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1019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docx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正文3

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

【摘要】

21世纪是餐饮业大发展的世纪,餐饮服务业应结合市场需求,开发设计新的服务内容,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兴起,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国际贸易后,中国餐饮市场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餐饮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经济收入增长,全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餐饮业尤其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众多的民族产业中,餐饮业已成为“入世”和“申奥”成功后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

【关键字】

餐饮行业战略地位主要特点发展状况巨大影响“走出去”战略

【正文】

据发改委报告,受收入快速增长等因素的支持,2007年消费增长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餐饮业零售额将有较快增长。

我国餐饮业已发展成为规模不断扩大、增长势头持续强劲,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重要行业。

预计到2010年我国餐饮业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

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起步、数量型扩张、规模连锁发展和品牌提升战略4个阶段,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我国餐饮业的重要地位

㈠餐饮业是一个重要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产业

餐饮业是否发达,是国家经济是否活跃、城乡市场是否繁荣、人民生活是否丰富多彩的一个重要标志。

特别是随着餐饮业逐步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加快发展适应多种消费需求的企业经营业态,对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消费水平和文化水平对餐饮的需求,对改善城市功能、发展小城镇,对吸收国内外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以及推进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餐饮业还可以带动生产、流通和其他服务业的综合发展,引导和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提高和改善人民营养与健康水平,这些方面它都有重要的独特的作用。

㈡餐饮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曾经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简单重复,也就是所谓的“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再加水”,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

但是从餐饮业来看,它同其他产业相比,具有投资少、产出高、增长快、贡献大的特点。

我国社会餐饮业的零售额,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20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8.7%,2001年增长16.4%,2002年1至9月份增长16.1%,都大大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幅度,更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

㈢餐饮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柱之一,从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了由供给扩张到需求拉动的重大变化

那么,需求从何而来?

过去长时期内市场的主要消费需求是粮、棉、油、布,肉、糖、蛋、菜及所谓几大件等耐用消费品。

现在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和变化,上面讲的这些商品都出现了供给比较饱和的买方市场。

目前能赶上收入增长并支持内需扩大的主要是餐饮、旅游等服务性消费,以及家用电脑、移动通讯、小轿车、家庭住房、装饰装修材料等新一代商品。

特别是从上个世纪末以来,餐饮业的营业额逐年上升,“九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8.4%,其中2000年增长17.3%。

㈣餐饮业是居民休闲消费、社交消费、喜庆消费和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城镇消费者,从前几年的重大节日旅游黄金周的热潮中,已逐步发展为旅游消费与休闲、社交、喜庆等日常消费并重。

㈤餐饮业是发展市场经济、从事商务活动的重要场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餐馆酒楼已成为从事商务活动不可缺少的地方。

现在企业已经很少自办职工食堂,多数的包饭,由餐饮企业送餐上门。

至于各地、各部门举行交易会、洽谈会等商贸活动,餐饮更是不可少的消费项目。

比如目前我国非常著名的全国糖酒交易会特别的春季交易会多数是在成都市举行,交易会期间成都市绝大多数的餐馆、酒楼都座无虚席,营业额比平时成倍增加。

㈥餐饮业是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

发展餐饮业,对扩大第三产业比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吸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有统计表明,我国“九五”期间服务业吸纳了85%的社会就业人员,其中餐饮业在新增就业中占了很大比重,是农业和工业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就是就业,包括下岗职工的再就业。

餐饮业,既是劳动密集型的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行业,又是中小企业占多数、投入较少、上马较快、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行业。

而且餐饮业还可以吸收和容纳多层次的就业人员,从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厨师、服务师,到一般水平的烹调、服务人员,乃至洗碗、洗菜、清扫等比较简单的劳动,在餐饮业中都可提供就业机会。

因此也可以说,餐饮业是可以为国家减轻和缓解就业压力的最重要行业之一。

二、研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餐饮业的影响,就要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㈠贸易、金融、投资、技术相互交融,互相促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国公司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主要载体。

它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转移以及其他服务于一体,通过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贸易、和技术开发及转移等活动,使得原来相对孤立、主要通过贸易联系各国经济、市场的状况大为改观,同时使原先投资与贸易间所呈现的替代关系逐步转化为生产、贸易、金融、投资、技术开发和转移相互融合,互相促进。

这种融合与促进表现在直接投资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性和发展速度大大超过贸易,即以投资为龙头,带动贸易、金融、技术共同发展,相互融合。

