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1860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禁毒教案13篇汇编.docx

禁毒教案13篇汇编

禁毒教案15篇

禁毒教育(教案选编)

禁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毒品是什么?

它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2.让学生知道对于毒品我们的态度就是“远离”。

针对非法运输、买卖、存放、使用毒品和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行为我们可以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坚决加以打击。

3.当今时代,贩毒、吸毒依然是我国执法打击的重点对象。

为了祖国、人民利益请青少年从自己做起,远离毒品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将解释每个学生能清楚认识到“远离毒品”“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这样,未成年人依靠法律武器坚决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社会安定团结局面贡献一份力量。

三.设计思想

追溯过去,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少数官员掌握国家大权之后为牟取暴利,不惜一切代价出卖祖国,使帝国主义强盗能轻而易举的打通国门,倾销大量鸦片,是军队纪律涣散,失去战斗力;百姓也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民不聊生。

但中华民族是压不垮的:

曾以“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福避趋之。

”及其民众爱国热情的林则徐发起虎门硝烟历史壮举。

随着时代推移,毒品危害并没有消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隙缝采取卑劣的手段还在侵蚀人们的心灵,他们无孔不入,甚至对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未成年人下毒手。

这又一次激起全社会强烈地愤慨,每个中国人民深知“誓以抵制毒品危害”的重要性,让不法分子的阴谋不能得逞。

十五大时,江泽民总书记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对违法犯罪行为作严厉的惩治,从而建设一个幸福的美好的家园净土。

新时期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做出许多英勇搏斗的实际,一再传为历史佳话。

他们给青少年树立很好的榜样。

不过,与毒品作斗争是场持久之战,需要长期不断的与之抗衡,希望有一天会看到一个无污染、和平的世界。

四.课前准备

1.幻灯片(近代史上禁烟宣传资料、有关毒品的图片以及物质结构剖析它对人类的危害性)

2.录像片《东方110》

3.法律宣传

五.教学重点

严厉打击有关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六.教学难点

教育对象(未成年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容易经受不了各种诱惑,所以正确引导尤为重要.

七.教学过程

(一)回顾历史(展示虎门硝烟幻灯片)

教师介绍历史背景,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教训,人民饱受磨难,鸦片使军队、百姓不能自拔,迷失自我,个个吸毒后精神萎靡,打仗失去战斗力,就像海浪后泛起的泡沫。

究竟什么是毒品?

它为什么有如此危害性?

(幻灯片展示毒品种类及由来)表面漂亮的罂粟花粗略加工后变成俗称“大麻”物质,据报道,在精炼后能制成海洛因(俗称“四号”)、摇头丸、冰毒等毒性强的非法物质。

一旦接触这种物质,就立刻上瘾,接而导致死亡。

因为如果吸食后,对人脑中枢神经有强烈兴奋的幻觉,从而胡作非为。

例如,华东师大一位是生物科学院研究生2000年分配到上海市某毒品研究所工作,虽然他对毒品知识了解甚多,但由于好奇心驱使,埋下祸根。

有一次,他趁同事不注意,心想“都说毒品很可怕,他到底是什么滋味,接此时机尝试一下。

”结果,就那么一点白色粉末状的物质是他不能自拔。

由于吸毒过度成瘾于2002年7月在医院不治身亡。

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例,给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

事例不仅丧失了一条人命,而且把死者整个家庭搞得支离破碎。

    就是因为毒品的危害,使生命就此终结;

    就是由于毒品的存在,使原本幸福的家庭土崩瓦解;反之,

    就是因为毒品的危害,使人民坚定信念与之抗衡;

    就是由于毒品的存在,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

    请远离毒品!

警惕毒品的侵蚀!

警钟长鸣!

比如一代球星马拉多纳的职业生涯也葬送在毒品上,依照他的足球天赋本可以创造多项前人未有的纪录,但由于随便不谨慎的思想问题,走上一条不归之路,直至受到群众地唾骂,连妻子也离他而去。

同学们,“一失足,千古恨。

请看纪实片(毒品的严重危害性)

(二)小组讨论

   1.请各位同学思考一下,对毒品的危害性,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

   2.课前准备情景小品表演

   3.要求写一片题目为《远离毒品》的宣传小作文

(三)播放搜集纪录片———刑警803如何英勇擒拿贩毒团伙的现场纪实

   1.观看后,请小组代表谈谈自己的看法

   2.由教师引导用法律武器来制裁犯罪分子。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非法行为有多种类型。

其中,它严厉规定禁止:

   a.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

   b.非法运输、买卖、存放、使用罂粟壳;

 例如,某家火锅店在其经营的食物当中就因为摆放罂粟壳而遭到法律的追究。

一般来说,《条例》有三种处罚手段:

警告、罚款、拘留。

《刑法》规定:

实施贩毒数量在一定范围将受到刑罚处罚。

见《刑法》中具体说明。

(四)畅想未来(总结)

 我国现处于经济发展阶段,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但总有一些犯罪分子想目前摆在我们中国人民面前还有许多问题,国内的犯罪数量并未减少,反而逐渐增多。

利用各种手段来加以破坏。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坚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不让任何可疑分子有机可趁,依靠相互信任、众志成城一定能阻击各个可疑犯罪渠道。

最终看到一个无污染、人民共享美好和平的世界。

 

 

一碰都不能碰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 ,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觉悟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

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围绕进制下列内容搜集资料A毒品的种类;

B 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E 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网址提供:

北京禁毒在线 

青少年远离毒品网 

广东禁毒网

湖南禁毒网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学方法

观看VCD谈观后感上网查找资料及讨论总结

四、教具

多媒体网络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生的观看VCD《毒魔缠身》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

对人类的危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

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入专门的禁毒网,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 毒品的危害;

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

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网址提供:

青少年远离毒品网 

北京禁毒在线 

广东禁毒网

湖南禁毒网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

知道什么是毒品;

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遵纪守法,抵制毒品

一、教学目的

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毒品是全人类的公害,必须牢固树立禁毒法律意识,遵纪守法,抵制毒品,增强与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

二、教学构思:

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毒品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宣传国家关于禁毒的有关法律条文,采取教学互动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并回答问题,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教学辅助材料

(1)录相资料《打击毒品犯罪》

(2)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步骤

互动教学 ---- 复习:

1、什么是毒品?

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冰毒、k粉(氯胺酮)、咖啡因、杜冷丁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都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毒品。

2、毒品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摧残性

---- 吸毒引发大脑组织病变      

---- 吸毒引发心脏病变          

---- 吸毒引发肾脏病变

---- 吸毒容易传染疾病        

---- 吸毒引发心理变态甚至自杀

二、毒品的巨大危害

(材料展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毒品蔓延泛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国际社会的安宁,已成为严重的国际性公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1、 祸国殃民(《禁毒》录相资料片段展示)

 历史:

19世纪中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敲开中国大门,逼迫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被割让,大片国土成为外国侵略者的租界、势力范围,无数吸毒者被称作“东亚病夫”挣扎在死亡线上……

近代:

毒品交易在世界泛滥成灾,严重毒害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身心健康。

2、 危害人类自身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展示)

 资料介绍:

科学家发现,可卡因和摇头丸还可以促使人类的基因突变。

联合国今年9月份的一项报告指出,服用摇头丸已经成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其数量呈大幅增长之势。

从1995年到2000年短短几年之间,全球服用摇头丸就增长了70%之多。

摇头丸和安非他明已经超过了可卡因和海洛因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危害毒品。

吸食可卡因和摇头丸的时间越长,对DNA所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所以,在酒吧、舞厅等一些摇头丸泛滥的场所千万要小心抵抗诱惑,切莫贪一时之欢服用摇头丸而造成遗憾终身。

三、我国法律严惩毒品犯罪(课件展示)

1、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我国和国际公认的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

严重危害全人类安全和利益,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规定:

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售、兜售、分校、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危害行为。

2、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2)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 

  (5)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条); 

  (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52条);    (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0)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1)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条); 

  (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第355条)。

互动教学:

想一想,对照上述条款,你见过哪些毒品犯罪?

3、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毒品犯罪刑事责任年龄 --- 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自然人对自己所实施的毒品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毒品犯罪刑事责任能力 --- 是指毒品犯罪行为人能够正确辩认自己行为的社会性质及其意义,并能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1) 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五、互动教学 ----多媒体展示未成年人毒品违法犯罪案例。

根据材料讨论:

1、问题:

(1)案例中未成年人触犯刑法那条罪名?

(2)你应从案例中吸取哪些教训?

    2、课外作业:

 

 

 

学习《禁毒法》,做拒绝毒品的好公民

   一、导入:

今年6月25是第25个国际禁毒日,今年禁毒日宣传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为了做一个拒绝毒品的好公民,我们就必须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禁毒法》。

《禁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二、学习《禁毒法》基本内容

《禁毒法》共有七章七十一条:

第一章为总则,规定了禁毒工作的方针、体制;第二章为禁毒宣传教育,规定了禁毒宣传教育的义务;第三章为毒品管制,规定了毒品的全面管制措施;第四章为戒毒措施,规定了有针对性的戒毒措施;第五章为禁毒国际合作,规定了统一的强制隔离戒毒措施;第六章为法律责任,对禁毒国际合作做出了规定;第七章为附则。

下面我们选取其中部分章节一起学习。

第二条 本法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第三条 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

第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国家鼓励公民、组织开展公益性的禁毒宣传活动。

第十三条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第十七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

