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3400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docx

勘察技术标勘察方案

 

宁波百隆房产滨海花园

岩土工程勘察

 

 

宁波大学地基中心

二OO六年二月二十日

 

一、综合说明

(一)工程概况

(二)勘察方案编制与原则

(三)场地现状

二、拟建建筑物基础方案初步分析

三、勘探工作

(一)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及重点

(二)勘探孔布置及测试手段

(三)勘察工程量

四、勘察方案的实施及控制进度、质量、造价的其他措施

(一)勘察方案的实施

(二)控制进度、质量、造价的其他措施

五、勘察工作程序和制度

六、服务承诺及对勘察工作的建议

七、主要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及总勘察师到位情况

八、预期成果

 

宁波百隆房产滨海花园

勘察方案(详勘)

一、综合说明

(一)工程概况

宁波百隆房产滨海花园,位于江东区江东北路与民安路交界处的东南侧。

由宁波百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上海建筑设计院设计。

该工程共计4幢26F高层住宅,4幢6F多层住宅及多层间连接的1~2F的商铺和大堂,4幢2F商铺,1幢4F的综合商业楼,以及一层地下车库。

有关建筑物平面布置和勘探孔布置详见附图件。

(二)勘察方案编制与原则

1、勘察方案编制依据

(1)招标单位提供的“宁波百隆房产滨海花园勘察招标文件”、设计院提供的“建筑物总平面图”(1:

500)。

(2)现场踏勘所了解的目前场地施工条件及施工环境;

(3)邻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同类工程建筑经验;

(4)本项目工程勘察所必须执行的规范、规程及标准:

A、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B、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C、建设部《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D、浙江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E、建设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F、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G、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H、国标《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I、建设部《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J、建设部《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

88)

2、勘察方案编制原则

(1)勘察技术方案、预期勘察成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必须满足业主和上海建筑设计院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及本工程地基基础和施工所需工程地质资料之要求;

(2)充分分析邻近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及同类工程建筑经验,根据本拟建工程特点,结合施工条件,按有关规范要求合理布置勘察工作量,力求勘察成本质量的经济性、合理性、安全性。

(3)本着“经济节约、技术先进、手段可靠、成果有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成熟的勘察手段以获取完整的设计、施工所需的参数及资料,经综合分析评价后提供全面、正确的勘察成果。

(三)场地现状

1、场地现状

场地位于江东区江东北路与民安路交界处的东南侧,场地为旧厂房,地势平坦、空旷。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参阅附近惊驾桥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该地域地基土层的分布情况见下表1:

场地地层简表表1

层号

层厚

层顶埋深

地层简述

1

0.6-1.2m

粘土:

灰黄~褐黄色,可塑~软塑,中偏高压缩性土

2

7.4-12.8m

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

灰色,流塑,高压缩性土

2’

5.2m

淤泥质粘土:

灰色,流塑,高压缩性土

3

1.1-6.5m

9.90~21.40m

粘质粉土:

灰色,稍密状态,中压缩性土

3’

2.0-4.9m

13.00~18.90m

砂质粉土:

灰色,稍密状态,中偏低压缩性土

4

4.9-7.8m

-17.08~-20.62m

粘土:

灰色,软塑,高压缩性土

4’

2.0-47.2m

-17.42~-18.62m

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色,流塑,高压缩性土

5b

4.5-5.4m

-21.62~-25.30m

粘土:

灰黄色,软可塑~硬可塑,中等压缩性土

5b’

0.6-1.0m

-21.98~-28.42m

粘土:

浅灰色,软塑~软可塑,中等偏高压缩性

5c

2.2-5.6m

-27.02~-29.80m

粉质粘土:

浅灰黄色,软塑~软可塑,中等压缩性

6

5.8-9.8m

-30.92~-33.90m

粉质粘土:

灰色,软塑,高压缩性土

7

1.9-3.1m

-39.70~-41.12m

粘土:

灰色,软可塑~硬可塑,中等偏低压缩性土

8a

8.6-11.7m

-42.80~-43.98m

粉砂:

灰色,浅灰色,中密~密实,

8a’

0.6-1.0m

-51.62~-54.42m

粉质粘土:

灰绿色,浅灰色,软塑,中等偏低压缩性土

8b

11.0-17.5m

-56.95~57.57m

中砂:

浅灰~杂色,密实状态

8b’

0.8-3.0m

-58.92~-60.88m

粘土:

浅灰色,软塑~软可塑,中等偏高压缩性土

9a

1.9-2.9m

-71.58~-72.62m

粉质粘土:

浅灰色,硬可塑,中等压缩性土

9a’

1.1-3.8m

-69.42~-70.58m

粘土:

灰色,软塑~软可塑,中等~高压缩性土

9b

3.0-6.7m

-73.22~-75.30m

细砂:

灰色,密实,中等压缩性土

9c

2.0-5.5m

-78.30~-80.62m

粉质粘土:

灰绿色,软塑~软可塑,中等偏低压缩性土

10a

1.6-7.1m

-79.92~-83.80m

圆砾:

灰色,密实状态

10b

2.2m

-84.22m

细砂:

浅灰色,中密~密实状态

11a

>1.8m

-86.42~-86.48m

全风化基岩:

紫红色,硬可塑~可塑,中等偏低压缩性

11b

>3.7m

-87.78m

强风化基岩:

紫红色,裂隙、节理等发育,岩芯成碎块状

根据上表的地层情况及工程性质综合分析认为:

1、根据有关规定和附近场地相关资料表明:

本场地类别为III~

类,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场地内3’层砂质粉土可能液化。

2、对于1~2F的商铺及4~6F的多层建筑可选用第5b层粘土层为预应力管桩或沉管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顶板埋深29.1~32.5m左右,厚度在4.5~5.4m左右,层位较稳定。

对于高层住宅楼可选用第8b层中砂层为预应力管桩或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顶板埋深在59.40~59.60m左右,厚度在11.0~17.5m左右。

3、本场地地下水为浅表潜水,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为0.5~0.7m,受大气降水补给影响明显,年变幅可达1.0m左右,对混凝土一般无腐蚀性。

4、本工程一层地下室开挖深度约6m左右,电梯井部分超过6m,围护设计一般采用排桩加内支撑结构。

二、拟建建筑物基础方案初步分析

根据场地土层特性,结合上部结构荷载情况、建筑物性质及宁波地区普遍采用的桩基施工经验和桩型情况,本工程多层可考虑选用第5b层作桩基持力层,一般可选用Φ500预应力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可达1200~1300KN;高层住宅楼可考虑选用第8b层作桩基持力层,根据深度选用Φ800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可达2500~3000kn,桩长一般在60~70m左右。

三、勘探工作

(一)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及重点

本次勘察属于详勘阶段,为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具体要求如下:

查明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地层结构,持力层及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土的应力历史,勘探深度以内各地基土层的埋深、厚度、变化规律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划分场地土类型,判断场地类别,明确抗震设防烈度及地震效应。

查明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幅度和规律,判断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提供满足设计与施工所需要的岩土技术参数,并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包括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对桩基施工和岩土工程环境作出建议评价。

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提供坑浮设计水位。

勘察重点:

1、查明场地内主要桩基持力层(拟定为第5b层和第8b层)的埋深、起伏变化规律、厚度及其物理力学工程特性,建议合理的桩长、桩型和单桩承载力。

2、查明基坑开挖影响深度范围地基土的C、Ф值、渗透系数,为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合理的计算参数,建议支护型式和降水措施等。

(二)勘探孔布置及测试手段

本次勘察采用钻孔取样、静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波速试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结合成熟的勘察手段,力求准确、合面地获得各项技术参数。

1、勘探孔平面布置

本次勘探点的布置依据业主提供的上海设计院的平面图布置,布孔原则沿建筑物周边线和轴线布置,孔距一般在20~35m左右,共布置勘探孔38个。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宁波市桩基设计与施工细则规定及有关国家强制性标准,结合本工程高程建筑的特点和桩基持力层的埋深情况,本工程布置钻孔18个(其中技术孔13个,鉴别孔5个),占总孔数1/2,静探孔20个,波速试验孔3个,在钻孔中进行。

(见附图)

