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4266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9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西省届高三联考文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2014届高三4月联考

文科综合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某区域产业模式示意。

读图完成1~3题。

1.该区域可能位于

A.广西B.山西C.吉林D.甘肃

2.甲、乙代表的产业分布是

A.造纸工业和棉花生产B.造纸工业和粮食生产

C.化学工业和棉花生产D.化学工业和粮食生产

3.图中箭头代表物资运输,其中适合较远距离运输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

图2是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

m)。

读图完成4~5题。

4.甲地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A.29mB.31mC.39mD.41m

5.图示区域内,进行新农村建设最合理的区位是

A.甲B.乙C.丙D.丁

图3是某大城市外缘甲、乙两个规划区。

图4示意MN之间的地价分布。

读图完成6~8题。

6.该城市主城区位于O地

A.东面B.西面C.南面D.北面

7.甲、乙两个规划区分别是

A.住宅区和工业区B.住宅区和商业区

C.工业区和商业区D.工业区和住宅区

8.甲规划区南侧铁路附近的合理利用方式是建

A.绿化带B.垃圾站D.市民广场D.高级住宅

年平均气温0℃以下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

图5是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9~11题。

9.甲坡的雪线高度约为

A.3100mB.3300mC.3700mD.3900m

10.关于甲坡和乙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坡是南坡,湿度小于乙坡B.甲坡是北坡,湿度小于乙坡

C.乙坡是南坡,湿度小于甲坡D.乙坡是北坡,湿度小于甲坡

11.该山地气温年较差山顶小于山麓,原因是山顶

A.夏季气温上升快B.夏季气温上升慢

C.冬季气温下降快D.冬季气温下降慢

12.2013年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

2014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比2013年提高6元。

2014年可能出现的现象是(P为价格,Q为供给量,D1为价格提高前供给量,D2为价格提高后供给量)

13.在汇率是1美元=6元人民币的情况下,某出口企业生产100万件商品,每件商品的成本为10元人民币,每件商品的国际售价为5美元。

假定下半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美元汇率下跌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获得的利润以人民币计算

A.减少60万元B.减少40万元C.增加60万元D.增加40万元

14.为加快实现农业生产模式转变,某县农业部门积极向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各种实用技术宣传培训。

一年来,该县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强化农业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加快科技创新可以

A.提高商品的价值B.改变农业的经营机制

C.转变农业经营战略D.提高劳动生产率

15.中国移动已确定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合作伙伴名单,并已上报工信部审核。

业内预计,工信部将于2014年一季度正式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获得牌照的虚拟运营商将有望于明年上半年开始提供相关服务。

中移动虚拟运营商的出现

①体现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②是政府经济手段调控的结果

③利于国外流动性资本的涌入④利于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正式废止了劳动教养制度。

记者在某省劳教局所在地看到,“某省劳动教养管理局”的牌子早已摘下。

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

①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彰显我国人权的进步③弘扬了我国的法制精神和法律权威④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回答17~18小题。

17.2014年初,S市通过了《S市委贯彻落实<某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意见》,谋划S市今年的改革工作。

美丽乡村建设将突出镇村联动这个核心,开展扩权强镇试点,引导产业、资本、人口等要素向中心镇、重点镇和示范镇集聚。

这些意见

①提升了政府的威信和形象②强化了党的科学执政能力

③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理念④表明党对经济建设的组织和领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8.《意见》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②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19.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为使我国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汇总此前问卷调查社会各方面提出的意见,现提出3个调休方案,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欢迎参与。

历经两次反响颇大的网络调查之后,2014年放假安排“千呼万唤始出来”。

上述做法

①是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结果②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③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④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自河南南阳内乡县衙三省堂有一副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此对联作为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体现了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④要把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M中学大力开展班级“小书屋”建设。

班级小书屋实行班级“自治”,同时,为进一步丰富班级图书资源,扩大学生阅读面,学校倡导班级之间自行调配,相互交换借阅图书,实行“走书式”动态管理。

课余时间读书已成为学生小林一天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

小林的快乐成长体现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优秀文化能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文化环境决定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④文化塑造人生促进全面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不论家长还是教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岂不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说明

①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②认识世界要从实际出发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3.“寓改革于调控之中”。

这既是2014年宏观管理方式创新的经验,也是2014年新一轮改革开局的必然要求,中国宏观调控的思路、办法正在发生积极的转变。

从哲学角度看,宏观管理方式创新

①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②立足于中国的国情③必须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④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4.在中国法律史中,礼与法的关系极为密切,礼与刑是个统一体。

东汉廷尉陈宠疏中所云: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明代丘浚《大学衍义补》云:

“人心违于礼义,然后入于刑法”。

这里的“礼”主要是指

A.习俗B.祭祀C.教化D.等级

25.黄宗羲曰:

“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制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佛老者久之。

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文中黄宗羲评价的思想家是

A.朱熹B.王阳明C.程颐D.李贽

26.《十二铜表法》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

”“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

”材料主要表明该法

A.维护私有财产B.条文清晰内容全面

C.协调邻里关系D.保留习惯法的内容

27.荷兰人首先冒险建造一种为仅能运送货物、不可装置火炮的目的而专门设计的商船……这种缓慢、丑陋但便宜、宽敞的大轮船是开始控制世界海洋的荷兰商船队的主要依靠。

这说明“海上马车夫”的崛起最得益于

A.护卫功能从商船上分离B.运输船装载量增大

C.商业资本的扩张催生创新D.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28.下图是中国近代国民收入示意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结论应该是

图6

A.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1936年后各行业产值均大幅下滑

C.中国工业化水平处于初期阶段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陷入萧条

29.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说: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属于“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是

A.曾纪泽收回伊犁B.三国干涉还辽

C.中国代表拒签《巴黎和约》D.国民政府收复台湾

30.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位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历史的原因”是指

A.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B.美苏激烈争霸的压力

C.斯大林模式的禁锢D.个人品质缺陷

31.1959年,陈云到江苏青浦县调研,听到群众编的顺口溜:

“干部出风头,群众吃苦头;领导吹牛皮,百姓啃树皮。

”这反映了

A.“大跃进”运动的后果B.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

C.农轻重比例失调D.一五计划的失败

32.著名经济学家汤敏表示,上世纪80年代初,以贩卖牛仔裤等为代表的第一代创业家开始创业历程;1992年后,中国出现了“全民经商”的第二次创业高潮;上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国出现了以海归和因特网为代表的第三次创业高潮。

中国出现三次创业高潮的动因分别是

A.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B.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3.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认真履行大国责任和义务,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截至目前,中国已先后参加了联合国20多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8万余人次。

此外,中国还多次派出文职人员参与监督大选和行政管理事务。

这表明中国

A.积极开始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不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

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D.重视多边经济领域合作

34.20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一种叙事文学技巧,其故事中的因果关系看起来常常不合乎现实状况。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的小说也惯用这种叙事手法。

研究莫言作品可以参考

A.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B.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C.萧伯纳的《苹果车》D.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3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是2014年周年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864年,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结束

B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标志着我国开始跨入核国家行列

C

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加速香港回归的步伐

D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是当今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化组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24分)图7是青藏铁路及沿线聚落。

图8是青藏铁路通车前后西藏自治区公路运输货运周转量及平均运距变化示意。

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青藏铁路的线路走向特点。

(4分)

(2)青藏铁路有多处大的拐弯,简要说明其原因。

(8分)

(3)据图说明青藏铁路通车前后西藏自治区公路运输特点的变化及原因。

(12分)

37.(22分)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图9是田纳西河概况。

图10表示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特点。

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田纳西河上游和下游水文特点的差异。

(4分)

(2)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冬春季节多雨的原因。

(6分)

(3)田纳西河梯级开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灌溉作用,说明其原因。

(12分)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国务院机构职能体系,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材料二在中国经济舞台上,这是一道前所未有的景观。

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最重要的两个成就,一是制度创新,二是企业家阶层崛起。

在制度建设上,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家阶层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伴而生,中国企业家既是每一个时代的先行者和“弄潮儿”,又是推动时代变革、重塑中国面貌的重要力量。

35年企业家成功转变如下表:

转变项目

早期

现在及未来

企业治理

人治

法治

决策思维

拍脑袋

科学决策

盈利方式

血汗钱

聪明地赚钱

竞争市场

国内

国际

商业模式

资源与关系

创新与合作

经营理念

赚钱

发展与社会责任

企业家地位

跑龙套

二号角色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应如何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竞争时代企业家如何成功赢得竞争地位。

(14分)

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高考英语降分的方案,因为事关高考改革的方向,在H地区也激起巨大的争议,赞同和反对者都不在少数。

支持英语降分的人认为:

“在高考的指挥下,英语和语文、数学有并列地位,实际上是语文地位最弱。

英语则因非母语难掌握而成为学生用功甚巨的科目。

由此造成一种怪状,中国人写不好汉语不必在意也不必脸红,而考不好英语,却事关重大。

“高考降低英语的分值,并非取消英语,而是将英语拉下神坛,还回其工具属性。

“高考降低英语的分值,不会使穷孩子不利。

“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否有深度掌握英语的必要,将取决于个人需要,无须每个人都以熟练掌握英语为假想目标去用功。

……

反对英语降分的认为:

“削弱英语地位会加剧教育‘贫富分化’。

“如果中国的公立教育持续削弱英语的地位,只会导致精英群体更快逃离应试教育体制,更早出国留学去。

“融入全球化经济竞争是发展的必然之路,在这一背景之下,以弱化英语地位的代价来抬升所谓国学,实在不是智慧之举。

……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英语降分?

