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323158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家庭教育讲座).ppt

当你看到孩子成绩时,无论好坏,请想想: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

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花期。

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他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相信孩子!

静等花开!

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习惯改变命运能力决定人生怎样使我们的孩子更优秀家长的责任与使命,父母的角色:

精神,通过言语、表情、动作、身体接触等各种途径向孩子传达“我很在乎你”、“我爱你”、“你对我来说很重要”等信息;时刻让孩子了解到你在关心他的生活健康、思想品德、兴趣爱好、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让孩子体验到你对他恰当、热切、真诚的期望;,不失时机地鼓励孩子“你能行!

”、“加油!

”、“别灰心!

”、“再试一试!

”;孩子一旦有好的表现就鼓励他“你真棒!

”、“你怎么这么能干?

”、“你真了不起”、“我真为你感到骄傲与自豪!

”等;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及时安慰、帮助他分析原因、鼓励他继续努力、相信他能成功!

父母的角色:

安全,在孩子无助的婴儿时期父母是孩子安全的守护神;在无知的幼儿时期父母是孩子安全的知识引导者;在无畏的小学生时期父母是孩子安全的监察员;在无聊的初中时期父母是孩子安全的知心朋友;在心灵容易受伤的青年时期父母应该是孩子安全的避风港湾。

父母的角色:

价值引导,“养不教,父之过?

”不仅“父之过”,也是“母之过”;良好的行为他期待着您的奖励;不良的言行需要您的矫正与约束;错误的行为表现需要您给予必要的惩罚;身边的各种现象需要您给他评判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需要家长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培育。

家长“言行举止”的重要性,家长是孩子一生的导航者,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将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面对悄然长大的孩子,家长要用现代家庭教育知识武装自己,指导生活。

家长给孩子带来的无论是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都将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

身教胜于言传!

三、检讨过去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态度和孩子的表现,1、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过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

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

棍棒打没了孩子的欢乐;棍棒打没了孩子的个性;棍棒打没了孩子的创造性;棍棒打造了一个唯唯诺诺、一事无成、害怕闯荡、斯守父母身边、没有真正快乐与笑容的“孝子”。

另一种专制过度保护,什么事情全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的自主权受到限制,使孩子养成过分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则易产生分离焦虑,拒绝入园,拒绝上小学,拒绝与同学交流,拒绝老师教育帮助,形成儿童退缩行为。

过度保护还会,养成孩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易造成挫折感,产生对立、自卑、仇视、嫉恨乃至采取攻击报复行为,人际关系紧张造成情绪问题等。

2、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小时候交给保姆或祖辈,上学了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

”“甩手”父母如是说。

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

亲子间正常接触和交流,是缓解青少年恐惧焦虑、不安的精神良药;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信赖感、温馨感;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育、健全性格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生活竞争的剧烈化和家庭生活电视化,父母对孩子的放任会越来越多,而这与科学的儿童教育是相背的。

另一种放任过分的溺爱和宽容,容易使子女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德和嫉恨的心理,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模糊不清,不能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结果,不合理的需求、欲望不断增加,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道德观念薄弱,缺乏行为准则和规范,事事依赖成人,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侵犯行为。

当前学校教育中老师遇到最头疼的问题:

家长“管”的孩子一般不怎么需要老师“管”;老师“管”的都是那些家长一般不怎么“管”的孩子,而这类孩子的教育由于缺乏有力的家庭教育配合,其教育效果一般也比较糟糕。

“放任”型的学生,父母缺乏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亲子关系多不正常,孩子情感上被忽略或对立,父母不和,视孩子为出气筒进行辱骂或殴打,教养方式简单粗暴经常体罚、对子女缺乏适当监督和养护。

这类孩子,从小就缺少温暖和爱,心情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的情景中,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不但可能患有与饮食、睡眠、呼吸、排泄等方面的疾病,还可能对自己失去调节控制的能力,患有精神疾病或人格上的缺陷,他们一般情绪波动大,常有莫名其妙的焦虑和恐惧,容易产生敌意,缺乏同情心,嫉妒、残忍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不愿接受伦理道德的约束,富于攻击性。

3、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

民主教养不等于什么事情都是协商,有民主还要有集中,孩子由于知识经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看问题不会深刻与全面,所以对有些重大问题要由家庭全体成员来讨论,父母可以事先统一口径,2:

1要求少数服从多数,让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生活在不同情境中孩子发展也会不一样:

生活在批评中,孩子学会的是指责;生活在敌意中,孩子学会的是打架;生活在嘲笑中,孩子学会的是难为情;生活在羞辱中,孩子学会的是内疚;生活在宽容中,孩子学会的是大度;生活在赞扬中,孩子学会的是抬高自己的身价;生活在公平中,孩子学会的是正义;生活在安全中,孩子学会的是信任他人;生活在赞许中,孩子学会的是自爱;生活在互相承认和友好中,孩子学会的是寻找爱。

四、避免家庭教育的误区,1.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态度不认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不好是孩子自己的态度问题;“他们就是不想好好学!

