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4221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典舞扶把训练.docx

古典舞扶把训练

古典舞扶把训练

扶把练习是中国古典舞训练课堂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借鉴芭蕾训练的科学方法,以功能性训练为目的,以舞蹈本体共性的训练规律,改变自然的身体形态,并融合古典舞训练的主体要求,为完成跳、转、翻等技术技巧,做好素质能力的准备和铺垫。

一,擦地

擦地是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基础动作,其直接含义是舞者的腿部以脚掌为主要和主导,与地面摩擦绷压所形成的腿脚弓,绷脚趾,擦出和收回的往复动作。

(一)擦地的训练作用和意义

1擦地是培养和树立正确的身体形态的基础。

2擦地是树立腿部运动最基本概念的必须途径。

3擦地是树立腿部运动的地面之间作用与反作用意识与运动习惯的主要基础。

4擦地是培养和树立正确的身体重心位置的的必要训练。

(二)擦地的做法

擦地是在一位和五位的位置上完成的动作,它以向前,旁,后三个方向动作。

准备:

站立一位或五位。

手位:

单山膀。

身体直立,面对正前方,两眼平视,两腿自髋部起外旋,外开,身体重心支撑点移至双脚脚掌上。

1向前擦地

在脚尖的引领下,由脚跟和脚弓推出,膝部绷直,整条腿外开,沿地面向正前方推擦到脚尖所能及的最远端。

脚跟有意识的推。

向旁擦地的做法与前相同。

2向后擦地

由脚尖引领,在脚弓的推动下,膝部绷直,整条腿外开,沿地面向后方擦出,在动作过程中,脚跟要有意识留住。

擦地收回时,在保持身形不变,腿部外开和膝部绷直的基础上,共同的做法是:

经压脚趾,脚背沿地面收回到一位或五位。

在向前与向后擦地动作向里收的过程中不同的要求是:

擦地由前方向里时要脚趾,脚掌为主动,留住脚跟向里收;擦地由后方向里收则要有脚跟带动,引领,留住脚趾,脚掌依次擦地向里收回。

(三)擦地教学要求

1在整个动作过程中,身体直立,腰腹肌收紧,后背要有力拉起,髋部固定,与肩部始终正面一个方向,并保持髋部,肩部四个点的正直,均衡。

2在动作过程中,身体的重心支撑始终保持在主力腿的脚掌上,动力腿的动作意识是向脚尖的运动方向放送的,要有无限延伸的感觉。

(四)擦地组合

节拍2/48*8

准备:

右手扶把左手背手。

左五位站立。

5-8左手至单山膀位

【1】-2左腿向前擦出,3-4左腿收回,5-8同1-4。

【2】-2左腿向前擦出,3左腿快速摆动至后,4保持,5左腿快速摆动至前,6保持,7-8收回。

【3】-2左旁擦地(强拍在外)收右五位,3-4左旁擦地(强拍在外)收左五位。

5左旁擦6左腿直膝勾脚,脚跟点地7左腿直膝绷脚点地。

8收左五位。

【4】-7同【3】-7,8收右五位

【5】-2左腿向后擦出,3-4左腿收右五位5-8同【5】-4

【6】-2左腿向后擦出,3左腿快速摆动至前,4保持,5左腿快速摆动至后,6保持,7-8收右五位。

【7】-2左旁擦地3-4收左五位5-6左旁擦地7-8收右五位.

【8】-8同【7】-8

5-8收手回背手位

二蹲

蹲是双腿屈伸的一个训练动作。

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蹲是一个系列动作,它包含了蹲的不同位置和不同舞姿。

如一位、二位、五位上的蹲、踏步、弓箭步、大掖步上的蹲,也包括蹲的幅度,如半蹲与全蹲。

(一)蹲的训练作用与意义

1蹲的训练,使腿部肌肉群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能力得到增长与提高。

同时,对于伸展脚后跟的肌腱有明显的作用。

2蹲的训练,能使腿部力量的爆发力与韧性得到有效的增长。

3蹲的训练,对于增长和提高腿部踝关节的能力,提高快捷推地起跳的反应能力,有显著的作用。

4蹲的训练,为技术技巧的完成,提供必要的能力和技术上的基础。

(二)蹲的做法

1一位上的半蹲与全蹲

准备:

一位,双手扶把或单手扶把

动作:

