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3385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一、字

1、易错的字词:

燕子、聚集、稻田、掠过、偶尔、沾湿、圆圈、荡漾、疲倦、称赞、咏柳、化妆、裁剪、紫色、海滨、挨打、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

2、形近字、同音字:

增曾、掠谅、装妆、裁截、宾滨、仿访、蹈稻、连莲、咏泳、篇翩、列裂、逢蓬、蜻情、

3、多音字:

佛、挨、骨、落、

4、易读错的字:

干涸、相似、掠过、似的

二、词语、短语积累

1、四字词:

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光彩夺目、挨挨挤挤、翩翩起舞、弯弯曲曲

2、短语:

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是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蒙蒙的细雨、各色鲜艳的花、光彩夺目的春天、雪白的衣裳、绿色的大绒团、晶亮的水泡、饱满的水泡、

3、数量词:

一眼清泉、一阵微风、一朵荷花、一幅画、一阵清香、一身羽毛、一对翅膀、一支歌、一层青苔、一潭泉水、一束金光、一担水、一串珍珠、

4、词中含有反义词:

动静、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是非、爱憎、

5、四字词的积累

花草:

群芳吐艳   姹紫嫣红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

日月:

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

山峦: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层峦叠翠 苍翠欲滴

6、近义词:

偶尔——有时、舒展——伸展、生机——生气、掠过——拂过、

7、反义词:

聚拢——分散、增添——减少、活泼——严肃、鲜艳——淡雅

三、默写

《2古诗两首》中《咏柳》《春日》

四、课文背诵:

《1燕子》全文、《3荷花》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课文重点段落:

                          《1燕子》

第三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写出了燕子活泼轻巧的特点。

是通过“掠过”“一转眼”“横掠过”“沾”这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2、用“有的…有的…”仿照课文,描写一种小动物。

                           《2古诗两首》

《咏柳》

1、主要内容主要描写了柳树的美丽生机。

表达了对柳树、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诗句解释:

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像用碧玉装扮得一样,树上垂下来无数柳条,就像绿色丝带一样。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3、字词解释:

妆:

打扮                  万条:

无数条

绦:

丝带                  裁:

剪裁

似:

像                    咏:

歌颂、赞美

《春日》

1、诗句解释:

在天气晴朗的好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去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间看到很多新鲜的景色。

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但要真正认识它,只有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后才行。

2、字词解释:

春日:

在春天里       胜日:

好日子

滨:

水边             无边:

无限

光景:

风光景物       一时:

一时之间

等闲:

随意、平常     识得:

认识到

东风面:

春风的面貌   总:

都是

                              《3荷花》

1、为什么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2、第四段:

“……”还会有谁?

会对“我”说什么?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单元重点分析

一、 字:

(一)  看拼音写词语:

翠鸟、苇秆、腹部、赤道、衬衫、透亮、泛指、泡泡、饲养、渔翁、笔陡、石壁、欧洲、瑞士、启程、特殊、骤降、跋涉、濒临、覆盖、车厢、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盖房、

造犁、砍伐、裸露、扩大、一栋栋、柴烟、喘气儿、黎明  

(二)  形近字、同音字:

翠( )秆( )泡( )陡( )壁( )洲( )瑞( )启( )殊( )载( )

脆( )竿( )饱( )徒( )碧( )州( )端( )起( )珠( )栽( )

(三)、多音字:

尽、卷、降、朝

二、词:

(一)四字词语:

小巧玲珑、透亮灵活、长途跋涉、饥寒交迫、皑皑白雪、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各式各样、应有尽有、沉默不语、不约而同

(二)  近义词:

鲜艳—艳丽  灵活—灵巧  逃脱—逃跑  注视—凝视  透亮—光亮  摇晃—摇动  

特殊—特别  疲劳—疲倦  寻找—搜寻  展览—深蓝  锋利—锐利  裸露—暴露

(三)反义词:

灵活—迟钝  喜欢—厌恶  鲜艳—暗淡  容易—困难  陡峭—平缓  舒适—难受  

坚硬—柔软  特殊—普通  减少—增加  扩大—减少  消失—出现  裸露—遮盖

清对浊  廉对贪  功对罪  正对偏  奖对罚  优对劣  善对恶  勤对懒 是对非

宽对窄  升对降  曲对直  有对无

三、短语:

橄榄色的头巾 翠绿色的花纹 浅绿色的外衣 赤褐色的衬衫舒适的列车 特殊的客人  

冻僵的燕子  美丽的村庄 锋利的斧头  裸露的土地   咆哮的洪水 各式各样的工具

应有尽有的家具  鸣声清脆   眼睛透亮 森林郁郁葱葱  河水清澈见底 天空湛蓝深远

羽毛美丽  空气清新甜润 遇到麻烦  濒临死亡寻找燕子  冒着春寒盯着大雪踏着山路

四、比喻句:

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

一棵高大的橡树像草原的哨兵,挺立在路旁。

【课外】

小弟弟的脸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

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北极星橡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五、默写:

1、古诗名句(背诵默写)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2、《翠鸟》背诵喜欢的段落。

六、课文重点段落以及表达方法:

《翠鸟》

(1)联系上下文,我理解了“鲜艳”的意思。

(2)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他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竿,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竿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找出能表现翠鸟速度快的动词。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3)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1、这一段写了翠鸟羽毛是         ,眼睛是         ,嘴巴是         。

(3分)

2、翠鸟的羽毛怎样鲜艳,用“      ”画出具体的句子。

(3分)

3、这段话中有三个比喻句,分别把头上的羽毛比作        ,背上的羽毛比作        ,把             比作赤褐色的衬衫。

(3分)

4、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并说说原因。

(3分)

                                                                 

                                                                  

5、把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分别抄下来。

(3分)

                                                                

《燕子专列》

1、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2、从“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2、 3、理解“料峭”的意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1)我知道“大雨没喘气儿”的意思。

(2)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最后一段)

(3)小山村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三单元复习重点

1、听写本单元词语。

2、熟读本单元课文,背诵《画杨桃》中老师说的那段话,背诵园地三“日积月累”。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则侧、窟屈、窿隆、叼叨、悔诲、箭前、痛疼、裂烈、嘱属、幅副、晌响

4、近义词:

 遇到—碰到 奔驰—奔跑  诚恳—恳切 发现—发觉  赶快—赶紧劝告—劝说

能手—高手 孤单—孤独 叮嘱—叮咛 准确—正确 审视—查看 教诲—教训   同样—一样 果然—果真  满意—满足 称赞—赞许 表明—说明 恰好—正好 排除—解除  和颜悦色—态度温和    

5、反义词:

结实—虚弱 沉重—轻松 责备—表扬  担心—放心 能手—生手 悲惨—幸福愈合—裂开 熟悉—陌生  相信—怀疑 称赞—批评 忧伤—快乐 永远—暂时 洪亮—低沉   认认真真—马马虎虎   隐—现   老老实实—虚虚假假        密密麻麻—稀稀落落 恍然大悟—执迷不悟

6、四字词语:

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和颜悦色、一生受用、密密麻麻、点头称赞、弯弯曲曲、连绵不断、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恍然大悟

7、园地知识点

a、反问句变否定句(48页)

b、比喻句(背诵)

c、表现思想方法的谚语。

(背诵默写)

绳在细处断。

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8、分析课文

(1)《寓言两则》

课文内容:

《亡羊补牢》讲的是以为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南辕北辙》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确实朝向北方。

别人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

人们用南辕北辙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含有讽刺批评的意味。

主要段落:

课文最后一段: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的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硬要”体现了这个人的固执和执迷不悟。

越……越……越……越……强调了这个人最后的结局。

(2)《惊弓之鸟》

鸟:

大雁

故事内容:

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

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大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

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更羸: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重点段落:

最后一段话,更羸一共说了几句话?