2、勘探孔深度

勘探孔分为控制性孔和一般性孔,其中控制性孔应占勘探孔总数的1/3,共布置13个,技术孔均为控制性孔,主要是控制场地总体土层情况,并揭示第5b层及第8b层桩基持力层一定深度,满足变形计算要求。

预估控制性孔深第5b层在40m左右,第8b层在70m左右,其中一只孔为80m,主要查明覆盖层厚度,判别场地类别,高层四周的技术孔深度在70m左右,其余建筑物的技术孔深度在35~50m左右;高层四周的静探孔深度在50~60m左右,其余建筑物的静探孔深度在35~50m左右。

3、取土数量及标贯试验

深度D<10m取土间距一般控制在1.5m一件土样,20>D>10m取土间距一般控制在2m一件土样,D>20m取土间距一般控制在3m一件土样,并保证每层土样的数量大于6件。

标贯试验主要用于第3层粉土、第8a层粉砂层、第8b层中砂层及第9b层细砂层,进行砂土液化和密实性判断,预估标贯试验在40点次左右。

4、试验

(1)土工试验

a.常规土工试验,主要包括:

含水量,重度,比重,密度,饱和度,液、

塑限,孔隙比等物理性质指标。

b.特殊试验,主要是针对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桩基分析和评价以及桩

基变形计算所需。

包括:

三轴试验,高压固结试验,颗粒分析,渗透试验,固结试验最大加压至满足绘制完整的e-logP曲线需要,以求得先期固结压力Pc,压缩指数Cc和回弹再压缩指数Cr。

(2)水分析试验:

为了评价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进行室内水质简分析。

主要包括水样的PH值测定,SO4-、Cl-、Mg2+、NH4+、HCO3-等离子的含量。

(3)波速测试:

为了评价场地类别,共布置了3只波速试验孔,试验方法采用单孔法,在钻孔中进行。

根据宁波市区的已有经验(中信国际大酒店),基岩埋深超过80m,故一般只作0-20m范围内的波速测试。

(4)现场抽水试验:

由于宁波市区软土渗透系数一般在10-6~10-8数量级,渗透性差。

根据宁波市惯有经验,不进行抽水试验,而以室内渗透试验为主。

(三)勘察工程量

预计勘察工作量一览表

表2

钻孔

孔数

技术孔13个

室内试验

常规试验

240

进尺

645m

颗分试验

20

孔数

鉴别孔5个

渗透试验

8

进尺

330m

水质分析

2

静探孔

孔数

20个

高压固结试验

8

进尺

855m

波速试验

3

取样

原状土

240件

标贯试验

44

扰动土

20件

三轴试验

240

水样

2组

孔位放样及高程测量

38

四、勘察方案的实施及控制进度、质量、造价的其他措施

(一)勘察方案的实施

1、人员及生产组织

组建项目组,由本项目的总勘察师统一负责生产和技术,以有关生产、技术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对各专业、各工种进行统一协调指挥,解决工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加强与业主的联系和沟通。

根据勘察工作程序和专业,设置下列生产班组,分别承担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a、技术组:

由7名有经验的工程地质技术人员组成,总勘察师和中心总工程师负责全面技术工作,2名技术员负责室内资料整理,3名技术员负责野外记录工作。

由总勘察师任组长,全面负责。

b、测量组:

由2名专职测量人员组成,测量组组长全面负责。

c、实验组:

由实验室土工组组成,实验室副主任任组长。

d、钻探作业组:

由机长任组长,由高级工和有经验的中级工带班操作。

e、静探作业组:

由静探班班长任组长,由有经验的中级工带班操作。

2、勘察测试主要设备安排

a、钻探设备采用XY-1型钻机4台套,配置双层双动岩芯管钻具、上提活阀式单套岩芯管钻具,上提活阀式薄壁取土器,标准贯入器,63.5Kgt自由落锺及其它辅助设备。

b、静力触探孔采用SY-10t静探车1台套,15cm2双桥探头贯入,LMC-C210型静探微机自动记录成图。

c、测量:

苏光J2经纬仪1套,RED2A红外测距仪1套,S3水准仪1台。

d、波速:

采用单孔法,测试仪器为CJ-84型充气贴壁式三分量检波器和RS-1616K(P)型动测仪。

e、土工试验:

中心实验室完整的土工试验设备一整套。

(二)控制进度、质量、造价的其他措施

质量及进度目标承诺:

保证在15天内提交工程勘察报告,保证本工程勘察质量优良,争创市级优秀工程勘察。

1、进度控制

按上述实施方案的人员、设备及生产组织安排,进度计划控制如下:

a、签订合同→现场踏勘→勘探点放样→设备进场,控制3天时间。

b、野外勘探(包括钻探、静力触探、标贯试验、波速试验、取土及取样包装、密封、运输、野外记录、测量等)控制10天时间。

c、室内资料整理(包括土工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图件绘制、报告编写)控制10天时间,其中土工试验由钻孔进场后第3天送土样开始。

d、报告校对、审核、审定控制2天时间。

e、报告装订成册控制1天时间。

按上述计划进度控制总工程期为26天,考虑到有些工种可以穿插进行,压缩工期6天,控制总工期为20天。

详见表3

勘察工作进度计划表表3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前期准备工作

勘察设备进场

测量放样

勘察施工

土工试验

室内资料整理

报告校对审核审定

报告复制装订

报告提交

勘察期间,我中心可以根据业主和设计院要求,提供中间资料供设计参考。

2、质量保证措施

(1)树立为用户服务的思想

强化质量意识,坚持“质量第一、一切为用户服务、用户至上”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观点,在勘察全过程和勘察成果提交以后,都应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

有关技术问题,及时与业主和设计人员联系,提出建议,随时提供业主所需的中间资料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有关地质方面的技术服务。

(2)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a、实行中心主任和总工程师对项目的直接领导,项目总勘察师和作业组长三级质量负责制,项目总勘察师负质量和技术直接责任。

b、强化工序管理,按工程勘察工序流程进行层层控制把关,每道工序要进行质量自检,下道工序必须对上道工序进行质量验收;各工序质量责任必须分解落实到人;重点抓好“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校审”三个环节。

c、落实质量责任制,明确分工。

实行项目、机台、地质、测量、试验、报告校审复核制等的质量承包责任制,职责到位,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在勘察生产中正确行使各自的质量职权,质量具有第一否决权。

做到奖罚分明,调动职工积极性。

(3)落实施工技术措施

a、进场前对所需机械设备全面检修,进场后安排机修人员到工地值班,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b、加强后勤工作,保证物资供应。

c、认真执行工程勘察纲要。

由项目总勘察师负责,进场前对各班组和工种进行技术指导和交底,施工过程中进行中间检查,施工结束后组织验收,保证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d、接受业主及设计单位的技术指导,有关技术问题及时汇报反映,听取处理意见,制定整改措施。

e、加强安全教育,严格各项操作规程,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3、造价控制措施

造价控制分为本身工程勘察造价的控制和勘察质量的好坏对基础工程造价影响的控制。

本身工程勘察造价的控制主要通过采用本方案中明确的各种具有成熟地区经验和合理可行的勘察方法和手段,准确、可靠地获得各种技术参数,从而在可靠保征的前提下降低勘察工程造价。

通过精心勘察,准确分析取得的各种技术资料,根据总勘察师的实践经验,对本工程提出合理的桩型,建议准确可靠的单桩承载力及桩基施工措施,从而达到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

通过各种桩基方案的优化评价,选择既经济又合理的桩型及有关基础处理措施。

五、勘察工作程序和制度

我中心对本项目的勘察工作执行以下程序和制度:

1、签订勘察合同,明确合同内容和任务,充分了解设计意图、任务书内容及技术要求。

2、收集、分析和研究已有的相关工程勘察资料,并明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文件。

3、由总勘察师负责编写工程勘察纲要,指导现场作业和室内技术工作。

4、勘察纲要由总勘察师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各班组及各工种的技术要求。

5、各班组进场作业,由各工种班组长和技术员负责执行,总勘察师现场到位,负责检查。

6、野外班组开始作业,有关技术资料及时传递,室内技术人员开始工作,总勘察师负责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情况,对工程全过程质量实施控制,检查验收施工质量,发现质量不合格及时处理并返工。