从统计数据看,全球的投资增长大于贸易增长,而贸易增长又大于生产增长。

90年代以来,全球投资的年增长率大约在12-18%,全球贸易的年增长率大约在6-8%,而全球生产的年增长率仅为3-4%。

㈡跨国公司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秘书处统计,全世界跨国公司大约有40000家母公司和250000家设在世界各国的子公司,它们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以及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

跨国公司正在超越国家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其利益和着眼点往往与国家的目标相脱离,从而在客观上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目前,跨国公司制定经营战略越来越注意从全球性的战略目标出发,这一方面表现在它以全球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不的分散地考虑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是以争夺全球市场份额为目标;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从全球的范围去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不是仅仅考虑本国和东道国的比较优势,而是在全球范围谋求经济利益,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在东道国攫取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进行产品生产,然后将产品主要返销回国或出口的跨国经营模式。

随着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跨国公司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纷纷通过收购或兼并的方式来扩张规模,提高效率。

尤其是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之间的兼并、收购之风愈演愈烈,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过程。

90年代的跨国公司收购与兼并浪潮主要以同业兼并为主,这说明兼并的动机并非出于短期获利的投机心理,而是着眼于经营战略方面的考虑,旨在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㈢科技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就的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可以说技术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

制造业技术,特别是电子机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零部件和生产阶段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可分性,因此,同一种产品的不同部件可以同时在十几个、几十个国家进行生产,使每个国家都充分发挥其技术、资源、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

例如,波音公司所生产的飞机的零部件就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发展要求更广泛、更深入的国际分工。

各国根据其比较优势,确定自己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位置,从而成为国际生产链条的一部分。

在现有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发达国家是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国,而发展中国家是农矿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加工国,因而形成了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体系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体系。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主要表现在产业内贸易,即同种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则表现为产业间贸易,即不同种类产品的相互交换。

这种分工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往往是先进技术的创新源,因而促使分工进一步深化,出现了产业内分工的必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的产业逐步升级,发展中国家完全可能利用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来优化本国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

以亚洲“四小龙”为例,80年代末以来,这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从生产标准化产品和利用“成熟技术”为主,向高技术、高增值的方向转移;从装配型产业为主,向开发型、上中下游产业结合型方向发展。

亚太地区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是世界范围的国际产业分工由垂直向水平发展的一个缩影。

㈣各国经济政策的调整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条件

冷战结束后,世界日益走向多极化。

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经济实力多么强大)都不能我行我素,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国。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到头来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因此,各国在经济问题上相互协调是客观需要,只有在尊重对方合理利益和要求的基础上,有关国家作出相互妥协,才能达到各得其所的目的。

相互妥协通常成为消除和缓解国际经济关系中矛盾和分歧的有效手段。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国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始由国内市场向世界市场拓展,这样就必然要在一个统一的规范全球经济贸易活动的规则下进行竞争。

但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以及各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就难免发生一些经济冲突。

为了实现本国经济的增长,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通过在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等机制中进行多边谈判;在各自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中所进行的多边谈判;以及双边谈判等形式。

对所争议的问题达成一个共识,然后由各国政府对本国的经济政策进行协调,从而为达成共同目标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化。

㈤经济全球化增加了经济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贸易、资本、金融的国际化和自由化虽然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与之伴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历史悠久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以及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使人们认识到资本的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好处的同时,也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市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咎其原因在于覆盖全球的金融交易网络在高效率促成巨额交易时,也为世界带来了各种风险。

只要在计算机上敲几个键,成百上千亿美元的资金就可以转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造成全球性的大恐慌。

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投机因素加大了。

金融衍生商品既为金融自由化提供了空前繁荣的市场,空前扩大的业务领域,同时也为过度的投机活动创造了条件。

面对国际金融体系日益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态势,许多国家建立了保护机制,防止金融体系因某一金融机构的突发事件而受到震荡。

然而,在国际间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联合预警预防机制。

以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为导火索,国际金融市场爆发的一系列严重事件,说明金融的国际化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一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潜在风险。

三、众观近几年中国餐饮业的发展状况,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全球化对餐饮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就我个人分析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1.向餐饮业提出了新的消费需求,包括群众对膳食品种、菜点质量、餐饮环境、文化氛围、服务水平、营销方式等方面的需求;

2.将为餐饮业提供新的条件,如新的原料、新的设备、新的能源、新的科技等等;

3.将为餐饮业形成新的市场环境,即餐饮市场将进一步面临既有竞争、又有商机,既要面向国内市场、又要面对国外市场,市场更加广阔,但竞争又将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

4.将为餐饮业提供新的发展动力,我们已进入了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科学知识,没有科学技术,不学习、不引进国外餐饮业、国际餐饮市场对我们有用的先进科技、先进理念、先进营销、先进管理和服务的有用经验,我国餐饮业就没有加快发展的动力。

