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4234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docx

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

第十一章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排水系统的作用

一、排水工程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从事一切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盥洗、沐浴和洗涤等都要使用水,用后便成为污水。

现代城镇的住宅,人们利用卫生设备排除污水,并随污水排走粪便和废弃物。

生活污水含有大量腐败性的有机物以及各种细菌、病毒等致病的微生物,也含有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等肥分,应当予以适当地处理和利用。

在城镇,从住宅、工厂和各上公共建筑中不断地排出各种各样的污水和废弃物,需要对这些污水和废弃物及时妥善地处理或利用。

在工业企业中,几科没有一种工业不用水。

在总用水量中,工业用水量占有相当的比例。

水经生产过程使用后,绝大部分成为废水。

工业废水中工艺冷却废水一般只是温度的提高,污染轻,经适当的处理即可循环使用,胆有的则挟带着大量的污染物质,如酚、氰、砷、有机农药、各种重金属盐类、放身性元素和某些致癌物质等。

这些物质多数既是有害的和有毒的,但也是有用的,必须妥善处理或回收利用。

在工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如不加以控制和妥善处理、任意直接排入水体(江、河、湖、海、地下水)或土壤,便会使地下水和土壤受到严重污染,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造成环境污染,这是由于污水中含有毒物和有机物。

毒物过多将毒死水中或土壤中原有的生物,破坏原业的生态平衡。

而生态系统一量遭到破坏,就会影响自然界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给自然界带来长期的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环境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现代化城市就需要建设一整套将城市污水、工业废水、降水(雨水、冰雪融化水等)用完善的管渠系统、泵站及处理厂等各种设备,有组织地加以排除和处理,以达到保护环境,变废为宝,保证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的目的的工程,这样的工程就称为排水工程。

二、污水的种类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使用水的过程中,水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改变了其原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组成,这些水就成为污水和废水。

按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城市污水、降水。

1、生活污水:

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水。

包括从厕所、浴室、盥洗室、厨房、食堂、洗衣房等处排的水,它来自住宅、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医院、商店、以及工厂中的生活间部分。

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但是它有适于微生物繁殖的条件,含有大量细菌和病原体,从卫生学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这类污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2、工业废水:

是指在工业生产中排出的废水,它来自工矿企业。

由于各种工厂的生产类别、工艺过程,使用的原材料以及用水成分的不同,使工业废水的水质变化很大。

工业废水按照污染程度不同,可分为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两类。

生产废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受到轻度污染的污水,或水温有所增高的水。

生产污水是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受到严重污染的水。

污水中的有害或有毒物质往往是宝贵的工业原料,应尽量回收,为国家创造财富,同时也可减轻污水的污染程度。

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两种,前者污染轻微,通常经过适当处理后即可在生产过程中重复利用,或直接排入水体;后者大部分具有危害性,污染程序较重,是处理的对象,必须经过处理后方能排放,或在生产中使用。

3、城市污水:

它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物。

以消费为主的城市其比例为工业:

生活=1:

2此比例采用处理方法有关。

城市污水的水质主要由工业污水所占的比例以及综合水质来决定。

4、降水:

是指在地面流泄的雨水和冰雪融化的水。

降水常称雨水。

这类水大部分比较清洁,但经流量大,若不及时排泄能使居民区、工厂等遭受淹没,交通受阻、积水危害、严重影响人们的政党生活和生产。

降雨量的大小决定城市径流量和农业径流量。

通常,暴雨危害最为严重,是排水的主要对象之一。

冲洗街道和消防用水等,由于其性质和雨水相似,也并入雨水。

一般情况下雨水不需处理,可直接就近排入水体。

总之,污水的最终处理或者是返回到大自然水体、土壤、大气;或者是经过人工处理,使其再生为一种资源回到生产过程。

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其最后出路有:

一是排放水体;二是灌溉农田;三是重复使用。

三、排水系统的作用和任务

排水系统是由管道系统(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厂)组成,它在我国现代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排水系统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环境免受污染和及时排除雨水或冰雪融化水,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保障人民的健康与正常生活。

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收集成区各种降水并及时排到委员长中自然水体中;二是收集各种污水并及时地将其输送至适当地点;三是对污水妥善处理后排放或再利用。

排水系统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环境保护方面讲,排水系统有保护和改善环境,消除污水危害的作用。

从卫生角度讲,排水系统的兴建对保障人民的健康具有深远的意义。

从经济上讲,水是生活和生产都必不可缺少的资源,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而水体的污染,又加重了水资源的缺乏,这必须会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总之,排水系统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保护环境、促进工农业生产和保障人民的健康,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作为从事排水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充分发挥排水工程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使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二节排水系统的体制及选择

