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0892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3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docx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

分部分项名称

计算规则

图解

备注

常用基数计算

外墙外边线L外=建筑物平面图外围墙线之和

外墙中心线L中=L外-外墙厚X4

内墙净长线L内=建筑物平面图中所有内墙长度之和

建筑物底层面积S底=底层平面图勒脚以上外围水平投影面积

 

L外(平整场地、勒脚、腰线、外墙勾缝抹灰、散水等)

L中(外墙挖基槽、垫层、基础砌筑、防潮层、圈梁、墙身砌筑等)

L内(内墙挖基槽、垫层、基础砌筑、防潮层、圈梁、墙身砌筑、抹灰等)

土石方工程

 

平整场地:

1、定义——是指建筑场地以内,以设计室外地坪为准,±30cm挖、填土方及找平。

2、工程量计算方法——按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以平方米计算。

 

(挡土板的工程量——按面积计算)

计算土石方工程前必须已知的条件:

1、土壤及岩石类别的确定:

土壤类别:

普通土——一、二类土;坚土——三类土;                   砂砾坚土——四类土。

岩石类别:

松石、次坚石、普坚石、特坚石

2、地下水位标高;

 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壤称为干土;以上的土壤称为湿土

3、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挖土深度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计算起点,施工方法是指人工挖土方或机械挖土方。

4、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渣清运方法及运距;

5、其他有关资料。

当无施工组织设计时,一般默认的条件是:

土壤类别:

坚土(三类土),且为干土;

施工方法:

人工挖(填)土;

运输工具:

单(双)轮车;

运距:

50m。

其他相关规定

1、人工挖湿土时,人工应乘以系数1.18。

在同一槽坑内有干、湿土时,应分别计算,第一步:

将同一槽、坑内干湿土的体积分别计算出来。

第二步:

将湿土乘以系数后加上干土的体积按该槽、坑的全深计算套定额。

2、在有挡土板支撑下挖土方时,应按实挖体积确定工程量,套定额时人工乘以系数1.43。

3、挖桩间土方时,按实挖体积(扣除桩体所占体积)确定工程量,套定额时人工乘以系数1.50。

4、机械挖土方时,通常还需要人工配合挖土。

因此,机械挖土方时,需分别计算机械挖土和人工挖土的工程量。

机械挖土工程量可按全部开挖量的90%计算。

人工挖土工程量按全部开挖量的10%计算,且人工挖土项目套用定额时,人工应乘以系数2.0。

5、围墙、挡土墙、窨井、化粪池等都不计算平整场地。

6、基槽放坡开挖时,在交接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但单位工程中如内墙过多、过密,交接处重复计算工程量过大,已超出大开挖的土方量时,应按大开挖计算工程量

7、原槽、坑作基础垫层,放坡应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

挖地槽(沟槽)

1、定义——槽底宽度≤3m,槽长>3×槽宽的挖土。

2、工程量计算方法——按地槽的横截面面积×槽长以m3计算,地槽中内外凸出部分(垛、附墙烟囱)体积并入地槽工程量内计算。

3、地槽深度h——地槽底面至设计室外地坪。

4、地槽长度——外墙按外墙的中心线L中计算

内墙按内墙地槽的净长线L内槽计算

5、地槽宽度——图示

6、挖地槽工程量计算式

1)不放坡、不设挡土板时:

V=(B+2C)×H×(L中+L内槽)

2)由垫层下表面放坡时:

V=(B+2C+kH)×H×(L中+L内槽)

3)由垫层上表面放坡时:

V=【B×H1+(B+kH2)×H2】×(L中+L内槽)

4)支设双面挡土板时:

V=(B+2C+0.2)×H×(L中+L内槽)

                             

挖地坑——按体积计算

1、定义——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且坑底的长与宽之比小于或等于3的挖土工程成为挖地坑。

2、计算公式

1)不放坡不支设挡土板时

V=(独立基础垫层长度a+2C)×(独立基础垫层宽度b+2C)×H

2)放坡时

挖土方——按体积计算

1、定义——凡图示槽底宽度在3m以外,坑底面积在20m2以外,平整场地时挖土方的厚度在30cm以外者,均称为挖土方

2、计算方法——方格网法(竖向布置)

