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1636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docx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17011800

1701)高层建筑中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天窗或高侧窗开启外窗面积符合要求的是_____:

(A)

A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B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4%。

C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3%。

D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2%。

1702)下列_____需要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C)

A二类高层公共建筑中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

B二类高层公共建筑中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C封闭避难层(间)。

D开敞避难层(间)。

1703)关于高规机械加压送风量表格注解,以下正确的是_____:

(B)

A表中风量按开启2.0m*1.6M的双扇门确定.

B当采用单扇门时,风量可乘以0.75的系数计算。

C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风量应乘以2.0系数计算。

D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0.5m/s。

1704)下列关于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要求正确的是_____:

(B)

A层数超过三十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B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应按二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

C楼梯间宜每隔四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

D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二层设一个。

1705)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净面积每m2不小于_____计算。

(A)

A30m3/h

B20m3/h

C40m3/h

D10m3/h

1706)若防烟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其正压值符合要求的是_____。

(D)

A25Pa至35Pa。

B25Pa至30Pa。

C30Pa至35Pa。

D40Pa至50Pa。

1707)若封闭避难层(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其正压值符合要求的是_____。

(B)

A25Pa至35Pa。

B25Pa至30Pa。

C30Pa至35Pa。

D40Pa至50Pa。

1708)若合用前室、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其正压值符合要求的是_____:

(B)

A25Pa至35Pa。

B25Pa至30Pa。

C30Pa至35Pa。

D40Pa至50Pa。

1709)高层民用建筑下列内走道需要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是_____:

(D)

A直接自然通风,长度超过30m的内走道。

B直接自然通风,长度超过40m的内走道。

C直接自然通风,长度超过50m的内走道。

D直接自然通风,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

1710)高层民用建筑下列地上某房间需要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是_____:

(A)

A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

B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有窗的房间。

C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

D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有窗的房间。

1711)中厅高度超过_____需要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A)

A12m

B10m

C8m

D6m

1712)下列_____地下室某房间需要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D)

A房间面积超过30m2的设备用房。

B房间面积超过3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

C房间面积超过50m2的设备用房。

D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

1713)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其排烟风机的风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A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000m3/h

B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9000m3/h

C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8000m3/h

D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m3/h

1714)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如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时,其排烟风机的风量计算正确的是:

(C)

A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6.00m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40m3/h计算。

B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6.00m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50m3/h计算。

C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6.00m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m3/h计算。

D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6.00m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120m3/h计算。

1715)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如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时,其排烟风机的风量计算正确的是:

(A)

A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

B应按总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60m3/h计算。

C应按总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

D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60m3/h计算。

1716)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中庭其排烟风机的风量计算正确的是:

(B)

A中庭体积大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6次/h换气计算;

B中庭体积小于或等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6次/h换气计算;

C中庭体积大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4次/h换气计算,但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0000m3/h。

D中庭体积大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5次/h换气计算,但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m3/h。

1717)下列关于机械排烟系统排烟口要求正确的是(C)

A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60m。

B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C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

D排烟口平时关闭,仅设置手动开启装置即可。

1718)下列关于排烟风机要求错误的是(C)

A排烟风机的全压应按排烟系统最不利环管道进行计算,其排烟量应增加漏风系数。

B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

C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60min。

D排烟风机入口管上装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1719)下列关于机械排烟系统要求错误的是(B)

A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B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00mm的距离。

C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D排烟支管上应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1720)下列情况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道不需要设70℃防火阀的是_______:

(B)

A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B管道穿越防烟分区处。

C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

D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

1721)下列关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要求错误的是_______(D)

A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等,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但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

B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应为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C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2.00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及其粘结剂。

D风管内设有电加热器时,风机应与电加热器联锁。

电加热器前后各800mm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设有火源等容易起火部位的管道,均必须采用难燃保温材料。

1722)下列图示正压送风系

统正确的是(D)

1723)下列图示,如楼层共12层,每层排风系统平面防火措施正确的是(A)

