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东省医改政策知识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36128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广东省医改政策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广东省医改政策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广东省医改政策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广东省医改政策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广东省医改政策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最新广东省医改政策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最新广东省医改政策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最新广东省医改政策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最新广东省医改政策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广东省医改政策知识点.docx

《最新广东省医改政策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广东省医改政策知识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广东省医改政策知识点.docx

最新广东省医改政策知识点

2020年最新广东省医改政策知识点

三年后人人都有签约家庭医生

全而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广东综合医改的重点工作。

全面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基础。

记者翻阅方案发现,首诊在基层,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推行“急慢分治”的就医格局,是将来老百姓看病的大趋势。

方案明确,将采取分类签约、有偿签约、差别化签约等多种方式,向居民提供长期、连续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

到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扩大至全人群,基木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或居民在和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时,可自愿选择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三级医院,建立“1+1+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

签约居民可以在签约组合内任意选择一家医疗机构就诊,若到组合外就诊,须由签约家庭医生转诊。

在就诊方而,逐步扩大基层首诊的病种范围。

对于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健全、能力较弱的地区,将中医医院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

另外,还将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

2公立医院改革

明年医疗费用增长幅度不超9%;部分儿童手术治疗或可加收30%;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部分公立医院逐步停门诊抗菌输液

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

一直以来,医改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公立医院改革。

昨天的会议上,记者了解到,广东今年上半年要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与此同时,要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方案明确,要改革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加大对医疗行为、医疗费用等方而的监督力度,减少对医院人事编制、科室设定、岗位聘任、收入分配等的管理。

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

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逐步实行公立医院机构编制备案制管理,建立人员总额管理制度。

健全院长选拔任用机制,推行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实行院长负责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年薪制和考核问责制。

方案还要求,建立省卫生与健康大数据平台,同时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客观可量化的医疗卫生服务评价体系。

实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将考核评价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基金支付、薪酬总体水平、医疗卫生机构等级评审等挂钩。

部分门诊停止抗菌输液

一直以来,老百姓到医院“看病贵”备受诟病。

此次方案明确要求,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要针对不同公立医院制定医药费用年度控费指标。

开展处方点评,严肃查处“大处方、大检查”等行为。

要加强监测公示通报,严格考核问责。

方案要求,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耗材、医学检查等收入挂钩。

大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支持患者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力争到2018年,医疗费用增长幅度不超过9%,二级以下公立医疗机构人均门诊费用增长率、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不超过9%;三级公立医疗机构人均门诊费用增长率、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不超过7%;个人卫生自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降低到27%以下。

那么,目前广东人看病住院平均要花多少钱呢?

根据省卫计委统计的数据,2016年,全省医疗机构总诊疗8.1亿人次,环比增长

2.9%;出院1544.6万人次,环比增长7.3%。

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

227.7元,较2015年增加7.6%;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10924.0元,较2015年增加6.1%0

减医疗设备检查治疗费

另一方而,方案也明确,今年7月前,全省公立医院将全面取消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加成。

也就意味着,药品和耗材医院采购进来是多少钱,卖给患者就是多少钱。

药品加成的取消对医院可能有不小的影响。

就在年初的广东省两会上,佛山一家公立医院的负责人就表示,该院取消占比10%的药品加成之后,一年就意味着少了几千万元的收入。

中山一家公立医院院长则直言,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一天亏20万元。

那么,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那一部分合理收入,要怎么弥补?

方案明确,将通过调整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和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方式予以补偿。

另外,医院药品贮藏、保管、损耗等费用也将列入医院运行成木。

按照有关规定,逐步偿还和化解符合规定的公立医院长期债务。

方案还明确,要精准测算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的医疗服务价格,同步调价、动态调整。

价格调整要重点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康复和中医等医疗项目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价格。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6岁以下儿童的临床诊断中有创活检和探查、临床手术治疗等体现儿科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特点和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实行不超过30%的加收政策。

基层医生将拿更多奖励

一边是老百姓吐槽“看病贵”,另一边是医生疾呼自己的收入和技术价值“不匹配”,一直以来,这都是医改过程中的尴尬难题。

记者发现,此次广东综合医改方案中,特意明确,要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方案要求,完善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制度,建立绩效工资水平动态调整机制。

对于工作时间之外,劳动较多、高层次医疗人才集聚、公益目标任务繁重、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予以倾斜。

探索院长年薪制,制定年薪标准、考核评价办法。

探索医务人员目标年薪制,将综合绩效考核结果与收入分配挂钩。

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扣除成木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力争到2018年,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达到40%以上。

与此同时,方案还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进行了明确,实行“两自主一倾斜”,即自主调整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自主从单位上年度收支结余部分中提取不低于60%用于增发奖励性绩效工资,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奖励性绩效工资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在人员聘用、职称晋升、职业培训、薪酬激励等方面向全科医生倾斜。

3其他举措

医改还有哪些亮点?

4专家看法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中山大学教授申曙光:

方案应更关注基层如何留人才

29H,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中山大学教授申曙光也参加了广东省卫生与健康大会。

一直以来,他持续关注广东医改进程。

在他看来,广东医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强基层。

“这次卫生与健康大会以及这份综合医改方案,从多个方面都强调了这一点,比如财政投入500亿元,这样的力度足以显示省委省政府对医改的高度重视。

”申曙光表示,如果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上不去,医改所有的努力都“白搭”。

那么,全面启动综合医改后,对广东的老百姓将有哪些影响?

申曙光表示,最直接的影响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强了,老百姓可以就近看病,方便地看病。

此次医改明确要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不少人担心,会不会在其他地方加钱,看病更贵?