首先根据开挖场地的地形图(或直接测量地形)划分方格网。

方格的大小视地形变化的复杂程度及计算要求的精度不同而不同,一般方格的大小为20×20m(也可10×10m)。

然后按设计总图或竖向布置图,在方格网上套划出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即施工后需达到的高度)和自然标高(原地形高度),设计标高与自然标高之差即为施工高度,“—”表示挖方,“+”表示填方

回填土——按体积计算

回填土包括夯实填土和松散填土两类,按m3计算工程量

1、基础回填土

V=V挖土-V室外设计地坪以下被埋设的基础和垫层

2、室内(房心)回填土:

室内回填土系为形成室内外高差,而在室外设计地面上、地面垫层以下,房心的部位填设的土体。

V=室内主墙之间的面积乘以回填土厚度h

=(S底-L中×外墙厚-L内×内墙厚)×(室内外高差-地面垫层厚-地面面层厚)

土方运输——按体积计算

1、计算公式V=V挖土(全部挖土)-V回填(基础、管道、房心)式中计算结果为正时为余土外运,负值时为亏土内运

 

 

 

 

 

 

 

 

砌筑工程

 

基础与墙身的划分

1、基础与墙(柱)身使用同一种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设计地面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柱)身。

2、基础与墙身采用不同材料时,当材料分界线与室内设计地面高度h在±300以内者,以不同材料分界处为界;h超过±300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

3、砖石围墙以设计室外地坪为分界线,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

计算规则

砖基础不分墙厚和高度,按图示尺寸以m3计算。

基础长度:

外墙墙基按外墙的中心线L中计算;内墙墙基按内墙的净长线L内计算。

不扣除:

基础大放脚T形接头处的重叠部分,嵌入基础内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防潮层、单个面积在0.3m2以内孔洞所占体积。

附墙垛基础宽出部分体积应并入基础工程量内。

应扣除:

嵌入基础内的钢筋砼柱和地圈梁的体积

计算公式

砖基础大放脚有等式和不等高式两种砌法,计算公式是:

  V=墙厚×(基础高度+折加高度)×(L中+L内)-梁柱体积

 

 

 

砌筑工程的内容

包括砖石基础、墙体、零星砌体

 

墙体砌筑

计算规则

计算方法:

应区分不同墙厚和砌筑砂浆种类以m3计算。

应扣除:

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嵌入墙身的钢筋砼柱(如GZ)、梁(GL、QL等),砖平拱,钢筋砖过梁,暖气包壁龛的体积。

不扣除:

梁头,内外墙板头,檩木,垫木,木楞头,沿椽木,木砖、门窗走头,砖墙内的加固钢筋,木筋,铁件,钢管,每个在0.3m2以下孔洞等所占体积。

不增加:

凸出墙面的窗台虎头砖,压顶线,山墙泛水,烟囱根,门窗套,三皮砖以内的腰线和挑檐等体积

并入:

砖垛,三皮砖以上的腰线和挑檐等的体积             女儿墙体积分别不同墙厚并入外墙内计算,女儿墙高度自外墙顶面算至女儿墙压顶的下皮。

计算公式

墙体体积=(墙体长度×墙体高度-门窗洞口面积)×墙厚-嵌入墙体内的钢筋砼柱、圈梁、过梁体积+砖垛、女儿墙等体积

墙体长度

外墙长度按外墙的中心线L中计算,内墙长度按内墙的净长线L内计算。

墙身高度

1、外墙墙身高度:

①     坡屋面无檐口天棚者算至屋面板底。

②     有屋架、且室内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另加200mm;无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加300mm,出檐宽度超过600mm时,应按实砌高度计算

③平屋面应算至钢筋砼板底面。

2、内墙墙身高度:

①位于屋架下弦者,其高度算至屋架底。

②无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00mm。

③有钢筋砼楼板隔层者,算至板面。

④有框架梁时,应算至框架梁底面——框架结构的填充墙。

3、内、外山墙墙身高度:

按其平均高度计算。

砖平拱——应扣除

钢筋砖过梁——应扣除

所依附的墙体砖垛——并入

 

框架结构填充墙:

框架间砌体,以框架梁柱间的净空面积乘以厚度计算。

框架外表镶贴砖部分,应并入框架间砌体工程量内计算。

 

 

 

多孔砖墙、空心砖墙

按图示厚度以m3计算,不扣除其孔、空心部分的体积。

 

 

 

砌块砌体

加气砼墙、硅酸盐砌块墙、水泥煤渣空心墙等,按m3计算

按设计规定需要镶嵌砖砌体部分,已包含在定额内,不另计算。

 

 

 

 

其他砌体——4、检查井、化粪池

检查井分有地下水和无地下水两种;

化粪池有效容积在50立方米以内时,不分化粪池的形状和深浅,按垫层以上实有外形体积计算。

定额中已包括了土方挖、运、填、垫层、板、墙、顶盖、粉刷等,不另计算

化粪池有效容积50立方米以上者,分别列项套用相应定额

 

 

砌体钢筋加固

砌体钢筋加固是指砌体内加固用钢筋,是砖混结构抗震加固的措施。

常见的有墙与墙之间和构造柱与墙之间的拉结钢筋加固。

砌体钢筋加固的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t计算。

计算方法见下节砼和钢筋砼工程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3、厕所蹲台、水槽脚、煤箱、暗沟、台阶挡墙或梯带、花台、花池及支撑地楞的砖墩,房上烟囱及毛石墙的门窗立边、窗台虎头砖等按实砌体积,以m3计算,套用零星砌体项目。

 

 

 

砖砌台阶(不包括梯带)按水平投影面积以m2计算。

回退300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

分部分项名称

计算规则

图解

备注

 

砼及钢筋砼工程

(现浇砼基础)

1、现浇砼基础

(1)基础与柱或墙的分界线——以基础的扩大顶面为界。

以下为基础,以上为柱或墙。

(2)墙(柱)下钢筋砼条形基础(带形基础)

A、无梁式(板式)带形基础

 

 

 

B、有梁式(带肋)带形基础(h3≤4b)

 

 

 

 

基础长度:

外墙按L中,内墙按L内

 

 

A、无梁式(板式)带形基础

B、有梁式(带肋)带形基础(h3≤4b)

对于B:

当h3≤4b时,按有梁式条基计算; h3>4b时,h1+h2部分按无梁式条基计算,h3部分按墙体计算。

 

 

(3)柱下钢筋砼独立基础

A、阶台形基础

 

 

B、锥台形基础

 

 

 

 

                            

A、阶台形基础

B、锥台形基础

 

 

(4)满堂基础——筏板基础

A、无梁式筏板基础

 

 

B、有梁式筏板基础

 

 

 

 

 

 

 

 

 

 

 

 

 

 

 

A、无梁式筏板基础

 

B、有梁式筏板基础

 

 

 

 

计算规则

图解

备注

分部分项名称

砼及钢筋砼工程

(现浇砼柱)

2、现浇砼柱

(1)计算公式——

(2)柱高的确定

A、有梁板柱高,自柱基的上表面至楼板的上表面计算

B、无梁板柱高,自柱基的上表面至柱帽的下表面计算

C、框架柱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A、有梁板柱高

 

 B、无梁板柱高

 

 

 

 

C、框架柱柱高

 

 

 

 

 

分部分项名称

计算规则

图解

备注

 

砼及钢筋砼工程

(现浇砼构造柱)

3、 构造柱工程量

1)构造柱高:

由于构造柱根部一般锚固在地圈梁内,因此,柱高应自地圈梁的顶部至柱顶部高度计算。

2)构造柱横截面面积:

构造柱一般是先砌砖后浇砼。

在砌砖时一般每隔五皮砖(约300mm)两边各留一马牙槎,槎口宽度为60mm。

3)构造柱工程量

 

4)构造柱横截面面积:

计算构造柱体积时,与墙体嵌接部分的体积应并入到柱身体积内。

因此,可按基本截面宽度两边各加30mm计算。

计算方法如下:

A、一字形S=(d1+0.06)×d2

B、L形:

   S=(d1+0.03)×(d2+0.03)

C、十字形:

 S=(d1+0.06)×(d2+0.06)

D、T形:

   S=(d1+0.06)×(d2+0.03)

 

 

A、 一字形

B、L形

C、十字形

D、T形

 

(1)突出墙面的构造柱按全部体积以捣制矩形柱定额执行

(2)构造柱只适用于先砌墙后浇柱的情况,如构造柱为先浇柱后砌墙者,不论断面大小,均按周长1.2m以内捣制矩形柱定额执行。

(3)墙心柱按构造柱相应定额和相关说明执行。

(4)依附于柱上的牛腿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依附于柱上的悬臂梁按单梁有关规定计算。

 

砼及钢筋砼工程

(现浇梁)

4、现浇砼梁

1)计算公式——V=梁长×梁断面面积

2)梁长的取法:

⏹       断梁不断柱、断次梁不断主梁。

即主、次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次梁与柱或主梁连接时,次梁长度算至柱侧面或主梁侧面。

 

 

 

1、梁体积计算注意——伸入墙内的梁头应计算在梁体积内;梁头有现浇梁垫者,其体积应并入梁内计算。

2、、圈梁与过梁连接时,应分别套用圈梁、过梁定额,其过梁长度按门|窗|空洞洞口外围宽度两端共加50cm计算

3、悬臂梁与柱或圈梁连接时,按悬臂部分计算工程量;独立(未与柱或圈梁连接)的悬臂梁按整个体积计算工程量。

 

 

 

 

 

砼及钢筋砼工程

(现浇板)

5、现浇砼板

1)计算公式——V=板长×板宽×板厚

2)一般现浇板计算方法

(1)有梁板系指主梁(次梁)与板现浇成一体。

其工程量按梁板体积和计算。

(2)无梁板系指不带梁直接用柱帽支撑的板。

其体积按板与柱帽体积和计算。

(3)平板指无柱、梁而直接由墙支撑的板。

其工程量按板体积计算。

一般现浇板计算方法

(4)伸入墙内的板头应并入板内计算;

(5)有多种板连接时,以墙的中心线为界。

(6)现浇框架梁和现浇板连接在一起时按有梁板计算。

 

 

砼及钢筋砼工程

(挑檐天沟)

6、挑檐天沟——按体积计算

(1)定义——现浇挑檐天沟与屋面板连接在一起时,按外墙皮为分界线;与圈梁连接在一起时,按圈梁外皮为分界线。

分界线以外为挑檐天沟。

(2)公式

 

 

 

挑檐板计算

挑檐板工程量计算中,应将嵌入墙内的梁单独套用相应梁的定额。

而挑檐板工程量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套用遮阳板定额。

 

 

7、现浇砼墙

1)现浇框架结构的剪力墙

(1)计算方法:

按图示尺寸以m3计算。

应扣除门窗洞口及0.3m2以外孔洞所占体积。

(2)计算公式

V=墙长×墙高×墙厚-0.3m2以外的门窗洞口面积×墙厚

式中:

墙长——外墙按L中,内墙按L内(有柱者均算至柱侧).

           墙高——自基础上表面算至墙顶。

           墙厚——按图纸规定。

(3)剪力墙带暗柱(柱不突出墙外)时,柱工程量不单独计算,按柱和墙体积和套用墙子目

(4)剪力墙带明柱(一端或两端突出墙外的柱),柱和墙应分开计算工程量,分别套用相应定额。

2)直形墙

凡地下室墙厚在35cm以内者,称为直形墙。

按相应定额以体积计算其工程量。

3)挡土墙和地下室墙

凡地下室墙厚超过35cm者,称为挡土墙。

按相应定额以体积计算其工程量。

 

 

 

 

8、现浇整体楼梯

1)  定义:

整体楼梯系将楼梯踏步板、梯井斜梁、支撑梯井斜梁的平台梁和梯口梁(与楼面相连接的梁)、楼梯间两端的休息平台等浇筑成一整体的楼梯

2)  工程量计算方法——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1)有两道梯口梁时:

当C≤300mm时,S=B×L

当C>300mm时,S=1.08(BL-CX)