1724)下列图示与文字表述正确的是(B)

1725)下列图示机械排烟系统表达正确的是(B)

1726)消防用水可由城市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

利用天然水源时,其保证率不应小于_______,且应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

(B)

A.90%

B.97%

C.98%

D.100%

1727)消火栓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_______。

(A)

A.2.5m/s

B.1.8m/s

C.2.0m/s

D.2.8m/s

1728)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按灭火用水量和_______之和计算。

(A)

A.冷却

用水量

B.生活用水量

C.绿化用水量

D.洗车用水量

1729)室外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_______,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_______。

(D)

A.2.5m,5.0m

B.5.0m,2.0m

C.5.0m,15.0m

D.2.0m,5.0m

1730)多层建筑中超过7层的住宅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当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

消防竖管的直径不应小于_______。

(C)

A.DN50

B.DN100

C.DN65

D.DN150

1731)建筑物内同时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或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时,其室内消防用水量应按需要同时开启的上述系统用水量之和计算;当上述多种消防系统需要同时开启时,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可减少50%,但不得小于_______。

(B)

A.5L/s

B.10L/s

C.15L/s

D.20L/s

1732)室内消防竖管直径不应小于_______。

(B)

A.DN50

B.DN100

C.DN65

D.DN150

1733)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宜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管网分开设置;当合用消防泵时,供水管路应在_______分开设置。

(A)

A.报警阀前

B.报警阀后

C.水流指示前

D.水流指示后

1734)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按_______计算确定。

每个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宜按10~15L/s计算。

(A)

A.室内消防用水量

B.室外消防用水量

C.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之和

D.室内消防用水量和生产(生活)用水量之和

1735)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宜超过;对于缺水地区或独立的石油库区,不应超过_______(C)

A.12h24h

B.24h48h

C.48h96h

D.24h96h

1736)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_______.(C)

A.100m

B.120m

C.150m

D.200m

1737)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_______条。

当其中一条关闭时,其余的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用水量。

(B)

A.3

B.2

C.1

D.4

1738)消防水泵应保证在火警后_______S内启动(C)

A.10

B.25

C.30

D.45

1739)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中灭火剂和加压气体的补给时间均_______(B)大于48h。

A不得

B不宜

C必须

D等于

1740)水炮系统和泡沫炮系统从启动至炮口喷射水或泡沫的时间不应大于_______。

(C)

A3min

B30s

C5min

D6min1741)液化石油气、天然气装卸码头和甲、乙、丙类液体、油品装卸码头的消防炮的布置数量不应少于_______,泡沫炮的射程应满足覆盖设计船型的油气舱范围,水炮的射程应满足覆盖设计船型的全船范围。

(B)

A不宜少于2门

B不应少于2门

C不宜少于1门

D不应少于1门

1742)室外配置的水炮其额定流量不宜小于_______。

(A)

A30L/S

B20L/S

C40L/S

D25L/S

1743)水炮系统扑救室内火灾的灭火用水连续供给时间_______(B)。

A不宜小于1.0h

B不应小于1.0h

C不宜小于2.0h

D不应小于2.0h

1744)水炮系统扑救室外火灾的灭火用水连续供给时间_______(D)

A不宜小于1.0h

B不应小于1.0h

C不宜小于2.0h

D不应小于2.0h

1745)《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38-2003中规定:

水炮系统灭火用水的供给强度民用建筑的用水量不应小于_______。

(A)

A40L/S

B45L/S

C30L/S

D40L/S

1746)室外配置的泡沫炮其额定流量不宜小于_______。

(A)

A不宜小于48L/S

B不得小于48L/S

C不应大于48L/S

D不得大于48L/S

1747)泡沫混合液设计总流量应为系统中需要同时开启的泡沫炮设计流量的_______,并不小于灭火面积和供水强度的_______。

A总和,乘积

B总和,最大值

C平均值,1.2倍;

D总和,1.2倍。

1748)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

铸铁管管内流速不宜大于_______;钢管管内流速不宜大于_______。

(A)