一、排水系统的体制

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这些污水是采用一个管渠系统来排除,污水的这种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作排水系统的体制(简称排水体制)。

(一)合流制排水系统

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根据污水、废水、雨水混合汇集后的处置方式不同,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1、直泄式合流制:

管渠系统布置就近坡向水体,分若干排出口,混合的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泄入水体。

我国城市旧城区的排水方式大多是这种系统,但是,随着现代化工业与城市的发展,污水量不断增加,水质日趋复杂,所造成的污染危害很大。

因此,这种直泄式合流制排水系统目前不宜采用。

2、全处理合流制:

污水、废水、雨水混合汇集后全部输送到污水厂处理后再排放。

这对防止水体污染,保障环境卫生方面当然是最理想的,但需要主干管的尺寸很大,污水处理厂的容易也增加很多,基建费用相应增高,很不经济。

因此,这种方式在实际情况下也很少采用。

3、截流式合流制:

在街道管渠中合流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一起排向沿河的截法干管,在截流干管处设置溢流井,并在干管下流设污水厂。

晴天和初降雨时所有污水都排送到污水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随着降雨量的增加,雨水径流也增加,当混合污水的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就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

国内外在改造老城市的合流制作水系统时,通常采用这种方式。

(二)分流制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种独立的管渠系统内排除的排水系统。

排除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系统称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雨水排水系统。

通常分流制排水又分为下列两种:

1、完全分流制:

分别设置污水和雨水两个管渠系统,前者用于汇集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排放;后者汇集雨水和部分工业废水,就近直接排入水体。

2、不完全分流制:

城市中只有污水管道系统而没有雨水管渠系统,雨水沿着地面、道路边沟上窜下壑明渠泄入天然水体。

这种体制只有在地形条件有利时采用。

对于机关报建城市或地区,有时为了急于解决污水出路问题,初期采用不完全分流制,先只埋设污水管道,以少量经费解决近期近切的污水问题。

待将来配合道路工程的不断完善,增设雨水管渠系统,将不完全分流制改成完全分流制。

对于垫平坦、多雨易造成积水地区,不宜采用不完全分流制。

二、排水体制的选择

近年来,为了解决可用水资源减少和水质不断恶化的问题,以及随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高,提出了污水资源化问题,出现了以城市污水的处理水作为工业用水或杂用水新水源再利用系统(或称城市污水回用系统)。

不同的再利用途径,其对水质的要求不相同。

杂用水的范围很广,包括公共、公用和高层建筑中的厕所冲洗用水、洗车用水、洒水、消防用水、空调用水,以及在工业上用作设备冷却水等。

这种系统对解决水源不足、有效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量、控制河流水质污染、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很大作用。

城市污水的处理水作为工业用水和杂用水再利用系统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在工厂给排水中用得也越来越多,是他约用水、控制污染的好方法。

合理地选择排水体制,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它关系到整个排水系统是滞实用,能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同时也影响排水工程的总投资、初期投资和经营费用。

对于目前常用的分流制和合流制的分析比较,可从下列几方面说明。

1、环境保护方面:

如果采用合流制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全部截流送往污水厂进行处理,然后再排放,从控制和防止水体的污染来看,是较好的,但这时截流主干管尺寸很大,污水厂容量也增加很多,建设费用也相应地增高。

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时,降雨初期的雨水可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这对保护环境是有利的,但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有部分污水通过溢流井直接排放水体,实践证明,这种排水方式会使河道污染日益严重。

对于分流制排水系统,将城市污水全部送到污水厂处理,对保护环境十分有利;但初期雨水径流未加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是其不足之处。

国外对雨水径流的水质调查发现,雨水径流特另是初降雨水径流对水体的污染相当严重。

分流制虽然具有这一缺点,但它比较灵活,比较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又能符合城市卫生的要求,所以在国内外获得方广泛采用,而且也是城市排水系统体制发展的方向。

2、基建投资方面:

据国外有的经验认为合流制排水管道的造价比完全分流制一般要低20%—40%,可是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厂却比分流制的造价要高。

由于管渠造价在排水系统总造价中占70%—80%,影响大,所以合流制的总造价一般还是比完全分流制的低。

从节省初期投资考虑,采用不完全分流制具有较大的经济意义,因为初期只建污水排除系统而缓建雨水排除系统,这样可分期建设,节约初期投资费用,同时不完全分流制施工期限短,发挥效益快,随着城市发展,可再逐步建造雨水管渠。

我国过去很多新建的工业基地和居住区均采用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3、维护管理方面:

晴天时污水在合流制管道中只是部分流,雨天时才接近满管流,因而晴天时合流制管内流速较低,易于产生沉淀。

但据经验,管中的沉淀物易被暴雨水流冲走,这样,合流管道的维护管理费用可以降低。

但是,晴天和雨天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变化很大,增加了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厂运行管理中的复杂性。

而分流制系统可以保持管内的流速,不致发生沉淀,同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比合流制变化小得多,污水厂的运行易于控制。

4、施工方面:

合流制管线单一,减少与其他地下管线、构筑物的交叉,管渠施工较简单。

但在建筑物有地下室情况下采用合流制,遇暴雨时有可能倒流入地下室内,合流制安全性不如分流制。

总之,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是一项很复杂很重要的工作。

应根据城镇及工业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情况、原有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气候和水体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

由于截流式合流制对水体污染严重,危害环境,所以新建地区排水系统一般应采用分流制。

但在附近有水量充沛的河流或近海,发展又受到限制的小城镇地区;在街道较窄地下设施较多,修建污水和雨水两条管线有困难的地区;或在雨水稀少,废水全部处理的地区等,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有时可能是有利和合理的。

三、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

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两大部分,将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采用同一排水系统就组成了城市污水排水系统。

它是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1、室内污水管道系统和设备;

2、室外污水管道系统;

3、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

4、污水处理与利用构筑物;

5、排入水体的出水口。

(二)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

根据企业性质及其行业不同产生废水的性质也不同,当废水所含物质的浓度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的允许值时,可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当浓度超标时必须经收集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当浓度超标时必须经收集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或排放水体,也可再利用,工业废水排水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车间内部的管道系统和设备:

主要用于回收各生产设备排出的工业废水,并将其送到车间外部的厂区管道系统中去;

2、厂区管道系统:

埋设在工厂内,用于收集并输送各车间排出的工业废水的管道系统。

3、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用来输送废水。

4、废水处理站:

主要是处理和利用废水;

5、出水口。

(三)天然降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

该系统承担排除城镇雨水、雪水,包括冲洗街道和消防用水。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1、房屋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

其作用是收集建筑物屋面的雨雪水,并将其排入室外管渠中去,主要包括建筑物屋面上的天沟、雨水斗和水落管,同时包括雨水室内排水系统;

2、室外雨水管道系统:

包括街坊、庭院或厂区雨水管道系统和街道雨水管道系统,由雨水口检查井和管道组成。

3、排洪沟:

其作用是将可能危害居住区及厂矿的山洪及时拦截并将其引到附近的水体;

4、雨水原站;

5、雨水出水口。

第三节排水管渠的材料

一、管渠材料的要求

排水管渠应具有抗破坏的要求。

排水管道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可承受外部的荷载和内部的水压,外部荷载包括土壤的重量—静荷载,以及由于车辆运行所造成的动荷载。

根据管道受压、管道没设地点及土质条件‘压力管道一般都采用金属管、钢筋混凝土管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因为他们足以能够满足对强度要求的需要。

在地震区,施工条件较差的地区(地下水位高、有流砂等)以穿越铁路等,亦可采用金属管。

而在一般地区重力流管道通常采用陶土管、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

排水管渠应具有抵抗污水中杂质的冲刷和磨损的作用,也应该具有抗腐蚀的性能,以免在污水或地下水的侵蚀作用(酸、碱或其他)下很快损坏。

根据排除的污水性质。

当排除生活污水及中性或弱碱性的工业废水时,上述各种管材都能使用。

排除碱性的工业废水时可以可用铸铁管或砖渠,也可在钢筋混凝土渠内做塑料衬砌。

排除弱酸性的工业废水可用陶土管及耐酸水泥砌筑的砖渠或用塑料衬砌的钢筋混凝土渠。

排水管渠必须不透水,以防止污水渗出或地下水渗入。

因为污水从管道渗出至土壤,将污染地下水或邻近水体;或者破坏管道及附近房屋基础。

地下水渗入管道,不但降低管渠的排水能力,而其将增大污水泵站及处理的负荷。

排水管渠的内壁应整齐光滑,使水流阻力尽量减小。

排水管渠应就地取材,并考虑到预制管件及快速施工的可能,以便尽量降低管渠的造价及运输和施工的费用。

总之,对管渠材料应满足排水工程的使用,同时还要合理地进行选择管渠材料合理的进行选择管渠材料对降低排水系统的造价影响很大,因此,选择拍水管渠时应综合考虑技术性、抗破坏性、耐腐蚀性、抗渗性、光滑性、经济性及其他方面的因素。

二、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管使用与排除、雨水、污水、可在专门的工厂预制,也可在现场浇筑。

