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357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docx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docx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

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

[录入者:

admin| 时间:

2009-07-0919:

41:

09|作者:

|来源:

|浏览:

983次]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全面把握不同青年学生的特点,着力增强共青团组织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工作的能力,努力提升对不同青年群体的引导水平,根据团中央《关于开展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团省委《关于印发〈共青团湖南省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我委结合湖南大学共青团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工作目的

贯彻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的要求,根据不同类别青年群体在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社会阅历、成长环境及思想意识方面的显著差异,将思想引导工作具体落实到不同特点的青年学生身上,增强引导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试点对象和试点单位

本次试点工作主要面向我校青年学生。

试点单位为校内28个二级单位具体名单见附件1。

 

三、工作机构

为了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特成立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龚完全校团委书记

副组长:

陈义红校团委副书记

孙   炜 校团委副书记

成员:

彭嘉芬韩峰关军周敬淙各学院团委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团委组织宣传部。

四、试点内容

 

(一)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不同类别青年思想意识的关键点。

通过具体深入的调研,全面了解试点单位青年都关心哪些重要的理论或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存在哪些模糊认识和思想困惑。

把各类青年群体的思想状况摸清摸透,找准青年思想意识中的关键点,是试点工作的首要任务。

调研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一是问卷调查,二是面对面的深度访谈。

为便于汇总分析,四类问卷由团中央统一设计提供,由团省委部门联系人安排试点单位组织填写。

面对面的深度访谈由团省委各部门与试点单位团委共同开展。

(二)释疑解惑,努力形成思想共识。

紧扣调研中了解掌握的四类青年群体思想意识关键点,尤其是要针对青年在社会观察中看到的现象与所接受的正面教育存在的一些反差,坚持“对症下药”,运用各类青年群体习惯的语言和逻辑,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他们的思想困惑作出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解答,对他们的模糊认识加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打开思想症结,走出认识误区。

要联合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积极主动地探寻解答青年思想困惑的切入点、观点、素材和逻辑,并在试点实践中反复与青年沟通碰撞,不断调整和完善,努力找到能够真正说服青年的有效引导内容,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

(三)探索创新,寻找引导青年的新途径、新手段、新载体。

按照贴近青年特点、体现时代特色的要求,从途径、手段、载体等方面大力加强和改进引导工作。

各试点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以下几个主要路径进行探索创新:

(1)如何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引导青年;

(2)如何帮助青年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

(3)如何在基层创新引导青年的活动载体;

(4)如何使优秀青年典型更加贴近青年、真正走进青年;

(5)如何开展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和引导;

(6)如何借助时尚元素和文化形式引导青年等。

(四)总结经验,推广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好做法。

试点工作结束后,各试点单位要进行认真总结,校团委将对试点工作中探索的新途径、新手段、新载体进行总结、提炼和推广,上报团省委。

五、推进步骤

(一)部署启动(2009年6月10日前)。

确定试点单位,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对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作出部署,正式启动全校试点工作。

(二)组织实施调查研究(2009年7月12日前)。

认真研究本单位试点工作的方向和思路,明确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搭建工作班子,制订详细的试点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

开展调查研究,做好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特别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与实地走访,组织召开青年群体座谈会,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本单位青年思想状况,找出他们思想意识中最主要、最集中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于7月12日前形成一篇不低于5000字,客观真实、有深度的青年思想意识状况调查报告,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至少上报二篇以上信息。

(三)探索实施(2009年7月至10月)前在全面了解、掌握本单位、同类型青年思想状况基础上,针对本单位青年思想意识的关键点,在单位党政领导和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下,研究、探寻有效解答本单位青年思想困惑的引导思路和观点素材,于7月25日前形成不少于5000字的青年思想引导提纲,并组织实施。

在本单位已有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有效引导青年的形式、途径和手段,积极开展引导青年的活动。

要求总结探索出至少一个能够广泛吸引青年、有效引导青年的工作路径和载体,于9月25日前将创新工作载体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形成2000字以内的材料(可附照片、光盘)上报校团委。

至少上报二篇以上的信息。

(四)总结交流(2009年10月25日)。

对试点的情况、成效和经验进行总结,召开湖南大学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研究起草《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引导青年工作的意见》、《湖南大学青年分类引导标准设置及工作办法》。

