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3214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docx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docx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

要点一:

单质铁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1、铁单质的物理性质

铁具有金属的通性,具有被吸引的特性,一般铁粉为黑色,铁块为银白色。

2、

化学性质

 

3、注意事项

(1)铁与弱氧化剂(如S、I2、H+、Fe3+、Cu2+)等反应所得产物为Fe2+,铁元素的价态为+2价。

(2)铁与强氧化剂(如Cl2、Br2、浓H2SO4、硝酸等)反应所得产物为Fe3+,铁元素的价态为+3价。

①在氯气中燃烧,只生成氯化铁;与稀硝酸反应时则先产生+3价铁,若铁过量时则+3价铁再变为+2价铁;②铁在常温下遇到冷的浓硫酸、浓硝酸时发生钝化,属于化学反应。

(3)铁在纯氧中燃烧以及在高温下与H2O(g)反应得到的产物为Fe3O4,铁元素的价态为+2、+3价。

(4)铁不能与冷、热水反应,但能与水蒸气反应,与水蒸汽反应的产物也是Fe3O4。

典型例题

1、某稀溶液中含有4molKNO3和2.5molH2SO4,向其中加入1.5molFe,充分反应(已知NO3﹣被还原为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生成NO的体积为28L

B.所得溶液中c(Fe2+):

c(Fe3+)=1:

1

C.所得溶液中c(NO3﹣)=2.75mol/L

D.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4

解:

溶液中氢离子总物质的量为:

n(H+)=2.5mol×2=5mol,n(NO3﹣)=4mol,铁粉的物质的量为1.5mol,

由3Fe+2NO3﹣+8H+=3Fe2++2NO↑+4H2O,

328

1.5mol1mol4mol,

则1.5molFe完全反应时,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均过量,

则发生Fe+NO3﹣+4H+=Fe3++NO↑+2H2O,

若1.5molFe完全反应时,氢离子不足,则两个反应均发生,

Fe+NO3﹣+4H+=Fe3++NO↑+2H2O

x4xxx

3Fe+2NO3﹣+8H+=3Fe2++2NO↑+4H2O

y

yy

y

则:

x+y=1.5、4x+

y=5,

解得:

x=0.75mol,y=0.75mol

生成NO的体积为(0.75mol+0.75mol×

)×22.4L/mol=28L,

A.根据分析可知,反应后生成标况下28LNO,不是标况下,NO气体不一定为28L,故A错误;

B.反应后生成铁离子为0.75mol,亚铁离子为0.75mol,c(Fe2+):

c(Fe3+)=n(Fe

2+):

n(Fe3+)=1:

1,故B正确;

C.反应消耗硝酸根离子等于生成NO的量=0.75mol+0.75mol×

=1.25mol,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硝酸根离子浓度,故C错误;

D.反应后中含有硫酸铁和硫酸亚铁,故D错误;故选B.

变式训练

1、向500mL2mol/L的CuSO4溶液中插入一块铁片,反应片刻后取出铁片,经洗涤、烘干,称其质量比原来增重2.0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

A.则此过程中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是14g

B.析出铜物质的量是0.25mol

C.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

c(CuSO4)=1.5mol/L

D.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

c(FeSO4)=1.5mol/L

2、将15g两种金属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反应完全后得到11.2LH2(标准状况),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

A.钠和铁B.镁和铜C.铝和镁D.锌和铁

要点二:

铁的氧化物

化学式

FeO

Fe2O3

Fe3O4

俗名

——

铁红

磁性氧化铁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有磁性)

溶解性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铁的化合价

+2

+3

+2,+3

稳定性

不稳定

稳定

稳定

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共性

高温时,都能被C、CO、H2、Al等还原剂还原,生成单质铁

要点三:

铁的氢氧化物

1、常见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名称

氢氧化亚铁

氢氧化铁

化学式

Fe(OH)2

Fe(OH)3

分类

色态

白色固体

红褐色固体

水溶性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与酸反应

Fe(OH)2+2H+=Fe2+ +2H2O

Fe(OH)3+3H+=Fe3++3H2O

还原性

稳定性

4Fe(OH)2 +O2 +2H2O=4Fe(OH)3

2Fe(OH)3

Fe2O3+3H2O(受热分解)

制法

原理

Fe2+ +2OH- =Fe(OH)2↓

Fe3+ +3OH- =Fe(OH)3↓

现象

白色絮状沉淀

红褐色沉淀

二者的关系

在空气中,Fe(OH)2能迅速地被氧化成Fe(OH)3,现象是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

 

(2)Fe(OH)2的制备

Fe(OH)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Fe(OH)3,所以在制备Fe(OH)2时:

①要确保Fe2+溶液中无Fe3+,故需加Fe粉,把Fe3+转化为Fe2+。

②要尽量减少与O2的接触,故采取加热的方法赶走所需溶液中溶解的O2,冷却后再反应,同时应防止空气中的O2再溶于溶液。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典型例题

1、如图,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1)A转化为B及气体这步反应中应加入的试剂是(填化学式)  .

(2)写出B的化学式  ,F的化学式  .