(2)仅有一道梯口梁时:

当C≤300mm时,S=B×L

当C>300mm时,S=1.08(BL-CX)

 

(1)有两道梯口梁

(2)仅有一道梯口梁

 

 

 

 

9、现浇砼阳台、雨篷、遮阳板

(1)计算方法——按伸出墙外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工程量

10、其他现浇砼构件工程量计算

1)现浇池槽按实际体积计算工程量。

2)台阶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工程量,台阶与平台连接时其分界线以最上层踏步外沿加300mm计算。

3)现浇砼栏板、扶手按延长米计算工程量,包括伸入墙内部分。

特别地,楼梯栏板和扶手长度应按水平投影长度乘以1.15折算成斜长计算。

4)阳台栏板如采用砖砌、混凝土漏花,金属构件等,应按相应定额分别计算。

阳台扶手带花台或花池者应另行计算其工程量。

现浇花台板按零星项目执行,现浇花池按体积套用池槽定额。

5)现浇板带(预制砼板补板缝)在150mm以内者,不计算工程量,板缝宽度超过150mm者,按平板定额执行。

6)小型构件、零星构件均指单件体积在0.05m3以内未列项目的构件。

7)小立柱是指周长在48cm内,高度在1.5m内的现浇独立柱,应按体积套用相应定额计算其工程量。

计算注意:

1、  阳台——伸出墙外的牛腿、沿口梁已包括在定额内,不另行计算工程量。

但嵌入墙内的梁应单独计算其工程量。

2、              雨篷——当H≤200mm时,雨篷工程量按伸出墙外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当H>200mm时,垂直部分以延长米计算工程量,套用栏板定额,水平部分按雨篷计。

3、  若雨篷板下带有悬挑牛腿梁时,牛腿梁已包括在定额内,不得在计算其工程量。

 

 

预制砼工程

 

预制砼工程量计算规则

1、计算规则

预制砼工程量,一般均以设计图示尺寸的实际体积乘以相应的制作损耗率计算工程量,不扣除板内钢筋、铁件及小于0.3×0.3m以内孔洞所占体积。

2、计算公式

预制钢筋砼桩体积=图示体积×1.02

其他各类预制砼构件=图示体积×1.015

预制砼构件的运输和安装

1、计算方法

预制砼构件的运输和安装除注明者外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实际体积乘以相应损耗系数计算。

2、计算公式

预制钢筋砼桩运输体积=图示体积×1.019

其他各类预制钢筋砼构件运输体积=图示体积×1.013

预制钢筋砼桩安装体积=图示体积×1.015

其他各类预制钢筋砼构件安装体积=图示体积×1.003

预制砼构件运输

预制钢筋砼构件的种类多,形状、大小也各不相同,因而运输时所用的装卸和运输工具也不同。

为方便计价,定额根据构件的形状、大小、装卸的灵活程度等因素,将预制钢筋砼构件分为六类

预制砼构件安装

1、组合屋架的安装,以砼部分实际体积计算,钢杆件部分不计工程量。

2、漏花安装,执行小型构件安装定额(指单件体积小于0.1m3的构件安装),其体积按洞口面积乘以厚度以m3计算,不扣除空花体积。

3、长向空心板与空心板的区分:

其划分以扣除板中的园孔后的每块体积为依据,以0.3m3为界限,0.3以上为长向空心板,0.3以下为空心板。

预制钢筋砼构件接头灌缝

灌缝定义:

预制钢筋砼构件接头灌缝,是指构件的座浆、灌缝、堵板孔、塞板、灌梁缝等内容。

计算方法:

预制钢筋砼构件接头灌缝工程量以构件实际体积以m3计算

相关问题说明:

1、任何预制构件均需计算接头灌缝工程量。

常见的灌缝构件是:

空心板和过梁

2、空心板灌缝定额中,已经包含了空心板堵孔的工料。

 

 

 

 

 

 

 

 

 

 

 

现浇砼模板及支撑

 

一、计算规则

现浇砼及钢筋砼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外,均应区别模板的不同材质,按砼与模板的接触面积,以m2计算。