分混凝土管、轻型钢筋混凝土管、重型钢筋混凝土管三种。

管口常有承插式、企口式、平口式如图11—4所示

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便于就地取材,制作方便。

而其可以根据抗压的不同要求,制成无压管、低压管、预应力管等,所以在排水管道系统中得到普遍应用。

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亦可用作泵站的压力管及倒虹管。

他的主要缺点是抗酸、碱侵蚀及抗渗性能较差、管节短、接头多、施工复杂、另外大管径的自重大,搬运不便。

三、陶土管

四、金属管

五、其他管材

玻璃钢夹砂管、强化塑料管、聚氯乙烯管、固性树脂管等

六、大型排水渠道

排水管道的管径一般小于2米,当管道断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通常就在现场建造大型排水渠道。

大型排水渠道通常用建筑材料有砖、石、混凝土块和现浇钢筋混凝土等。

砖砌渠道在排水工程中广泛应用,通常断面有圆形、拱形、矩形等。

当砖质地良好时,砖砌渠道能抵抗污水和地下水的侵蚀作用,很耐久。

因此能用于排泄有腐蚀性的废水。

在石料丰富的地区也可以用石块砌筑渠道,就地取材,虽然较为费工,但比较坚固耐久。

第四节排水管道的接口

排水管道的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敷设管道时接口的质量。

据统计,排水管道出现的问题,有70%以上是管道接口的问题。

所以,管道接口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不透水、能抵抗污水或地下水的侵蚀,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施工方便。

一、接口的形式

根据接口的弹性,一般将接口分为柔性、刚性和半柔半刚性三种形式。

(一)柔性接口

柔性接口允许管道纵向轴线交错3—5mm或交错一个较小的角度,而不至引起渗漏。

柔性接口一般用在地基软硬不一,沿管道轴向沉陷不均匀的无压管道上。

柔性接口施工复杂,造价高,在地震区采用有它独特的优越性。

(二)刚性接口

刚性接口不允许管道有轴向的交错,但比柔性接口施工简单、造价较低,因此采用较广泛。

刚性接口抗震性能差,用在地基比较良好,有带开基础的无压管道上。

(三)半柔半刚性接口

(一)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属于刚性接口。

在管子接口处用1:

2.5——3水泥砂浆抹成半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砂浆带,带宽120—150mm。

一般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好的雨水管道,或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污水支线上。

企口管、平口管、承插管均可采用此种接口。

(二)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属于刚性接口,将抹带范围的管外壁凿毛,抹1:

2.5水泥砂浆一层厚15mm,中间采用20号10X10钢丝网一层,两端插入基础混凝土中,上面再抹砂浆一层厚10mm。

适当用于地基土质较好的具有带形基础的雨水、污水管道上。

(三)承插式橡胶圈接口

属柔性接口。

此种承插式管道与前所述承插口混凝土管不同,它在插口处设一凹槽,防目橡胶圈脱落,该种接口的管道有配套的“O”开橡胶圈。

此种接口施工方便,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差,地基硬度不均匀或地震区。

(四)企口式橡胶圈接口

属柔性接口。

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型工艺。

配有与接口配套的“q”形橡胶圈。

刻种接口适用地基土质不好,有不均匀沉降地区,既可用于开槽施工,也可用于顶管施工。

(五)预制套环石棉水泥(或沥青砂)接口

属于半柔半刚性接口。

石棉水泥重量比为水:

石棉:

水泥=1:

3:

7(沥青砂配比为沥青:

石棉:

砂=1:

0.67:

0.67)。

适用于地基不多半段,或地基经过处理后管道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陷胜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内压低于10m高水柱的管道上。

(六)现浇混凝土套环接口]为刚性接口。

适用于加强管道接口的刚度,可根据设计需要选用。

另外,顶管施工时采用的接口形式与开槽施工不同,顶管施工的接口形式将在掘进顶管法施工中介绍。

第五节排水管道的基础

一、管道基础和管座

合理设计管道基础,对于排水管道使用寿命和安装质量有较大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有时由于管道基础设计不周,施工质量较差,发生基础断裂、错口等事故。

管道设计基础及管座的目的,在于减少管道对地基的压强,同时也减少地基对管道的作用反力。

前者不使管子产生沉降,后者不致压坏管材。

并使下部管口严密、防止漏水。

排水管道基础一般由地基、基础和管座三个部分组成。

地基指沟槽底的土壤部分。

常用的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地基承受管子和基础的重量以及管内水的重量,管上部土的荷载及地面荷载。