两腿保持外开形态,身体直立、收腹、立背。

在双膝正对各自的脚尖方向的形态上,往下蹲,一直到以脚跟不离地的最大限度,即膝关节的弯曲程度不小于90度角时,为半蹲。

在“半蹲”的基础上,继续向下蹲,膝关节处的弯曲超过90度角,脚跟略微而被动地抬起时,为全蹲。

蹲上起,回原过程的基本形式是缓慢的。

其中,全蹲状态下的蹲上起,必须强调先压脚后跟,再依次上起直膝站立。

一位、二位、五位上的半蹲和全蹲的做法总体是相同的。

区别只有二位蹲无论是半蹲还是全蹲,自始至终脚跟都不离开地面。

2踏步蹲

准备:

踏步,双手扶把或单手扶把

动作:

重心在两腿中间,上身保持直立,两腿交叉,向下蹲。

蹲时,后腿的膝部经前膝部的后窝向前腿外侧伸出,蹲下后,两条大腿重叠,前脚始终以全脚掌着地,后脚以脚掌着地。

复原时,重心回归之前脚掌,至踏步形态。

3弓箭步蹲

在弓箭步的基础形态上,绷直的腿不变,弓的那条腿继续下蹲,以脚跟不离地为原则。

(三)蹲的教学要求

一位、二位、五位上的半蹲和全蹲与蹲起,身体自始至终保持直立,尾椎垂直于地面,膝部向两边打开。

(四)蹲组合

节拍4/416*8

准备:

一位脚,右手扶把左手背手

5-8左手至单山膀位

【1】-4左手经下弧线至按掌,半蹲,5-8左手下弧线回单山膀,蹲起。

【2】-8同【1】-8

【3】-8左手经下弧线至按掌,全蹲.

【4】-4左手下弧线回单山膀,蹲起,5-6左脚向旁擦出,7-8左脚落重心成二位脚。

【5】-4左手经下弧线至按掌,半蹲,5-8左手下弧线回单山膀,蹲起。

【6】-8同【5】-8

【7】-8左手经下弧线至按掌,全蹲.

【8】-4左手下弧线回单山膀,蹲起,5-6左脚脚尖点地,重心移至右脚,7-8左脚擦地回左五位脚。

【9】-4左手经下弧线至按掌,半蹲,5-8左手下弧线回单山膀,蹲起。

【10】-8同【9】-8

【11】-8左手经下弧线至按掌,全蹲.

【12】-4左手下弧线回单山膀,蹲起,5-6左脚向前擦出7-8左脚落重心,右腿膝部顶在左腿膝部后窝,成踏步。

【13】-4左手经下弧线至按掌,踏步蹲,5-8左手下弧线回单山膀,蹲起。

【14】-8同【13】-8

【15】-4左手向上至托掌位,左腿蹲,右腿向后擦出成弓箭步,

5-8弓箭步蹲,上身向外拧。

【16】-8左手托掌,蹲起至膝盖伸直,立半角尖。

5-8落半角尖成一位脚,左手回背手位。

三小踢腿

小踢腿在动作逻辑关系上是擦地的一种延伸;在空间占有形式上,它以离地25度的高度形成自身的训练姿态;在用力方式上它以连续的、急速的用力方式为主。

(一)小踢腿的训练作用和意义

1小踢腿对腿部肌肉灵敏度的训练起着作用。

2小踢腿为扶把中大踢腿、弹腿等动作奠定基础,为跳跃动作奠定离地的基本规范和感觉。

3小踢腿对后背直立、大腿内侧肌肉群的训练都起着基础的,循序渐进的作用。

(二)小踢腿的做法

小踢腿有向前、向后、向旁和前后摆动四种做法。

1向前的小踢腿

准备:

五位脚,单山膀或双手扶把

动作:

五位的后腿为支撑腿,身体直立,肩、髋部平直朝前方。

前脚沿地面不停的擦出,在擦到最大限度即将离地时,以脚背的力量向前推出。

脚趾的力量反推地面,形成激发力量,在空中形成25度高度。

2小踢腿在向后、向旁和前后摆动的总体要求是一致的,不同的是

(1)向后做小踢腿的动作过程中,在往里收时,要注意留住脚跟,自脚尖开始往里收。

(2)向旁做的小踢腿一定注意不能扣跨、撅臀。

小踢腿这一动作,一定要从髋关节处将整条腿与髋部切开。

(3)小踢腿的摆动训练,在摆动过程中,一定要有全脚掌紧贴地面经过一位的过程,以防止窝着教弓做动作,同时,支撑腿的重心不变。

(三)小踢腿的教学要求

(1)做动作时,整条腿是外开的,向前的小踢腿在空中停顿后,是能看见脚后跟的。

(2)小踢腿在踢出和收回的过程是十分连贯的,在动作过程中不能停顿。

停顿只能在击发、在空中停顿一瞬间。

(3)小踢腿再由外向里收的时候,脚后跟一定要努力形成外开地向里收。

(4)在向外击发和向里收的时候,特别是向里收。

主力腿一定保持直立,重心在脚掌上,主力腿的内侧肌肉群保持收紧状态

(四)小踢腿组合

节拍2/416*8

准备:

右手扶把左手背手,左五位站立。

5-8左手至单山膀位

【1】-2向前小踢腿,3-4空中停顿,5-6点地,7-8收回。

【2】-8同【1】-8

【3】-2向前小踢腿,3-4收回,5-6向前小踢腿,7-8收回。

【4】-3前后前摆腿,4收回,5-6半蹲,7-8蹲起。

【5】-2向旁小踢腿,3-4空中停顿,5-6点地,7-8收回。

【6】-8同【5】-8

【7】-2向旁小踢腿,3-4收回,5-6向旁小踢腿,7-8收回

【8】-3向旁小踢腿三次(强拍向外)4收回右五位,5-6半蹲,7-8蹲起。

向后小踢腿同向前小踢腿,做完向后下踢腿再接向旁小踢腿组合结束。

四单腿蹲

单腿蹲是相对与双腿为支撑动作屈伸的一种动作形式。

它是以单腿为支撑的蹲,动力腿在此形态上作出多种方向和节奏型屈伸,它要求主、动力腿同时弯曲和同时伸直。

(一)单腿蹲的训练作用

1双腿的同屈同直,是对腿部肌肉的能力整体协调、均衡训练的一种有效方式。

2单腿蹲的动力腿高度要求一般是离地面45度乃至达到90度,同时单腿蹲是在半蹲形态下完成的,所以。

它能进一步加强腿部肌肉韧性和爆发力、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加和提供动力腿空间运动的感觉。

3单腿蹲对于训练者腰腹力量的增强有着普遍的作用。

(二)单腿蹲的做法

单腿蹲一般是在单手扶把的形式上做。

单腿蹲的运动方向可以分为前、旁、后三种;单腿蹲的形式上可分为单和双两种形式,单的单腿蹲指主力腿屈伸一次的运动形式,而双的单腿蹲是指主力腿在完成一个单元动作是屈伸两次的运动形式。

准备:

五位,动力腿向旁45度抬起,单山膀。

第一步:

主力腿缓缓半蹲的同时,动力腿亦绷脚弯曲,形成双腿同步弯曲,动力腿吸腿,主力腿半蹲,脚趾停在踝关节处的姿态;第二步:

主力腿缓缓直立的同时动力腿成外开向前45度伸出,主力腿完全伸直,动力腿亦完全伸直。

向旁、向后亦相同。

(三)单腿蹲的教学要求

1蹲时,身体的直立与重心需保持在主力腿垂直支撑的位置。

2主力腿半蹲与动力腿弯曲,都要求最大限度外开。

3必须保证主力腿与动力腿同时弯曲和伸直,动作要有连续性和连绵不断的感觉。

4动力腿向后方向作单腿蹲时,其腿的位置应将脚后跟贴于主力腿踝关节的后部。

(四)单腿蹲组合

节拍4/412*8

准备:

一位脚,右手扶把左手背手

5-6左手至单山膀位,左腿吸腿,7-8左腿向旁打开45度。

【1】-4左手经下弧线至按掌,单腿蹲,5-8左手下弧线回单山膀,双腿同直,左腿向前伸45度。

【2】-8同【1】-8

【3】-4双腿同屈伸两次,5-6双腿同伸直至90度。

【4】-8同【3】-8

向旁、向后单腿蹲同向前至结束。

五弹腿

弹腿的动作训练在高二古典舞训练中分为两种,一种是借鉴芭蕾训练,着重对膝关节以下部分,及小腿和踝关节的训练,它主要是灵敏度的训练,为小弹腿;一种是中国古典舞特有的弹腿训练,它主要通过在吸腿的基础上,在髋关节固定不动和膝关节为支点的状态下,经过小腿快速、有力的弹出和收回,着眼于爆发力的训练,为大弹腿。

