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1553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1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docx

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SRTP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作品

附件2

编号:

2017年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管理学院(旅游学院)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参赛作品

作品名称: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状及应对之策--以福州部分高校为例

类 别: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指导老师:

联系电话:

(四)政府:

加强校园贷法律监管,避免借贷平台有漏洞可钻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之策

--以福州部分高校为例

作者:

舒雅、许均婷、张黄玲、黄缘缘

摘要:

随着网贷平台的发展,高校市场也被迅速占领,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使用或正在接触校园贷,与此同时校园贷平台滋生的问题正不断暴露出来,平台不够规范,学生缺乏理智、对自身的保护意识不强,学校宣传教育力度不足,政府缺乏监管,这些正是导致校园贷不良事件频发的原因。

本课题旨在调查如今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其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校园贷,乱象分析,应对之策

一、前言

近几年,各大校园贷平台横空出世,以其低门槛、放款速度快、放款金额大等特质,迅速抢占了数亿级的市场。

一时间,人们仿佛在互联网上看到了金融的未来,P2P网贷平台、分期付款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在互联网上生根发芽。

在电子消费流行的当下,校园贷已不知不觉渗透着大学生的生活。

通常校园贷分为三种:

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投投贷、名校贷等;三是阿里巴巴、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然而关于校园贷的问题却频频发生,2016年3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郑德幸,用自己身份以及冒用同学的身份,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六十多万元,在无力偿还时选择跳楼自杀。

由此事件“校园贷”问题成为2016年轰动校园及各大社会舆论话题之一,引起了人们对校园贷的广泛关注。

本课题针对高校存在的校园贷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当下高校校园贷现状,并提出应对之策。

二、校园贷行业现状分析

(一)行业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2月28日,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达4778家。

2月新增平台为1家,此外,2月新增问题平台57家,同时,累计问题平台达2912家,在运营平台1866家;2月P2P网贷行业全国成交额为2042.79亿元。

自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P2P网贷行业成交总额近2万亿。

从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近13个月投资人累计4551万人次、借款人累计1707万人次,网贷平台人气较高。

其中高校校园贷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二)兴起原因

1.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盛行,推动了校园贷平台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且其对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

校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在一个时代兴起的必然产物。

这个产物在国家的一些政策背景下正在迅速发展,且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可钻的条例漏洞太多造成了现在网络上不规范的校园贷平台大量出现。

2.经济发展的当代,大学生消费欲望强烈但资金不足

大学生娱乐消费需求旺盛,又习惯于冲动消费,在基本生活费靠父母支付的情况下,娱乐生活丰富、又容易陷入集体攀比炫耀的生活,消费欲望强烈但资金无力支撑。

于是,校园贷这个门槛低、拿钱快、放款金额大的网贷平台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

可以说,大学生的需求欲望与冲动消费是校园贷平台兴起的主要原因。

3.正规渠道的贷款申请门槛高、放款速度慢

大学生作为一个半独立的个体,在还没有正式工作的情况下,如果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贷款,不仅需要各种证件,且审核程序繁琐、复杂,放款慢、放款少,这些都是让不正规校园贷兴起的市场条件。

现在的校园贷,不论是p2p贷款平台还是蚂蚁花呗,亦或是性质罪恶劣的裸贷,其需要的证件都非常少,基本只需要一张校园卡和身份证就能搞定,而其审核程序、放款速度、放款力度等情况都是正规渠道所不能比拟的。

4.校园贷平台成长环境宽松,无特定部门进行管理

校园贷是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新事物,其市场存在大量空白,可以说,基本上只要你有大量资金,就能做起来一个校园贷平台。

且其法律成长环境宽松,法律制度不完善,归属部门不归职,都使得政府对于现在泛滥的校园贷平台并没有很好的管制手段,只能把控大体方向。

这种宽松的环境,正是校园贷能够如此快速兴起的原因。

三、大学生校园贷调查情况与分析

随着网贷平台的发展,高校市场也被迅速占领,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使用或正在接触校园贷,与此同时校园贷平台滋生的问题正不断暴露出来,平台不够规范,学生缺乏理智、对自身的保护意识不强,学校宣传教育力度不足,政府缺乏监管,这些正是导致校园贷不良事件频发的原因。

为了调查如今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其问题并提出对策。

本课题小组通过在福州各大高校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和发放网络问卷等方式,向福州各大高校共发问卷《大学生校园贷调查》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4份。

(一)一般因素调查与分析

1.校园贷使用情况

表1

相关问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您是否曾经使用或正在使用校园贷(包括p2p贷款平台、分期购物平台、蚂蚁花呗等)?