各试点单位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将各个阶段的任务和推进安排进一步细化,制定具体、详细的工作计划。

六、职责分工

(一)校团委的职责

校团委对全校试点工作进行整体部署、总体协调和总结评估,所承担具体职责有:

1.确定专人负责联系试点单位,帮助试点单位制订试点工作方案,与试点单位一起研究具体试点内容,主动认真地介入思想调研、工作创新、经验总结等工作环节。

2.加强对试点单位团干部的培训,组织试点单位之间进行交流。

3.以试点单位为主,带动全校各级共青团组织一起深入研究青年思想意识关键点,并作出有针对性的解答。

4.联系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家、学者。

5.结合团的活动特别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主题教育活动、公益创业项目、零距离面对、学术科技活动、文体竞赛等形式,加强对试点单位的有效引导。

6.对试点单位创新举措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推广。

7.帮助试点单位争取党政领导对试点工作的支持。

校团委各科室履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牵头负责全校试点工作,做好具体推进和统筹、协调、指导、督促工作;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湖大青年、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大学生艺术团、等要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协助进行分类引导工作。

(二)试点单位团委的职责

各试点单位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及时向校团委及本单位党组织汇报试点工作情况,按照校团委的整体部署,理顺思路,精心组织,制定计划,狠抓落实。

主要有:

1.配合校团委做好本单位青年的问卷调查、座谈会和面对面深度访谈。

发放问卷数量原则上不少于青年总数的1/4;组织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和面对面访谈,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本单位青年思想状况,查找其思想意识中的关键点。

2.探索有效的路径和载体。

在本单位已有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大力探索创新有效引导青年的形式、途径和手段,利用新载体开展不少于3次的引导青年活动,总结探索出至少一个能够广泛吸引青年、有效引导青年的工作路径和载体,于9月10日前将创新工作载体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形成2000字以内的材料(可附照片、光盘)报校团委组织宣传部。

七、工作制度

(一)建立督导联系制度。

校团委书记和副书记,将28个试点单位作为联系点,联系点名单见附2,每个月要到试点单位进行一次以上的督导,把督导与工作调研结合起来,真正走近基层、走近青年,与青年广泛接触、深入交流,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思想引导活动。

(二)建立议事协调制度。

校团委定期以专题研讨、座谈交流、实地考察、青年论坛等形式,对试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总结交流、阶段性推进,促进工作取得实效。

各试点单位团组织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如遇到重点、难点问题,应积极与校团委沟通联系,研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本单位引导工作有序开展。

(三)建立信息报送制度。

校团委将通过网络、简报等方式,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宣传。

各试点单位要及时总结、提炼试点工作经验做法,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动态反映试点工作情况,每月向校团委综合科报送信息不少于2次。

信息材料报送情况将作为对试点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

八、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

引导青年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

对青年进行分类引导。

是共青团在新形势下应对新挑战、着力增强青年思想引导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探索。

各级团组织要从切实履行好团的根本职责的高度,从切实增强共青团组织对青年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高度出发,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要以试点工作为契机,深入推进各战线青年的思想引导工作。

2.明确责任。

各部门作为试点工作责任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联系,切实做好具体统筹、协调、指导工作;试点单位团组织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按照要求落实好各项试点任务,积极推进本单位的青年引导试点工作。

3.把握导向。

引导青年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

各级团组织和试点单位要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始终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

对党的理论的阐释,首先要准确理解、把握本义,在此基础上运用青年习惯的逻辑和语言进行“翻译”和转化。

4.求真务实。

要坚决克服表面化、笼统化的工作倾向。

对试点单位青年思想状况的调查了解要深入、具体,对青年思想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要敢于刨根问底。

要有前进一步是一步、前进一点是一点的精神,敢于迎着本质问题、迎着困难问题上,直接深入一线与青年面对面沟通交流、进行思想碰撞,积极探索和创造思想引导工作的新方式、新办法,推动试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5.尊重基层。

试点工作的推进要充分尊重试点单位的实际,提出的指导性意见要紧密结合试点单位的实际。

要充分尊重基层的创新精神,鼓励和支持试点单位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创新。

 