综合以上四点,可以归纳为:

一是要求高了,二是条件好了,三是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我们应当抓住难得的机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面临困难,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去迎接新的挑战。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呈现不可逆转之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的程度不断加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

“引进来”是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源吸引国际资本;“走出去”则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进行跨国投资。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义在于

㈠“走出去”是我国餐饮业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

由于世界跨国公司的空前发展,国际市场竞争局势日益加剧,跨国经营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最具影响力的经营方式,各国企业占有国际市场的份额成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标志。

由于餐饮业服务贸易的传统文化性和其它特性的存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经营成本、制作技艺的不同,已经由过去的以国内市场为主要参照标准向国际市场转变,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降低生产成本,征服新“胃群”,实施国际化经营的战略也显得十分实际而且日显迫切。

目前,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

餐饮业企业“走出去”,经营从一国范围扩大到国际范围,通过出口、投资、技术转让等方式全方位地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对于加快实现国内餐饮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㈡“走出去”是企业发展壮大后国际扩张的必然选择

“走出去”符合我国企业扩张的内在要求,随着餐饮业在全球化趋势中不可避免的不断深化,国内餐饮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调整组织结构,使之适应全球竞争的需要,面对已经杀到家门口的激烈竞争。

同时,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实现企业跨国经营成功的必要条件(这对于国内餐饮企业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

其实,现在国内餐饮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海外经营管理经验不断成熟,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内在条件已经逐渐成熟;而中国国际形象和势力的稳步提升,使得中国的文化越来越的被国外市场追捧,同时由于中国传统餐饮自身的比较优势存在,是时机走出去了;另外,传统餐饮“走出去”在更高的层次上是参与当代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也必将成为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五、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作用

㈠有利于中国扩大餐饮市场的规模

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走出去”都是一种市场开拓的方式,尤其跨国、并购更有利于迅速开拓国际市场。

它所带来的行为结果是更大的市场规模。

肯德基和麦当劳、必胜客都是极好的例子。

㈡有利于中西餐饮业企业的战略合作与交流

以跨国并购为例,采取跨国并购十分有利于加速跨国公司核心技术的转移。

在当前跨国公司对我国大规模的制造业转移中,核心技术空洞化已经成为转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因此,中国企业利用跨国并购方式将成为获取跨国公司核心技术的有效途径。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作用:

⑴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⑵有效地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⑶广泛实施国际化人才战略,实现人力资源的全球化配制。

六、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的积极作用,又有反面的消极作用

在看到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机遇,并敢于抓住这个机遇,使中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它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如果不能正视这个挑战,那么经济全球化就很有可能带来风险,而不是机遇。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风险已经造成对金融业的冲击、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减弱以及经济结构调整过快带来大量失业等严重的现实经济问题。

只有积极地应对挑战,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才能避免被全球化发展抛弃的“边际化”趋势。

七、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餐饮业的影响

㈠对外依赖度提高

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餐饮业的对外依赖度大大提高,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获利机会增多,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的国内市场成为各国企业纷纷抢占的制高点。

始于1978年的对外开放使中国把握住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大好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的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对外开放前后餐饮业实绩的天壤之别充分证明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餐饮业已经日益与世界餐饮业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逐步提高。

随着中国餐饮业融入全球化进程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产品在国外市场的准入程度将提高,但同时国内市场的全方位、大幅度开放也是大势所趋。

中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将使中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大幅增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中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则由于本国企业的竞争力不强,很可能遭受外国同类进口产品的巨大冲击,使餐饮业的发展受阻,并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

特别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规模庞大,又加之近年来餐饮业发展较快,各方面的经济环境正日趋改善。

因此,面对国内无论在价格方面还是非价格方面均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进口产品,国内的餐饮企业可能要受到较大的冲击。

为了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又要避免其不利影响,中国在现阶段应充分注意发挥餐饮业的比较优势,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地积累财富,推动餐饮业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应积极利用世界性的资本、技术和产业大转移的有利时机,通过开展贸易、,利用外资等途径,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本国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整个餐饮业的发展。

随着餐饮业的发展,中国的劳动力要素逐步变得相对短缺,而资本和技术发展等要素则逐渐相对丰富起来;同时先进国家的某些产业由于丧失了比较优势,也不得不向更高层次的产业转移,其丧失优势的产业将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

这样,发展中国家就可以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逐步实现本国的产业升级和餐饮业的发展。

而且由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现成经验,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从而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