(3)写出由G转变成H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检验I溶液中阳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向I溶液中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解答】解:

F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J,则F中含有氯离子,J是AgCl,所得溶液焰色反应呈紫色,则溶液中含有钾离子,根据元素守恒知,F为KCl,白色沉淀G在空气中转化为红褐色沉淀H,则G是Fe(OH)2,H是Fe(OH)3,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则I是FeCl3;B和E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KCl和Fe(OH)2,且氯化铁和A反应生成B,则B为FeCl2,A是Fe,E为KOH,由A与试剂反应生成B与气体,则试剂为盐酸、气体为氢气,B与足量的气体C反应生成I,则C为氯气,

(1)通过以上分析知,A转化为B及气体这步反应中应加入的试剂是盐酸,故答案为:

HCl;

(2)由上述分析可知,B的化学式为FeCl2,F的化学式KCl,故答案为:

FeCl2;KCl;

(3)Fe(OH)2被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故答案为:

4Fe(OH)2+O2+2H2O=4Fe(OH)3;

(3)I是FeCl3,铁离子和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所以铁离子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Fe3++3SCN﹣=Fe(SCN)3;氯化铁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Fe=3Fe2+,

故答案为:

Fe3++3SCN﹣=Fe(SCN)3;2Fe3++Fe=3Fe2+.

变式训练

1、在40mL稀硫酸中加入1.6g氧化铁后溶液仍呈酸性,再加入5g铁粉后,滴入硫氰化钾溶液,没有红色出现,此时溶液尚残留铁粉1.64g,原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4mol/LB.3.5mol/LC.3mol/LD.2mol/L

要点四:

铁盐及“铁三角”

1、铁盐、亚铁盐

离子

Fe2+

Fe3+

水溶液中的颜色

浅绿色

棕黄色

氧化还原性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只有氧化性

离子

Fe2+

Fe3+

与碱的反应

Fe2++2OH-====4Fe(OH)2

Fe3++3OH-====Fe(OH)3

2、记住铁、铜及其化合物的特殊颜色

(1)铁及其化合物常见的颜色

Fe

黑色

Fe2+(aq)

浅绿色

Fe3+(aq)

棕黄色

Fe(OH)2

白色

Fe(OH)3

红褐色

FeO和Fe3O4

黑色

Fe2O3

红棕色

Fe(SCN)3

血红色

(2)铜及其化合物常见的颜色

Cu

紫红色

CuO

黑色

Cu2O

砖红色

Cu(OH)2

蓝色

Cu2+

蓝色

3、“铁三角”的转化关系

 

 

 

写出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Fe+HNO3(稀):

⑥Fe+Fe3+:

4、Fe2+、Fe3+的鉴别

鉴别方法

Fe2+

Fe3+

观察法

浅绿色

黄色

加碱

(NaOH)法

①现象:

白色沉淀

灰绿色

红褐色沉淀

②反应:

Fe2++2OH-=Fe(OH)2↓(白色)

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

①现象:

红褐色沉淀

②反应:

Fe3++3OH-=Fe(OH)3↓(红褐色)

加盐

(SCN-)法

①现象:

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水变成红色溶液

②反应:

2Fe2++Cl2=2Fe3++2Cl-

Fe3++3SCN-=Fe(SCN)3(红色)

①现象:

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②反应:

Fe3++3SCN-=Fe(SCN)3(红色)

典型例题

1、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

1:

1B.1:

3:

1C.2:

1:

4D.1:

1:

4

解:

稀溶液中各物质的氧化性顺序为HNO3>Fe(NO3)3>Cu(NO3)2,加入铁后会依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Fe+4HNO3=Fe(NO3)3+NO↑+2H2O;②Fe+2Fe3+=3Fe2+;③Fe+Cu2+=Cu+Fe2+;

从图象中可知铁为1mol时,无Fe2+生成,发生的反应是①消耗硝酸为4mol,生成Fe3+1mol;

再加入1mol铁发生反应②生成Fe2+物质的量为3mol,反应的Fe3+物质的量为2mol,其中原溶液中的Fe3+物质的量1mol;

再加入1mol铁发生反应③,此时又生成Fe2+物质的量为1mol,说明原溶液中Cu2+物质的量为1mol;

综上所述可知原溶液中Fe(NO3)3为1mol,Cu(NO3)2物质的量为1mol,HNO3物质的量为4mo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

1:

4;

故选:

D。

2、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解答】解:

A.无固体剩余,说明铜全部以铜离子形式存在,加入的铁完全反应,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可能含有Fe3+,故A错误;

B.若有固体存在,固体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溶液中一定有含有Fe2+,故B正确;

C.若溶液中有Cu2+,加入的铁量不足,可能只与Fe3+反应,也可能与Fe3+反应,剩余部分与Cu2+反应生成铜,所以可能有固体析出,故C错误;

D.当加入的铁较少时,只发生Fe+2Fe3+=3Fe2+时,不会有铜析出,故D错误;

故选:

B。

变式训练

1、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L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最终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

A.0.21molB.0.24molC.0.16molD.0.14mol

2、已知2Fe+3Br2=2FeBr3、2Fe3++2I﹣=2Fe2++I2.现将Fe(NO3)2溶液分别滴入到①H2SO4②HNO3③溴水④碘水等溶液中,其中能使Fe2+变成Fe3+的是(  )

A.①②③④B.只有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0351238933褳32891807B聻.e395889AA4骤Z315517B3F笿369949082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