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3778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docx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

园林树木学复习要点

*绪论

1.园林树木:

或称“观赏树木”,是指适合城乡各类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森林公园等应用,以绿化美化、改善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

2.园林树木学定义:

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习性、繁殖、栽培和园林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科学。

3.园林树木功能:

A.树木的美化功能——造景B.改善环境——生态C.生产——实用

4.园林四要素:

山水、地形、植物、建筑。

5.中国——园林之母:

中国丰富的园林植物树木资源与种质多样性以及中国园林树木在世界各地园林中的广泛栽培与应用,赋予了中国“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

原因是:

①中国园林树木资源极为丰富世界园林植物学界对中国评价极高,视为世界园林植物发祥这地。

②中国珍贵园林树木数百年不断传入西方,对其园林事业和育种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③许多著名的观赏植物及品种都是中国劳动人民培育出来的。

因而有些誉称。

6.国园林树木资源特点:

①种类繁多--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种子植物约300000种,在欧美园林中非常重要,木本约5000种,占种子植物的1/3,乔灌木7000种,多于欧美。

②分布集中

③丰富多彩——类型和品种多样

④特色突出——特有科、属,种类丰富

7.我国园林树木资源渡世界的贡献:

1.丰富了世界各国的园林2.为世界园林植物育种提供材料(1、16世纪葡萄牙引走了甜橙。

专业引种开始于19世纪。

2、1815,英国植物学家克拉克.艾贝尔引回300种植物种子,其中包括梅和六道木。

3、1803,KewGarden引走多花蔷薇-棣棠-南天竺-木香。

4、1839-1860,英国R.Fortune引走灯笼花-山茶-金钟-十大功劳-榕树-多个牡丹品种。

5、1899-1918,E、H、Wilson五次来华,引走山玉兰-猕猴桃-巴山冷杉-绛花醉鱼草-藤绣球-湖北海棠-金老梅-绿绒蒿-多种杜鹃-槭树-海棠-小檗-连香树-四照花。

6.1913年Wilson出版《一个植物学家在华西》--1929年改名为《中国--园林之母》7、1867年始,P.J.M.Delavay到中国采集引种植物,共收集有4000种,其中1500种是新种。

8.中国特有植物:

特有科(银杏科、伯乐树科、杜忠科、珙桐科等)

特有属(银杏属、水杉属、金钱松属、银杉属、水松属、白豆杉属、腊梅属、青钱柳属、青檀属、拟单性木兰属、喜树属、秤锤树属等等)

特有种--珙桐、水杉、银杉、银杏、金花茶、金钱松、梅花、牡丹、水松、香榧、金缕梅、银鹊树、香果木、猬实、白皮松、毛白杨、金叶含笑、金钱槭、大血藤、猕猴桃、文冠果等

*总论

1.园林树木学分类:

是对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

2.植物分类简史(了解):

植物分类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整个植物界的不同类群的起源,亲缘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分类学史三个时期:

  ①人为分类系统时期(——1830)(瑞典人林奈)

  ②进化论发表前的自然系统时期(1763——1920)(亚当森、裕苏、拉马克、德堪多、本瑟姆、虎克)

  ③系统发育系统时期(1883——)(艾希勒、恩格勒、哈钦松、塔赫他间、克朗奎斯特、佐恩、诺·达格瑞、斯特宾斯、田村道夫)

3.*分类等级:

(一)主要等级

(二)关于种及种下等级

---界Regnum-kingdom---种species(sp.)

---门Divisio-Divison亚种subspecies(subsp,ssp.)

---纲Classis-Class变种variety(var.)

---目Ordo-Order亚变种subvariety(subvar)

---科Familia-Family变型form(f.)

--族Tribus-Tribe亚变型subform(subf.)

