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50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docx

镇江2季度人力资源场供求状况

镇江市2013年2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

暨2013年3季度企业用工需求调查

分析报告

镇江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

2013年7月8日

本报告2013年2季度供求状况分析数据,来自镇江市苏南人力资源市场和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镇江新区、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7个辖市区人力资源市场本季度有效供求状况信息。

2013年3季度企业用工需求分析数据,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向具有一定代表性的350家企业发放用工需求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获得。

一、市场供求基本情况

1.供求总体情况

2013年2季度进入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用人单位为5931家(次),同比(与去年2季度相比)减少1695家(次),减少幅度为22.23%,但是用人单位平均招聘人数增加5人;招聘总人数为111554人(次),同比增加7136人(次),增加幅度为6.83%;前来进行登记的各类求职人员共有86885人(次),同比减少2424人(次),减少幅度为2.72%;与去年2季度相比,需求总人数增加而求职总人数减少,求人倍率由去年2季度的1.17上升到今年2季度的1.28。

(详见图1)

图1.2013年2季度需求和求职人数环比、同比

2.各产业劳动力需求情况

从按产业分组的需求情况看,2013年2季度第一产业需求509人,占总需求的0.50%,环比上升44人,增加幅度9.46%;第二产业需求52100人,占总需求的51.31%,所占比重环比下降6.88个百分点,环比减少10303人,减少幅度16.51%;第三产业需求48935人,占总需求的48.19%,所占比重环比上升6.82个百分点,环比增加4564人,增加幅度10.29%。

(见图2)。

图2.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比重

3.各行业劳动力需求情况

从行业需求看,需求人数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占需求总量的49.96%,环比下降了6.78个百分点;其次是建筑业,受上半年房价持续上涨和我市城市化建设加大影响,占比由上季度的第四跃居第二,占需求总量的11.05%,环比上升了2.92个百分点;第三是第三产业中的住宿和餐饮业,占需求总量的10.77%,环比下降了0.89个百分点(详见图3)。

图3.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比重

4.用人单位劳动力需求情况

从经济类型看需求情况,企业的需求人数为111488人,占了总需求的99.95%,所占比重比上季度上升了0.61个百分点,占据各经济类型分组的绝对地位。

其中内资企业仍是企业需求的主体,需求96793人,所占企业需求比重环比减少1.19%,占86.8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需求8725人,所占企业需求比重环比增加0.89%,占7.83%;外商投资企业需求3640人,所占企业需求比重环比减少0.33%,占3.26%。

5.各类职业供求情况

从职业大类供求对比情况来看,今年2季度,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最多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为51066人和38102人,所占需求和求职比重分别是45.78%和43.87%,求人倍率由今年1季度的1.36下降至1.34,供求矛盾有所缓解,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主要包括剪折冲机床操作工、电子元件器件制造工、机械制造加工工、机械设备装配工和橡胶塑料制品生产工等;其次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为29487人和24668人,所占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分别为26.44%和28.40%,主要包括营业员、营销员、收银员和餐厅服务员等,求人倍率由今年1季度的1.37下降至1.20,供求矛盾也有所缓解

由于各地的经济结构、主导产业不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不一样,其职业供求状况存在差异(详见表1、表2)。

表1.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

地 区

需求大于供给缺口最大的

前十个职业

市本级

力工;服务员;营销员;电工;钳工;厨工;驾驶员;保安员;保洁员;收银员

京口

机械设备装配工;机械制造加工工;餐饮服务人员;营业员、收银员;加工中心操作工;体力工人;焊工;车工;推销展销人员;社会中介服务人员

润州

电子元件、器件制造工;服务员;力工;保安;钳工;社会中介服务;机械制造加工工;驾驶员;营销员;保洁员

丹徒

电子设备装配调试工;橡胶塑料制品生产工;机械设备装配工;餐厅服务员、厨工;焊工;车工;营业员;营销员

镇江

新区

力工;剪折冲机床操作工;机械设备装配工;电子设备装配调试工;缝纫工;车工;焊工;电工;数控;维修工

扬中

力工;餐厅服务员、厨工;剪折冲机床操作工;营业员;光伏产品一线操作工;营销员;焊工;机械设备装配工;橡胶塑料制品生产工;电子设备装配调试工

丹阳

力工;镜片生产线操作工;机械设备装配工;电子设备装配调试工;餐厅服务员、厨工;纺织用品制作工;焊工;冲压工;营业员;业务员

句容

电子操作工;营业工;服务员;力工;机械设备装配工;促销员;橡胶塑料制品生产工;驾驶员;修理工;收银员

表2.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

地 区

需求小于供给缺口最大的

前十个职业

市本级

预决算工程师;招标工程师;计划管理主管;资产营运主管;运营副总经理;城市规划师;园林设计师;给排水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淘宝策划推广

