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3677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docx

人美版第八册教案全集

课题植物写生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本课对各种植物的描写,培养学生深入观察,提高他们用线表现的方法。

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重点深入观察植物的前后关系进行大胆的表现。

难点线条的繁简、疏密变化。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盆栽植物、勾线笔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课件出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植物,让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植物的特征、姿态。

板书课题:

植物写生,解题指导学生欣赏中国画(君子兰)学习他们线条的粗细变化。

同时介绍画的简单知识,强调深入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欣赏学生优秀作品着重讲他们的不同处理手法。

进一步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

学生讨论。

学生欣赏学生欣赏了解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

三、完成作业学生仔细观察,并用铅笔起小稿,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仔细观察,完成写生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继续完成作业结合上次作业完成情况。

请学生谈:

通过观察各种植物,你发现了他们有哪些特征?

1、说一说,所画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要强调用线时,注意线条的疏密、繁简、长短等变化。

以小组进行研究、讨论学生作画

三、作品展示1、小组自评。

2、全班互评。

3、教师对本课的学习情况作概括性的评价。

小组选拔较好的作业。

板书设计植物写生仔细观察结构、花纹

教后小记:

 

课题巧用对称形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知道对称美与生活的联系,了解对称的结构和基本制作方法。

学习对称式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作品。

隐性目标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美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

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哪里有对称式的,以及在自然和生活中的体现。

了解他们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对称形作品。

难点对称美的构成方式、造型的新颖美观。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学准备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它包含了很多奇妙的美的法则。

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大自然学习。

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小小设计家,首先老师带领大家到大自然里去找一找,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美的法则。

比比哪个小朋友有一双亮眼睛。

教师示范:

进入课件的“找一找”栏目,是大森林里的景色,移动鼠标看看谁先找到关于美的法则。

出示课题。

对称,一般是指轴对称,即以对称形的中线为轴,将图形半侧旋转180度左右完全重合。

比如蝴蝶的身体,左右两边是对应重复的,这种特点,我们把它称为是对称的。

问题:

1、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对称形的图案?

学生讨论:

对称形——用装饰环境并能悬挂的饰物。

组成:

主体部分、装饰部分。

(启发学生创新设计。

注意造型对称式图案的美感)。

2、说一说对称式的样子。

3、是怎样对称的?

4、分析结构。

以一个作品为例分析:

由哪些部分组成?

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主体部分思考:

可以设计什么形状?

你有什么创新设计?

装饰部分思考:

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

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

(三)、指导学生看书。

(四)、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品。

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观看作品。

(五)、播放课件或相关资料。

分析了解制作过程。

准备制作什么样的对称形,确定小组合作内容。

装饰部分——使用对称形的美感。

观看资料,交流活动。

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主体、装饰进行设计。

观看作品交流思考内容。

学生看书。

三、实践操作1、确定制作方案。

2、教师辅导要点:

主体形象设计美观:

体现对称式美,创新使用材料。

学生操作。

学生交流。

(演示)

四、展示作品集体布置教室:

请各小组将作品展示出来。

进行互相评价作品。

板书设计巧用对称形对称:

轴对称利用对称形:

装饰制作:

书签中心对称美化贺卡笔筒……

教后小记:

 

课题放学了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这幅创作画,使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生到的知识去表现放学后行走地路上的同学和路上所发生的事件,从而构成的一幅完整的《放学了》的创作画。

同时使学生学到速写的方法,明了速写在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会以速写为基本素材,把它扩展为有意义的创作画。

隐性目标通过创作此幅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

重点启发同学用发散型思维,在天天可见的放学路队这一平凡事物中,寻找出有意义的绘画内容。

难点人物速写,教师除讲解外还要进行当场示范。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学准备学生的优秀作品(做成课件)、铅笔、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动作表演。

教师请五位学生背好书包,上讲台表演,其他学生观察,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课题:

放学了欣赏(课件出示优秀作品)学生观察,从人物动态、环境上进行讨论交流。

说说本校放学时的情景。

启发、引导1、你在放学的路上,碰到过哪些让你难以忘记的事情?

2、在放学时,同学们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

学生观察回答欣赏分析人物动态、表情、等特征,为下一步作画打基础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始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问题。

三、实践操作教师讲解本次创作的要求1、主要是以人物绘画为基本素材,然后对所画的内容进行扩展进行创作。

2、介绍绘画的方法,教师边讲边示范。

要注意人物的比例关系及动态的表达,线条的运用。

学生操作。

学生交流。

(演示)

四、展示作品1、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画什么?