每一句话讲什么?

(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

  更羸的这段话总共有四句。

第一句说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情况。

看到的是——“它飞得慢”;听到的是——“叫的声音很悲惨”。

第二句说他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分析:

从“飞得慢”知道“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叫得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这两个倒装的因果关系句有力地强调了“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

而这些原因正是更羸看见大雁飞的情形分析所得。

第三、四句是他进一步的分析、推理和最终得出的结论。

(3)《画杨桃》

故事内容:

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

“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

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重点段落:

第十八自然段老师说的一段话。

这段话讲了三点意思:

一是讲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二是讲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三是讲应该实事求是。

为了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教学时可以把父亲和老师的话联系起来理解。

他们说过哪些相似的话?

这些话都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个道理仅适用于画画吗?

进而让学生理解老师和父亲说的话,其道理不仅适用于画画,而且适用于做任何事情。

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谈学习、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情或者是自己的感受,深刻理解老师从“画杨桃”中引出的道理。

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生受益。

所以文章最后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第一课时

一、词语

1、听写:

寓言、羊圈、窟窿、把式、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本事、拉弦、悲惨、愈合、裂开、叮嘱、前排、靠边、准确、审视、讲台、神情、严肃、半晌、轮流、熟悉、角度、相似、教诲、后悔

2、填空:

(   )羊(   )牢  大(   )一(   ) (   )单(   )群   和(   )(   )色 (   )辕(   )辙、一(   )(   )用、(   )(   )麻麻、点头(   )(   )、    (   )(   )曲曲、连(   )不(   )、 连(   )起(   )、 若(   )若(   )、(   )然(   )悟

3、形近字:

则侧、窟屈、窿隆、叼叨、悔诲、箭前、痛疼、裂烈、嘱属、幅副、晌响

4、近义词:

 遇到—碰到 奔驰—奔跑  诚恳—恳切 发现—发觉  赶快—赶紧 劝告—劝说

能手—高手 孤单—孤独 叮嘱—叮咛 准确—正确 审视—查看 教诲—教训   同样—一样 果然—果真  满意—满足  称赞—赞许 表明—说明 恰好—正好 排除—解除  和颜悦色—态度温和    

5、反义词:

结实—虚弱 沉重—轻松 责备—表扬  担心—放心 能手—生手 悲惨—幸福愈合—裂开 熟悉—陌生  相信—怀疑 称赞—批评 忧伤—快乐 永远—暂时 洪亮—低沉   认认真真—马马虎虎   隐—现   老老实实—虚虚假假        密密麻麻—稀稀落落 恍然大悟—执迷不悟

6-表现思想方法的谚语。

(背诵默写)

绳在细处断。

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第二课时

一、默写

《画杨桃》老师的话、日积月累

二、课文主要内容分析及重点段落

(1)《寓言两则》

课文内容:

《亡羊补牢》讲的是以为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南辕北辙》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确实朝向北方。

别人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

人们用南辕北辙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含有讽刺批评的意味。

主要段落:

课文最后一段: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的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硬要”体现了这个人的固执和执迷不悟。

越……越……越……越……强调了这个人最后的结局。

(2)《惊弓之鸟》

鸟:

大雁

故事内容:

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

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大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

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更羸: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重点段落:

最后一段话,更羸一共说了几句话?

每一句话讲什么?

(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

  更羸的这段话总共有四句。

第一句说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情况。

看到的是——“它飞得慢”;听到的是——“叫的声音很悲惨”。

第二句说他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分析:

从“飞得慢”知道“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叫得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这两个倒装的因果关系句有力地强调了“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

而这些原因正是更羸看见大雁飞的情形分析所得。

第三、四句是他进一步的分析、推理和最终得出的结论。

(3)《画杨桃》

故事内容:

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

“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

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重点段落:

第十八自然段老师说的一段话。

这段话讲了三点意思:

一是讲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二是讲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三是讲应该实事求是。

为了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教学时可以把父亲和老师的话联系起来理解。

他们说过哪些相似的话?