”;“对他说了多少遍了,他就是不听!

”;“怎么说也没有用,只有狠狠揍他一顿才行!

”殊不知,孩子的学习不好大多是由于学习能力的问题。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在512岁儿童中,有1030的孩子存在学习能力障碍问题;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障碍、性格退缩等症状的心理障碍,被称为感觉统合失调,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和治疗,而不是打骂所能解决的。

2.把孩子当小大人对待,没有必要向他们解释制定每条规矩的原因因为我是你爸(妈、老师);有些事你可给孩子一些选择的余地,但有些要他们做的事却只能以命令的方式而不能用提问的方式。

3.忽视惩罚,如果孩子看不到他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恶果,他就很可能吸取不到教训公平合理地处罚并没有什么错;惩罚要同他犯的错误相关联不要“秋后总算帐”;惩罚要同犯错误的程度相当不要感情用事。

惩罚的方法:

谴责:

皱眉谴责(柳眉倒竖或横眉冷对)瞪眼谴责(杏眼一瞪或两眼瞪圆)言辞谴责(循循善诱和风细雨式;劈头盖脸式的暴风骤雨式)静坐思过隔离:

墙角隔离、椅子隔离、禁闭隔离取消特权:

取消游戏、脱离集体、取消资格等剥夺心爱:

玩具、食品、活动忽视:

视而不见、不理他,4.忽视了奖赏,不是目的,而是辅助性的评价;奖赏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奖赏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对孩子而言,最大的奖赏莫过于是别人的称赞和肯定,他们尤其需要家长、教师的鼓励、微笑等社会性强化。

奖赏方式:

印章奖励:

小五星、小红花、小红旗等口头奖励:

直接表扬、间接表扬表情奖励:

微笑、挤眼、点头动作奖励:

挑大拇哥、耸肩、拥抱、拉手、摸头、拍背活动奖励:

看电视、看漫画、郊游、娱乐活动等,奖赏方式:

操作奖励:

玩具、画图、跳绳、发碗、值日优先权奖励:

喊起立、整队、带路队、发作业本、领读、纪律监督委员、教师助手、值日生、旗手、坐会老师的椅子消费性:

糖果、饼干、饮料、水果,5.过多指责、否定一切,孩子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可是我们的一些家长通常都是瞪大眼睛盯着孩子的缺点;看待问题,应该对事不对人;尽力避免说“总是”(“你总是把你的破烂玩意儿弄得到处都是”)和“从不”(“你从不听我的话”);如果你总是喋喋不休地专拣孩子的缺点去指责,那么“失败”可能真的要与他相伴了;应该做的只是对孩子予以纠正,比如:

“你忘了挂上外套。

”让他知道你相信他能按你所期望的做好,即使他这次没做对。

错误的“挑错教育”理念:

好孩子,就是去掉了缺点的孩子;孩子的任务是改错;大人的任务是挑错;最好的孩子是没有错误的孩子;最好的家长就应该是“挑错专家”。

6.忽视让孩子学会吃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我们的教育目标:

活实博雅,尚真、致善、尽美,做未来社会的主人!

活:

天天快活、生性活泼、享受生活;实:

身体结实、做事踏实、为人诚实;博:

知识广博、胸怀博大、人间博爱;雅:

举止雅观、心存雅趣、情操高雅;真:

崇尚真知、追求真理、领悟真谛;善:

心地善良、与人善处、善待生命;美:

学习美德、培养美感、追求美满。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

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

习惯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链索系统,当个体在同样的刺激情景作用下时,条件反射的链索系统就会自动地出现,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或自动地进行同样的有关动作。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差错,赢就赢在习惯好!

1、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的习惯,有的孩子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遇难而退,或转向教师或父母寻求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或家长不要代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孩子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敢攻克困难。

此时,家长任何一种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都可以使孩子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还可以跟孩子讲一些中外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使他懂得一个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很重要的。

就是说,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学会用脑,帮助孩子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孩子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2、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学校里的学习有严格时间规定,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

形成一种时间定向,放学后应先写作业后玩;晚饭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课;使开始投入学习的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够很快地专心学习;训练学生的专注能力,集中精力学习。

3、力戒拖延和磨蹭,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不专注;学习时摸摸这儿,迟迟进不到学习状态中,学习时总有许多毫无意义的停顿;貌似学习,学习效果极低。

磨蹭的恶果,白白浪费了时光;养成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会造成思维迟钝,注意紧张度降低;影响智力发展,使学业落后;形成拖沓的作风,学习、工作都没有效率。

