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284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docx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sr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是人的()

【答案】A

A、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

B、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一致性的反映

C、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一致性的反映

D、审美需要与道德需要一致性的反映

2.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经济制度是指()。

【答案】A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生活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D、分配方式

3.法之所以具有特殊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在于法是()。

【答案】C

A、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B、上层建筑之一

C、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

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4.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

【答案】D

A、方法

B、传统

C、特征

D、主题

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

【答案】B

A、科学性

B、与时俱进或实践性

C、革命性

D、崇高性

6.属于社会理想的是()

【答案】D

A、科学发展观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小康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7.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必须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答案】B

A、坚定“缩小贫富差距”的信念

B、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C、坚定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念

D、坚定中国改革成功的信念

8.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答案】B

A、桥梁

B、纽带

C、动力

D、基础

9.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是指()

【答案】B

A、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

B、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类的个体

C、脱离时代抽象出来的人类共性

D、非具体的人,抽象的人

10.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答案】A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道德

D、生活道德

11.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

这是属于()

【答案】B

A、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B、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C、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

D、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12.“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这是()人生观

【答案】A

A、享乐主义人生观

B、实用主义人生观

C、拜金主义人生观

D、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

1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提出的

【答案】B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14.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答案】D

A、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B、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意识

C、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D、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15.下列哪项不是治安管理处罚()

【答案】D

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逮捕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答案】A

A、邻里团结

B、爱岗敬业

C、保护环境

D、服务群众

17.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是()

【答案】C

A、友情

B、恋爱

C、爱情

D、婚姻

18.社会公德涵盖了()之间的关系。

【答案】D

A、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人与自然

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19.马克思指出:

“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

”他的意思是说,在恋爱过程中双方应:

()

【答案】C

A、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B、把个人纵欲作为爱情的目的

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D、追求脱离现实生活的“纯精神”关系

20.()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

【答案】A

A、诚

B、信

C、礼

D、仁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答案】A

A、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B、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22.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称为()。

【答案】C

A、法律原则

B、法律精神

C、法律思维

D、法律意识

23.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答案】A

A、社会现象

B、文化现象

C、经济现象

D、制度现象

24.()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答案】D

A、道德的认识功能

B、道德的调节功能

C、道德的社会功能

D、道德的功能

2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C)

A.实事求是的精神B、勤劳勇敢精神C、自强不息精神D.艰苦奋斗精神

26.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在文化创新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D)

A.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B、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C、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马克思主义

27.增强国防观念,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黏合剂”,因而也是新时期(C)

A.中华民族发展需要B、维护世界和平的要求

C、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D.国家强大的标志

28.理想具有实现的(C)

A.必然性B.偶然性C、可能性D、随意性

29.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体现在(A)

A、理想是“应然”的,现实是“实然”的

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

C、理想包含现实,现实包含理想因素D、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现实

30.孙中山曾激励广大青年: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就是希望青年人要(D)

A、个人奋斗B、不做大官C、做对自己一生发展有影响的大事

D、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不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理想

31.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D)

A.大同世界B.小康社会C.和谐社会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2.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B)

A、本质体现B、集中体现C、统一体现D、必然体现

33.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体现,不正确的是(B)

A、坚贞刚毅的品质B、实事求是的品质C、不屈不饶的精神D、与时俱进的精神

34.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时代具有(C)

A、不同的形式B.不同的传统C.不同的内涵D.不同的文化背景

35.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A)

A.力量源泉B.保证C.导向D.根本途径

36.国体决定了一国的国家性质。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国体的是()。

A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7.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

A.国家创办各种教育机构和文化设施,为公民提供受教育的途径

B.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C.遵守宪法和法律D.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38.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称为()。

C

A.法律原则B.法律精神C.法律思维D.法律意识

39.下列民事权利中,属于完全物权的是:

()。

C

A.质权B.抵押权C.所有权D.留置权

40.()是一种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直接支配特定物,并享有其利益的排他性权利。