A不宜大于3m/s,不宜大于5m/s,

B不得大于3m/s,不得大于10m/s;

C不得小于3m/s,不得小于5m/s;

D不宜小于3m/s,不应大于10m/s。

1749)固定消防泡沫炮灭火系统主要是由水源、泡沫液罐、消防泵组、管道、阀门、_______等组成。

(A)

A、泡沫比例混合装置、泡沫炮、动力源和控制装置

B、泡沫发生器、泡沫炮、动力源和控制装置

C、泡沫比例混合装置、动力源、泡沫炮

D、泡沫发生器、泡沫炮、动力源

1750)固定消防干粉炮灭火系统主要是由管道、阀门、_______等组成(D)

A氮气瓶组、干粉炮、动力源和控制装置

B干粉罐、氮气瓶组、干粉炮

C干粉罐、惰性气瓶组、干粉炮、控制装置

D干粉罐、氮气瓶组、干粉炮、动力源和控制装置

1751)标准喷头是指流量系数为_______的洒水喷头:

(B)

A.K=65。

B.K=80。

C.K=115。

D.K=130。

175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选型中环境温度_______的场所应采用湿式系统:

(B)

A.低于4℃,或高于70℃。

B.不低于4℃且不高于70℃。

C.不低于0℃且不高于70℃。

D.低于0℃,或高于70℃。

175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选型中环境温度_______的场所应采用干式系统:

(A)

A.低于4℃,或高于70℃。

B.不低于4℃且不高于70℃。

C.不低于0℃且不高于70℃。

D.低于0℃,或高于70℃。

175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后必须及时停止喷水的场所,应采用_______(D)

A.湿式系统。

B.干式系统。

C.预作用系统。

D.重复启闭预作用系统。

1755)中危险级II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参数应采用_______(C)

A.喷水强度4L/min*m2,作用面积160m2

B.喷水强度6L/min*m2,作用面积160m2

C.喷水强度8L/min*m2,作用面积160m2

D.喷水强度8L/min*m2,作用面积260m2

175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低于_______(C)

A.0.01Mpa。

B.0.02Mpa。

C.0.05Mpa。

D.0.1Mpa。

1757)装设网格、栅板类通透性吊顶的场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水强度应按规范规定值的_______确定(C)

A.1.1倍。

B.1.2倍。

C.1.3倍。

D.1.5倍。

1758)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货架储物仓库应采用钢制货架,并应采用通透层板,层板中通透部分的面积不应小于层板总面积的_______。

(B)

A.30%。

B.50%。

C.60%。

D.70%。

1759)防护冷却水幕喷水点高度为6m,其喷水强度应为_______。

(C)

A.0.5L/s*m。

B.0.6L/s*m。

C.0.7L/s*m。

D.1.0L/s*m。

176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闭式系统的喷头,其公称动作温度宜高于环境最高温度_______。

(D)

A.15℃。

B.20℃。

C.25℃。

D.30℃。

176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有备用喷头,其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每种型号均不得少于_______。

(B)

A.8只。

B.10只。

C.12只。

D.15只。

1762)每个报警阀组供水的最高与最低位置喷头,其高程差不宜大于_______。

(B)

A.40m。

B.50m。

C.55m。

D.60m。

1763)水力警铃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_______(C)

A.0.01Mpa。

B.0.02Mpa。

C.0.05Mpa。

D.0.1Mpa。

1764)中危险II级场所直立型、下垂型喷头与端墙的最大距离为_______。

(C)

A.1.5m

B.1.6m。

C.1.7m。

D.1.8m。

1765)早期抑制快速响应直立型喷头的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应符合_______。

(A)

A.不应小于100mm,不应大于150mm。

B.不应小于75mm,不应大于150mm。

C.不应小于100mm,不应大于300mm。

D.不应小于75mm,不应大于300mm。

1766)边墙型扩展覆盖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配水支管上的喷头间距、喷头与两侧端墙的距离,应按喷头工作压力下能够喷湿对面墙和邻近端墙距溅水盘_______高度以下的墙面确定。