京口

计算机操作员;财会人员;秘书、打字员;采购人员;厨工;人事劳资业务员;保育、家庭服务员;机动车驾驶员;美容师;采购员

润州

秘书;磨工;财会人员;人事管理员;工件表面处理加工工;打字员;采购员;保管员;内勤;物业管理员

丹徒

行政管理;计算机操作员;财会人员;保洁员;秘书、打字员;采购人员;出纳;人事劳资业务员;保管员;内勤

镇江

新区

行政管理;秘书、打字员;计算机操作员;采购人员;行政人员;人事劳资业务员;保管员;保洁工;内勤;文员

扬中

行政文员;出纳;秘书、打字员;保管员;保洁工;人事劳资业务员;采购人员;内勤;计算机操作员;财会人员

丹阳

行政管理;秘书、打字员;计算机操作员;仓管人员;企业储备干部;人事劳资业务员;客户服务人员;保洁工;驾驶员;财会人员

句容

行政管理;秘书、打字员;计算机操作员;采购人员;出纳;人事劳资业务员;化验员;人事管理员;财会人员;项目经理

6.求职人员构成情况

从求职人员的构成情况看,今年2季度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新成长失业青年在求职人员类别中占主要部分。

新成长失业青年求职人员为42842人,所占比重为49.33%,比上季度增加9347人。

本市农村人员求职人员为20208人,所占比重为23.27%,比上季度减少2448人。

外来劳动力求职人员为11582人,所占比重为13.33%,比上季度减少488人。

各类失业人员求职人员为10042人,所占比重为11.56%,比上季度减少1522人。

7.招聘、应聘条件情况

(1)性别:

用人需求从性别上看,64.08%的市场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总体上看对男性的需求比重略大于对女性的需求。

男性需求比重为33.74%,对男性需求有明确要求的主要集中表现在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中。

女性需求比重较上季度有所下降,为30.34%,女性需求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的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中。

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女性求职人数低于男性求职人数,其所占比重分别为47.87%、52.13%。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男性和女性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29、1.28(见图4)。

 

图4.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

(2)年龄:

从年龄分组的供求情况来看,83.32%的用工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

25-34岁年龄段是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及求职的主体,分别占总需求的41.60%和求职总数的45.01%,求人倍率1.40;需求占比最多的其次是16-24岁年龄段,分别占总需求的20.40%和求职总数的20.53%,求人倍率1.49;求职占比最多的其次是35-44岁年龄段,分别占总需求的16.25%和求职总数的22.79%,求人倍率1.13。

而45岁以上年龄段的求职人员数多于需求数,分别占总需求的5.07%和求职总数的11.68%,求人倍率0.77。

(3)文化程度: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93.10%的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所要求。

需求最多的是要求高中文化的(包括职高、技校、中专),为40635人,占总需求的36.43%;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总计达47062人,占总需求的42.19%,我市产业升级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学历人力资源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求职人员结构上看,求职人员中高中文化程度(包括职高、技校、中专)人员是求职主体,为29528人,占求职比重的34.00%。

其次是大专文化程度人员,为23884人,占求职比重的27.50%。

而大专及以上学历求职人员为41589人,占求职比重的47.88%,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所带来的人力资源学历提升开始在人力资源市场中显现。

(4)技术等级或职称:

本季度供求双方在对技术等级的要求上与上季度略有降低。

从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要求看,用人需求对求职者有明确要求的占46.14%,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中级技能、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其所占比重为43.54%。

从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看,有技术等级要求的求职人员比重占40.77%,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职人员比重占到59.23%。

 

二、用工需求基本情况

1.调查企业用工、需求情况

2013年6月下半月在全市范围内共抽取350家企业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本次调查的企业包括大中小各类规模(不包括微型企业),其中规模最小10人,最大12939人,平均规模407人。

企业用工总人数142411人,3季度企业用工需求总人数7984人,占企业用工总人数的5.61%。

与2季度相比,企业用工需求总人数增加2246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用工需求总人数减少2086人。

从企业类型看,平均需求人数最多和需求人数与占当前用工人数比重(需求相对数量)最多的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平均需求人数47人,需求相对数量9.23%。

而平均需求人数次多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平均需求人数26人,需求相对数量3.42%。

需求相对数量次多的内资企业,平均需求人数17人,需求相对数量5.62%。

(详见表3)