(一)弹腿的训练作用

1弹腿主要是对腿部的肌肉群敏捷、灵活和爆发力的训练。

以小腿为主要训练的小弹腿,主要的训练作用是经过与勾、绷脚相结合,前、旁、后三种不同方向,加上转体的训练,全面的训练膝关节、踝关节周围肌肉群的灵活性和敏捷,快速的能力。

2以小腿的弹出和收回为表征,着眼于髋关节和膝关节周围的肌肉群的训练,通过前、旁、后三个不同方向的练习,加上以撩弹腿为表征的练习,对腿部肌肉的快速的爆发力和柔韧性的训练起作用。

(二)弹腿的做法

1小弹腿

以勾脚形态和绷脚结合形态两种做法。

准备:

五位,单山膀

动作:

主力腿经擦地到前,吸腿收回到踝关节处,其脚趾吸附于踝关节的位置上,跨外开,膝盖正对旁边,髋关节固定住。

然后,以膝关节为动作的相对固定点,小腿快速地向前弹出,点地,如此反复,这一动作可放在25°---45°位置上做,也可以于勾绷脚结合起来做,即弹出去是绷脚收回来是勾脚。

小弹腿三方向做的要求是一样的,只是向后的小弹腿收回时,动力腿的脚后跟吸附在主力腿踝关节的后部。

2大弹腿

大弹腿的训练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在前、旁、后形态上的弹腿,一种是经吸撩的带韧性的撩弹腿。

(1)弹腿

准备:

正步,山膀,正吸腿

动作:

在吸腿的基础上,大腿自髋部固定住,膝关节为支点,以脚尖之力向外弹击,弹腿力量的击发要迅速、有力,动作要有停顿感。

收回后,反复做。

正、旁弹腿的做法是一致的。

后弹腿,在外开的状态下做,其用力方法是,经脚后跟内侧、膝关节、髋关节三位一体的共同作用力向外有力的伸出,同时,小腿要尽量向上伸展。

(2)撩弹腿

撩弹腿与大弹腿的区别是在吸腿的同时,借助吸腿的力量,在大腿根部固定,膝关节吸起后固定的基础上,将小腿向更高的空间位置弹出,然后,直腿、点地、收回。

要求动力腿小腿伸展,弹得越高越好。

(三)弹腿的教学要求

1做小弹腿时,脚的位置、运行路线要准确,动作快速、有力、灵活。

2做连续快速的小弹腿时,绝不可以动力腿尚未伸直,就紧接第二个动作。

3大弹腿时,髋部一定要固定好,身体不能随着动力腿的发力晃动。

(四)弹腿组合

(1)小弹腿组合a

节拍2/48*8

准备:

右手扶把左手背手,一位站立。

5-6左手至单山膀位,左腿向旁小踢腿25°,7-8左腿吸腿

【1】-2左腿向前小弹腿,3-4收回,5-8重复一次

【2】-2左腿向前快速小弹腿两次,3-4收回,5-8重复一次

【3】-8左腿向旁小弹腿同【1】-8

【4】-8左腿向旁小弹腿同【2】-8

【5】-8左腿向后小弹腿同【1】-8

【6】-8左腿向后小弹腿同【2】-8

【7】-8与【8】-8重复向旁小弹腿。

结束。

(2)小弹腿组合b

节拍2/48*8

准备:

右手扶把左手背手,一位站立。

5-6左手至单山膀位,左腿吸腿,7-8左腿向旁打开25°。

【1】-2左腿绷脚吸腿,3-4向前小弹腿,5-8重复一次。

【2】-2左腿勾脚吸腿,3-4向前小踢腿,5-8重复一次。

【3】-2左腿绷脚吸腿,3-4向旁小弹腿,5-8重复一次。

【4】左腿勾脚收回快速打击右腿踝关节两次2左腿绷脚向旁弹出。

3-8重复【4】-2三次。

【5】-8向后重复【1】-8。

【6】-8向后重复【2】-8。

【7】-8重复【3】-8。

【8】-8重复【4】-8。

结束。

(3)大弹腿组合

节拍2/48*8

准备:

右手扶把左手背手,一位站立。

5-8左手至单山膀位,

【1】-2左腿吸腿,3-4左腿向前弹出,5-6吸回,7-8左腿落地成一位。

【2】-2左腿撩弹腿,3左脚点地,4擦地收回,5-8重复一次。

【3】--8向旁大弹腿同【1】-8

【4】-8向旁撩弹腿同【2】-8

【5】-8向后大弹腿同【1】-8

【6】-8向后撩弹腿同【2】-8

【7】-8重复【3】-8

【8】-8重复【4】-8,结束。

六腰

腰训练的特点是其往往呈现出柔软与能力训练交织、融合的特点。

扶把训练中的腰练习与地面的身韵部分有交叉的,尤其在能力、风格性统一的训练部分更是如此。

(一)腰的训练作用和意义

(1)腰的柔韧训练是丰富身体语言的基础。

(2)腰背肌的训练在跳跃的起落中起辅助作用。

(3)腰背肌的训练在旋转中起着平衡、协调舞姿、连接上下重心的作用。

(4)腰背肌在翻身类技巧训练中起协调应用的作用。

(5)腰背肌在控制训练中其稳定多种舞姿的作用。

(二)腰的做法

1双腿重心支撑

(1)前腰

准备:

正步,单山膀

动作:

躯干向前弯曲,与腿部折叠,胸部主动向下压,腹部用力去贴大腿,一直弯曲到身体与腿完全重合到一起,手随身体下去,两腿始终直立。

回来时,以手带动身体向前方远处延伸,自最远端起,恢复到准备位。

教学要求:

防止弓背和屈膝。

(2)后腰

准备:

正步,单山膀或托掌

动作:

经呼吸、眼随托掌的手指,在手的引领下,自颈、肩、胸、腰的次序向下向后弯曲,直至最大限度,形成头部与臀部相贴的形态。

回来时,自下往上依次起,回复到原位。

教学要求:

a下后腰时,呼吸要自然,身体松弛。

b起身时,后背要用力向上拉长,腹肌用力。

c注意防治送胯屈膝,挺腹;起身时先起头,扣胸等毛病。

(3)旁腰

准备:

小八字步,步距以肩宽为准,单山膀

动作:

(以左为例)右托掌,经向上提右旁腰后,在手的引领下,向扶把方向倾倒至最大限度,在整个过程中,肩、髋始终保持一个方向的平面,双腿直立。

教学要求:

a下旁腰时不能送胯,不能倒身

b下旁腰时不能挺腹、撅臀、端肩。

(4)担腰

准备:

正步,托掌

动作:

在下后腰基础上,借助后腰向下之力,快速度的反复上下后腰动作。

教学要求:

担腰要连接起来相互借力使力。

下腰时力量要大,借助此力反弹起身,如此反复。

做时,双膝可以弯曲,双肩要掰开,帮助带劲。

(5)涮腰

准备:

大八字步

动作:

(以左为例)右山膀,左按掌。

向前下腰,以90°屈体为基准,幅度的加大因人而异。

身体在手的引领下,直接变成左旁腰,同时成左顺风旗,在变成后腰,双手伸直,手心向后,再变成右旁腰,手成右顺风旗,然后经前腰,立身还原成准备位,如此循环进行。

(三)腰组合

(1)下腰组合

节拍4/412*8

准备:

一位脚,右手扶把左手背手

5-8左手至单山膀位

【1】-2经呼吸左手至托掌3-8左手引领下前腰。

【2】-6经呼吸,左手引领带起前腰,7-8左手落回单山膀。

【3】-8抱前腿下前腰。

【4】-6起。

7-8左脚落二位。

【5】-8经呼吸左手至托掌3-8左手引领向右下旁腰。

【6】-8经呼吸,左手引领带起旁腰。

【7】-8经呼吸,左手变按掌,右手托掌向左下旁腰。

【8】-8经呼吸,还原。

【9】-8经呼吸左手至托掌.立半脚尖,向后下胸腰。

【10】-8经呼吸,还原,落半脚尖。

【11】-8经呼吸左手至托掌,引领下后腰。

【12】-8经呼吸,还原。

(3)担控腰组合

节拍4/44*8

准备:

大八字步,右手扶把左手背手

5-8左手至单山膀位

【1】-3左手托掌向下担腰三次。

4还原。

5-8保持还原形态。

【2】-8同【1】-8

【3】下后腰。

2-4保持。

5-8还原。

【4】-8同【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