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历史与社会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 历史与社会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历史与社会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与社会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与社会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到个人和社会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了解良好的自我意识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社会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说明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同时也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群体,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社会不仅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料,同时社会也能促进个人进步。
学生通过学习在理解了个人离不开社会的基础上,也应懂得作为社会的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社会这面大镜子既可以照出每个人的长处、优点,也可以照出每个人的短处、缺点,为今后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时讲述了社会与人的关系,强调个人生活离不开社会,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个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上,正确认识自己,从而学会客观、全面、发展地看待自己。
它是学好其他两课的关键。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
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课程模式是探究式学习,教学步骤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选择的教学策略是情景教学法,利用实验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的生活和成长都离不开社会。
§教学准备
一杯水、一张生活流程图。
§个人使用前的思考及改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活动一】将一滴水滴到地上,观察反应(转瞬即失);而一杯水却不会消失。
思考:
○为什么一滴水离开杯子后就会消失?
○如果说小水滴也有灵性,它不想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该怎么办?
别离开它生活的集体。
【承转】由此我们联想到我们人类自身,一个人与我们生活的社会之间是不是也像一滴水与一杯水一样呢?
【活动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阅读狼孩的故事。
思考一个问题:
“狼孩也是人,为什么不能像人一样生活呢?
”
【归纳】通过同学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人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学会穿衣、吃饭等劳动技能和语言交往的能力,离开了社会,人就无法进行这些正常的社会活动。
就像小水滴一样,杯中的水由无数个小水滴组成,离开了集体,水滴会干涸。
成千上万的人在一起组成了社会,形成了一个大群体组织,人们共同生活在其中,社会陪伴每个人成长。
【板书】一、社会伴我成长
【活动三】观察晓明一天的生活,说说晓明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与社会各行各业有哪些联系?
场景:
清晨晓明被闹钟叫醒→迅速穿衣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骑车或乘车上学→在学校学习一天→放学回家→看一会儿电视→做作业→洗澡睡觉。
(学生回答)
【总结】通过晓明一天的生活,我们会发现人类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农业、工业、建筑业、纺织业、五金业所提供的物品,社会不仅教会了我们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由此可以看出个人的生活的确离不开社会。
【板书】1.个人离不开社会
【叙述】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趣而又深刻的话:
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前面讲了社会是群体组织,而且是一个大的群体组织,它又由无数个小群体组成。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页图6-2社会中的不同群体。
【提问】说一说,生活中除了以上所标示的群体外,你还能说出哪些群体组织?
学生思考回答:
幼儿园、小学、中学、社区、各类娱乐场所、商场、少先队组织等。
【提问】找一找,你生活在哪些社会群体中?
【提问】这些群体组织是一成不变的,还是在发展变化的?
人员在变、组织结构也在变。
通过提问、思考,使学生懂得自己是生活在不同的群体中,从而理解群体概念。
【板书】2.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
【总结】海纳百川,社会像大海一样,容纳了各种群体,各种群体又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群体,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社会。
每个人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样,没有人就没有社会,所以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点题)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也只有在人类社会中人们才能学会和掌握生活技能、语言等交往能力,除此之外,社会还对个人有哪些帮助呢?
观察课本图6-3,是谁照出了王丽在家在校两样表现?
【承转】是社会这面镜子。
社会这面镜子可以照出你在不同场合的表现,以提醒我们改正不足。
现在我们就用社会这面镜子照一照,在我们身边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表现。
(请同学先讲)
举例来说,现在开车的人越来越多,违章的也越来越多,但是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重要干道很少有人违章,而有的地段违章的较多,尤其是偏远地区,为什么?
【承转】重要干道不违章是因为有警察,而其他地方因为警察不是很多,故违章者也较多,其实这是不对的,交通法规是人人都应遵守的,不论是否有监督,都不应该违规。
报纸上也经常登违规车辆的照片,请学生看登在报纸上被监控系统录制下来的违章车。
【提问】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归纳】此类例子不胜枚举,正是因为有了社会这面大镜子,我们才了解了自己的方方面面,既看到自己的进步,也看到自己的不足。
在社会这面大镜子的照映中,我们不断改变自己,使自己以更加完美的形象出现在“镜中”。
【板书】3.在社会中成长
【叙述】打开课本第7页,看图6-4,我国古代有许多的象形文字,古埃及也有许多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寓意深刻,比如“我”是用画着大眼睛的脸来表示的。
【提问】为什么用画着大眼睛的脸来表示“我”呢?