 附件:

1.湖南大学团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单位名单点击下载

2.湖南大学团委书记、副书记联系点名单点击下载

3.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点击下载

共青团海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

     [来源:

校团委]2009-6-2217:

35:

00[95]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全面把握不同青年学生的特点,着力增强共青团组织做好青年思想引导  工作的能力,努力提升对不同青年群体的引导水平,根据团中央《关于开展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团省委《关于印发〈共青团海南省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我委结合海南大学共青团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工作目的

    贯彻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的要求,根据不同类别青年群体在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社会阅历、成长环境及思想意识方面的显著差异,将思想引导工作具体落实到不同特点的青年学生身上,增强引导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试点对象和试点单位

    本次试点工作主要面向我校青年学生。

试点单位为校内9个二级单位,以及文理科实验班,具体名单见附件1。

    三、工作机构

    为了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特成立共青团海南大学委员会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韦  勇  校党委副书记

    副组长:

王丽娜  校团委书记

            谭  勇  蒙秋妍校团委副书记

    成  员:

陈广锐  李劲松  林  琛  董楠楠  闫  治  廖  斌  各学院团委书记和文、理科实验班团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团委综合科。

    办公室主任:

闫  治(兼)

    四、试点内容

    

(一)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不同类别青年思想意识的关键点。

    把试点单位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摸清摸透,找准青年思想意识中的关键点,是我校试点工作的首要任务。

要通过具体深入的调研,全面了解试点单位青年都关心哪些重要的理论或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存在哪些模糊认识和思想困惑。

    调研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一是问卷调查,二是面对面的深度访谈。

为便于汇总分析,四类问卷由团中央统一设计提供,由试点单位组织填写。

面对面的深度访谈由校团委与各试点单位团组织共同开展。

    

(二)释疑解惑,努力形成思想共识。

    各试点单位团组织要紧扣调研中了解掌握的青年学生思想意识关键点,尤其是要针对青年在社会观察中看到的现象与所接受的正面教育存在的一些反差,坚持“以人为本”,运用青年学生习惯的语言和逻辑,从不同角度,对其思想困惑作出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解答,对其模糊认识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其打开思想症结,走出认识误区,形成基本共识。

    要联合校内外专家学者,充分依托海南省重点学科——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积极主动地探寻青年思想困惑的切入点,并在试点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努力找到能够真正说服青年的有效引导内容,使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易于青年接受。

    (三)探索创新,寻找引导青年的新途径、新手段、新载体。

    按照贴近青年特点、体现时代特色的要求,从途径、手段、载体等方面大力加强和改进引导工作。

各试点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以下几个主要路径进行探索创新:

    1.如何利用手机、QQ空间、校内网、论坛、贴吧等新载体引导青年。

    2.如何帮助青年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

    3.如何在基层创新引导青年的活动载体。

    4.如何使优秀青年典型更加贴近青年、真正走进青年、切实引导青年。

    5.如何开展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和引导。

    6.如何借助时尚元素和文化形式引导青年等。

    (四)总结经验,推广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好做法。

    试点工作结束后,各试点单位要进行认真总结,校团委将对试点工作中探索的新途径、新手段、新载体进行总结、提炼和推广,上报团省委。

    五、推进步骤

    

(一)部署启动。

在校团委对全校开展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作出整体部署,对直接联系的11个试点单位进行具体部署。

(2009年6月)

    

(二)组织实施。

向试点单位发放问卷,在试点单位开展调研,指导试点单位探索创新引导青年工作,总结提炼好做法、好经验。

(2009年6月至10月)

    (三)总结交流。

对试点的情况、成效和经验进行总结,召开海南大学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研究起草《共青团海南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引导青年工作的意见》、《海南大学青年分类引导标准设置及工作办法》。

(2009年11月)

    各试点单位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将各个阶段的任务和推进安排进一步细化,制定具体、详细的工作计划。

    六、职责分工

    

(一)校团委的职责

    校团委对全校试点工作进行整体部署、总体协调和总结评估,所承担具体职责有:

    1.确定专人负责联系试点单位,帮助试点单位制订试点工作方案,与试点单位一起研究具体试点内容,主动认真地介入思想调研、工作创新、经验总结等工作环节。

    2.加强对试点单位团干部的培训,组织试点单位之间进行交流。

    3.以试点单位为主,带动全校各级共青团组织一起深入研究青年思想意识关键点,并作出有针对性的解答。

    4.联系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家、学者。

    5.结合团的活动特别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三个生涯”规划工程、主题教育活动、创业园试点项目、零距离面对、学术科技活动、文体竞赛等形式,加强对试点单位的有效引导。

    6.对试点单位创新举措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推广。

    7.帮助试点单位争取党政领导对试点工作的支持。

    校团委各科室、直属机构、校级学生组织的职责分工为:

综合科履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牵头负责全校试点工作,做好具体推进和统筹、协调、指导、督促工作;思想宣传教育科、组织科、大学生创新院、大学生艺术团、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等要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协助进行分类引导工作。

    

(二)试点单位团委的职责

    各试点单位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及时向校团委及本单位党组织汇报试点工作情况,按照校团委的整体部署,理顺思路,精心组织,制定计划,狠抓落实。

主要有:

    1.配合校团委做好本单位青年的问卷调查、座谈会和面对面深度访谈。

发放问卷数量原则上不少于青年总数的1/4;组织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和面对面访谈,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本单位青年思想状况,查找其思想意识中的关键点。

    2.探索有效的路径和载体。

在本单位已有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大力探索创新有效引导青年的形式、途径和手段,利用新载体开展不少于3次的引导青年活动,总结探索出至少一个能够广泛吸引青年、有效引导青年的工作路径和载体,于9月10日前将创新工作载体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形成2000字以内的材料(可附照片、光盘)报校团委综合科。

    七、工作制度

    

    

(一)建立督导联系制度。

校团委书记和副书记,将11个试点单位作为联系点,联系点名单见附2,每个月要到试点单位进行一次以上的督导,把督导与工作调研结合起来,真正走近基层、走近青年,与青年广泛接触、深入交流,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思想引导活动。

    

(二)建立议事协调制度。

校团委定期以专题研讨、座谈交流、实地考察、青年论坛等形式,对试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总结交流、阶段性推进,促进工作取得实效。

各试点单位团组织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如遇到重点、难点问题,应积极与校团委沟通联系,研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本单位引导工作有序开展。

    (三)建立信息报送制度。

校团委将通过网络、简报等方式,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宣传。

各试点单位要及时总结、提炼试点工作经验做法,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动态反映试点工作情况,每月向校团委综合科报送信息不少于2次。

信息材料报送情况将作为对试点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

    八、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

引导青年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

对青年进行分类引导,是共青团在新形势下应对新挑战、着力增强青年思想引导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探索。

各试点单位团委和团支部要从切实履行好团的根本职责的高度,从切实增强共青团组织对青年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高度出发,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二)把握导向。

引导青年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

各试点单位团委要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始终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阐释,首先要准确理解、把握本义,在此基础上运用青年习惯的逻辑和语言进行“翻译”和转化。

    (三)以人为本。

要充分结合试点单位的实际,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鼓励和支持青年积极参与试点工作,为试点工作提建议、出主意,把教育引导青年和团结凝聚青年有机结合起来。

    (四)求真务实。

对试点单位青年思想状况的调查了解要深入、具体,对青年思想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要敢于刨根问底。

要坚持海南意识和特区精神,敢于面对、解决本质问题,与青年面对面沟通交流,积极探索和创造思想引导工作的新途径、新手段、新载体,推动试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附件:

1.海南大学团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单位名单

      2.海南大学团委书记、副书记联系点名单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九日

附件1:

            海南大学团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单位名单

                      (11个)

    法学院

    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应用科技学院

    经济学院

    海洋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旅游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文科实验班

    理科实验班

附件2:

          海南大学团委书记、副书记联系点名单

    一、王丽娜书记联系的试点单位(5个):

    海洋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经济学院

    文、理科实验班

    联系秘书:

陈广锐

    二、谭勇副书记联系的试点单位(3个):

    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管理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联系秘书:

李劲松

    三、蒙秋妍副书记联系的试点单位(3个):

    法学院

    旅游学院

    应用科技学院

    联系秘书:

林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