B

A.债权B.物权C.人格权D.身份权

41.近代宪法起源于()。

C

A.美国B.法国C.英国D.希腊

42.公共生活的鲜明特点是:

(D)

A、开放性

B、直接性

C、透明性

D、开放性和透明性

43.公共生活的鲜明特点是:

(B)

A、透明性

B、开放性和透明性

C、开放性

D、间接性

44.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C)

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

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45.法之所以具有特殊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在于法是()。

C

A.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B.上层建筑之一

C.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46.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

这是属于(B)

A.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B.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C.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D.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47.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B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48.运用法律规范,告诉人们不得做什么,指的是:

(A)

A、禁止性指引B、强制性指引C、义务性指引D、授权性指引

49.在“网络世界”,若有人故意制造计算机病毒传播扩散,将会破坏许多单位或个人网络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电脑系统的崩溃等。

这说明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中(B)

A.交往关系极为简单的特点B.活动结果密切相关的特点

C.活动范围相对有限的特点D.公共秩序难以形成的特点

50.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正当防卫过当

(C)

51.下列法定量刑情节中,属于从重处罚的情节是()。

A.未遂犯B.既遂犯C.累犯D.预备犯

(C)

52.依据出票人的不同,我国的汇票可分为:

()

A.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B.跟单汇票和光票

C.即期汇票和远期汇票

D.国内汇票和国际汇票

E.记名汇票、指示汇票和无记名汇票

A

53.我国民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期为:

()。

C

A.6个月B.1年C.2年D.4年

54.在我国,制定地方规章的机关是()。

A.地方人民政府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各部、委、局

D.国务院授权的各类机关单位

A

55.行政相对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申请行政复议。

A.地方人民政府

B.国务院授权的各类机关单位

C.人民法院

D.特定的行政机关

D

56.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可以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争议。

A.消费者协会B.人民检察院C.经营者自己D.消费者自己

A

57.下列属于行政合理性原则具体内容的是()

A.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

B.行政行为必须尽可能合理、适当、公正

C.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D.行政主体必须依据法律行使行政职权

B

58.在我国,有权对刑事诉讼的执行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机关是()。

C

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人民检察院D仲裁委员会

59.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程序,属于()。

B

A.简易程序B.特别程序C.执行程序D.普通程序

60.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是指同级人民法院在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上的权限的分工。

A

A.地域管辖B.级别管辖C.专属管辖D.移送管辖

二、多项选择题

61.人生观涉及的问题包括()

【答案】ABCD

A、幸福观

B、生死观

C、恋爱观

D、荣辱观

62.下列行为符合社会公德要求的有()

【答案】ABD

A、不随地吐痰

B、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

C、捡到财物,占为已有

D、爱护公园或路边的花草树木

63.下列人员享有选举权的是()。

【答案】ACD

A、王四:

22岁,曾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

B、陈三:

18岁,去年因杀人被判有期徒刑15年,并被剥夺政治权利3年

C、张一:

70岁,信仰基督教

D、方六:

40岁,涉嫌重大走私已被公安机关逮捕

64.道德往往借助于()等形式来使认识功能发挥作用

【答案】ABC

A、道德观念

B、道德准则

C、道德理想

D、道德习惯

65.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表达了()

【答案】ABCD

A、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B、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成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66.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的伟大民族精神

【答案】ABCD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67.道德是通过()来维系

【答案】ABD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生活习惯

D、人们的内心信念

68.复古论在对待传统道德上,只承认()

【答案】BC

A、特殊性

B、一般性

C、普遍性

D、个别性

6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有()

【答案】BCD

A、压制个人,束缚个性

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D、重视、保障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

70.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答案】ABCD

A、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B、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增强人们的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

C、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D、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使社会成员内化道德要求、强化道德自律,坚定道德意志和信念等

71.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有()层次

【答案】BCD

A、先己后人

B、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D、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72.认真贯彻《国防教育法》,必须(ABCD)

A.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B.不断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

C.增强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D.更加自觉地履行国防义务

73.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精神表现为(ABC)

A.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

B.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C.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D.固守经验、步伐稳健、游刃有余的处事风格