132

29.73%

312

70.27%

您使用过以下哪种校园贷?

P2P贷款平台

34

25.76%

分期购物平台

61

46.21%

蚂蚁花呗

116

87.88%

您的年级是?

大一

12

9.10%

大二

50

37.88%

大三

59

44.70%

大四

9

6.82%

研究生

2

1.52%

你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是?

家庭提供

102

77.27%

兼职

12

9.09%

奖助学金

12

9.09%

勤工俭学

6

4.55%

其他

0

0%

 

图1

从上表可以看出使用过校园贷平台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9.73%,不使用的人数为70.27%。

这说明校园贷在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从产生到如今占比29.73%只花了短短几年时间。

使用校园贷的主体多为大二、大三的学生,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生活费是家庭提供的。

呈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二大三的学生相较于大一刚进入校园时的懵懂无知,心态上发生了改变,他们已经融入了校园生活,集体活动较多,表现欲望更强,消费也随之提高,而又缺乏经济上的支撑,从而导致他们成为高校校园贷使用的主力军。

在使用校园贷的人群之中,几乎八成的人使用过蚂蚁花呗,蚂蚁花呗对于刚接触校园贷的人群而言,其安全性能较高且使用方便,让使用者开始信任校园贷,从而想要接触更多的校园贷平台;分期购物平台让大学生在满足其消费欲望的同时,能够延长其付款时间从而达到减轻其经济压力的作用。

这些导致他们尝试接触P2P网贷平台,而现阶段大多数P2P平台存在较大漏洞,大学生在使用该平台进行借贷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高利贷、裸贷)。

 

2.校园贷乱象分析

表2

相关问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您选择校园贷的原因是什么?

申请贷款门槛低、审核程序简单

66

50%

放款速度快

36

27.27%

放款金额大

12

9.09%

分期贷款减轻压力

60

45.45%

利息低

18

13.64%

其它

18

13.64%

 

您在办理贷款(或消费分期)的过程中需要提供的资料有?

身份证

108

81.82%

学生证

54

40.91%

学信网信息

0

0%

银行流水

6

4.55%

父母资料

18

13.64%

通话记录

6

4.55%

个人征信报告

24

18.18%

其他

24

18.18%

您使用的贷款(或消费分期)的手续费?

1%及以下

72

54.55%

1%至5%(含)

6

4.55%

5%至10%(含)

6

4.55%

10%以上

0

0%

没注意过

48

36.36%

您使用贷款(或消费分期)的年化利率(计算方法:

年利息/贷款本金) ?

10%及以下

36

27.27%

10%至15%(含)

12

9.09%

15%以上

6

4.55%

没注意过

78

59.09%

使用校园贷之前,您是否清楚知道或被告知所有的费用项目及收费水平?

是,清楚知道(被告知)

90

68.18%

否,贷款之后才发现有

42

31.82%

图2

图3

(1)利率“虚”低

校园贷平台经常打出“利率低至0.99%每月”甚至“零首付、零利息”这样的噱头,但实际的贷款资金成本并不低。

分期消费或者分期现金贷款一般是以等额本息的方式还款,表面上看每月还的利息相对本金利率不高,但实际上本金每月在递减,如果换算成每月还息到期还本,实际的年化利率“还是比较高的”。

以某贷款平台推出的一款三星手机分期为例,爆抢价5688元,月供为293.32元起,分24期还款,表面上看每月仅需支付“服务费”56.32元,一年利息只需675.84元,年利率11.88%。

但由于本金每月都在减少,按实际使用资金成本测算,资金成本超过了20%。

网贷之家2015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纯P2P学生网贷平台年化借款利率普遍在10-25%之间,分期付款购物平台要更高些,多数产品的年化利率在20%以上,以乐分期、99分期、分期范等为代表的分期购物平台的实际年化利率(换算成等额本息还款)可以达到35%及以上。

这样的利率水平即便与信用卡的购物分期比较,也高出不少,目前信用卡的账单分期等额本息还款利率在16%左右。

虽然自2015年以来央行多次降息,这些分期平台的利率也跟随有所下调,但整体仍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目前,互联网金融被纳入了民间借贷范畴,根据最高法有关规定,年利率超过24%的民间借贷不再受法律保护。