7、由总勘察师负责复查各项作业原始记录,并指导和进行资料整理,编写勘察报告。

8、进行报告的校对、审核、审定工作。

9、由总勘察师提交勘察报告,送达给业主。

10、及时收集用户的有关信息(包括业主、设计、打桩单位等)和意见,由总勘察师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及时进行反馈。

11、设计、施工过程中有关需要勘察人员参加的一些会议,总勘察师到场。

六、服务承诺及对勘察工作的建议

1、勘探施工过程中实行文明用语、文明施工,做到安全生产,接受业主及其它有关部门的管理、指导。

2、自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吃、住、办公、用电等问题。

3、若我中心中标,所有工作均由我中心自行独立完成,不以任何形式转包和分包。

4、保证向用户提供优质勘察成果,保证按时(合同工期)完成勘察任务,保证向用户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并对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5、提供优质服务,并贯穿于勘察、设计和基础施工全过程,对基础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地质问题及有关桩基问题随叫随到,及时处理。

6、勘察过程中,若遇地质条件变化和其它问题,及时与业主和设计单位等有关部门联系;如业主或设计单位需要了解有关资料,则随时提供。

7、勘察全过程中,我中心将遵守本标书的所有承诺和招标文件及合同的所有约束条款。

如由违约行为,愿按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的有关条款接受处罚。

8、地下管线及通信电缆等设施情况,勘察施工前业主应事先告知我方准确位置。

七、主要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及总勘察师到位情况

1、陈忠,男,198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现为宁波大学地基处理中心副总工程师。

本项目总勘察师,从事岩土工程勘察17年,主持和完成大小工程勘察及岩土工程地基处理项目几百项,其中有6项获市级优秀工程勘察二、三等奖,1项国家专利,“宁波市区工程地质参数与桩型及桩基础优化设计研究”获2005年度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承担市建委重点课题2项(已通过鉴定)。

总勘察师作为该工程的项目负责人,全过程参与和主持该项目的勘察工作。

2、沈昌鲁,男,教授级高工,国家特许注册岩土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资深委员(终身),中心总工程师,负责本工程项目勘察报告的审核工作,从事岩土工程50余年,获3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先后主持过上百项岩土工程治理和地基处理的工程,系宁波市建设工程专家组成员。

3、郑剑波,男,工程师,负责本项目勘察报告的校对和野外组织生产及测量工作,从事岩土工程勘察10年以上,完成大小工程勘察项目上百项。

4、钟迎,女,助工,负责本项目勘察的室内图件绘制和数据统计工作,从事工程勘察5年,完成大小50余项工程勘察项目。

5、章义,男,技术员,负责本项目勘察的野外记录工作,从事工程勘察野外记录10年,具有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

6、包学会,男,技术员,负责本项目勘察的野外记录工作,从事工程勘察野外记录8年,具有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

7、何世英,男,技术员,负责本项目勘察的野外记录工作,从事工程勘察野外记录7年,具有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

8、胡其平,男,技术员,负责本项目勘察的静探野外技术工作,从事静探工作15年,具有丰富的静探工作技术和经验。

八、预期成果

1、文字报告

宁波百隆房产滨海花园勘察报告(详勘)

第一章前言

1.1工程概况

1.2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1.3勘察目的和要求

1.4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量

1.4.1勘察工作量

1.4.2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量

1.4.3实际完成的勘察工作量

1.5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第二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和水文

2.1.1地形

2.1.2地貌

2.2区域地质构造和活动断裂

2.3地层分布和特征

2.4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5地下水

2.5.1地下水条件

2.5.2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2.6不良地质作用

2.7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2.7.1历史地震概况

2.7.2场地抗震设计基本条件

2.7.3场地地震效应及类别

2.7.4场地液化判别

2.7.5软土震陷判别

第三章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

3.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3.2桩基评价

3.2.1桩基持力层的选择和评价

3.2.2桩型选择

3.2.3单桩容许承载力特征值估算

3.2.4桩基沉降计算参数

3.2.3桩基施工注意事项

3.2.6对现有桩基础的利用和建议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2、附图、表

a、勘探孔数据一览表

b、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c、土工试验成果表

d、各土层e~p及e~logp曲线图

e、勘探孔平面布置图

f、主要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