【归纳】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通过眼睛与社会进行交流,通过眼睛观察社会,了解社会。
通过社会这面镜子,照出自己的一切,从而有针对地进一步完善自我。
【承转】当我们在社会这面大镜子的照映下,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你看到的你和周围的人看到的你并不一样。
思考问题:
当来自周围的评价与自我的看法不一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归纳】通过思考,我们懂得,要想正确认识自己,就应该对自己有比较全面的评价,如果只看到优点看不到缺点,则会产生骄傲和自满的心理,影响自己的进步;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则会产生自卑和沮丧的心理,也会影响自己的进步。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既要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才会在社会中不断进步。
【总结】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即水乳交融。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的成长又离不开社会,通过今天的活动和思考,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个人的生活离不开世界,是社会伴我们成长。
●教学提纲
第一课在社会中成长
一、社会伴我成长
1.个人离不开社会
2.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
3.在社会中成长
●问题研讨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伴我们成长,可给学生布置一下作业:
请同学们设计一张社会调查表,内容包括:
1.你所居住社区的名称?
2.你所在的小区内有哪些公共服务设施?
3.社区管理会(或居委会)采取了哪些措施方便社区生活,为社区人们办了哪些实事?
4.随机调查你所居住小区内的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满意程度?
5.请你针对社区的现状,提出你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调查,帮助学生加深对社区概念的了解,从而学会关注自己生活的社会。
§作业:
1、基础知识过关
2、作业练习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走进社会
(2)
第一课在社会中成长
(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家庭对个人成长十分重要。
(2)通过对图例漫画的分析以及名人成长事例的介绍,让学生领会到良好的家庭氛围会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
(3)增强学生积极改善家庭氛围的意识。
(4)认识到学校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健康上网的益处。
(5)通过活动与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比较发现学校学习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调查,实地了解自己居住的社区,感悟社区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
(6)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珍惜学习的机会,增强健康上网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时讲述的是社会这个大舞台中家庭这个重要场景对人成长的重要影响,它介绍了人接触的不同社会类型,井说明了人接触的第一个也是很重要的社会场景──家庭的影响,它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社会大舞台上对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另外两个重要场景──学校和社区。
对后面教学中学生关于个人不同角色的理论的理解有重要铺垫作用。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明确不同的家庭情况会对个人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增强学生积极与父母交流、沟通,改善家庭氛围的意识。
通过介绍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两个生活场景──学校与社区,引导学生加深对学习的意义的认识,使学生更为关注社区生活,并通过网络社区的介绍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领会到良好的家庭氛围会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氛围会阻碍个人的成长发展。
加深对学习的意义的认识,更为关注社区生活。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有效地改善家庭氛围。
学校学习生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与教师启发相结合。
§教学准备
家庭、学校、社区、医院、商场的生活场景的图片、漫画、照片资料。
下载校园中学生、第九城市的网页,准备关于网络对青少年成长利弊讨论的相关资料,组织好学生课前对所在社区的名称、公共设施、服务等的调查。
§个人使用前的思考及改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幻灯呈现家庭、学校、社区、商场、医院等场所的图片。
【提问】
○什么叫做“舞台”?
○为什么本课说:
社会好比人生的舞台?
○从小到大,我们人生的舞台上都有过哪些场景?
家庭、学校、社区(社会)。
【承转】社会好比人生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不同的场景。
我们一出生,就在家庭中成长,扮演着家庭成员的角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走进学校,学生成为我们扮演的新角色;同时,我们又生活在特定的社区中,是更广阔的社会场景中的一员。
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一起来探讨家庭这个人生舞台的第一个场景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影响。
(新课教学)
【板书】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
【提问】
○请大家想一想自己的家中都有哪些成员?
○家里成员各自的职业和身份是什么?
你了解吗?
○家里谁对你的影响最大?