4、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孩子有不懂的地方,教师和家长不要埋怨孩子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责。

要鼓励孩子提出什么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帮助他们动脑筋,切忌烦躁、死记硬背或放下不管。

5、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经常督促孩子按时复习当天课程,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是帮助孩子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为第二天上好新课打下基础的好办法;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甚至没有学会,日积月累,在学校上就会产生积重难反的大困难;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的系统学习方法。

6、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不少孩子只顾赶进度,没有检查作业的习惯。

因此,在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或者少做了习题。

最好教会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7、良好的休息习惯,“学生比老师还累”的说法不无道理,老师讲完课后可以回到办公室休息,一天上3-4节课,而学生必须马不停蹄地开始应付下一个老师,如此车轮阵一般忙碌一天,再加上完成每个老师布置的作业,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都消耗很大、十分疲惫,因此休息和睡眠对小学生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

六、环境决定效果为孩子创设家庭学习氛围,1.爱学习、求上进的气氛;2.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积极的态度;3.给孩子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地点;4.注意在家里用完东西就放回原处的榜样作用。

以培养孩子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

这不仅会使学习环境保持整洁而有条理,而且可以节省寻找学习用品的时间。

否则:

学习用品乱放,杂乱无章,学习时又找这,又找那,半天还找不齐,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情绪,妨碍脑力集中,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学业,严重的极有可能诱发孩子注意力分散性质的多动症。

5.加强沟通克服“代沟”;总觉得是孩子大了不听管了,没办法了,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有的家长平时不注意自己的学习与积累,自己的知识结构已经不如孩子了,在孩子心目中已不再占有权威的地位了,可有的家长仍然行使家长的权力,这样就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心理:

要么明着对抗,你说什么他就反驳你什么,交流不起来,家长十分苦恼与伤心;要么说什么都不听你的,“非暴力不合作”,我行我素,家长什么也插不上手。

6.家里可以根据经济情况和孩子的兴趣订阅一些报刊杂志;7.注意生活方式早餐不可轻视;选食应该恰当;保证营养供应;杜绝傻吃傻喝;防止被动吸烟;每日定时排便;生命在于运动;注意睡眠问题。

家庭教育的传承,热爱祖国:

从孝敬父母、爱家庭开始;服务人民:

从团结同学、服务社区开始;崇尚科学:

从实践检验开始;辛勤劳动:

从自理与家务开始;团结互助:

从合作多赢开始;诚实守信:

从说话算话开始;遵纪守法:

从走路靠右开始;艰苦奋斗:

从认真完成作业开始。

今日做父母要注意啥?

1.不要否认梦想。

一个小孩在外面玩的时候看见天上的月亮,就对妈妈说我长大了要跑到那个上面去,妈妈说,好啊,宝贝,别忘了,妈妈在家等着你回家。

这个孩子叫阿姆斯特朗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2.不要一成不变。

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里的孩子。

今天这是其他的弱点,未必将来就是缺点。

要记得您家的孩子将来未必不能成为了不起的人物!

3.不要只凭经验。

有好多事,我当年就是这样,没错,第一次过,第二次过,第三次过,第四次就过不去了。

时过境迁了,老革命也会遇到新问题的!

4.不要转移压力。

不要把我们焦虑的情绪向孩子传递,他弱小的身躯何以承受如此的重负?

5.不要强行灌输。

有时候需要迂回、需要委婉,需要给孩子一个台阶。

孩子的成长本身有它自身的规律,孩子需要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6.不要随意惩罚。

棍棒之下未必能教出人才,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打没了孩子的自尊、自信,有什么好?

7.不要只盯缺点。

成绩不好,身体好,爱劳动、人缘好,都是你的强项,因为成绩不是孩子的唯一。

8.不要拔苗助长。

大家都知道,拔苗助不了长,反而摧残了苗,得不偿失的!

9.遇事要多沟通。

多跟孩子沟通,多跟孩子的同学、同学家长以及老师沟通。

10.加强投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无论是金钱的投入,还是精力和时间的投入都很重要。

11.适可而止。

差不多就行了,把握好一个度,就是孙鹏主任刚才所讨论的。

很多家长给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有两个原则,一是学有余力,二是兴趣。

离开了这两个什么也别谈。

12.防微杜渐。

不要等出了问题,孩子已经迷恋网络了,才想起把他拽出来,买电脑的时候要告诉他这是个学具不是玩具。

愿您我的孩子都能拥有我们人类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都去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求真、致善、尽美、理性;仁爱、道义、礼仪、勤劳;智慧、清白、向上、热情;诚信、公正、自由、希望;勇敢、信仰、气节、精神。

真心祝福在座的每一位家长:

希望您的家庭幸福、美满!

祝愿您的孩子健康成长、成功学习,拥有美好、灿烂的未来!

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感谢各位家长的倾听!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