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2909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docx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

各种急救药品药理作用

抗休克药

肾上腺素(α、β受体激动药)1mg/ml

(一)药理作用

1、心脏主要激动心脏的β1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加速传导,提高心肌兴奋性,增加心输出量,是强有力的心脏兴奋剂,肾上腺素还能扩张冠状血管,从而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2、血管作用于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产生强大的血管收缩作用,对皮肤、黏膜、肾脏等处血管的收缩作用最强;对骨骼肌血管有明显舒张作用。

3、血压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不变或稍有下降。

4、平滑肌①支气管作用于β1受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弛;②瞳孔肾上腺素激动虹膜辐射肌上的a受体,使瞳孔扩大。

5、氧代谢①氧耗量上升;②糖代谢上升;③脂肪代谢(血中游离脂肪上升)

(二)临床作用

1、心脏骤停用肾上腺心室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进行急救;

2、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能收缩血管,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从而迅速缓解休克的症状,一般肌肉或皮下注射—1mg;

3、支气管哮喘;

4、局部应用可用于鼻黏膜出血的止血。

异丙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药)1mg/2ml

(一)药理作用

1、心脏与肾上腺素相比作用更强;

2、血管和血压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略下降,脉压加大,扩张冠状血管,使其血流量增加;

3、支气管激动β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比肾上腺素强;对支气管黏膜水肿的作用不如肾上腺素。

(二)临床作用

1、支气管哮喘舌下或喷雾给药,用于控制哮喘的急性发作,显效快而作用强;

2、心脏骤停对停搏的心脏有起搏作用;

3、传导阻滞;

4、休克用于血容量已补充而心输出量较低,外周阻力较高的中毒性休克患者。

去甲肾上腺素(a受体激动药)2mg/1ml

(一)药理作用:

主要兴奋a受体,对β受体兴奋作用弱;

1、收缩血管:

兴奋血管平滑肌上的a受体,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冠状动脉血流增加。

2、兴奋心脏:

心肌收缩力上升,传导加速,心输出量上升,因升压反射兴奋迷走神经,故心率变化不大,剂量过大时,自律性加强,可引起心律失常。

3、升高血压:

小剂量使心脏兴奋,故收缩压上升,此时血管收缩不明显,故舒张压升高不多,脉压差加大。

较大剂量时,血管强烈收缩,外周阻力上升,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脉压差变小,组织血流灌注减少。

(二)临床作用:

1、抗休克:

用于各种血管扩张性休克和药物中毒引起的低血压,可短期小剂量应用,以保证血流灌注,使收缩压维持在12Kpa左右为宜,不宜大剂量使用,易加重微循环障碍。

现主张与a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合用,拮抗其收缩血管作用,保留其兴奋β受体的效应。

2、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取本品1—3mg,适当稀释后口服,使食道或胃黏膜血管收缩达到止血效果。

重酒石间羟胺(阿拉明,β受体激动药)10mg/1ml

作用:

与去甲肾上腺素类似,除直接兴奋a、β受体外,还促进肾上腺素神经末梢释放递质。

作用特点:

①兴奋心脏弱,不易引起心律失常;

②肾血流量减少不明显,较少引起少尿,无尿;

③升压作用弱而持久;

④可肌肉注射,应用方便,目前临床上作为NA代用品,应用于多种休克早期及低血压。

多巴胺(a、β受体激动药)20mg/2ml

(一)药理作用

1、心脏:

主要激动β受体,使心脏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

2、血管和血压:

对肾血管,肠系膜血管和冠状血管只有特别的扩张作用。

3、肾脏:

能舒张肾血管,使肾血管流量增加。

(二)临床作用

多巴胺是治疗休克比较理想的药物,但应注意必须先补足血容量和纠正酸中毒,效果才更好,多巴胺还可以和尿药合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中枢神经兴奋药

尼可刹米(可拉明,二乙烟酰胺)中枢神经兴奋剂0.375g/

(一)药理作用

选择性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作用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对血管运动中枢有微弱兴奋作用,一次静脉注射作用维持及5—10分钟。

(二)临床作用

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

洛贝林(山梗碱)中枢神经兴奋剂3mg/1ml

(一)药理作用

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

(二)临床作用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常用于新生儿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阿片中毒等。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药0.1g/5ml