---属Genus-Genus

--组Sectio-Section

--系Series-Series

---种Species-Species

--变种Varietas-Variety

4*种(species):

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形态生理特性的植物类群。

亚种(subspecies):

形态上有比较大的差异,并具有较大范围地带性分布区域的变异类型。

变种(variety):

一般指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变异居群,但没有大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型:

(form)形态上变异较小的类型,如花色、叶色的变化等,而且没有一定的分布区,往往只有零星的个体存在。

品种(cultivar):

一类由人工培育的栽培植物,它们在形态、生理、生化等方面具有特异的性状,当达到一定数量、成为生产资料并产生经济效益时可称为该种植物的栽培品种或品种。

5.*植物的命名(受《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管理和制约)

林奈的双名法:

(种的命名)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三名法:

(种下等级的命名)属名+种加词+定名人+亚种、变种或变型的缩写词+亚种、变种或变型的加词+定名人【亚种缩写为subsp.或ssp、变种为var.、变型为f.】

品种命名:

种或属学名+‘品种加词’

基本原则《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

6*了解几种常用分类系统及其特点:

恩格勒系统(北林):

①认为单性而又无花被(柔荑花序)是较原始的特征,所以将木麻黄科、杨柳科、桦木科、山毛榉科、荨麻科等放在木兰科之前。

②认为单子叶植物较双子叶植物原始。

③目与科范围较大。

哈钦松系统①认为单子叶植物比较进化故排在双子叶植物之后。

②认为花的各部分呈离生状态,花的呈螺旋状排列具多数离生雄蕊,两性花性状比较原始,而花的各部分是合生或附生,花部呈轮状排列,具少数合生雄蕊,单性花等性状属比较进行的性状。

③在双子叶植物中,将木本与草本分开,并以为乔木为原始性状,草本为金华性状④认为在具有萼片与花瓣的植物中,如果它的雄蕊和雌蕊在解剖上属于原始性状时,则此无萼片与花瓣的植物较为原始⑤单叶与叶呈互生排列属于原生性状,复叶或叶呈对生或轮生排列现象属较进化的现象⑥目和科的范围较小。

克朗奎斯特系统(本校园林)

共有83目,388科,其中双子叶植物64目,318科,单干叶植物19目,65科。

  克朗奎斯特系接近于塔赫他间系统,把被子植物门(称木兰植物门)分成木兰纲和百合纲,但取消了“超目”一级分类单元,科的划分也少于塔赫他间系统。

  现中国有的教科书采用这一系统。

7*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及其代表著作:

《植物种志》,用拉丁文记载并描述了当时所知的植物,并固定地采用了“双名法”给每种植物命名,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8*检索表原理及形式

检索表定义:

为便于分类鉴定而编制的引导式特征区别表。

检索表是根据二歧分类原理,以对比方式编制的。

(1)定距式检索表

在编排时每两个相对应的分支的开头,都编在离左端同等距离的地方,每一个分支的下面,相对应的两个分支的开头,比原分支向右移一个字格,这样编排下去,直到编制的终点为止。

例如,定距式植物界分门检索表: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植物体内有叶绿素和其他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门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和其他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门

  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植物门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门

  4.植物体有茎、叶面有真根

  5.产生孢子………………………………………………………蕨类植物门

  5.产生种子………………………………………………………种子植物门

(2)平行式检索表

  每一项两个相对性状的叙述内容都写在相邻的两行中,两两平行;数字号码均写在左侧第一格中。

例如,平行式植物界分门检索表: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2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4

  2.由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植物门

  2.非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菌类植物门

  3.植物体有叶绿素或其他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门

  3.植物体无叶绿素或其他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门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门

  4.植物体有茎、叶,而有真根…………………………………………………………5

  5.产生孢子…………………………………………………………………蕨类植物门

  5.产生种子…………………………………………………………………种子植物门

9*常见花序与果实类型及其代表种

一1、总状花序(raceme):

花轴单一,较长,自下而上依次着生有柄的花朵,各花的花柄大致长短相等,开花顺序由下而上,如紫藤、荠菜、油菜的花序。

2、伞形花序(umbel):

花轴缩短,大多数花着生在花轴的顶端。

每朵花有近于等长的花柄,从一个花序梗顶部伸出多个花梗近等长的花,整个花序形如伞,称伞形花序。

每一小花梗称为伞梗。

如报春、点地梅、人参、五加、常春藤等。

3、圆椎花序(panicle)又称复总状花序。

长花轴上分生许多小枝,每个分枝又自成一总状花序,如南天竺、稻、燕麦、丝兰等。

4、柔荑花序(catkin)花轴较软,其上着生多数无柄或具短柄的单性花(雄花或雌花),花无花被或有花被,花序柔韧,下垂或直立,开花后常整个花序一起脱落。

如杨、柳的花序;栎、榛等的雄花序。

果实的种类

二、

真果:

单纯由子房发育来的,多数植物的果实

假果:

除子房外,还有其他部分参与果实组成,如苹果、瓜类、凤梨

单果:

一朵花只有一个子房

聚合果:

一朵花有许多离生的雌蕊,每个雌蕊形成一个小果,相聚在同一个花托上,

莲、草莓、悬钩子

聚花果:

果实由整个花序发育来的,也称为复果,如桑、凤梨、无花果

肉果:

果皮肥厚肉质

干果:

果皮干燥无汁

1.肉果

(1)核果:

桃、李、梅、杏、椰子

主要食用的部分是中果皮

椰子的中果皮成纤维状,俗称椰棕,内果皮即为椰壳。

(2)梨果:

果实由花筒和心皮部分愈合后共同形成的,梨、苹果。

(3)浆果:

番茄、葡萄

食用部分主要是发达的胎座

瓠果:

瓜类

果实的肉质部分是子房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成的。

南瓜、冬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果皮

西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原来的胎座

柑果(橙果):

柑橘类,由多心皮、中轴胎座的子房发育来的

食用部分是内果皮,由子房内壁的毛茸发育来的

2.干果

(1)裂果

A.荚果:

单心皮发育成的,成熟后沿背缝和腹缝两面开裂,大豆、豌豆、蚕豆

也有不开裂的,如花生

B.角果:

2心皮,子房1室,后被假隔膜分隔成2室,成熟后,果皮由基部向上沿2腹缝裂开,种子附在假隔膜上。

菜心、荠菜。

C.蒴果:

多心皮,子房一室,多种开裂方式,蓖麻、木芙蓉、秋水仙、牵牛、罂粟、车前草

D.蓇葖果:

一心皮,子房一室,成熟时,果皮仅在一面开裂,如八角、芍药。

(2)闭果

A.瘦果,成熟时果皮和种皮仅在一处相连,易分离,向日葵、蒲公英、荞麦

B.颖果:

果皮和种皮紧密愈合不易分离,果实小,一般误认为种子,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特有的类型。

C.坚果:

外果皮坚硬木质,含一粒种子,板栗、莲子

D.翅果:

果实本身属于瘦果性质,但果皮延展成翅状,枫杨、槭、榆

E.双悬果:

2心皮的子房发育成的,成熟后心皮分离成两瓣,并列悬挂在中央果柄的上端,种子仍包于心皮中,以后脱离,果皮干燥,不开裂,胡萝卜、小茴香

10*.园林应用中的分类

依树木生长类型分类:

①乔木类②灌木类③藤本类④竹类植物和棕榈植物

1.乔木:

高5(6)米以上,主干明显。

大乔木:

高20米以上。

毛白杨、鹅掌楸、美国山核桃。

中乔木:

高11-20米。

旱柳、国槐。

小乔木:

高5-10米。

石楠、丁香、樱花、梅花。

也可分常绿、落叶;依叶片类型可分针叶、阔叶。

2.灌木:

高5(6)米以下,主干甚短或不明显,分枝点低。

丛生灌木:

千头柏、棣棠。

匍匐灌木:

铺地龙柏、匍匐云杉。

半灌木:

苦参、山楂叶悬钩子。

3.藤木:

即木质藤本植物,指自身不能直立生长,必须依附它物而向上攀援的树种。

自身缠绕:

紫藤、金银花、木通。

卷须:

葫芦、葡萄、蛇葡萄。

吸附作用:

气生根-凌霄、络石。

吸盘-爬山虎、五叶地锦。

蔓生:

胡颓子、野蔷薇。

4.竹:

特性和习性特别,单列。

乔木型:

刚竹、淡竹、毛竹。

灌木型:

箬竹、鹅毛。

竹、菲白竹。

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

①形木类②叶木类③花木类④果木类⑤枝干类

依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

①孤植树类②绿荫树类③行道树类④绿篱树类⑤垂直绿化类

⑥木本地被类⑦花灌木类⑧盆栽及造型类⑨防护树类⑩室内装饰类

11.园林树木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

环境因子P18

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是指树木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谓环境。