第十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二)非法持有毒品的;

(三)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

(四)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

(五)非法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易制毒化学品制造方法的;

(六)强迫、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七)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同学们,禁毒工作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贯彻和实施禁毒法,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我们要了解禁毒法的内容,遵守禁毒法的有关规定,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公民。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 ,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觉悟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学方法

  观看视频谈观后感上网查找资料及讨论总结

四、教具

  禁毒教育宣传片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生的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

                自伤、自杀、自残

                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

           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 毒品的危害;

      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

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五)、作业:

     1、课后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宣传观后感500字以上。

 

 

 

毒品,NO!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时间:

2017年11月

二、班级:

各班

三、活动目标:

      1、借助本次活动,了解毒品知识。

      2、深刻认识、理解毒品、性病等社会问题对个自身乃至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3、学习一些预防和抵制的措施和方法,从生理和心理上建立和巩固对毒品等恶习的防线,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完善人格,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

 四、活动设想

      课前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媒体,广泛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提炼、整理,分门类别形成卡片样式。

课上,采取一人主持,人人参与,合作探究形式。

全过程可分为四大板块:

1.认识——毒品真面目,2.构建——自身防毒墙,3.警戒——毒品潜侵袭;进行逐个展示。

课后,组织学生设计专题宣传班级报刊,写倡议书张贴在村委会和社区的宣传栏内。

 五、活动过程:

    

(一)、认识——毒品真面目

      主持人:

几斤烟土可使一个民族沦为亡国奴,真可谓触目惊心,悚人毛发。

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人们竟会被它所支配,驱使左右,乃至俯首称臣。

下面我们就一睹它的容貌。

      〖活动〗:

采取由一个小组所有成员根据图片或实例逐一进行解说。

      1.展示:

鸦片、海洛因、罂粟、冰毒等毒品的图片,感性认识,直接观察,并兼有某小组人员进行介绍;如:

毒品种类的介绍:

     

(1)鸦片  

      俗称“阿片”“大烟”“烟土”“阿芙蓉”等。

它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属于初级毒品,主要含有鸦片生物碱,已知的有25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吗啡、可待因等。

     

(2)吗啡  

      是从鸦片中经过提炼出来的主要生物碱,呈白色结晶粉状,闻上去有点酸味。

过量吸食吗啡后会出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呼吸受到抑制,甚至出现呼吸麻痹、停止而死亡。

     (3)海洛因 

      英文名Heroin,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的的产物,属于合成类麻醉品。

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有多种形状,是带有白色、米色、褐色、黑色等色泽的粉末、粒状或凝聚状物品,俗称“白粉”。

     (4)大麻   是种草本植物,通常被制成大麻烟吸食或用做麻醉剂注射,有毒性。

     (5)可卡因  英文名Cocaine,是一种无味白色薄片状的结晶体。

服用方式是鼻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让人产生兴奋感。

及视听触等幻觉。

      2.介绍毒性危害。

      主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从自然属性讲,严格管理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疗价值,那就是药品;从社会属性讲,如果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觅求,是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这类物质就成了毒品。

下面请第四小组借助自做的多媒体课件为大家讲述这一杀手的危害性。

   

(二)构建——自身防毒墙

      主持人:

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1%。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

      那么,如何筑起理智的长城,防护住我们纯真的心灵?

      1.我们是毒品的主要目标,大家说说为什么青少年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

(各小组自由发言,表演短剧《校园一角别阴暗》)

       2.预防——社会共同的行动,如何构建严密的防护墙?

(各小组献计献策——力主可行)

    (三)、警戒——毒品潜侵袭

      主持人:

生活在艳阳下的我们,盛开在灿烂的花季里,青春是绚丽而宝贵的,珍惜它,把它投入到火热的学习、生活和国家建设之中去,那生命会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活动〗:

班长组织:

1.全体同学进行以“拒绝毒品,永葆绿色健康”为主题的宣誓签字活动。

2.国旗下庄严的宣誓。

3.“理想、人生与追求的唱响”诗文朗诵。

4.铭记:

生活格言。

    (四)、结束语——主持人

      禁毒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责任,鲜艳美丽的花季利怎能有罂粟的盛开?

幸福的生活绝不能被毒品的破坏。

请谨记:

每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

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Yestolife,notodrugs)的口号。

我就为大家朗诵这首诗作为这次活动的结束吧。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主题: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活动目标:

1、对常见毒品的认识,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禁毒意识,普及青少年禁毒知识,提高青少年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

       2、毒品对身心的危害、吸毒对社会的危害,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

       3、我国取得的一些禁毒成果

       4、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他们要勇于面对人生可能会遇到的升学、就业、婚恋、家庭等方面的挫折和不幸,并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切勿靠吸食毒品来逃避现实。

活动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