二、砼构件的尺寸和构件定义

基础|柱|梁|墙|板|挑檐|零星构件的尺寸取定、构件定义与砼和钢筋砼分部工程中的规定基本相同。

不同点是:

1、平板与QL、GL连接时,板算至梁侧面;

2、预制板缝宽度在60mm以上时,按现浇平板计算;60mm以下板缝已在板缝接头灌缝定额子目内考虑,不另计算。

3、墙与板相交,墙高算至板的底面;

4、墙与梁同厚时,梁合并到板内计算;

5、带反梁的雨篷按有梁板定额子目计算。

三、3.6m超高支撑工程量

1、  现浇钢筋砼柱、梁、墙、板的支撑高度(自室外地坪或板面至板底之间的高度)是以3.6m为准的,高度超过3.6m以上部分,另按超过部分计算增加支撑工程量。

四、阳台、雨篷工程量

1、  阳台、雨篷模板工程量按图示外挑部分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挑出墙外的悬臂梁及板边模板不另计算。

2、  雨篷翻边突出板面高度在200mm以内时,按翻边的外边线长度乘以突出板面高度,并入雨篷内计算。

3、  雨篷翻边突出板面高度在(120,600]内时,翻边按天沟计算

4、  雨篷翻边突出板面高度在(600,1200]内时,翻边按栏板计算

5、  雨篷翻边突出板面高度超过1200mm时,翻边按墙计算。

五、其他现浇构件模板工程量

1、楼梯、扶手、台阶模板工程量同相应砼工程量;

2、带形桩承台(梁式承台)按带形基础定额执行。

3、小立柱、二次浇灌模板按零星项目执行,以实际接触面积计算。

4、散水坡按实际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5、明沟以接触面积按电缆沟子目执行。

6、 GZ按图示外露部分计算模板面积。

留马牙槎的模板宽度为图示尺寸加马牙宽度。

 

     

注意事项

1、现浇墙、板上0.3m2以内孔洞不扣除。

 0.3m2以外孔洞应扣除,洞侧壁模板并入墙、板模板工程量以内。

2、柱、墙、梁等相互连接处重叠部分以及伸入墙内的梁头和板头部分,均不计算模板面积。

3、整板基础、带形基础的反梁、基础梁和地下室墙侧面的模板若用砖砌体作为侧模时,应按砖基础计算工程量,同时不计算相应面积的模板费用。

4、若后浇带两侧面模板采用钢板网时,可按单侧面每m2用钢板网1.05m2 ,人工0.08工日计算,同时不计算相应面积的模板费用。

 

预制砼模板工程量

 

1、预制钢筋砼模板工程量

 计算规则——除另有规定外,均按第四章预制钢筋砼工程量计算规则,以立方米计算。

2、小型池槽模板

计算规则——按外型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注意:

外型体积在2m3以内的池槽为小型池槽。

3、钢筋砼构件灌缝模板

计算规则——同构件灌缝工程量,以立方米计算。

 

 

 

 

 

 

 

 

钢筋工程量

 

1、外皮长度----按照图示尺寸计算出的长度,也就是预算长度。

2、中轴长度----按钢筋中心线计算出的长度,也就是工地下料长度。

3、外皮长度=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

4、钢筋下料长度(m) =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量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

4、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1)纵筋弯钩增加长度

 

 

 

 

 

 

 

 

 

 

 

 

 

 

 

 

2)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

箍筋弯钩形式——结构抗震时,一般为135°/135°或90°/135°;结构非抗震时为:

90°/90°或90°/180 °

 

 

 

 

 

5、弯起钢筋的弯曲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弯起部分增加长度表

弯起角度

30°

45°

60°

斜长S

2h

1.414h

1.155h

水平长L

1.732h

h

0.577h

增加长度S-L

0.268h

0.414h

0.578h

说明

板用

梁高H<0.8m时

梁高H≥0.8m时

备注

表中的h为板厚或梁高减去板或梁两端保护层后的高度

 

钢筋工程量

 

6、量度差(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部分的外包长度与钢筋中心线的弧长相减,所得的数值称为钢筋的量度差,亦称为钢筋的弯曲调整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