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518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习题.docx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习题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一、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3、两种可变要素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

4、厂商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5、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6、企业在生产中的规模报酬问题

(二)难点

1、规模报酬的递增

2、不变和递减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

3、如何区分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4、两条脊线所围成的三个区域的特征

二、关键概念

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规模报酬

三、习题

(一)选择题

1、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平均产量增加;

B.平均产量减少;

C.平均产量不变;

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2、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

A.APl是递减的;B.APl为零;

C.MPl为零;D.MPl为负。

3、如果是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B.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报酬规律造成的;

D.边际报酬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5、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A.增加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B.减少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停止增加变动生产要素;

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6、生产要素最适度组合的选择条件是()

A.MRTS=P1/P2B.MU1/MU2=P1/P2

C.MRTSLK=w/rD.MPL/MPK=r/w

7、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8、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9、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要素不变;

D上述都正确。

10、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1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

A增加10%;B减少10%;

C增加大于10%;D增加小于10%。

(二)判断说明题

1、生产函数指的是要素投入量和最大产出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通常分为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两种类型。

2、生产函数的斜率是边际产量。

3、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上升,这时候,生产函数表现出成本递减。

4、当总成本不变时,工资率的增长将总是导致使用更多的资本。

5、当X产品需要两种生产要素:

A和B,生产函数为X=4A9B。

如果A、B价格相等,企业应使用同量的A和B。

6、如果生产要素A的边际实物产量(MPa)与A的使用量之积总是等于要素B的边际实物产量(MPb)与B的使用量之积,那么,如果A的价格是B的两倍,则一个追求成本最小化企业应该使用两倍于A的B要素量。

7、在生产过程中,当边际实物产量大于平均实物产量时,劳动的边际实物产量一定随着雇佣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8、规模收益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造成的。

9、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Y的价格与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X的价格之比。

10、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三)计算题

1、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又PL=3元,PK=5元。

求:

(1)产量

=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便用的L与K的数量。

(2)产量

=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量。

(3)总成本为160元时厂商均衡的

,L与K的值。

2、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劳动为唯一可变要素,固定成本既定。

短期生产函数为

=-0.1L3+6L2+12L

求:

(1)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企业雇佣工人的合理范围是多少?

(3)若已知劳动的价格为W=480,产品

的价格为40,则当利润最大时,企业生产多少产品

3、已知生产函数为

=L0.5K0.5。

试证明:

(1)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

(2)受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四)问答题

1、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个工人时在劳动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中他更关注哪一个?

2、为什么说扩展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生产者均衡?

3、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哪些阶段?

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4、怎样区分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5、分析判断“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那么,要素在生产上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变。

6、论述规模收益变动规律及其成因。

7、试运用生产理论说明理性的厂商如何组织生产。

8、试阐明资源最佳配置的含义及其实现条件。

(五)案例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联系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评析。

经济学上有一句话: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是说要想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其他东西。

应该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以解释许多行为和现象,但是尚不存在金科玉律,任何概括都有例外。

本文所说的赠报行为或许便是一例。

每年的12月份,各大报刊都作了大量的广告,以期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

在今年的元旦伊始,笔者到收发室拿报纸,看到这样一则通知,本地的一家晚报向各个班赠送一个月的报纸,并且可以在以后进行破订。

笔者当初没有注意,商家总要赠送一些使用品嘛,报社的这种行为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一个月以后,这种赠送行为仍然在进行,笔者就有了疑惑。

从订报者如一个班来说,在元旦这几天如果要订一份报纸的话,那么就会选择用较少的钱来订阅较多的报纸,也可以称之为追求阅读福利的最大化。

那么,被赠阅的这个班就会订阅其他报纸,其阅读福利肯定会比订阅那份赠阅的报纸要多。

报社的赠阅行为岂不是相当非理性?