表3.各类型企业用工、需求人数情况

调查企业类型

企业数

当前用工人数

需求

人数

需求与

用工比

企业平均

需求人数

内资企业

243

73384

4126

5.62%

17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51

25776

2379

9.23%

47

外商投资企业

56

43251

1479

3.42%

26

合计

350

142411

7984

5.61%

23

从行业划分看,350家企业覆盖了12大行业,其中制造业254家,占72.57%,当前用工人数115770人,需求人数6912,需求相对数量为5.97%;住宿餐饮业26家,占7.43%,当前用工人数4249人,需求人数289人,需求相对数量为6.80%;批发零售业27家,占7.71%,当前用工人数6549人,需求人数324人,需求相对数量为4.95%。

需求绝对数量最多的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

而需求相对数量最大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

(详见表4)

表4.各行业企业用工、需求人数情况

行业

企业数

用工人数

需求人数

需求与用工比

农、林、牧、渔业

5

842

15

1.78%

采矿业

4

1975

56

2.84%

制造业

254

115770

6912

5.97%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

805

0

0.00%

建筑业

7

3063

62

2.02%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7

6367

192

3.0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

117

18

15.38%

批发和零售业

27

6549

324

4.95%

住宿和餐饮业

26

4249

289

6.80%

房地产业

9

1223

46

3.76%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4

1278

50

3.9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

173

20

0.00%

合计

350

142411

7984

5.61%

2.调查企业招聘条件情况

(1)岗位要求

从岗位要求看,生产及操作人员是2013年3季度企业用工需求的主体,有4926人,占到了总需求的六成,主要集中于制衣制鞋业、电子电器业、机械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型企业;占比5.89%的470个商业及服务人员岗位需求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商务服务业等行业中。

图5.2013年3季度用工需求岗位要求

图6.2013年3季度和2012年3季度用工需求性别要求人数

(2)性别要求

从性别要求看,同比对性别有明确需求明显增加,增加了27.07个百分点。

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性别要求一样,调查企业的岗位需求中男性需求要高于女性需求。

2013年3季度男性、女性与无要求人员的需求比率约为1.44:

1:

1.09,具体为3142、2176与2363。

(3)年龄要求

从年龄要求看,2013年3季度企业招工在年龄要求上比较明确,35岁以下人员仍然受到企业青睐,占到了72.56%,是招工需求的主体,同比上升11.44%,其中26-35岁人员需求比重最大,占46.42%。

而无年龄要求招工需求同比下降14.98%,仅占总需求的11.87%。

图7.2013年3季度用工需求年龄要求

(4)文化程度要求

从文化程度要求看,2013年3季度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用工需求成为需求主体,占到了总需求的47.18%,这些需求主要分布在一线操作、服务和一般技术岗位。

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和无要求用工需求较去年同期不同程度下降,占比分别下降了0.35%和28.82%。

图8.2013年3季度用工需求文化程度要求人数

(5)技能等级要求

从技能等级要求看,无技能要求用工需求占到了总需求的66.72%,同比下降7.33%,企业更加青睐于拥有一定工作技能的劳动者去直接替补老员工流失的空缺岗位;而对于一些技术工种以及重要岗位要求技能达到初级及以上的占到总需求的33.28%。

 

图9.2013年3季度和2012年3季度用工需求技能等级要求

三、综述

2013年2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和2013年3季度企业用工需求状况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二季度市场供求呈现双升态势,求人倍率略有下降。

2013年2季度进入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用人单位为5931家(次),环比(与今年1季度相比)增加300家(次),增加幅度为5.33%,用人单位平均招聘人数相同;招聘总人数为111554人(次),环比增加4315人(次),增加幅度为4.02%;前来进行登记的各类求职人员共有86855人(次),环比增加5485人(次),增加幅度为6.74%;与今年1季度相比,需求总人数增加幅度小于求职总人数增加幅度,求人倍率(用人单位提供岗位数/求职人数)由今年1季度的1.32下降到2季度的1.28。

市场供求环比小幅上升,一方面2季度劳动力流动加剧(全市2季度办理录用登记备案26724人次和退工登记备案22258人次,远远高于1季度办理录用登记备案18589人次和15798人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用人单位家次增加和求职的失业人员增加成为供求环比小幅上升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2季度部分新建企业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如江苏君泰维景国际大酒店、扬中花鸟园健康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成为岗位供给环比小幅上升的原因之一;而在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大氛围下,应届毕业生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人数大大提高,较去年同期增加35.05%,这也成为求职环比小幅上升的原因之一。

2.三季度六成调查企业计划招工,同比需求略有减少。

参与企业用工需求调查的350家企业中,有208家企业在2013年3季度有用工需求和招工计划,占到全部样本企业的59.4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8%;用工需求总人数798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71%。

2013年3季度企业用工需求与用工人数比为5.61%,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6%。

