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2305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docx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

2019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

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复习资料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关键环节:

一是积极积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4、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就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5、新课程要求,要对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加以改变。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7、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8、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9、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求是由传授者角色转变为促进者。

10、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1、教育具有生产性和永恒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1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14、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15、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个特点。

17、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18、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1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20、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1、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22、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23、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25、《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26、《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7、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28、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2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30、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3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32、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八)章(六三)条。

33、(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3、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4、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5、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36、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37、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38、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39、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40、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杂费)。

4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42、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

43、(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

44、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45、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

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46、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47、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48、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49、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5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教育学试题

一、单选题

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

A.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倍尔

2、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 D.赫尔巴特

3、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D.加涅

4.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C)

A.赫尔巴特B.裴斯塔洛齐C.杜威D.夸美纽斯

5.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C)

A.《教育漫话》B.《大教学论》C.《爱弥尔》D.《普通教育学》

6.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B)

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陶冶法

7.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B)

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

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8.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C)

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

9.美育的直接功能是(C)A.育德B.促智C.育美D.健体

10.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C)

A.文化传统B.受教育者的需求C.生产力水平D.教育的规模

11.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A)

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

1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

13.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原则属于()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D、最优化教学模式

14、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

15.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

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16.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17.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8.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

1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B.上课C.批改作业D.考试

20.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

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21.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

22.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B)

A.商周B.春秋战国C.秦汉D.隋唐

23.人的身心发展是指(A)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24.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C)

A.系统性B.制度性C.无阶级性D.等级性

25.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C)

A.17世纪末B.18世纪末C.19世纪末D.20世纪末

26.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

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27.智育的根本任务是(A)

A.发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自主

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D.形成学生的品行

28.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D)

A.随意性B.娱乐性C.自觉性D.系统性

29.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D)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

30.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C)

A.强制作用B.辅助作用C.主导作用D.中介作用

31.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A)

A.双轨制B.单轨制C.分支制D.中间型学制

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础性课程的是(D)

A.语文B.数学C.政治D.体操

32、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A)

A.内容B.手段C.方法D.程序

33、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C)

A.激发学习动机B.要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C.要便于家长课后辅导D.要促进学生不断探索问题

34、教材管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二者的重合交叉便构成教材管理的(B)

A.范围B.范围和性质C.性质D.范围或性质

35、关于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不正确的表述是(B)

A.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B.客体取向的课程评价

C.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D.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

36、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的课程是(C)

A.国家课程B.学校课程C.地方课程D.校本课程

37、学生档案袋最具代表和教育意义的类型是(B)

A.展示型B.理想型C.评价型D.课堂型

38、强调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这一观点属于(A)

A、存在主义课程论B、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D、经验主义课程论

39.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40.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41、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的文件是(A)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教师培训》

C.《学校质量》D.《今日之教师》

42.王老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阅读文章,一起讨论文章内容,还经常与学习互换角色来开展教学。

王老师这种做法是(D)

直接教学B、交互式教学C、脚本式合作D、自主学习

43、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愉快心情的记忆是(D)

A、逻辑记忆B、运动记忆C、形象记忆D、情绪记忆

44、小松经常随地吐痰,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

“许小松,你为什么常常随地吐爽?

你知道这是不好的行为吗?

”许小松说:

"“我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有时候就是忍不住。

”教师对许小松进行教育选择的角度应该是(B)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

1.一个人学习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的(BD)

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C学习习惯D学习倾向性E学习途径

2.在档案袋评价中,理想型档案袋的构成部分主要有(BCE)

A作品意义的说明B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

C系列作品D作品效果的说明E学生的反省

新课程知识

一、单选题

1、“正确的学生观”就是(B)

A、让每一个学生都考出好成绩B、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

C、每一个学生都有同样爱好D、让每一个学生都文理全能

2、“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A)

A、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B、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自己如何学习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3、新课程在学生评价方面改革的目的是(D)

A以评价促进学生动手能力B、以评价促进考试成绩提高

C、以评价增加学校招生数量D、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就是使学生(B)

A、尊重老师、同学B、正确对待知识、学习、他人和社会

C、正确对待学习和考试D、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5、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要求(D)

A、从小学三年级开设科学课B、从小就进行科学研究

C、树立当科学家的雄心斗志D、尊重、理解、热爱科学

6.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D)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7.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 D.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8、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

9.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0、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C)

A.现代教育B.减负C.素质教育D.科技教育

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B)

A.教育政策B.“三个面向”“三个代表”

C.教育法规D.素质教育

12、在课程划分上,与实有课程相对的是(A)

A.空无课程B.隐性课程C.分科课程D.活动课程

13、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通过两种基本途径实施:

一是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B)

A.开设活动课程B.在其他学科中浸透信息技术教育

C.边缘学科的开设D.开设计算机教育课程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性质的是(D)

A.可评估性B.可伸缩性C.可完成性D.家长可参与性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是( A )

A.组织复习,认真考试B.问题牵引,有问必答

C.整体规划,系统设计D.选取课题,开展研究

16、课程标准中,要明确各门学科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部分是(D)

A.前言部分B.内容部分C.评价部分D.课程目标部分

17、下面不是教学大纲弊端的是(D)

A.教学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

B.评价以考试为主,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C.不利于教材的特色化和个性化

D.教学以掌握技能为目的

18、与自主性学习类似的说法是(B)

A.被动学习B.主动学习C.机械学习D.他主性学习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内涵的是(D)

A.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

B.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C.利用信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D.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20、下列说法不符合新课程对教师定位的是(D)

A.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B.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C.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D.教师是研究成果的消费者

21、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是指(A)

A.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B.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C.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D.教师培训

22.王老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阅读文章,一起讨论文章内容,还经常与学习互换角色来开展教学。

王老师这种做法是(D)

A、直接教学B、交互式教学C、脚本式合作D、自主学习

二、多选题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

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A.档案袋评定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D.成就测验

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

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

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

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

9.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

A.前沿性B.全局性C.基础性D.先导性

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

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

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

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A..可操作性B.验证性C.教育性D.探索性

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

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16、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取原则是(ABCD)

A.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与学生的经验联系

B.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

C.鼓励动手,重视学生与现代科学发展相联系

D.注重综合,注意各科知识相联系

E.便于考试得高分

17、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包括(ABE)

A.国家B.地方C.农村D.城市E.学校

18、课程实施中学习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ABCDE)

A.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不深入B.通识教育培训方面的原因

C.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能和技巧

D.教师对自己在学习方式上角色定位困惑

E.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的标准

19、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特征有(ABC)

A.自主B.探究C.合作D.默写E.死记

20、“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具体实施包括(BCDE)

A.为实践者的知识保密B.收集资料和理清情境

C.形成行动策略D.实施与检验行动策略E.寻找研究的起点

三、判断题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

2.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3.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

6.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

7.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

1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

1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

1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1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15.开发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