这些话都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个道理仅适用于画画吗?

进而让学生理解老师和父亲说的话,其道理不仅适用于画画,而且适用于做任何事情。

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谈学习、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情或者是自己的感受,深刻理解老师从“画杨桃”中引出的道理。

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生受益。

所以文章最后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第四单元复习备课

1、听写本单元词语。

2、熟读本单元课文,背诵《13和时间赛跑》和语文园地四“读读背背”。

3、形近、同音字辨析:

赛塞疼痛忧优慰蔚赢羸暑署益盖若苦鸦鸭截载栽五伍慕幕墓既即

普谱迷谜何荷相厢至致采彩文纹式试分纷皮疲

4、多音字:

将禁

5、四字词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受益无穷鸦雀无声情不自禁人山人海诚心诚意

光彩夺目清澈见底和颜悦色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勤学好问学而不厌

坚持不懈业精于勤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废寝忘食竭尽全力锲而不舍

脚踏实地

6、成语:

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

7、珍惜时间的格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8、词语搭配:

光彩夺目的(  )清澈见底的(  )弯弯曲曲地(  )和颜悦色地(  )

鲜花开得(  )  时间过得(  )

9、课文内容分析

《13和时间赛跑》

课文内容:

这是一篇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

重点理解: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这句话是理解的难点。

一是引导学生先读读爸爸的话,看看爸爸是怎么理解的:

昨天过去了,就再也回不到昨天;小孩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

如果不是一个人的亲身体验,感受就不会那么深刻,所以,“我”感到爸爸像是给“我”说了一个谜。

二是着重引导学生多读读后面的语句,感受“我”的生活体验,看看“我”是怎样理解的:

看到太阳下山,知道一天就这么过完了;看到鸟儿飞到天空,想到鸟儿明天即使飞的是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时间一去不复返。

三是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看待时间的流逝的,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这两句话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自己解决。

“光阴”指时间,“金”即黄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说时间的宝贵。

“箭”和“梭”的运动速度都很快,用来比喻时间过得飞快,这两句话可以使人们从中体会到时间的宝贵。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建议学生用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明,也可以用其他人的事例来说明。

另外,课后第二题中提到,文中还有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如,“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找一找体会体会。

联系上下文或举例、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

如,“忧伤”“哀痛”“持续”“每天”“很久”“安慰”“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让学生理解体会。

《14检阅》

故事人物:

博莱克、儿童队员们

故事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

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课文的思路很清晰:

先是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

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人物品质:

博莱克:

自尊自强

儿童队员们:

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爱护

重点理解:

课文的题目是“检阅”,文中写了关于检阅的两件事,分别是重点写了儿童队员准备检阅的事,以及检阅时的情景。

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的深层含义。

《15争吵》

故事人物:

克莱谛安利柯

故事内容:

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

先写“我”和克莱谛吵架的原因;再写“我”的内心活动:

为吵架而感到不安、后悔,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然后写克莱谛的友善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两人重归于好;最后写父亲对“我”的严厉批评。

重点理解: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16绝招》

故事人物:

三胖(绝招是憋气)

二福(绝招是空翻、单臂倒立)

小柱子(绝招是做乘法)

故事内容:

这篇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

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

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镇”住那些小伙伴。

结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胜,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

‘绝招,太绝了!

’”课文蕴含着这样的道理:

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第五单元复习要点

一、生字:

(一)  我会认的字词:

                                              

迅速蕴藏霎时寂然无声恰恰犯错误稚拙输血迫在眉睫烦恼是否恒心擦拭捂住拳头竭力竟然匆匆绊倒瞬间凑齐呜咽唾沫槐树梧桐石榴桂花桑树棕树橡皮

(二)我会写的生词:

祝贺照顾迅速复习恰好犯错误缓和外婆议论到达幼稚 麻烦享受炸药医院输血迫在眉睫血型是否草垫酒精掩盖 咬着拳头制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