2013年3季度计划招聘人数100人以上的企业有16家(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同),其中计划招聘人数300人以上的企业有2家,分别为句容市的巨宝精密加工(江苏)有限公司(1000人)和镇江新区的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300人)(详见表5)。

表5.2013年3季度用工需求人数在101人以上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所在地区

所属行业

企业性质

年初用工人数

需求人数

需求用工比

巨宝精密加工(江苏)有限公司

句容

制造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6200

950

15.32%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镇江新区

制造业

内资企业

1111

300

27.00%

江苏建华管桩有限公司

句容

制造业

外商投资企业

1940

280

14.43%

耐丝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镇江新区

制造业

内资企业

321

210

65.42%

江苏双仪光学器材有限公司

丹阳

制造业

外商投资企业

1390

210

15.11%

镇江强凌电子有限公司

京口

制造业

外商投资企业

2200

200

9.09%

镇江鼎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京口

制造业

内资企业

1998

155

7.76%

万新光学集团

丹阳

制造业

内资企业

1772

150

8.47%

先进光电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镇江新区

制造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785

150

19.11%

江苏华凯线束有限公司

丹阳

制造业

内资企业

700

120

17.14%

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镇江新区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内资企业

2890

102

3.53%

3.上半年近四成调查企业招工难,少数企业长期缺工。

参与企业用工需求调查的350家企业中,2013年上半年遭遇招工难的企业有128家,占比36.57%。

对于造成企业招工难现象的原因,调查企业认为求职人员在工资收入以及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待遇条件要求高是首要因素,其次原因为可供选择的求职人员数量少、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再次原因为求职人员中缺少受过培训、具备技能和经验的人员。

实质上造成企业招工难的根源在于结构性矛盾的存在。

一是岗位结构性矛盾的存在。

缺工企业提供的岗位需求以一线操作工和技术工为主,如机械设备装配工、餐厅服务员等,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工作强度相对较强,而求职者求职的岗位意向以“白领”居多,如行政办公人员、采购人员,工作环境相对较好、工作强度相对较小。

二是技能结构性矛盾的存在。

即企业提供的岗位需求和求职者求职的岗位意向达到一致,但是求职者本身的专业能力、技术等级达不到企业提供的岗位的要求,无法胜任岗位,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岗位,本地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者难以满足此类需求缺口。

三是待遇结构性矛盾的存在。

即企业提供的岗位需求和求职者求职的岗位意向达到一致,求职者具备岗位胜任力,但是企业愿意提供相应岗位的待遇和求职者的心理预期存在差异,协商后不能达成一致,最终导致企业未能招聘成功。

在2013年3季度计划招工的208家企业中,有118家企业表示目前缺工,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扩大生产。

其中属于短期缺工的企业有87家,加大人员储备、提高人员待遇和实现同工同酬是短期缺工企业解决缺工问题的有效办法;属于长期缺工的企业有31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8.86%,解决长期缺工企业的缺工问题则要从加大人员储备、提高人员待遇和健全长效激励入手。

四、对策建议

应对2013年3季度可能出现的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求职难问题,提出以下几条建议措施:

1.加强重点帮扶,化解招工难题。

各级人社部门,特别是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要对本地区缺工人数较多的企业主动服务,动态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并协助用人单位分析自身问题,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

2.加强宣传力度,转变企业理念。

首先要让企业对人力资源重新认识,不能单纯的把员工看作攫取利润的工具,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动力。

其次要指导企业制定合理的、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随着劳动力总量的下降,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即将过去,每年由人社部门公布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可作为企业的重要参考。

除了转变薪资管理理念外,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也有待转变。

因为员工不是机器,企业要对员工人性关怀,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不但让员工更有归属感,也是企业招工时的“活广告”。

3.加强职业指导,转变个人理念。

在转变个人求职理念的过程中,需要做的是进行职业指导和职业规划。

人社部门要联络镇江高校,通过选修课程设置、定期讲座、专职教师辅导等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指导,通过技能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为应届毕业生明确就业方向,提高求职成功率。

此外人社部门要设立专门窗口为失业人员、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指导服务,通过职介机构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

4.加强见习培训,提升培训实效。

一是要开展高校毕业生见习训练,高校毕业生见习训练就是开始个人职业生涯的最初培训,高校毕业生对于工作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不知道自己“愿干什么,能干什么”,缺少身体力行的感受,人社部门要搭建服务平台,确立企业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训练基地,积极认真组织见习训练,提高见习训练的实效性,并逐步增加见习训练基地和岗位数量,帮助应届高校毕业生走好就业培训第一步,同时做好企业与职业技术院校的对接,建立企业与职业技术院校互相扶持、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二是要开展在岗提升培训,人社部门要通过广泛宣传,联合企业开展针对性的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生产的淡季,通过培训最大程度的避免企业员工的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