基础指管子与地基间的设施,起传递力的作用。

管座指管子与基础间的设施,使管子与基础成为一体,以增加管道的刚度。

试验证明,管座包的中心角越大,地基所受的压强越小,其管子所受反作用也越小,否则相反。

通常管座包角常用90°、135°、180°三种。

排水管道的基础和一般构筑物基础不同。

管体受到浮力、土压、自重等作用,在基础中保持平衡。

因此,管道基础的形式,取决于外部荷载的情况、覆土的厚度、土壤的性质及管道本身的情况。

二、几种常见的排水管道基础

1、弧形素土基础:

在原土上挖成弧形管槽,弧度中心角采用60°—90°,管道安装在弧形槽内。

它适用于无地下水且原土干燥并能挖成弧形槽,管径为150—1200mm,埋深0.8—3。

0,的污水管线,但当埋深小于1.5m且管线敷设在车行道下,则不宜采用。

2、砂垫层基础:

在沟槽内用带棱角的中砂垫层厚200mm,它适用于无地下水、坚硬岩石地区,管道埋深1.5—3.0m,小于1.5m时不宜采用。

3、灰土基础:

灰土基础适用于无地下水且土质较松软的地区,管道直径150—700mm,适用于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套管接口及承插接口。

弧度中心角常采用60°,灰土配合比为3:

7(重量比)。

4、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分为混凝土带形基础和混凝土枕基两种。

混凝土枕基只在管道接口处设置,采用C10混凝土,它适用于干燥土壤雨水管道及污水支管上,管径<900mm的水泥砂浆接口及管径<600mm的承插接口。

混凝土带形基础是沿管道全长铺设的基础,按管座的形式不同分为90°、135°、180°、360°四种管座基础。

这种基础适用于各种潮湿土壤,及地基软硬不均匀的排水管道,径径为200—200mm,无地下水时在槽底原土上直接浇混凝土基础。

有地下水时常在槽底铺15—20cm厚的卵石或碎石垫层,然后才在上面浇混凝土基础,一般采用强度等级为C10的混凝土。

当管顶覆土厚度在0.7-2.0m时采用90°基础;管项覆土厚主工业区2.0-3.5m时用135°基础;管项覆土厚主工业区3.5-6m时用36°基础;在地震区,土质特别松软,不均匀沉陷严重地段,最好采用钢筋混凝土带形基础。

第六节排水管渠的附属构筑物

为了排除雨水、污水,除管渠本身外,还需在管渠系统上设置某些附属构筑物,如检查井、跌水井、雨水口、缸虹管、出水口、溢流井等,我们将主要介绍检查井和雨水口的作用和构造。

泵站是排水系统上常见的建筑物,本书将在第十四章详细阐述。

管渠系统上的构筑物,有些数量很多,它们在管渠系统的总造价中占有相当比例。

例如:

为便于管渠的维护管理,通常都应调协检查井,对于污水管道,一般每50m左右设置一个,这样,每公里污水管道上的检查井就有20个之多。

因此,如何使用这些松筑物建筑的合理,并能充分发挥其最大作用,是排水管渠系统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检查井

1、检查井的作用。

检查井通常设在管渠交汇、转弯、管渠尺寸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等,为便于对管渠系统作定期检查和清通,在相隔一定距离的直线管段上也必须设置检查井。

2、检查井的构造。

检查井构造的主要要求,一是能顺畅地汇集和传输水流,二是便于养护工作。

检查井主要有圆形、矩形和扇形三种类型。

从构造上看三种类型检查井基本相似,主要由井基、井身、井盖、盖座和年爬梯组成。

二、雨水口

1、作用:

雨水口是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

街道路面上的雨水首先经雨水口通过连接管道流入排水管渠。

2、构造:

雨水口的构造包括进水箅、井筒和连接管三部分。

雨水口的形式:

有平箅式、侧箅式,以及为排除集中雨水而设的联合式。

3、材料:

雨水口的进水箅可用铸铁或钢筋混凝土、石料制成。

4、施工方法:

雨水口以连接管与街道管渠的检查井相连。

当排水管道直径大于80mm时,也可在连接管与排水管道连接处举足轻重设检查井,而设连接暗井。

连接管的最小管径为200mm,坡度一般为0.01,长度不宜超过25m。

将几个雨水口用同一边接管相连叫雨水口的串联,雨水口串联个数一般不宜超过3个。

三、出水口

1、作用:

管道和明渠的属端无论排入河湖还是排入渠道,都要有出水口。

2、形式:

为使污水与水体混合较好,污水管渠出水口一般采用淹没式,其位置除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取得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的同意。

雨水管渠出水口可以采用非淹没式,基底标高最好在水体最高水位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