其直接后果是驱逐了其中一部分本来会订阅该报纸的客户,大部分报刊是不会赠阅的。

但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分析,报社的这种赠阅行为却可能是符合成本收益的。

从短期分析看,报社的成本不一定会因为赠报而增加,办过报纸的人应该很清楚,报纸是存在规模经济的典型产品,发行量达到一定数量,报社所花的成本最低。

况且报纸这种产品,其产品的边际成本是很低的。

对报社来讲,如果今年的订阅量比上一年增加,那么报社应该增加印数,如果今年的订阅量比上一年有少量降低,那么报社可以按上一年的订阅量印刷,因为报社形成的生产要素可以不去调整,减少要素的投入来达到减少产量的做法可能会导致成本的提高。

因为报社原有的工作人员、运作程序等就需要进行调整,而把多余的报纸送出去,所以这种赠送根本就不会增加成本。

况且在受赠的客户中,有一部分会订阅该报刊,因为他们可以用11个月的钱来看12个月的报纸。

这对报社来说,也会增加这后来订阅该报刊的小部分收益。

更为重要的是,报社的这种赠阅行为有如公益行为,扩大了该报刊的知名度,这也是一种收益,而且比金钱的收益更加重要。

从长期分析看,一份报纸是可以形成偏好的,读者基本上不会因为报社的赠阅行为而改变对该报的偏好程度。

事实上,一个读者既然可以在文化支出上订一份报刊,那么他也不会因为可能享受那点赠阅而改变偏好,所以他们基本上不会在乎这种赠阅行为。

即使读者对那点赠阅有心,他也不可能获得该额外阅读福利,因为报社处于信息有利的一面,读者既不知道在哪一年要进行赠阅,也不知道报社在哪一年要进行赠阅,也不知道赠阅的对象是谁。

笔者看来,学校的班级受赠的概率较高,但学校的班级也不会这样去总结规律,或者说等到总结规律时已经毕业了。

因此,赠阅行为的信息和主动权艘掌握在报社手中,报社不会应为赠报而减少客户。

从长期分析来看,报社的长期赠阅仍然可以理解,不知道这份报纸还会不会继续赠阅下去,这有待于实践来检验。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赠报的行为表面上是驱逐订阅客户的,但实质上符合成本收益的分析,报社这一生产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

对受赠的客户来说,他们因为报社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而享受到了免费的午餐。

案例来源:

吕明晓:

“赠报的免费午餐”载于《经济学消息报》,2002年5月31日,第二版。

在编辑过程中作了适当删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D)3.(D)4(B)5.(A)

6.(C)7.(B)8.(C)9.(A)10.(D)

(二)判断题

1、对

2、对

3、对

4、错

【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厂商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解析】:

如果利率的增长超过工资率的增长,则会导致使用较少资本。

5、对

【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两种可变要素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

【解析】:

运用最佳要素投入组合必须满足各要素边际产量之比等于要素价格之比可以得出上述结论正确。

6、对

【解析】:

同样运用最佳要素投入组合必须满足各要素边际产量之比等于要素价格之比可以得出上述结论正确。

7、错

【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

【解析】:

在生产过程中,当边际实物产量大于平均实物产量时,劳动的边际实物产量一定随着雇佣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8、错

【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规模报酬变化规律

【解析】:

规模收益递减是由于企业规模扩大造成的内在不经济引起的。

9、错

【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等生产线的含义

【解析】:

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X的价格与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Y的价格之比。

10、对

(三)计算题

1、【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考察厂商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解析】:

(1)对于生产函数

,可得MPL=

和MPK=

将MPL、MPK代入厂商均衡条件

,得

将L=K代入产量

=10时生产函数

=10,得L=K=10。

则TC=3L+5K=30+50=80

所以,当产量

=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为80元,使用的L当K的数量均为10。

(2)由

(1)可知,当厂商均衡时,L=K。

将L=K代入产量

=25时的生产函数

=25,得K=L=25,那么

TC=3L+5K=3×25+5×25=200

所以,当产量

=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为200元,使用的L当K的数量均为25。

(3)同理由

(1)可知,当厂商均衡时,L=K。

将L=K代入总成本为160元的成本函数3L+5K=160,得:

K=L=20

=20

所以,当成本为160元时厂商的均衡产量为20,使用的L与K的数量均为20。

2、【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及其应用

【解析】:

(1)平均产量AP=

边际产量MP=(TP)′=-0.3L2+12L+12

(2)企业应在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为正的生产阶段组成生产,因此雇佣工人的数量也应在此范围内

内。

对AP求导,得

即L=30。

当L=30时,AP取得最大值,L>30,AP开始递减。

令MP=-0.3L2+12L+12=0,得L=40.98≈41,

所以企业雇用工人的合理范围为30≤L≤41。

(3)利润

=P

-WL=40(-0.1L3+6L2+12L)-480L=-4L3+240L2+480L-480L

′=-12L2+480L,

′=0时,L=0(舍去)或L=40。

当L=40时,

″<0,所以L=40时,利润

最大。

此时,产量

=0.1×403+6×402+12×40=3680

3、【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两种可变要素投入的最佳组合条件

【解析】:

(1)

=ƒ(L,K)=L0.5K0.5

则F(λL,λK)=(λL)0.5=λ0.5+0.5L0.5K0.5=λL0.5K0.5=λ

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

(2)假定资本K的报入量不变(用

表示),则L为可变投入量。

对于生产函数

=L0.5

0.5

MPPL=0.5

L-0.5

这表明,当资本使用量既定时,随着使用的劳动量L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同样,

这表明,当劳动使用量既定时,随着使用量的资本量K的增加,资本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上述分析表明该生产过程受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四)问答题

1、【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单要素投入情况下的边际产量变化规律

【解析】:

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个工人时,在劳动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中他更关注边际产量。

厂商的理性决策在第二区域,在此区域,劳动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都是递减的,但其中却可能存在着使利润极大化的点,右界点上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零。

因此,只要增雇的这名工人的边际产量大于零,就能够带来总产量的增加,企业主就可能雇佣他。

2、【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扩展线的基本含义

【解析】:

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函数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会发生平行移动;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线也会发生平行移动。

这些不同的等产量线和等成本产量线的切点就是生产的均衡点,因此,扩展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生产者均衡点。

它表示当生产的成本或产量发生变化时,企业便会沿扩展线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3、【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规模收益变化规律

【解析】:

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三个阶段:

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

在开始生产的最初阶段,由于要素的投入带来了生产专业程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合理、先进的管理进一步发挥各要素的组合功能,所以最初阶段企业的规模收益呈递增趋势;随着规模的进一步递增,生产要素的组合受到了技术的限制,因此,规模收益转为常数;如果继续增加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是管理效率的降低,生产效率的下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诸要素能力不均衡时,如果还存在潜在生产能力,那么最低生产能力因素的略微提高,将会带来整体生产能力的提高,反之,如果整体生产能力已趋极限,继续增加投入,将是得不偿失的。

4、【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与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函数区别

【解析】:

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反映的是资本和劳动在技术上必须以固定比例投入的情形,其等产量曲线为一直角形式,表示劳动与资本完全不可替代。

只有当劳动与资本的投入都增加K倍时,其产量才会增加K倍,所以固定比例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

然而,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可以是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也可以是可变比例的生产函数。

5、【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规模报酬与边际技术替代率区别

【解析】:

规模报酬与边际技术替代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规模报酬指的是企业本身的规模发生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情况,而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研究在企业的规模一定时,所投入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

当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时,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可能不变,也可能递减,所以,规模报酬不变与边际技术替代率不变没有因果联系。

6、【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规模收益变动规律的原因

【解析】:

规模收益变动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的条件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一比例同时增加时,最初这种生产规模的扩大会使得产量增加超过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当规模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产量的增加会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会出现产量的绝对减少。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厂商规模的扩大使得厂商的生产由内在经济逐渐转向内在不经济。

在规模扩大的初期,厂商可以购置到大型的先进机器设备,这是小规模生产所无法解决的。

随着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在内部进一步实行专业分工,提高生产率。

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可以发挥管理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并且大规模的生产有利于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另一方面,大厂商在购买生产要素方面往往拥有某些优厚的条件,从而使得成本支出减少。

因此,随着厂商规模的扩大,收益的增加量会超过投入的增加量,从而出现规模收益递增。

但是,厂商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当产商的规模扩大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于管理机构越来越庞大,信息不畅,从而出现管理效率下降的现象。

此外,一方面厂商规模的扩大使得信息处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增加,可能抵消规模经济带来的利益。

另一方面,当厂商的规模扩大到只有提高价格才能购买到足够的生产要素时,厂商的成本势必增加。

这些因素最终会导致生产出现规模收益递减。

当然,在规模收益递增和递减阶段会出现规模收益不变阶段,这一阶段的长短在不同的生产过程中表现不同。

7、【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生产理论的应用

【解析】:

对于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情况,其最优生产投入量应在第二阶段,即在该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下降且边际产量大于零的阶段。

因为,在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若继续增加该要素的投入量,总产量和平均产量会相应增加,因而,理性的生产者将不会处于该阶段;在第三阶段,边际产量小于零,若减少该要素的投入量,总产量会相应增加,因而,理性的生产者也不会处于该阶段。

至于生产者究竟在第二阶段内的哪一点为最佳,则取决于该要素投入所能带来的收益与其花费的成本的比较。

若它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它带来的边际成本,则它的最佳投入数量就达到了。

否则,需要增加或减少投入量。

对于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生产要素,其投入比例取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和各要素的价格,当MRTSLK=w/r时,要素的投入比例为最佳。