2、学生动手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讨论学生动手作画

五、小结1、教师对本课的绘画情况作一简要的概述。

2、教师对学生在构图上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以便下节课创作的顺利。

课后小记:

 

课题生活中的标志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标志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我们看到这些标志应该怎样做。

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各种不同的标志,并且自己会设计简单的标志。

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章守纪的良好作风。

重点认识各种标志所代表的含义。

难点设计标志。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各样的标志)、电脑、各种彩笔。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1、你们知道这些标志是什么地方的吗?

2、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

3、课件出示老师收集的标识,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并分析各种标识。

4、小组讨论:

结合你看到的标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标志都有哪些种类和表现形式?

总结:

人物标志、符号标志、指示性标志。

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标识的作用。

小组讨论互相介绍,学生听取别人的介绍。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发言自己的意见。

三、完成作业为自己的学校或公共场所设计一枚标识。

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给学生激励性的评价。

学生大胆设计,大胆想象。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继续完成作业二、对上节课的学习情况作出简单的总结。

指出学生在作业时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修改的建议。

教师提出着色时的要求。

要注意与自己设计的标志相符合。

教师巡视辅导,对个别设计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帮助。

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取老师的总结。

学生继续完成。

学生修改上节课设计的标志草图,对自己设计的标识进行着色装饰。

三、作品展示1、小组自评。

2、全班互评。

3、教师对本课的学习情况作概括性的评价。

小组各自介绍自己设计的标志,并向全班同学说明自己在设计时的想法及设计标识的意图。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标志人物标志符号标志指示性标志

教后小记:

 

课题生命之源——水

教学目标:

了解水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水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当一起来珍惜所剩不多的水资源。

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在参与制作节水爱水的板报中体会美术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收获劳动后的喜悦,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重点:

让学生了解到水对人类有多么重要。

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难点:

1、生了解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2、宣传栏的装饰设计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备。

课前师生准备好相关资料

二、导入教学:

首先让学生翻开书,根据自己已有的资料回答书上的问题。

学生根据书本上的问题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关心“水”问题,关心、理解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板书课题:

生命之源-水

展示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深入探讨水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水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综合实践阶段:

让所有的学生共同完成一张大宣传海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长处设计小专栏。

1、你的专栏想用什么美术用具来制作?

2、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3、怎样让你的专栏更美观?

(擅长绘画的同学设计以画为主的小专栏,擅长写的同学设计以数字为主的小专栏。

四、宣传展示阶段:

给学生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

总结经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设计的海报。

学生间相互点评。

谁的设计具有新意。

谁的专题内容更有自己的见解。

谁的内容丰富,设计的美观。

五、评价与总结阶段: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学生的收获。

对母亲河、水资源的了解,激发爱水、节水的意识。

通过对宣传材料的设计,学会了那些美术技能?

课后小记:

 

课题材质的美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到身边的的各种材质给人的美。

2、认识各种材质的感受,即造型、色彩、功能等。

3、能够对作品从以上几个知识点综合运用过去学习的美术知识进行描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隐性目标通过学习《材质的美》一课,让学生认识到美妙的多彩世界来自人们精心的设计,各种材质会使世界变得更美丽、更精彩,只有怀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才能会生活的美好、生活的乐趣,才会有好的设计。

每一个人都有应该有意识地去认识各种材质,只有善于观察、思考、想象才会感受到美。

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各种材质给生活带来的美。

2、学生能够从物品的造型、色彩、功能上描述并以个人的观点进行描述。

3、能将本课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难点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能将实用功能与造型色彩有意识地结合。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课前准备布置课前收集任务。

从生活中收集具有美观、新奇、有趣的形状和色彩的物品,如服装、食品、器皿、家具、建筑、汽车、玩具等,观察他们是什么材质给人什么感受。

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出示各种物品:

猜一猜这是什么材质的?

揭示课题像这样设计巧妙、美观而实用的艺术品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材质的美》。

出示课件,提出问题。

艺术设计需要设计师具有丰富想像力。

生活中处处都有有艺术设计。

不同的设计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喜好。

打开书,看一看书中几组日常用品——文具盒、水壶、铅笔盒等,交流提示:

我介绍的是——它的外形是——它的颜色是——它的材质是——我因为——特别喜欢它。

先猜一猜,是什么?

从颜色、造型、功能等到方面谈。

是什么材质的?

给人以什么感受?