这意味着部分平台的校园贷产品利率已经逾越了红线。

正是由于校园贷利率的“虚”低,使得很多大学生在所谓低利率的驱使下,盲目投身于校园贷之中,被非法校园贷平台欺诈。

(2)风险机制不够严谨

众所周知,大学生信贷市场是一块大蛋糕。

许多平台为了更快地抢占该市场。

纷纷以门槛低、申请手续简单、放款速度快特点吸引广大在校大学生。

在校大学生往往只需要在相关平台注册账户,填写个人资料、学籍、家庭住址等信息,并视频签约,就可以在最近几日内获得贷款。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偿还能力,而平台为了获得更多的大学生用户却忽视这一点都给予贷款,这意味着风控极其不合理,滥贷现象必然滋生,甚至导致别人冒名顶替贷款的事件发生,高坏账率是可以预料的。

(3)部分校园贷平台存在哄骗学生

近日,20岁的广州某高校大二学生小菲在借款平台“51短借”借了2000元。

她向对方承诺一周内还清,周息达惊人的30%。

然而一周之后,她未能按时还款,这时借款者告诉她可以通过借款平台“今借到”继续借款还利息,就这样,在短短的三个月里,她“拆东墙补西墙”,连新年利是、学费都用来还款但都没能还上。

为了还钱,她甚至还逃课打工。

今年2月底,在已经还了超过2万元后,她的欠款从2000元变成了惊人的11万多元,实在无力支付之后,她终于告诉父母实情,并向媒体求助。

高校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又处在容易被诱惑的年龄阶段,一些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为了获得借款,铤而走险向网络上的放贷团伙借高利贷。

放贷团伙与借款人私下协商好借贷利率,以一些互联网金融和社交工具为平台和幌子,完成非法高利贷放贷。

高利贷团伙的交易名义上是在互联网平台交易进行,实际上是个人约定,是私下交易,往往以私下约定为准,绕过监管。

而大学生往往没有经济独立,主要生活来源来自于父母,当面临还不上借款时往往不敢告诉父母,选择向其他机构借款来偿还另一个机构的借款,往往导致问题越来越大。

(二)具体因素调查与分析

1.大学生每月生活费:

可以维持基本吃喝,但不能放开消费

据我们的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的主要生活费来源近八成是父母每月给予的。

而其中每月生活开支在1000—2000元之间的大学生占70%左右。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1000—2000的生活费可以让他们在学校里生活的不错,或者让他们在校外潇洒个两三次。

但也仅限于此。

对于女生来说,她们需要漂亮的衣服,需要化妆品来让她们维持美丽的外表,而对于男生来说,电子产品、运动产品也是他们渴望拥有的。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没有收入但消费欲望强烈的时期。

2.校园贷用途广:

购买电子产品、化妆品,或创业与培训需要

不可否认,现在的社会确实充斥着浮躁风。

现在的校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攀比及炫耀。

在我们的调查中,比例较多的贷款途径是蚂蚁花呗及分期购物平台,其中大学生校园贷用途主要为电子消费类(购买iPhone、电脑),以及生活消费类(服装鞋包、化妆品)。

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将校园贷主要用于他们的创业资金,或者将其用于学习培训。

校园贷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真正需要的同学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3.大学生“借少能偿”的心理

数据显示,大学生校园贷的贷款金额大多数在3000元以下,金额不会太大,以此为基础,大学生认为其贷款的金额能够很快进行偿还。

对于进行校园贷,学生基本是瞒着父母进行的,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在外贷款也是不赞同的。

大学生在贷款后,大多数人会通过自己勤工俭学或者用奖学金进行还款,只有在迫不得已或者在利息已经无法承受的情况下才会告知父母,让父母替其还款。

4.大学生易冲动消费、超前消费

大学生群体中,由于他们感情、喜好、性格还不完全稳定,重感情,易冲动。

购买时,情感变化激烈,消费心里不成熟,使得冲动购买多于计划性购买。

大学生收入水平不足致使他们无法购买现在所需的产品或服务,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他们往往选择以分期付款、贷款等形式进行消费。

(三)调查总结

校园贷平台打着低利率的噱头,通过五花八门的手段诱导大学生“愿者上钩”,让他们在享受短暂网络借贷的便利后,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经调查,高校校园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校园贷平台存在利率“虚”低的现象。

2.校园贷平台对贷款人的身份信息疏于审核,滋生大量的滥贷现象。

3.大学生娱乐生活丰富,消费需求旺盛,他们主要通过父母提供的生活费作为经济来源,消费需求不能很好的与其自身的经济状况相适应,消费欲望不能得到满足。

4.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在欲望的驱使下容易冲动消费、超前消费。

5.大学生认为小额的借款容易偿还,且大多数的贷款人不愿意其父母知晓自己进行贷款,当无力还款时,可能会选择不当的方式暂时补上缺口,导致借款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四、针对高校校园贷存在的不良现象的应对之策