能否讲一个家人对自己起到影响的例子、故事。
【承转】从刚才大家的回答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大多数同学的家庭都是由爸爸、妈妈和自己组成的三口之家,由于家庭成员的职业、身份、性格各不相同,我们每个人的家庭场景也是各不相同的,在家庭场景中每个成员对我们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可以肯定的是家庭这个场景对我们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影响,那么不同的家庭场景又对我们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
【活动】讨论性活动:
课本第21页图6-24家庭生活。
【提问】小组讨论:
○对每幅图用一句话进行描述,说明图中反映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将图中你喜欢的家庭生活场景挑选出来。
○结合图思考不同的家庭生活会对我们有哪些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座位相近的4至6个同学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并选出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向全班同学发表本组同学的观点。
【叙述】教师补充有关家庭对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的事例。
(1)父亲酗酒与儿童智力发展不佳、注意力易于分散之间的相关研究。
(2)雷洁琼事例介绍
雷洁琼1905年9月出生于广州。
祖父雷嵩学早年因家境贫寒以契约工身份去美国打工,辛劳多年后转为经商。
父亲雷子昌留在国内读书并考取了前清举人,因受到维新改良主义的影响,思想颇为开明。
1913年,雷洁琼七岁时考入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小学部。
家风校风的熏陶,使她从小就大量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翻译著作,沐浴在新文化的氛围中。
1924年,19岁的她漂洋过海赴美国留学,取得美国南加州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
1931年回国后,她受聘到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以后历任江西中正大学、上海东吴大学教授,并兼任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华东大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
1946年重返燕京大学任教。
1952年起,任北京政法学院副教务长兼教授。
1971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至今。
【归纳】从刚才同学们对6幅漫画的分析以及老师讲的事例中,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家庭场景会给我们的成长带来不同的影响,宽容、平等、支持鼓励的家庭氛围会促进我们健康向上的成长,反之,会干扰我们的学习生活,不利于我们的成长。
【板书】不同的家庭场景会对我们的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
【活动】课堂活动:
家庭成员守则。
每个小组共同讨论制订家庭成员守则。
针对自己家庭的情况,提出自己对美满家庭生活的希望与构想,并列出自己家中不利于自己学习成长的因素,列出给父母的有关搞好家庭生活的合理建议。
在回家后与家庭成员一起讨论、修改,并监督大家遵照执行。
【板书】积极改善家庭生活
【叙述】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一起探讨了家庭这个舞台场景对我们的影响。
很多同学在课堂上发表了对家庭生活的独到见解,还有同学非常坦诚地将自己家庭中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不能对每一位同学的家庭情况进行一一探讨。
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里能够对我们上节课探讨的一些问题进行更深刻的思索,针对自己家庭的情况,提出对美满家庭生活的希望与构想,并列出自己家中不利于自己学习成长的因素,列出给父母的有关搞好家庭生活的合理建议,尝试与家人一起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家庭成员守则。
【承转】在我们的生活舞台场景中,除了家庭以外还有一个场景是我们经常要遇到的,就是学校。
当我们成长到适学年龄后,父母把我们送到这里,我们在这里遇到了许多同龄的同学,遇到了老师,这个场景中的人物比家庭场景中多了许多。
这个场景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影响呢?
(新课教学)
【活动】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中间画一条竖线,竖线左上角写上“收获”,右上角写上“失去”,竖线上方写上“我来学校上学”。
──思考一下我们在学校上学的得失。
我来学校上学
收获失去
1.1.
2.2.
……
【提问】请同学填好后,分别说一下你来到学校上学的得与失。
【归纳】通过大家的发言,我们看到尽管大家提到来学校上学我们会失去一定的自由,要受管制,要承受考试的压力,但多数同学也肯定了在学校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交到了许多朋友,得到了许多表现自己优势、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使自己的生活更为丰富多彩。
所以,虽然学校与家庭场景大不相同,在这里也许我们无法像在家里那样自由自在、我行我素,但正是这种规范、这种培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成长环境,让我们收获得更多,对我们的成长同样是必要和重要的。
【板书】学校,不仅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还是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
【承转】除了家庭与学校,社区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景,有时我们可能忽略了它,对它也关注甚少。
其实它对我们的成长也有重要影响,作为社区舞台上的人物──居民,应该关心自己所处的场景,并担负起居民的责任。
【板书】社区是我们的第三个家,每个社区都是一个小社会
【活动】请同学们汇报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调查结果。
(6~10人)
【归纳】从刚才同学们的调查报告中,我们注意到大多数同学所居住的社区中都有餐饮、清洁、美容美发等服务,有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有各行各业的居民,有的甚至还设置了学校、医院、超市等,俨然一个微缩的小社会,我们尽管没有真正地走上社会,但是每天生活在自己居住的社区里,与各种人相处,享受社区内的各种便利服务,已经能从中学会很多,社区生活为我们的社会生活打下了基础,对我们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
幻灯片放映展示网络社区:
校园中学生、第九城市的网页。
【叙述】网络社区。
通过网上同学录像邀同学聚会,团购汽车的新闻。
──通过互联网。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网络生活吗?
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使地球变成了“村”,它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叙述】文化部出台的《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通知》中规定:
包括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必须由其监护人陪伴;未成年人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每日8时~20时进入网吧,在线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不得容留未成年人夜间在“网吧”上网。
【提问】为什么国家对未成年人上网进行如此多的限制?
其中的合理因素是什么?