在这方面,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就是典型的例子。

总之,长期国际餐饮的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要谋求餐饮业的发展就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

㈡跨国公司实施兼并

经济全球化推动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大举实施兼并,这在提高中国餐饮业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将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较大的冲击。

跨国公司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国内市场,进行直接投资,一方面给中国餐饮企业带来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遍布全球的外销渠道,这对于提升中国餐饮企业的运行效率,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水平提高、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在兼并国内餐饮企业后,外资将在国内形成生产能力,对国内原有的餐饮企业将造成较大的冲击,引发国内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和重新组合。

此外,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间的兼并收购之风形成了规模更大、竞争力更强的巨型跨国公司,它们往往拥有大部分国际市场份额,国际市场的集中度日益提高,发生垄断的危险也在不断增大。

对于未被跨国公司兼并的中国餐饮企业来说,其出口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其他与中国经济结构类似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兼并收购形成的有竞争力的餐饮企业,由于其产品与中国餐饮企业的出口产品属于同类产品,因此会对中国餐饮企业的出口造成更大的竞争压力。

㈢促进资源配置优化

经济全球化将促进中国的资源配置优化,为中国实现餐饮业的飞速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参与经济全球化,面对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并后来居上。

亚洲“四小龙”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贸易战略越开放、参与国际经济的程度越深,经济实绩就越优。

反之,贸易战略越封闭,参与国际经济的隔离程度越深,经济实绩就越糟。

1996年5月7日,世界银行发表的题为《世界经济前景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餐饮业收入增长,反之,面对经济全球化裹足不前,必然影响中国餐饮业的顺利发展。

经济全球化为餐饮企业利用最有利的地点和资源从事餐饮经营活动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分工的大发展、产业的大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大流动,对于中国弥补国内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缺口,利用后发优势,以及迅速实现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乃至整个餐饮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为了加快餐饮业的发展,赶上世界餐饮业发展的步伐,中国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以及向发达国家输出劳务的机会,具体地说就是可以从发达国家获得更多的发展援助、资金融通、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等,以解决资金不足和技术水平低的困难;与发达国家餐饮业接轨,推动发达国家的餐饮企业向中国转移,尽快提高中国的餐饮业发展水平。

餐饮业的发展不仅意味着餐饮收入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产业结构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的不断产生和现代经济结构的不断变革。

而现代经济结构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外生的,中国要建立现代经济结构,必须积极从外部引进;否则,单纯或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得成功的。

目前,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以及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速度大大提高,中国如果不积极从外部引进技术而只靠自己闭门造车,不仅难以缩小同先进国家的差距,而且还可能继续扩大,永远停留于落后状态。

4加大了金融风险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也加大了国际金融市

场的风险。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内金融机构的监督职能和预警机制也尚不完善,很可能诱发国内金融风险。

国际上有人称亚洲金融危机是“21世纪危机”,也可以说是“全球化危机”。

目前,世界各类资本市场的总规模估计高达35000亿美元。

国际金融市场向全球化方向发展,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但是发生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而且一旦发生,其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波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近年来,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投机因素日趋加大。

金融衍生工具作为一种商品,既为金融自由化提供了空前繁荣的市场,极大地扩大了业务领域,同时也为过度的投机活动创造了条件。

面对国际金融体系日益全球化,许多国家建立了防范保护机制,以免金融体系因个别金融机构的不测事件而受到震荡。

但是,应该说这种监督保护机制尚不健全,特别是缺乏国际间的应急预防机制。

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后,国际上也呼吁及早建立金融管理的“早期预警系统”。

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可能诱发国内金融风险。

在金融国际化的浪潮中,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短期资本即“游资”占有很大的比重,其特点是投机性强,并以“光速”出入于各国的资本市场,在给各国带来巨大的资金供给的同时,也可能给各国的金融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

如果短期国际资本突然大规模撤出本国市场,本国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货币和金融危机。

近年来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危机就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只有加快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合理和完善的金融预警和防范机制,克服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才能将发生国内金融危机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否则,只要中国开放资本市场,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游资”的冲击;而且即使不开放资本市场,现在加入WTO后,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及其人民币业务的开展,短期游资同样会通过国内外资金调动,影响中国国内资本市场的稳定。

㈤给改革带来新的压力

经济全球化正在给国内餐饮业改革带来新的压力,使国内餐饮业波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并对国内餐饮企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游戏规则的全球化,中国要参与经济全球化,就必须遵循国际游戏规则,按照游戏规则来改革国内的贸易和经济体制。

例如,中国“复关”的程序首先就是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对中国贸易和经济体制的审查和认可。

70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