74.古代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ABD)。

A、缔造、维护和捍卫祖国的统一及民族的团结

B、反抗阶级压迫、民族压迫和外敌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

C、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D、开发祖国大好河山,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

75.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ABCD)的统一。

A、归属感B、认同感C、尊严感D、荣誉感

76.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种类型的,有(ABCD)

A、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B、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C、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D、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77.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ACD

A.宪法是“母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B.宪法是根本法,是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法律

C.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D.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78.宪法最主要的特征可以归纳为()。

ABCD

A.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

B.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

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活动的最高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

D.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

79.家庭美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有尊老爱幼和(ABCD)

A、男女平等B、夫妻和睦C、勤俭持家D、邻里团结

80.“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BCD)

A、实行计划生育B、夫妻互相忠实

C、一夫一妻D、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

81.“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BCD)

A、婚姻自由B、男女平等C、一夫一妻D、实行计划生育

82.“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BCD)

A、一夫一妻B、男女平等C、夫妻互相忠实D、实行计划生育

83.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从业者在下列职业活动中,体现了职业道德要求的有:

(ABCD)

A、干一行爱一行,安心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B、诚实劳动,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

C、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平等待人,秉公办事,不违章犯纪,不滥用职权

D、处处为职业对象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满足他们的需要

84.下列属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的权利的是:

()

A.安全权B.选择权C.求偿权D.监督权E.公平交易权

ABCDE

85.故意犯罪形态包括:

()。

A.犯罪既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犯罪动机

E.犯罪中止

(ABCE)

86.自然人依其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划分为()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法定代理人

E.委托代理人

ABC

87.依据我国商标法律规定,下列属于商标权人的义务的是:

()。

A.对商标独占使用

B.按规定缴纳商标费用

C.转让商标

D.举报他人的商标侵权行为

E.确保使用商标的商品的质量

BE

88.我国《合同法》规定了15种有名合同,包括下列哪些?

()

A.技术合同B.租赁合同C.借款合同D.赠与合同E.承揽合同

ABCDE

三、判断题

8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道德建设的灵魂,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答案】×

90.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所以不调整阶级对立关系。

【答案】×

91.科学理想是人脑对现实的正确反映。

【答案】×

92.宗教信仰也是信仰,只不过是一种对虚幻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

【答案】√

93.理想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说明理想具有阶级性。

【答案】×

94.内心信念也称良心,它也是一种信念。

【答案】√

95.治安管理处罚包括罚金。

【答案】×

96.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发展。

【答案】×

97.一个人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精神,一个民族和国家也是如此。

【答案】√

98.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体现。

【答案】√

99.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属性【答案】√

100.在当代中国,公民的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拥护祖国统一上,不必爱社会主义。

【答案】×

101.“上访就是犯罪!

”这句话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

【答案】×

102.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仍然要提倡爱国主义。

【答案】×

103.理想说到底是一个实践问题,不是思想认识问题

【答案】×

104.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是劳动者的权利。

【答案】√

105.依法纳税不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因为收入高的人才需纳税。

【答案】×

106.我国宪法修改案必须有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1/2多数通过。

【答案】×

107.效率原则是《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108.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

【答案】√

109.人际关系好比心理上的桥梁和纽带,显示着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答案】√

110.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竞争与合作在当今时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答案】√

111.对社会负责即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的繁荣和进步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答案】√

112.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答案】√

113.“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一律不能要求离婚,必须得到军人的同意。

【答案】×

114.刑罚的目的是对犯罪分子进行打击报复。

【答案】×

115.“上访就是犯罪!

”这句话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

【答案】×

116.民法根据权利主体是否为物的所有人,将物权划分为完全物权和不完全物权。

【答案】√

117.根据民事责任内容的不同,民事责任可分为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与侵权民事责任。

【答案】×

118.商标权人应当依法缴纳各项商标费用、依法使用注册商标并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质量。

【答案】√

119.依据行政行为所针对的行政相对人是否特定这一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

【答案】×

120.搜查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一种。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