小组讨论与交流:

1、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

2、根据提示内容把自己喜欢的物品或书上的物品介绍给小组的同学。

3、组内选出一件设计最好的物品,然后介绍给全班。

可从颜色、外形、图案、功能及人的喜好等方面谈谈。

同学可以根据各自的选题进行讨论。

三、实践活动体验设计1、我们身边的艺术设计既漂亮又实用,这些设计吸引了不同的人。

2、研究:

各种材质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否将身边的物品变得更好看?

边观察边思考。

四、展示交流展示交流总结提升出示教师收集的艺术材料或课件:

我们身边充满了艺术设计,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设计息息相关。

有了这样精美巧妙的设计,世界被装点得五彩缤纷,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继续从报刊杂志上收集具有美观、新奇、有趣的形状和色彩的事物的图片,可将它们装订成册,期末做展示交流。

六、课外延伸鼓励学生继续收集。

板书设计材质的美材质:

泥、陶、比较粗糙塑料、光滑钢铁、青铜金属光泽

课后小记:

 

课题用彩墨画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学习用中国画形式表现禽鸟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中国画的绘画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

内容分析重点:

了解禽鸟的基本结构及用写意形式概括表现的方法。

难点:

笔墨与形体结构的关系。

鸟的不同动态及画面构图。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赏析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用版示或挂图或标本分析麻鸟的基本结构和形体特点。

2、教师用简练、概括的饿笔墨演示表现鸟形体的全过程。

3、起稿领临两个动态,突出蘸色、用笔和结构的关系三、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1、讲评展示作业。

2、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小记:

 

课题用彩墨画鱼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画。

用装饰、变形手法画鱼,并添加简单的环境。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用色。

情感目标:

喜爱中国绘画。

内容分析2.重点:

让学生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一种特殊变化,鱼的变形手法和鱼鳞的排列。

2.难点:

特殊技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展示一幅中国画彩墨作品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1、练习用笔、用墨。

请你用毛笔蘸上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试试,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演示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技法。

3、鱼鳞部分的图案,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4、想一想,艺术家是这样画的。

运用了哪些技巧。

5、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6、作业要求:

一彩墨的形式,运用多种技法,大胆用笔用墨,合作画一幅中国画----鱼。

7、教师辅导:

技法的体验与运用。

四、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课后小记:

 

课题刻印的乐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刻印方法。

2、运用刻印的方法制作贺卡、藏书票或书签。

3、运用学习到的刻印技法制作工艺品,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动手能力。

重点:

学习刻印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难点:

图案细节的处理与安全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

有关资料、教材、课件

学生:

制版材料、印制材料

教学程序: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一、导入新课:

师生打开图书扉页,教师提出问题:

你们发现了什么?

图书的扉页上贴着一幅精美的小画。

上面印有和书有关的图画、人命和字母,图画的下面有铅笔写的签名。

二、讲授新课:

你们还想了解藏书票方面的那些知识?

学生:

藏书票有什么用?

英文字母有什么意思?

藏书票有收藏价值么?

怎么制作自己的藏书票?

教师利用课件,图文并茂的回答学生们的问题。

板书课题:

刻印的乐趣

三、演示阶段:

教师演示:

取一张和版一样大小的白纸,用铅笔画出自己的构思,写上名字、英文字母。

将设计稿放在复写纸上描一遍,再将设计稿的背面朝上放在版上;用夹子夹好,拓印反稿在版上。

学生学习的同时思考自己的构图。

刻版:

若是石膏板先用角刀刻图案。

(木塑板先用圆刀。

)学生学习。

注意安全:

刻版时,若右手走刀,左手总是在刀口的下方。

为确保安全,左手可戴手套。

印藏书票:

在刻好的版上用黑磙滚上油墨,附上一张彩纸,用勺磨印,印好后在图案下方用铅笔写上准备印的张数,以及这张是第几张、姓名、时间。

四、自主创作阶段:

学生学习、尝试。

每个学生设计制作一枚藏书票。

引导学生创作,巡视辅导。

五、展示评价阶段:

开展班级“藏书票交流会”,鼓励学生大胆宣传自己的作品。

从构思巧妙,印制效果干净、整洁等方面评价。

各组间自由交流。

谈谈设计体会。

收藏同学作品。

课后小记:

 

课题学画农民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课本的图版和美术作品,了解农民画的特征和艺术形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改画、添画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以及农民画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内容分析重点:

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兴趣。

难点:

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根据想法进行改画、添画。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由欣赏:

提示:

课本上的农民画中内容你可曾见过?

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哪一件最美?

