化工艺-压印工艺特点研究;

4.国内已建或拟建工程采用高抗渗抗裂保护层植入屋面结构层浇筑在施工过程中节约材质和能耗,防水层和保护层一体化设计,主要针对基层和保护层的衔接及保护层的表面进行加强处理措施研究;

5.今后可推广应用的新技术和改进方向。

考核指标:

1.提出合理、可行的高抗渗抗裂保护层植入屋面结构层浇筑施工方法;  

2.完成《高抗渗抗裂保护层屋面施工技术研究报告》;

3.发表论文1-2篇。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14.01

2014.12

9

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研究开发项目(建筑施工与建筑设备)

序号

项目

标号

项目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含考核指标)

研究单位

合作单位

计划进度

经费

备注

起始

时间

完成

时间

自筹

拨(贷)款

总额

国家

地方

217

2014-K3-005

大跨度预张力结构施工误差的分析、评价和修正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基于随机理论的误差敏感性分析理论研究.

(1)基于随机理论的误差(包括构件长度误差、支座位置误差等)模型构建技术研究。

(2)误差模型对预张力结构初始态和承载性能的误差敏感性分析。

  (3)基于误差敏感性理论及误差有效监测的测点布置研究。

(4)施工误差敏感性分析理论的模型试验验证。

2.基于数理统计方法的施工误差合理偏差的评价方法研究。

(1)基于误差效应分析的各施工误差的正态分布模型的构建技术研究。

(2)基于数理统计理论方法的满足一定置信水平的置信区间的求解方法研究,并基于置信区间给出施工误差合理偏差的评价方法。

3.基于实测数据的施工误差的修正技术研究。

(1)基于测点索内力偏差为零的可调整索长度修正量与测点索内力偏差数学关系研究。

(2)可调整索(杆)数量分别大于、等于及小于测点数量条件下的施工误差调整方法研究。

(3)基于实测数据的预张力结构施工误差调整方法的试验研究。

考核指标:

1.相关研究成果发表论文(国内外核心期刊)4篇以上。

2.完成相应内容研究报告。

三箭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温州大学

2014.01

2015.12

10

10

228

2014-K3-016

基于ARM的便携式智能裂缝检测仪的研制

主要研究内容:

本项目提出研究一套基于ARM的便携式智能裂缝检测系统。

所研发仪器能够通过切换光学系统将近距离检测和与远距离检测功能相结合,并且应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开发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软件,实现裂缝参数的智能测量。

同时引入ARM作为嵌入式处理核心,使整个系统小型化,实现便携的设计。

考核指标:

1.完成一套便携式裂缝检测仪样机的试制,能够实现裂缝信息的采集、存储以及测量,其中近距离(0米-2米)检测分辨率可达0.02mm,远距离(2米-50米)检测分辨率可达0.5mm,远近距离检测可切换。

2.项目完成后,将对关键技术方案和结构设计申请专利1-2项,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1-2篇论文,相应完成项目研究总结报告。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2014.01

2015.12

20

2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研究开发项目(建筑施工与建筑设备)

序号

项目

标号

项目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含考核指标)

研究单位

合作单位

计划进度

经费

备注

起始

时间

完成

时间

自筹

拨(贷)款

总额

国家

地方

232

2014-K3-020

软弱围岩隧道塌方灾害的孕育演化规律与灾害预测预报理论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隧道塌方统计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收集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铁和水工隧洞等地下工程塌方案例,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对塌方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2)分析塌方类型同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2.隧道软弱围岩分类研究。

(1)对国内外已有的典型围岩分类进行研究,探讨各种理论自身的缺陷。

(2)利用神经网络对隧道软弱围岩进行分类。

3.软弱围岩隧道塌方灾害的孕育演化规律研究。

(1)不同塌方类型条件下软弱围岩隧道塌方变形破坏机制。

(2)软弱围岩类型同隧道塌方变形破坏机制之间的关系。

(3)基于能量耗散分析建立岩体损伤演化方程,并用于描述塌方灾害的孕育演化过程。

4.软弱围岩隧道塌方预测预报理论研究。

(1)分析确定软弱围岩隧道塌方评价目标。

(2)分析确定软弱围岩隧道塌方评价模型。

(3)分析确定软弱围岩隧道塌方评价因子指标体系。

(4)软弱围岩隧道塌方评价数据预处理研究。

(5)软弱围岩隧道塌方灾害预测预报理论。

考核指标:

1.提交研究报告1份。

2.发表相关论文2-3篇。

3.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

4.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次。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1

2016.12

3

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研究开发项目(建筑施工与建筑设备)

序号

项目

标号

项目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含考核指标)

研究单位

合作单位

计划进度

经费

备注

起始

时间

完成

时间

自筹

拨(贷)款

总额

国家

地方

243

2014-K3-031

真空负压静力试桩方法关键问题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试验工况下(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时),试桩附近单层饱和土体中流体的渗流运动规律。

2.试验工况下,多层饱和土体中流体的渗流运动规律。

3.地下水位埋藏较深时,试桩附近单层非饱和土体中流体的渗流运动规律。

4.地下水位埋藏较深时,多层非饱和土体中流体的渗流运动规律。

5.渗流场对真空区下方桩周土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6.渗流或渗流趋势和桩顶荷载综合作用对桩周土破坏模式的影响及其对桩侧土承载性能(摩阻力)的影响。

7.对真空负压静力试桩方法适用性分析研究,针对不同土层,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渗流问题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提出该方法的适用范围。

8.通过实际现场试验或模型试验并进行相关数据的监测,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考核指标:

1.开发出一整套真空负压静力试桩设备及相应的分析处理程序,可完成不同工况下的检测分析。

2.分析抽真空所造成的渗流对土体稳定性的影响,既以确定真空区下合理的防渗措施,并就渗流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评估,从而指导试验结果的分析。

浙江大学

浙江元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2014.01

2016.12

80

80

244

2014-K3-032

车辆动荷载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影响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开展理论研究,视车辆动荷载为简谐荷载,研究刚性支挡结构,地基表面受简谐荷载作用时土体的动力响应问题。

2.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动荷载作用下基坑围护结构上的侧压力和地基内土压力的变化规律。

3.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系统研究车辆动荷载的作用位置、幅值、频率和作用时间等参数对车辆动荷载作用下深基坑围护体系的影响。

4.开展相关参数对车辆动荷载作用下“基坑围护结构-地基”系统动力特性的敏感性分析,提出在深基坑围护体系设计时考虑车辆动荷载作用的方法。

5.深入研究车辆动荷载作用时深基坑围护体系安全稳定性的评判、预测和防治方法。

考核指标:

1.考虑车辆动荷载作用时相关参数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影响报告1份。

2.考虑车辆动荷载时基坑围护结构设计的方法和围护结构安全性的评判、预测和防治方法报告1份。

3.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或者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4篇,其中EI收录论文2篇以上。

浙江理工大学

2014.01

2016.12

12

1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研究开发项目(建筑施工与建筑设备)

序号

项目

标号

项目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含考核指标)

研究单位

合作单位

计划进度

经费

备注

起始

时间

完成

时间

自筹

拨(贷)款

总额

国家

地方

247

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