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10分)

(2)新民网评论员指出:

中小学英语教学因为重视分数,忽视语言交流功能,近年来饱受公众质疑。

改革现有的僵化教学模式,让英语回归语言交流工具,比降低英语考试分数更重要。

结合材料,说明改革英语教学向社会传递正确的信号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

(12分)

(3)尽管他们看法不一,但都秉持着理性探讨的态度,字里行间对教育公平的呼唤和对贫困学子的关注令人动容。

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议中应该坚持怎样的方法论原则。

(4分)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谓直接民主,指的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身份的重合,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而不通过中介和代表。

直接参与、直接选举和全民公决都具有直接民主的因素,但不够成体制上的直接民主,如通过全民公决来决定该国家的统一与独立等。

……直接民主的一种涵义指的是整个国家在体制上的直接民主,例如雅典民主。

这种体制上的直接民主的典型制度安排是,公民大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每年开会约40次,每次一整天。

法定人数是6000人,另有500人会议,由10个部落中各派出50人参加,负责日常的行政事务。

严格意义上的直接民主仅指的是国家体制上的直接民主。

时至今日,世界上已经没有一个国家在体制上实行直接民主。

——刘军宁《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

材料二黄遵宪在1882年~1885年出任大清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并于1884年亲眼目睹美国总统大选。

黄遵宪把当时的见闻写进《纪事》一诗:

“击我共和鼓,吹我共和笳,书我共和簿,擎我共和花。

请听吾党语,汝众勿喧哗。

”“彼党讦此党,党魁乃下流。

少作无赖贼,曾闻盗人牛。

又闻挟某妓,好作狎邪游。

聚赌叶子戏,巧术妙窃钧。

面目如鬼蜮,衣冠如沐猴。

隐匿数不尽,汝众能知否?

是谁承余窍,竟欲粪佛头?

颜甲十重铁,亦恐难遮羞。

此党讦彼党,众口同一咻。

”“最后手高举,明示党议决。

”“乌知举总统,所见乃怪事。

怒挥同室戈,愤争传国玺。

大则酿祸乱,小亦成击刺。

寻常瓜蔓抄,逮捕遍官吏。

至公反成私,大利亦生弊。

材料三这些年,世界瞩目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也关注中国的政治发展模式。

提出“软实力”概念的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

“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民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

”……有学者也感慨: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2009《人民日报:

鲜明的特色独创的优势》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时至今日,世界上已经没有一个国家在体制上实行直接民主”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谈谈黄遵宪是怎样看待美国大选的。

(10分)

(2)据材料三说明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的框架是什么?

(6分)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9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的崛起,本质上源于启蒙运动。

是启蒙运动,促成了现代科学民主的发展。

而启蒙运动,又不是西方独立的思维成果,而是东西方文明交汇、发酵的产物。

我国汉唐的强盛,宋朝的富庶繁荣,无不是以博大的胸襟吸纳外来文明的结果。

无论彻底地排斥什么,还是彻底地崇拜什么,都是荒唐的,缺少理智的。

盲目崇拜中国传统文明,排斥西方文明,毫无疑问是闭关锁国,是行不通的;而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排斥中国传统文明,则是另一种闭关锁国行为。

——摘编自《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

概括作者在学习西方文明问题上的看法。

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史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选做题】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2.(10分)【旅游地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瀑布是指河水从纵向坡面岩坎上倾泻而下的水流,通俗地说就是从断崖上跌落下来的水流。

典型瀑布除了悬挂水帘还有瀑下深潭。

简述观赏瀑布应注意的问题。

(10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地震是破坏性较强的自然灾害,地震灾害对山区的威胁有时要大于平原地区。

简述山区地震危害较严重的原因。

(10分)

44.(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水库刚建成初次蓄水时,要对水质进行严格检测,且一般情况下会检测到多种新的有害物。

简述新修水库新的有害物来源。

(10分)

【选做题】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颁布促进工商业的法规,例如奖励国外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可拒绝赡养其父;禁止除橄榄油以外的其他粮食出口;对度量衡和币制进行改革,使雅典更好地开展对外贸易。

材料二梁启超称王安石“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他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还认为“保甲法”“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梭伦改革中颁布促进工商业法规的目的。

(6分)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梭伦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中,体现税负公平的措施;分析梁启超高度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

“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伏尔泰《礼俗论》

材料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形成和迅速发展起来的。

一方面,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另一方面,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念,而导向建主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

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是中国提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

——转引自《光明日报》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

材料三(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

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住。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哲学家发现“新的精神”世界的内容;依据材料二,分析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原因。

(9分)

(2)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西文化交流的作用。

(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

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

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