药理作用与应用

①用于浸润麻醉,表面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②为窄谱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的室性心率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都有良好效果,特别是对心肌梗塞引起的心律失常是首选药。

抗过敏

葡萄糖酸钙1g/10ml

(一)药理作用

1、本药为钙离子的补充药,与氯化钙相似,但含钙量较氯化钙低,对组织的刺激性小,注射比氯化钙安全。

2、本药进入体内后,其钙离子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消炎,消肿和抗过敏作用。

3、促进骨骼和牙齿的钙化,对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毒引起的呼吸肌麻痹,能拮抗镁离子以及对抗其中毒反应。

(二)临床应用

1、治疗低血钙引起的手足搐症的发作、寻麻疹、急性湿疹、瘙痒性皮炎、过敏性疾病等。

2、治疗慢性低血钙症(如佝偻病,骨软化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

3、用于心脏骤停的复苏。

4、用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镁盐和氟中毒的解救。

5、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补充钙。

异丙嗪(非那根)(H受体阻断药)50mg/2ml

(一)药物作用

1、抗组胺作用:

能拮抗组织胺对胃肠道、气管、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水肿;

2、中枢作用:

有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镇痛、嗜睡,止吐及防晕等。

(二)临床应用)

1、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寻麻疹,过敏性鼻炎;

2、防止晕动病和呕吐;

3、失眠。

止血药

酚磺乙胺(又名止血敏)0.5g/2ml

(一)药理作用

1、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及聚集、粘附功能,促使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加速血块收缩。

2、增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而减少血液渗出。

(二)临床作用

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的出血,可与其它类止血药如维生素K1,氨甲苯酸合用,本药口服容易吸收,静脉1小时后作用大高峰,维持4—6小时。

氨甲苯酸(促凝血药)0.1g/5ml

(一)药理作用

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过程,从而减低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作用;

(二)临床作用

主要用于急、慢性、局部或全身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出血,后者常见于癌肿,白血病,妇产科意外,严重肝病出血等。

维生素K1(促凝血药)10mg/1ml

是促进使凝血因子Ⅱ、IX、VⅡ、X太链上谷氨酸残基转变成r—移基谷氨酸残基的重要物资,缺乏维生素K可致凝血障碍,疾病造成胆汁缺乏,肝内细菌缺乏性出血。

临床应用:

新生儿、早产儿、足月低体重儿、慢性腹泻。

激素

氢化可的松100mg/20ml

(一)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①抑制磷脂酶A2(PLA),使致失活物质生成减少;②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③稳定溶酶体膜;④降低血管内细胞对缓激肽的敏感性,提高毛细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⑤抑制肉芽组织形成。

2、免疫抑制作用;

3、抗毒作用;

4、抗休克作用;

5、对血液成分的影响,使中心白细胞升高;

6、中枢作用。

(二)临床作用

1、替代疗法:

用于肾上腺素皮质功能不全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次全切术后,轻者单用,重者需配去氧皮质酮。

2、严重感染或炎症;

3、过敏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4、抗休克;

5、血液病;

6、局部用药。

地塞米松5mg/1ml

(一)药理作用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

1、对代谢的影响:

①糖代谢升高;②对蛋白质分解增加,抑制合成;③促进脂肪分解,抑制其合成长期大量使用引起脂肪重新分布,所谓向心性肥胖。

2、抗炎作用

3、抗免疫作用

4、抗毒作用(降低体温中枢对热源的敏感性)

5、抗休克

(二)临床应用

应用虽广泛,但对许多疾病均不能根治,用药目的在于迅速缓解症状,防止严重并发症和挽救患者的生命。

1、替代和补充疗效;

2、严重感染或炎症;

3、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疾病;

4、对感染中毒性休克应并用抗生素;

5、血液病;

6、局部应用:

皮炎、湿疹等;

另外,对早产的新生儿,有利肺成熟。

平喘药

氨茶碱0.25g/10ml

(一)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平喘: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可促进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兴奋β2受体,使cAMPA使增加所致,适用于各种急慢性支气管哮喘,口服用于预防发作静脉或静脉滴注用于重症哮喘及哮喘持续状态。

2、强心和利尿作用:

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增加心输出血量,尚有微弱的利尿作用,可用于心源性哮喘和心脏性水肿的辅助治疗。

降压药

利血平1mg/1ml

(一)药物作用

1、使周围交感神经末端去甲肾上腺素贮存耗竭,使交感神经冲动的传导受阻,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发挥降压作用,另一方面也使脑、心和其它器官中的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贮存耗竭,而使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产生降压作用。

2、作用于下丘脑部位产生镇静作用。

(二)临床作用

1、高血压:

用于轻、中度早期高血压,尤其适用于伴精神紧张的病例;本药不属于高血压治疗的第一线药物。

2、精神病性躁狂症状。

甲磺酸酚妥拉明10mg/1ml

(一)药物作用

1、a-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能拮抗血液循环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使血管扩张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

3、拮抗儿茶酚胺效应,用于诊治嗜细胞瘤,但对正常人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甚少;

3、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心脏后负荷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和肺动脉压下降,心搏出量增加,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二)临床应用

1、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及治疗其引起的高血压发作。

2、心力衰竭时减轻心脏负荷。

3、治疗因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外溢而引起的皮肤坏死。

M型抗胆碱药

阿托品1ml

(一)药物作用)

竞争性拮抗乙酰胆碱对M受体的激动作用,从而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对平滑肌,腺体和心脏等效应器的支配;大剂量阿托品还能阻断神经,胆碱受体。

1、抑制腺体分泌;

2、松弛内脏平滑肌,当平滑肌处于过度活动或痉挛其松弛作用最显着;

3、对眼的作用①散瞳;②升高眼压;③调节麻痹,近视物模糊不清适于看远物;

4、心血管系统①心率增加;②促进房室传导;③血管和血压治疗量无影响,较大剂量可引发皮肤血管扩张,表现为皮肤潮红,温热,尤以面部较为明显;

中枢神经系统,较大剂量对延脑有兴奋作用,出现烦躁不安、多言、谵妄等反应。

(二)临床应用

1、解除平滑肌痉挛,适用于各种内脏绞痛、对胃肠绞痛疗效好。

2、抑制腺体分泌用于全身麻醉前给药,还可以用于严重盗汗和流延症。

3、眼科

虹膜睫状体炎;

检查眼底;

验光配镜

4、缓慢型心律失常,如:

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5、抗休克用于爆发型流行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中毒性肺炎。

6、解救有机磷酸酯中毒

利尿药

呋噻米20mg/2ml

(一)药物作用

1、对水和电解质排泄的作用,能增加水、钠、氯、钾、钙、镁、磷等的排泄。

2、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能抑制前列腺分解酶的活性、使前列腺素e2含量升高,从而具有扩张血管作用。

(二)临床应用

1、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尤其是应用其他利尿药效果不佳时,应用本药仍可能有效。

本药夜可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

2、高血压

3、预防急性肾衰竭,如各种原因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时,及时用本药可减少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机会。

4、高钾血症及高钙血症。

5、稀释性低钠血症,尤其是当血钠浓度低于120mmol∕L

6、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症。

7、急性药物、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甘露醇250ml

(一)药物作用

1:

脱水2:

利尿

(二)临床应用

1、脑水肿及青光眼

2、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3、处理药物中毒

强心药

西地兰(去乙酰毛花甙)∕2ml

(一)药物作用

1、对心脏是增强心肌收缩性,减慢心率,抑制房室传导,降低窦房结和心房的自律性。

2、对肾脏的作用对心性水肿病人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3、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治疗量无影响,中毒量可使中枢兴奋。

(二)临床应用

1、心力衰竭,由于作用较快,适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的患者。

2、亦可用于控制伴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

治疗精神障碍药

氯丙嗪50mg∕2ml

(1)药物作用

1、本药是二甲胺簇吩噻嗪类药物,为抗精神病药的代表。

2、本药还能阻断a肾上腺素受体和M胆碱受体,因而药理作用广泛。

3、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肌注吸收迅速。

(2)临床应用

1、治疗精神病:

用于控制精神分裂症,主要用于Ⅰ型精神分裂症,尤其是对急性患者效果显着,但不能根治。

2、镇吐:

几乎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有效,如尿毒症、胃肠炎、癌症、妊娠及药物引起的呕吐。

也可治疗顽固性呃逆。

但对晕动病的呕吐无效。

3、低温麻醉及人工冬眠:

用于低温时可防止休克发生;人工冬眠时,与哌替啶、异丙嗪配成冬眠合剂用于创伤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烧伤及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

4、可与镇痛药合用,治疗癌症晚期病人的剧痛。

5、治疗心力衰竭。

6、试用于治疗巨人症。

7、国外尚可用注射剂治疗破伤风。

抗凝血药

肝素钠万单位∕2ml

(1)药物作用

1、本药可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

2、干扰凝血酶的作用。

3、防止血小板聚集和破坏。

(2)临床应用

1、用于血栓形成和扩展,减少肺梗死的发生,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2、预防左房室狭窄、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房扩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者,以及心脏瓣膜置换或其它心脏手术时所致的体循环栓塞。

3、防止动脉手术和冠状动脉造影时导致的血栓栓塞。

4、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时的辅助治疗,以减少血栓栓塞的并发。

5、能减少脑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并降低其死亡率。

6、用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尤其是高凝阶段,可减少凝血因子的耗竭。

7、作为体外抗凝剂,

镇静催眠药

地西泮(安定)10mg∕2ml

(一)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抗焦虑

2、镇静催眠

3、抗惊厥、抗癫痫

4、中枢性肌肉松弛,可用于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的肌肉强直。

(二)不良反应

毒性小、安全范围大、静脉注射安全、速度过快可致呼吸和循环功能抑制,故易慢;滥用或长期服用本品可产生耐受性、习惯性及成瘾性。

抗惊厥药

硫酸镁2.5g∕10ml

(一)药物作用

1、硫酸镁可因给药途径不同的药理作用:

①抗惊厥和肌肉痉挛作用②导泻作用③利胆作用④对心血管作用⑤消炎去肿。

2、肌注或静注后均经肾排泄,速度与血镁浓度和肾小球滤过率有关。

(二)临床应用

1、本药注射液常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先兆子痫和子痫、也可用于治疗早产。

2、用于低镁血症的预防和治疗,尤其是急性低镁血症伴有肌肉痉挛、手足抽搐等症状,也用于全静脉营养时预防镁缺乏。

3、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包括尖端扭转型室心动过速和室颤的预防,对洋地黄、喹尼丁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也有效。

4、也用于发作频繁而其它治疗效果不好的心绞痛患者,对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效果较好。

5、还可用于惊厥、尿毒症、破伤风、高血压脑病、急性肾性高血压危象。

6、口服用于导泻及十二指肠引流及治疗便秘、肠内异常发酵、胆绞痛、阻塞性黄疸及慢性胆囊炎。

7、外用热敷消炎去肿。

盐酸哌替啶(杜冷丁)50mg∕1ml

(1)药物作用

1、中枢系统:

镇静、镇痛、欣快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较吗啡弱,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10,持续时间短,仅2-4小时,对咳嗽中枢、瞳孔无影响。

2、平滑肌:

治疗量对支气管平滑肌和子宫平滑肌均无明显影响。

3、心血管系统:

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和昏厥,若及时让病人平卧则很快消失。

(2)临床应用

1、镇痛: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痛,可用于分娩止痛、但临产前2-4小时不宜使用,因新生儿呼吸中枢对其敏感。

2、麻醉前给药及人工冬眠。

3、心源性哮喘。

垂体后叶注射液6单位∕1ml

(1)药物作用

对平滑肌有强烈收缩作用,尤其对血管及子宫之基层作用更强,由于剂量的不同,可引起子宫节律收缩至强直收缩。

对于肠道及膀胱亦能增加张力而使其收缩。

此外,尚能抑制排尿。

(2)适应症

用于肺、支气管出血(如咯血)、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并适用于产科催产及产后收缩子宫、止血等。

对于腹腔手术后肠麻痹等亦有功效。

尚对尿崩症有减少排尿量之作用。

纳洛酮∕1ml

药理作用:

吗啡拮抗药、能迅速解除吗啡的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缩瞳、昏迷等中毒症状。

适应症:

主要用于吗啡类镇痛药的急性中毒解救及精神科药物中毒的抢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