申曙光并不这样认为。

他表示,方案将严格查处“大检查和大处方”的做法,将会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明确地让百姓提高改革与发展成果的“获得感”。

申曙光也特别指出,广东医改最重头工作在基层,最大的难点也在基层,不仅仅是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要有大量的优质人才。

申曙光认为,此次综合医改方案里,对人才培养方面的内容涉及还不是特别多,如何才能促使医疗人才要下得去,留得住,应该有更加系统的方案。

5医院声音

省医院长庄健:

只要省里一声令下立即取消药品加成

综合医改正式启动,医院反应如何?

昨天的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结束后,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庄健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一直以来,省医都在致力于推动分级诊疗,帮扶基层。

另一方面,这些年,省医一直在压缩自己的门诊量,目的就是要在分级诊疗的大背景下,分流患者,让大医院更加专注于疑难病例的研究。

对于公立医院一直关心的取消药品加成,庄健表示,只要省委、省政府一声令下,省医可以立即取消药品加成。

因为这些年,省医药品加成在不断下降,如今也只有10%左右。

3月30日,我市召开2017年全市医改政策培训班,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医改会议精神,解读深圳市医改政策,并部署新形势下的医改重点工作。

副市长吴以环指出,今年深圳医改将主推十个重点项目:

推广罗湖医改模式;加强社康中心的规划建设,做实家庭医生服务;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公立医院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公立医院“打包收费”改革;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转变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办医;推进卫生信息共建共享;加快谋划健康深圳建设工作。

最近几天,深圳“医改”步调频频。

3月28日,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许勤介绍了深圳医疗卫生综合监管情况,包括健全政府、社会、行业“三个主体”监管体系,着力强化综合监管;创新标准化、信息化、常态化“三化”监管模式,着力提高监管效能;加强立法、制度、执法三大保障,着力夯实监管基础。

3月29日,广东省首次召开卫生与健康大会,副市长吴以环在大会上介绍了深圳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验。

深圳成立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在新建市属医院推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进知名医学院校管理,在罗湖区试点综合改革、整合公立医院和社康中心组建区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等做法受到肯定。

“十三五”期间

深圳医改主要任务

1.增供给

到2020年,全市新增病床2.5万张以上,新增执业医生1.2万名以上;按照1480万人口计算,常住人口千人床位数达到4.3张、千人医生数达到2.8名、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3.2名。

2.强基层

到2018年,全市70%以上的普通门诊在基层解决。

3.建高地

到2020年,全市达到三级水平的医院增加到60家以上,建成10家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医疗机构,争取1-2家专科医院跻身国家医学中心和华南区域医疗中心,1-2家综合医院进入国际知名、国内一流行列。

打造80个优势明显、综合竞争力强的省级以上医学重点学科。

4.优服务

到2018年,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超50%,老年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280%。

建成“一站式”市民就医信息平台和市民就医APP系统,建成2家以上网络示范医院、智能化护理示范医院。

公共卫生服务优化升级,市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17年

深圳医改重点任务

任务1

总结推广罗湖医改模式

今年,深圳将参考“罗湖模式”,推动各区至少建立1家基层医疗集团或紧密型医联体,即以行政区、管理区或若干个街道为服务区域,由1家三级综合医院牵头,若干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康复护理机构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组成的紧密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实现“少看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大健康”目标。

任务2

家庭医生服务扩而提质

1新增100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推动在每个街道建设1家一类社康中心;

2在300家以上社康中心建立专科医生工作室;

3新增全科医师600名;

4新增100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5新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0万人;

6每个区(新区)户籍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50%以上,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

7新增家庭病床1000张。

任务3

推动编制人事制度改革

1推进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方式改革,推动实施公立医院人员总量管理。

2推动在北大深圳医院、深圳市眼科医院、南山区人民医院、罗湖医院集团开展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落实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岗位设置、人员招聘、收入分配等运营管理自主权。

3完善公立医院工作人员工资总额核定办法,深化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以知识和技术价值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

4推进医院管理团队职业化建设。

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绩效考核、问责追责机制,探索实行院长薪级制、目标年薪制。

任务4

推动医保管理和支付制度改革

1在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集团推广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奖励”改革。

2在南山区人民医院等公立医院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改革试点。

3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建立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护理和康复服务模式,支持康复、护理机构承接院后接续性照护服务,促进医院康复期病人向康复、护理专科医疗机构和家庭病床分流。

4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高血压、糖尿病、血液透析等慢病管理相结合。

5完善鼓励开展H间手术的医保支付制度。

6完善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按服务单元、总额预付等复合式付费方式,实行按病种收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

任务5

实施健康深圳行动计划

1出台健康深圳行动计划并启动实施。

2建立健康深圳评价指标体系。

3推动建立健康深圳建设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健康深圳建设工作,围绕建设健康深圳目标,建立“大医改”路径,探索将健康融入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和各项政策制定实施全过程、各环节,形成多部门合作、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新格局。

4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探索建立重大规划、公共政策、重大工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机制,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重点疾病防控等涉及市民健康的重大问题。

任务6

深化“三医联动”改革

1继续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团采购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医用耗材集团化采购,降低药品和耗材采购价格。

2稳妥实施第二、第三阶段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工作。

3推广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打包收费”制度。

任务7

完善卫生综合监管制度

1完善配套措施,推动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

2推广全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试点工作。

3试点建立卫生综合监管平台。

4制定和实施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施方案,力争将全市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在10%以内。

5继续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控制医生接诊量,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市民看病就医体验。

任务8

推动公共卫生服务转型升级

1制定和发布各区公共卫生安全指数。

2制定公共卫生机构运营绩效评价制度。

3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评价机制。

4实施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责任清单制。

5制定和实施28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标化工作量,以标化工作量作为“工分”,核算社康中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以及社区医务人员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