导入本课的教学目的,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欣赏农民画。

农民画多是以日常劳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为题材进行创作的。

作者是没有受过专门美术训练的普通农民,他们在劳动、生活之余以自己的体验和兴趣去创作。

广大农民富而求乐、富而求美。

浓烈浑厚的用色是他们的审美意识,是他们追求健康、丰富的现代美好生活的强烈反映。

这些农民画的创作既具有我国古老民间艺术的形式风格,又毫不显得陈旧与俗气,它大胆、单纯=朴素、粗犷=情真,与现代艺术有着同样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价值。

农民画的创作题材多以各地各民族的风情、习俗、传说,以有他们的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

同时新的生活变化也渐渐出现在他们的画面中。

课本中的农民画选题也很丰富:

农家的爷孙情、有趣的斗鸡、寓意年年有余的收鱼场面、月下的老少闲情、放牛娃眼中的世界……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是这些作者独特的自由艺术构思,大胆自信的画风,强烈鲜明的用色、饱满的构图、丰富多样的装饰手法、善于在平凡生活中摄取美的画面和敏锐观察力。

从这引起具有乡土风味和劳动人民特有的心灵气质的画面,从这些粗放、有力、刚健的艺术特色的画面,欣赏这些农民画,我们体味了作者的感情,受到了健康向上的美的陶冶。

三、探究实践

1、谈谈自己喜欢的一幅农民画。

2、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画、添加等。

3、要求:

画面色彩鲜艳、构图饱满。

四、评价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优秀的美术作品

2、谈谈自己对农民画的理解怎样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当中。

3、收集更多的优秀农民画作品并不断研究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课后小记:

 

课题提袋的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精美的手提袋,初步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陶冶审美情趣。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手提袋设计,培养动脑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内容分析重点:

 学习提袋的设计,初步认识设计与应用这一艺术形式。

难点:

 能根据材料选择适当的形式或根据表现形式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材料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方式分配位置。

二、导入新知:

1、谈话:

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提袋,展示自己的特色提袋,并介绍给大家你的提袋的特点!

2、欣赏:

展示提袋成品。

三、探究提袋设计。

提示:

你一定见过许多漂亮的手提袋,它们既方便了我们的购物,又展示了商品的品牌形象。

好的手提袋就是一件艺术品。

 1、 说说平时见过的印象最深、最喜欢的手提袋。

 2、 探究教材及教具实物的手提袋,选择哪些材料,运用什么形式制作的。

3、讲解、演示手提袋的制作过程:

设计——材料——剪裁——折叠——装饰

四、 学生进行包装设计尝试。

1、让部分学生说说他所带的材料,适合以何种方式进行设计,说说大致的作法。

2、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制作出实用美观的手提袋?

3、用所选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新颖、时尚的手提袋。

五、 展示作品,交流互动。

1、组内选评平优秀学生作品并展示。

2、谈谈你设计的手提袋在生活中更多的用途。

课后小记:

课题降落伞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有关降落伞的原理,并设计制作降落伞。

能力目标:

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激发创造精神,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

情感目标:

欣赏各种形式的降落伞,进行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审美教育。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制作降落伞,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通过学习拓展,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尝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了解学生学习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二、游戏互动,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你们喜欢放风筝或者在户外放飞吗?

(为什么?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段降落伞高空翱翔的片段。

三、新知探究

1、欣赏美丽的降落伞后,你知道降落伞的原理吗?

2、学生探究有关降落伞的知识。

3、教师讲解:

降落伞是一个一度空间有阻力的自由落体运动系统。

伞面的设计由于空气阻力的关系,降落伞就能缓缓的降落在地面上了。

四、探究实践:

1、想一想,用什么材料做降落伞?

伞面如何设计得美观?

2、降落伞的制作:

设计——美化伞面——折叠——连接——安装坠

3、伞的各部分如何连接,应注意什么?

五、 自主尝试,协作互动,完成制作。

 1、 了解了制作方法,同学们想不想露一手?

且慢,大家先理清思路。

 

2、 自主尝试,有困难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表现。

六、 互动学习,促进发展。

让一些制作速度快的同学上台展示他的作品,大家来说说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够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

使其他同学从中获得启迪。

课后小记:

 

课题别致的花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泥巴的可塑性,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泥塑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立体美感。

内容分析重点:

泥的制作技巧和方法的运用。

难点:

对设计的花瓶的独创性。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教学过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泥塑花瓶。

问:

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新颖的花瓶。

(通过老师的课件,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被调动从而导入到新课中来。

三、课上活动

1、出示课题

2、了解泥塑艺术的渊源。

(课件出示)问:

同学们你们想想,我们以前学习的时候用到了哪些方法?

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同桌之间讨论并回忆以前学过的泥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