(一)校园贷平台:

规范运行,行业自律

1.校园贷平台应明确利率数值

校园贷不应打着“等额本息还款”的幌子,宣称所谓的低利率,应当将实际的利率情况明确告知贷款人。

根据调查,某平台宣称的每月校园贷利率为0.99%,假设贷款金额为10000元,网站计算结果显示,每月本息为932.33元,期限为12期,看似这是通常的等额本息还款方法,但是等额本息还款,每月还的本金是逐渐减少的,但平台给出的本息每月是相等的,明显产生了矛盾。

平台算法,其实并不是标准的等额本息还款,每月的利息都是按照10000元本金来算的。

按照正确的公式,从每月的本息为932.33元反推,这贷款的实际年息是超过20%的,每月的利率是1.77%,远远超过这宣称的0.99%。

网站实际的计算方法是用932.33×12-10000再除以12就可得出0.99%这个数据,但这0.99%跟实际还款产生的利息并没有关系,一般人很容易被表面的“低利率”迷惑。

2.审核学生贷款时校园贷平台要加强相关证件把控

校园贷平台应严格把关用户注册认证方式。

例如通过身份证、学生证、学信网、支付宝中的芝麻信用以及上门服务等方式认证学生用户,加大对大学生身份真实性和时效性的审核,准确把握大学生的身份信息,利于整个校园贷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3.当贷款超过一定金额(如5万元),校园贷平台应当及时主动通知学生监护人

当还款日期接近时,校园贷平台应主动通过短信或电话的方式通知贷款人提醒其还款期限,若超过还款期限贷款人还未能及时还款,校园贷平台应当通知其监护人。

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校园贷平台讨回欠款,同时防止贷款人由于经济原因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

4.各个校园贷平台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为避免重复借贷,校园贷平台之间应自发倡议自律公约,加强用户数据信息共享合作,并与征信机构联网,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来完善贷款资金流向记录,从而可以严格限定同一个学生参与的校园贷平台数量,保持在合理的消费范围内,防止学生多方借款,深陷危机无法自拔。

(二)学生:

保持自我警醒的意识,从源头上降低风险

1.大学生需要警惕个人信息的泄露,增强隐私保护意识

从新闻报道过的校园贷事件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的信息泄露是由于“同学情谊”。

将个人身份信息提供给做校园贷代理的同学去冲业绩或直接借给同学用去校园贷款等等,而这之中存在部分非法的校园贷平台,学生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陷入“天价”校园贷。

2.大学生应当认清自身经济能力,学会选择正规的校园贷平台

大学生对于产生借贷关系的公司及公司的管理人、背景等尽可能多作了解,其中最重要的是了解清楚借贷平台的规模利率。

校园贷平台非常多,例如爱学贷,趣分期,分期乐等。

每个平台的借贷条件、还款要求都不同,充分了解后再选择,也能够有效避免风险,根据自己和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量力而行。

3.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处于心理不成熟的阶段,容易受到诱惑,会陷入攀比和炫耀,往往会由于虚荣心而追求高消费。

大学生要学会培养理性科学的消费理财意识,提前对自己的消费进行规划,养成如记账之类的习惯。

大学生目前属于刚脱离父母但经济上又不能不依赖父母的半成熟状态,且没有意识到社会生活的不易,容易冲动消费。

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应走出学校尝试体验社会生活,例如进行兼职活动,端正自身的价值观念,自觉抵制社会不良诱惑。

(三)学校:

对学生预防和教育,进行风险防范系统教育

1.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做好校园网贷教育引导工作

线上可以利用学校网站、广播、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线下课通过学生开学放假召开的安全教育大会,班级主体班会,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加强大学生金融知识的教育,帮助其形成正确的金融观。

2.建立排查体系,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为避免学生深陷校园贷之中无法自拔,妥善处置已借贷学生的事情,学校应当进行排查。

具体可通过学院排查,要求各学院组织老师了解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宿舍排查,要求楼管阿姨,辅导员逐个宿舍的排查,严禁陌生人随意进出学生宿舍。