如此确定的比例有无数个,表现为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有无数个切点,这些切点构成生产的扩展线。

那么,理性的生产者应选择生产扩展线上的哪一点,取决于产品价格和要素的规模收益情况。

生产规模的确定需由收益情况来定。

如果规模收益呈递增趋势,则生产规模应继续扩大,增加使用各要素的数量;如果呈递减趋势,则生产规模应缩小,直到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阶段。

8、【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资源最佳配置的含义与条件

【解析】:

资源最佳配置是指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产出,实现资源最充分利用的状态。

如果说生产等产量线规定了各种产出水平的主观条件,那么,等成本线则规定了厂商可能达到某一产出水平的客观条件。

因此,要确定资源最充分利用的条件和界限,就需要把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结合起来考察。

这分两种情况:

一是在即定的产出水平下,如何求得最低成本,这就需要使既定的生产等量线与离原点尽可能近的一条等成本线相切,切点则为资源最佳配置点。

二是厂商投入的成本和要素价格已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得最大产出水平。

这就需要使既定的等成本线与离原点尽可能远的一条等产量线相切,切点则为资源最佳配置点。

总之,资源的最佳配置点乃是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的切点。

可见,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条件必须是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

这可以说是第一层次的条件。

由于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等成本线的斜率为PL/PK,等产量线的斜率为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由于MRTSLK=MPL/MPK,因而,MPL/MPK=PL/PK,其经济含义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条件必须是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相等。

这可以说是第二层次的条件。

由MPL/MPK=PL/PK可推出MPL/PL=MPK/PK,其经济含义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条件必须是:

厂商购买劳动与资本所支出的每一元钱所获得的边际产量相等。

这可以说是第三层次的条件。

  (五)案例评析:

【解题思路】:

本题考察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目标假设

【解析】:

企业的行为取决于其目标。

在现实中,企业可能有各种目标,但是,如同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假定一个理性消费者是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一样,在分析企业行为时,从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承担的经济责任出发,微观经济学假定厂商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

利润最大化就是要获得最大可能的利润。

它是稀缺性的直接结果,是为了是稀缺资源得到最好的使用。

所以,使稀缺资源得到最好使用与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同一回事。

在现实中,企业可能还有其他目标,如销售量最大化、为社会谋福利等等。

但利润最大化仍不失为一个合理的假设。

就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利润最大化是基本目标。

因此,利润最大化是基本目标。

因此,利润最大化目标符合现实。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有利于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所谓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在产量既定的条件下实现成本尽可能的小,或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达到产量尽可能的大。

企业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其直接结果能够达到微观层次上的资源有效配置,进而也给宏观层次上的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从这点上讲,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理性行为。

本案例分析了报社作为生产厂商的赠报行为,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阐述了报社是如何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的,看似非理性,实则理性,可以引发我们对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进行思考,试用西方经济学生产者行为理论和方法对上述现象进行评述。

 

四、考研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选自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

2.一横轴表示劳动,纵轴表示资本,等成本线的斜率是

A.PL/PXB.-PL/PX

C.PX/PLD.-PX/PL

3.如果增加一单位劳动可减少三单位资本且能使产量不变,则MRSLK为:

A.1/3B.3

C.1D.6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C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D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5.当单个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为最佳时,必然有:

A.总产量达到最大B.边际产量达到最高

C.平均产量大于或等于边际产量D.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二)问答题(选自南开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生产的三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通常会在第二阶段进行生产?

参考答案

(一)

1.D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总产量与边际产量关系。

【解析】:

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2.B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等成本线特征。

【解析】:

等成本线斜率为-PL/PX

3.B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边际技术替代率定义。

【解析】:

MRSLK表示一单位劳动可以替代三单位资本

4.C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解析】: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5.C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投入要素的最佳阶段

【解析】:

当平均产量大于等于边际产量后,投入要素进入生产第二阶段,才有可能产生最佳投入量,至于在哪一点取得需要看其要素价格情况而定。

(二)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单一投入要素的生产阶段

【解析】:

单一投入要素的三个生产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边际产出递增,因为生产的规模效益正在表现出来;在第二个阶段,边际产出递减,总产出增长的速度放慢;边际产出为零时,总产出极大化。

过了这一点,边际产出负增长,总产出下降。

生产的合理区域在边际产出递减到边际产出为零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