(B)

A.1.0m

B.1.2m。

C.1.4m。

D.1.5m。

176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水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_______,并不应设置其他用水设施.(C)

A.1.00Mpa。

B.1.10Mpa。

C.1.20MPa。

D.1.40Mpa。

1768)配水管两侧每根配水支管控制的标准喷头数,轻危险级、中危险级场所不应超过_______。

(B)

A.6只。

B.8只。

C.10只。

D.12只。

1769)当建筑物内同时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幕系统时,系统的设计流量,应按同时启用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幕系统的用水量计算,并取_______确定(C)

A.二者之和中的平均值。

B.二者之和中的最小值。

C.二者之和中的最大值。

D.二者之中的最大值。

1770)不设高位消防水箱的建筑,系统应设气压供水设备。

气压供水设备的有效水容积,应按系统最不利处_______在最低工作压力下的10min用水量确定。

(C)

A.1只。

B.3只。

C.4只。

D.5只。

1771)书库自动喷淋设置场所危险等级应为_______。

(C)

A.轻危险级。

B.中危险I级。

C.中危险II级。

D.严重危险级。

1772)下列_______是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A)

A:

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B:

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C: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住宅

D:

省级(含计划单列市)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电力调度楼、广播电视楼

1773)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_______:

(D)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一、二级

1774)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_______,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_______。

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_______。

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_______。

(A)

A:

一级、二级、二级、一级

B;一级、二级、一级、二级、

c一级、二级、二级、二级

d一级、一级、一级、一级

1775)二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的裙房,当屋顶不上人时,屋顶的承重构件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_的不燃烧体。

(C)

A:

0.25h

B:

0.30h

C:

0.50h

D:

0.75h

1776)高层建筑内存放可燃物的平均重量超过200kg/m2的房间,当不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柱、梁、楼板和墙的耐火极限应按规范的规定提高_______(C)

A:

0.25h

B:

0.30h

C:

0.50h

D:

0.75h

1777)建筑幕墙的:

窗槛墙、窗间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_______。

当外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_______。

(A)

A:

不燃烧材料、难燃烧材料

B不燃烧材料、不燃烧材料

C难燃烧材料、难燃烧材料

D难燃烧材料、不燃烧材料

1778)无窗槛墙或窗槛墙高度小于0.80m的建筑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_、高度不低于_______的不燃烧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

(A)

A:

1.00h,0.80m

B:

1.50h,0.80m

C:

1.50h,0.70m

D:

0.75h,0.90m

1779)高层建筑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应根据_______,合理确定高层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

(C)

A:

建筑功能

B:

区域性质

C:

城市规划

D:

防火要求

1780)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_______设置在高层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

(C)

A:

B:

不应

C:

D:

不宜

1781)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设备受条件限制需与高层建筑贴邻布置时,应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内,并应采用_______与高层建筑隔开,_______人员密集场所。

(C)

A:

隔墙,且不应贴邻

B:

隔墙,且不宜贴邻

C:

防火墙,且不应贴邻

D:

防火墙,且不宜贴邻

1782)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设备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采用无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_的隔墙和_______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

当必须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B)

A:

3.00h,1.50h

B:

2.00h,1.50h

C:

2.00h,1.00h

D:

3.00h,1.00h

1783)锅炉房、变压器室,应布置在_______,并应设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

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0m不燃烧体的防火挑檐(D)

A:

首层及以上各层

B:

首层

C:

地下一层

D:

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

1784)柴油发电机房内应设置储油间,其总储存量不应超过8.00h的需要量,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发电机间隔开;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置_______。

(D)

A:

甲级防火门

B:

乙级防火门

C:

自行关闭的铝合金弹簧门

D:

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

1785)消防控制室宜设在高层建筑的_______,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D)

A:

首层及以上各层

B:

首层

C:

地下一层

D:

首层或地下一层

1786)高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