【归纳】网络社区本身是个有利于我们成长发展的事物,网络社区也需要净化,作为网络社区的居民,你也应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为你的学习和生活服务,自觉抵制网络的不利方面。
(课堂小结)
【总结】在今天的课上,我们一起探讨了家庭这个场景对我们成长发展的影响,很多同学都意识到了良好的家庭氛围会促进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家庭中一些不利自己成长的因素,希望大家回家后能够与父母家人好好探讨、积极沟通,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而共同努力。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有着不同的生活场景,我们总处于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其中家庭、学校、社区是对我们成长起到最为重要的三个场景,希望大家能在课后用心观察,观察每个生活场景中的人、事、物,观察每个场景对自己的不同影响,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吸取场景中对自己有利的因素,更好地发展。
●问题研讨
本课教学内容是介绍社会这个大舞台中的家庭舞台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通过对教材中漫画故事的讨论、典型事例的介绍,让学生结合自身成长了解到家庭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并产生让家庭生活更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想法,从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本课教学内容是介绍社会这个大舞台中的学校、社区的重要性。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对于家庭的重要性都十分认可,但在这一节课中,一部分学生出于对学校学习带来的压力而对学校学习具有明显的负面情绪,这些学生会借此发泄自身的不良情绪,贬低学校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面对这一情况,教师要注意合理引导,避免指责学生,应关注学生的不良情绪根源,以真诚的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学校带给大家的收获,客观分析学校学习的得与失。
§作业:
1、基础知识过关
2、作业练习
§课后反思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法指导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回顾、总结上学期学习历史的得与失
2、使学生明确学会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方法重要性的认识。
3、明确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力争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教师的教学。
4、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些学习初历史的方法。
5、提出本学期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初步明确历史学习的一些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落实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
一、引发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爱好,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人亦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自觉学习的先导。
有历史兴趣的同学不必说,缺乏历史学习兴趣的同学,该怎样培养兴趣呢?
明确学习目的是根本。
今天的初中学习是为今后读高中做准备的,而上高中是要经过选拔性考试的。
高考竞争是残酷的,要想不被淘汰,高考要考的科目你都得认真学习,都应当有兴趣。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
因此,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考试形势的要求。
在学习方法上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把握学习的各个环节
学习过程有哪些环节,并非每个同学心中有数。
要想提高学习效率,课前预习、课中听讲笔记思考质疑、课后及时练习复习等环节一个都不能落下。
课前预习有助于课中针对性地学习,突破重点难点,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课中听讲要认真、要始终有激情。
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指望下课后再复习,这是本末倒置的,也是行不通的,为了保证课堂效率,在时间上每节课应着重抓住两个环节,一是一节课的开始。
预备钟一响,就应迅速进教室,做好准备工作以便迅速进入听讲角色。
二是一节课的后半部分。
这时人已较困,注意力难以继续集中,希望同学们自我暗示,提醒自己保持注意力。
至于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新知识在初期是最易遗忘的,此后就逐渐难以忘记。
所以课后要及时复习。
2.学会动脑筋
动脑筋话好说,事难做。
如何动脑筋?
如学习时我们不就事论事,而是能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再如学习时我们可以先联系相关、相近或相反的知识,再把它们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点,最后升华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联系→比较→升华”就是一个开启思路、动脑筋的好路子。
3.区分课本中一般性的叙述和归纳性的结论
同学们在读历史课本时,总喜欢把课本从头到尾一直读下来,动脑筋不多。
考试时总是自己想破脑壳找结论,结果还往往是错的。
其实,好多典型精彩的结论课本已经给出,只要我们在读书时多用点心注意区分课本中一般性的叙述和归纳性的结论就行了。
4.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历史知识的特点是具体性、过去性,且知识点繁杂。
其实任何一门知识之所以被称为科学,就是因为它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学习历史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其学科体系。
如学习世界近现代史,我们可以以“资本主义生产力”为主线,抓住每个阶段的经济、政治、国际关系、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方面的辅线来建构体系:
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17~18世纪,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19世纪晚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40年代中期~今,第三次科技革命(详细体系略)。
科学的知识体系,能帮助我们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我们驾驭具体知识的能力。
5、化死为活巧记忆
历史学科的记忆量要求特别大,如何记忆?
除了理解记忆外,历史有很多具体知识点是无法通过理解来记忆的,如某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同一时期几个思想家的思想等等,这些实际上是些“死”知识。
这些“死”知识可以通过下面方法来巧记。
①数字代表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
如:
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
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提取字头法:
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
如:
记646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时,可记为“分田土改”即分配土地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土地属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③谐音趣味记忆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
如:
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
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
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④关键词词法:
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词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如:
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词掌握:
即①开始;②进一步;③大大加深;④完全陷入。
然后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
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④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合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⑤概括记忆法:
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
如:
拉美革命的过程可概括为:
一场革命、二个阶段(1810—1815;1816—1826)、三个中心(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三个领导人(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反对2个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一场决战(阿亚库巧战役)即“123321”就可以将整个拉美革命进程完全掌握。
三、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吃苦精神
要想成功,先学会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