生物学特性:

树木本身固有的生长发育规律。

环境因子主要包括光照因子、温度因子、水分因子、空气因子及土壤因子等,但它们对植物的影响是综合的。

.*温度因子(是限制树木生长和分布的主导因子)

园林树木对温度的不同要求主要与原产地的温度有关,常见到南方树种北移后会受冻,北方树种南移后易受灼伤的现象,绝大多是温度不适应的关系。

自然界中各种树木的地理分布情况常分为四类:

即热带树种、亚热带树种、温带树种、寒带树种。

*温度三基点:

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有最低、最高和最适温度,称为温度三基点。

一般生长温度范围为4-36℃,最高不超过50-60℃。

热带植物如椰树要求日均温18℃以上才生长;亚热带植物如樟树一般在15℃开始生长;温带植物如国槐在10℃始生长;寒温植物如白桦在5℃甚至更低是生长

*寒害:

指气温在0℃以上使植物受寒甚至死亡,受害的为热带植物

*霜害:

指当气温降至0℃时,空气中过于饱和水汽凝成霜使植物受害。

*冻害:

指在0℃以下的低温使植物体内结冰,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水分因子引导植物几个类型及其常见树种

水是园林树木及一切生命生存和繁殖的必要条件。

根据树木对水分需求的不同分:

旱生树种(硬叶树种和冷生树种):

松属、臭椿、白栎、蜡梅等。

中生树种(占了园林树木中的大多数):

油松、侧柏、白皮松、酸枣等

湿生树种:

水杉、池杉、乌柏、栀子花等。

.光照因子引导植物几个类型及其常见树种

喜光树种(阳性树):

如松属、水杉、杨、柳、臭椿、悬铃木等。

耐荫树种(阴性树):

如云杉、榧、黄杨、海桐、常春藤等。

中性树种(中性树):

如侧柏、朴树、七叶树、槭类等。

*掌握常见抗污性、酸碱性、耐盐碱树种

目前已知抗性较强的主要树种有:

二氧化硫抗性较强的如:

垂柳、钻天杨、楝树、侧柏、海桐、蚊母树、女贞、夹竹桃等。

氯抗性较强的如:

大叶黄杨、夹竹桃、海桐、蚊母树、凤尾兰、丝棉木、臭椿、无花果等。

氟化氢抗性较强的如:

海桐、蚊母树、棕榈、瓜子黄杨、龙柏、桑、香椿等。

吸滞烟尘力较强的如:

榆、朴、熏阳木、刺槐、臭椿、悬铃木、蜡梅、女贞、夹竹桃等。

酸性土植物(树种):

PH值小于6.8酸性土或微酸性土中生长。

如马尾松、山茶、杜鹃花、栀子花等。

碱性土植物(树种):

PH值大于7.2的碱性土或微碱性土中生长,如柽柳、紫穗槐、沙枣等。

12*分布区:

某一动植物科、属、种或群落类型在地球表面的整个分布范围。

一、垂直分布

这是指在山区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植物分布带而言。

从低海拔向高海拔上升,每升100米,年平均气温约下降0.6℃,而相对湿度却增加。

垂直分布的模式是从热带雨林过渡到阔叶常绿林带、阔叶落叶林带、针叶林带、灌木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山冻原带直至雪线。

如图

二、水平分布

植物的水平主要手纬度、经度的气候带的影响,而地形及土壤因子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气候带的基本状况是自赤道向两极,热量随纬度的提高而渐减,并依经线的方向距离海洋愈远时,则由海洋性气候渐变为大陆性气候,植物就受这种变化的影响而形成自然的水平分布带。

如图:

(植物水平分布模式图)

(中心)大陆(边缘)

海洋

冻荒漠

寒带

温带

热带

赤道

针叶树带

温带于荒漠

草原

盐生植物

森林及草原带

夏绿树木带

沙生

植物

硬叶树带

(樟科)

热带于荒漠

肉质仙人掌

热带草原

常绿阔叶树带

稀疏草原带

(冬绿植物)

热带雨林

13.生长:

细胞分裂和扩大,导致体积和重量的增加。

发育:

建筑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变化。

14.*树木的生命周期:

树木从繁殖开始,经过幼年、青年、成年、老年直到个体生命结束为止的全部生活史。

离心生长:

根在土壤中逐年形成各级骨干根和侧生根,茎干不断向上和四周生长形成各级骨干枝和侧生枝,占据愈来愈大的空间。

根系和茎干的这种生长方式叫“离心生长”。

离心秃裸:

在树木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枝统称为离心秃裸。

向心更新:

当离心生长到达某一年龄阶段时则生长势衰弱,具潜伏芽地树种,常于主枝弯曲高位处,萌生直立旺盛的徒长枝开始进行树冠的更新称“向心更新”。

向心枯亡:

随着向心更新徒长枝的扩展,加速主枝和中心干的先端出现枯梢,全树由许多徒长枝形成新的树冠,逐渐代替原来衰亡的树冠,这种由外向内,由下而上直至根颈的枯亡现象称向心枯亡。

实生树-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特点:

实生树的生命周期主要是由两个明显的发育阶段所组成,即幼年阶段和成年(熟)阶段。

1.幼年阶段:

从种子萌发时起,到具有开花潜能(具有形成花芽的生理条件,但不一定就开花)之前的一段时期,叫“幼年阶段”。

2.成年(成熟)阶段:

幼年阶段达到一定的生理状态后,就获得了形成花芽的能力。

这一动态过程叫“性成熟”。

营养繁殖树,一般都已通过了幼年阶段,因此没有性成熟过程,只要生长正常,有成花诱导条件,随时就可成花。

从定植时起,经多年开花结实进入衰老死亡。

可见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只有成熟阶段和老化过程。

*树木的年周期:

在一年中,树木的生命活动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出现萌芽、抽枝、展叶、开花、果实成熟、落叶等物候现象。

树木这种每年随环境周期性变化而出现形态和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变化,称为树木的年生长周期。

15*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

即树木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包括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风韵美、联想美)等几个方面,以个体美或群体美的形式构成园林景观。

*树木美的表现:

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风韵美、联想美)

*树形的基本类型及常见树种:

①圆柱形(杜松、塔柏、窄冠形池杉、塔状银杏、新疆杨、钻天杨等)

②尖塔形(雪松、窄冠侧柏、幼年期南洋杉、日本金松、日本扁柏、辽东冷杉、幼年期银杏和水杉等)

③圆锥形(圆柏、侧柏、北美香柏、柳杉、竹柏、老年期冷杉等)

④卵球形和圆球形(樟树、苦槠、元宝枫、重阳木、梧桐、海桐等)

⑤垂枝形(垂柳、龙爪槐、垂枝桑、垂枝桦等)

⑥偃卧及匍匐形(偃柏、鹿角桧、匍地龙柏、铺地柏、砂地柏等)

⑦拱垂形(连翘、云南黄馨、迎春、笑靥花、枸杞、胡枝子等)

⑧棕椰形(棕榈、蒲葵、椰子等)

16.叶观赏特性(叶形和叶色):

①叶的形态美:

基本形状有针形、条形(冷杉)、披针形(夹竹桃)、椭圆形(柿)、卵形(梅花、女贞)、圆形(紫荆)、三角形(白桦)。

而且还有单叶、复叶之别,复叶有羽状、掌状、三出状等……

②叶的色彩美:

春色叶树种,常色叶树种,斑色叶树种,秋色叶树种

春色叶树种概念及常见树种:

春色叶树种概念:

是指春季新发生的嫩叶呈现显著不同叶色的树种

紫红色:

石楠,臭椿。

胭脂红色:

山麻杆。

黄色:

垂柳,朴树。

紫红或金黄:

樟树

*秋色叶树种概念及常见树种(红、黄等色):

秋色叶树种概念:

是指那些秋季树叶变色比较均匀一致,持续时间长,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红色:

枫香,鸡爪槭,三角枫,黄连木,乌桕,盐肤木,火炬树,卫矛,花楸树,爬山虎等。

黄色:

银杏,金钱松,鹅掌楸,白蜡无患子,黄檗等

古铜色或红褐色:

水杉、落叶杉、水松

*中国秋色叶观赏圣地及其树种:

北京香山——黄栌、红枫 南京栖霞山——红枫

桂林海洋乡——银杏济南红叶谷——黄栌四川九寨沟——红叶

常色叶树种概念及常见树种:

常色叶树种概念:

大多数是由芽变或杂交产生,并经人工选育的观赏品种,其叶片在整个生期内或常年呈现异色。

红色:

红枫、红羽毛枫

紫色:

紫叶小檗、紫叶黄栌、紫叶稠李、紫锦木

黄色:

金叶女贞、金叶鸡爪槭、金叶假连翘、金叶雪松等。

斑色叶树种概念及常见树种:

斑色叶树种概念:

指绿色叶片上具有其他颜色的斑点或条纹,或叶缘呈现异色镶边(可统称为彩斑)的树种,包括覆轮斑、条带斑、虎皮版、扫迹斑、切块斑等

常见树种:

洒金东瀛珊瑚、金心大叶黄杨、银边大叶黄杨、金边瑞香、金边六月雪

*双色叶树种概念及常见树种:

双色叶树概念:

叶背与叶表的颜色显著不同的树种

如红背桂、银白杨、胡颓子等

17.*花朵的观赏价值(形、色、香):

花朵的观赏价值变现在花的形态美、色彩美、花香等方面。

*花相概念、类型及其常见树种:

花相概念:

花或花序在树冠、枝条上的排列方式及其所表现的整体表现形貌称为“花相”。

有纯式和衬式两大类。

“纯式”指在开花时,叶片尚未展开,全树只见花不见叶的一类,故曰纯式;“衬式”在展叶后开花,全树花叶相衬,故曰衬式。

类型:

独生花相(苏铁)、干生花相(槟榔、紫荆)、条线花相(迎春/连翘、三裂绣线菊)、星散花相(白兰花、鹅掌楸)、团簇花相(白玉兰、紫玉兰)、覆被花相(接骨木、金银木)、密满花相(毛樱桃、樱花)

*花色(各色常见树种):

①红色和紫红色:

碧桃、樱花、贴梗海棠、榆叶梅、玫瑰、石榴等

②白色:

木绣球、白丁香、溲疏、山梅花、白玉兰、女贞、珍珠梅、笑靥花等

③黄色:

腊梅、金缕梅、迎春、连翘、棣棠、金丝桃、栾树、黄蝉等

④蓝色和蓝紫色:

紫丁香、紫藤、木槿、泡桐、绣球、醉鱼草、假连翘等

*香花常见树种

梅花、茉莉之清香,含笑、桂花之甜香,白兰、栀子花之浓香,玉兰之淡香,米兰之幽香等

*四季花期常见树种:

春天:

白玉兰、迎春、梅花、日本樱花、金钟花、连翘、山茶等

夏天:

紫薇、夹竹桃、栾树、合欢、广玉兰、木槿等

秋季:

胡枝子、油茶、茶梅、桂花、十大功劳等

冬季:

腊梅、八角金盘、枇杷等

18.果实观赏特性(形态、色彩):

果实的观赏特性主要表现在形态和色彩两个方面

果实形态美标准(奇、巨、丰及其常见树种):

果实的形态美一般以“奇”、“巨”、“丰”为标准。

果奇(铜钱树、腊肠树、秤锤树、紫珠)

果巨(单果大:

柚子、石榴、木瓜;果穗大:

火炬树、南天竹、葡萄)

果丰(火棘、花楸、紫珠、金橘)

果实色彩及其常见树种:

①红色:

桃叶珊瑚、小檗、铁冬青、山楂、南天竹、柿子、樱桃、接骨木等

②黄色:

柚子、佛手、木瓜、梅、杏、芒果等

③白色:

红瑞木、湖北花楸、雪果、乌桕(种子)等

④蓝紫色:

紫珠、葡萄、十大功劳、白檀、蓝果忍冬等

⑤黑色:

女正、小叶女贞、油橄榄、刺楸、常春藤等

树种花序类型:

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伞房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伞形花序、肉穗花序、圆椎花序、复伞形花序、复伞房花序、复穗状花序、复头状花序、单歧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多歧聚伞花序

果实类型:

真果、假果、单果、聚合果、聚花果、肉果:

核果、梨果、浆果、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