在发现学生权益受到损害时,首先应马上报案,主动寻求公安的专业帮助;其次要联系学生家长,学校要与家长配合处理;再次要做好借贷学生的思想工作,防止事态恶化。

3.学校对正规校园贷宜疏不宜堵

对于学生因经济困难、创业、技能培训等原因而确有需求进行贷款的,宜疏不宜堵,实行“校园网贷”人性化设计。

从贷款的上限额度、利息设置、还款方式及期限,应比照国家助学贷款模式,给学生提供合理贷款服务。

对于消费购物性质的贷款来说,则应该参照学生信用卡管理模式。

应比照国家助学贷款模式给学生提供合理贷款服务

4.可以选择某个正规的校园贷平台并与之合作

鉴于确有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需要贷款,为防止学生受到不正规贷款平台的哄骗,各大网络贷款平台应考虑与学校建立合作机制,学校可以经过调查审核后从中选择一家值得信赖的校园贷平台并与之合作,协商签订互利共赢的协议,保障学生的相关利益,适度为学生提供相关方面的资金贷款服务。

另外在未经审核合规的情况下,校园贷平台不得私自在学校进行营销宣传活动,禁止教职工与学生私自成为校园贷平台的代理。

(四)政府:

加强校园贷法律监管,避免借贷平台有漏洞可钻

1.明确各大执法部门的监管职责

校园贷的借贷归属中国银监会监管,但是校园贷中有一种分期消费的方式并不完全属于网络借贷,这里面的商品买卖服务与工商部门、公安部门等多个部门密切相关。

法律法规应明确规定针对于校园贷的不同借贷方式,各个执法部门各自的监管职责,健全校园贷平台的监管。

2.工商局要结合自身职能,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规范整顿校园网贷业务

工商局应提供有关企业的登记、公示和监管信息。

对未在法定期限内公示年度报告、通过登记的住所和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等严重违法失信的,将其依法分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从事非法集资活动被相关部门责令关闭并通报工商部门的网贷机构和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网贷机构,一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

3.公安机关及金融监管部门加强打击力度

对于公安机关认定涉嫌犯罪以及金融监管部门认定已经构成非法金融活动的网贷机构,依法责令其停止发布广告,严厉打击发布违法广告的行为,例如发布裸贷广告吸引眼球。

对于校园贷平台的非法融资等可能存在的严重违法甚至触犯刑法的行为要及时、严厉的打击。

4.相关监管机构需制定业务准入门槛

明确规定校园贷平台的行业标准及各方权利义务,同时也应对校园贷产品业务的宣传方式、贷款利率、风险体系、催收方式等要素进行规范,推动行业有章可循。

五、总结

互联网金融抢占大学校园本无可厚非,但面对收入来源主要靠父母的大学生,过度宽松的贷款约束无异于是对过度消费的怂恿。

校园贷与其他贷款不同,它本应成为一个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理财和消费的平台,而非漏洞百出的贷款类金融产品。

然而,即使乱象丛生,也不应该将“校园贷”一笔勾销,而是限制其野蛮生长的土壤,加强监管、规范业务,建立相对完善和规范的准入制度,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平台,建立完善的可追溯体系。

“校园贷”可以继续生长,但应规范生长。

对校园贷产品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像河南某大学生欠款的案例只是比较极端的个案。

大学生群体要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攀比。

若要真正减少问题的发生,校园贷平台、学生、学校、政府四方都应做出相应的措施。

在四方的共同努力之下维护一个健康方便的校园贷系统,让校园贷真正发挥其作用,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减少校园贷不良事件的发生。

附录

大学生校园贷现状调查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填写这份关于大学生校园贷现状调查的问卷。

为了了解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让更多的大学生意识到校园贷存在问题我们特地展开此项调查,您的支持是对我们的肯定,再次由衷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1.您的性别是[单选题][必答题]

○ 男

○ 女

2.您的生源地类型是[单选题][必答题]

○ 城市

○ 农村

3.你是否曾经使用或正在使用校园贷(包括p2p贷款平台、分期购物平台、蚂蚁花呗等)?

[单选题][必答题]

○ 是

○ 否  (请跳至第23题)

4.您的年级是[单选题][必答题]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究生

5.您使用过以下哪种校园贷?

[多选题][必答题]

□P2P贷款平台

□分期购物平台

□蚂蚁花呗

6.你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是:

[单选题][必答题]

○ 家庭提供

○ 兼职

○ 奖助学金

○ 勤工俭学

○ 其他

7.您每月的生活开支大约是[单选题][必答题]

○ 1000元以下

○ 1000-2000(含)

○ 2000-3000(含)

○ 3000元以上

8.您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校园贷的?

[单选题][必答题]

○ P2P贷款平台

○ 分期购物平台

○ 传统电商平台

○ 其他_________________

9.您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到这些校园贷平台?

[单选题][必答题]

○ 自己主动了解

○ 身边办理过网贷的同学推荐

○ 这些公司在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