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44343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docx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三)

一、单选题

1.高压侧电压为35kV的变电所,在变压器门型架构上装设避雷针时,变电所接地电阻(不包括架构基础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

A.4Ω;

B.5Ω;

C.10Ω;

D.15Ω。

答案:

A

2.在进行变电所绝缘子串的绝缘配合时,其雷电过电压配合系数取。

A.1.35;

B.1.45;

C.1.55;

D.1.65。

答案:

B

3.发电厂和变电所内及以上避雷器应装设简单可靠的多次动作记录器。

A.10kV;

B.35kV;

C.66kV;

D.110kV。

答案:

B

4.当送电线路、变电所因海拔高度引起气象条件变化而异于标准状态时,可按照相关规定校正。

海拔高度1000m及以下地区,按海拔高度条件校正。

A.0m;

B.100m;

C.500m;

D.1000m。

答案:

D

5.按开断续流的范围选择排气式避雷器。

如最大短路电流计算困难,对发电厂附近,可将周期分量第一个半周期的有效值乘以;对发电厂较远地点,可将周期分量第一个半周期有效值乘以。

A.1.5,1.3;B.1.3,1.5;C.1.6,1.4;D.1.4,1.6。

答案:

A

6.现有一小型发电厂,地处雷电活动特殊强烈地区,其单机容量为12000kW的直配电机,出线回路中无限流电抗器,进线电缆段为120m。

进线段的雷电过电压保护措施在分析比较后确定宜采取的措施是。

A.进线段采用排气式避雷器保护的接线;

B.进线段采用耦合地线保护的接线;

C.进线段采用避雷线保护的接线;

D.进线段采用电抗线圈保护的接线。

答案:

D

7.某220kV屋外敞开式配电装置,进线长度为2km,进线回路数为3回,在母线上设置普通阀式避雷器作为雷电侵入波的保护,则避雷器至主变压器的最大距离为。

A.185m;

B.195m;

C.200m;

D.205m。

答案:

B

8.在进行变电所变压器内、外绝缘配合时,其内、外绝缘的全波额定雷电冲击耐压与变电所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下的残压间的配合系数不应小于。

A.1.3;B.1.35;C.1.40;D.1.45。

答案:

C

9.单根避雷线的高度为15m,则避雷线在8m水平面上每侧保护范围的宽度为。

A.2.95m;

B.3.15m;

C.3.29m;

D..3.48m。

答案:

C

10.以下雷电过电压绝缘配合原则中,不必要的是。

A.变电所中电气设备、绝缘子串和空气间隙的雷电冲击强度,以避雷器的雷电保护水平为基础进行配合;

B.送电线路按规程对各级电压要求的耐雷水平进行配合;

C.在悬垂绝缘子串的空气间隙绝缘配合中,应计及导线风偏的影响;

D.变电所雷电过压的绝缘配合还应对线路的雷电入侵波作配合。

答案:

D

11.某升压站配电装置母线构架高度为18m,母线构架旁有一根独立避雷针,独立避雷针的冲击接地电阻为20Ω,则独立避雷针与配电装置母线构架间空气中的最小距离为。

A.5.5m;

B.5.8m;

C.6.1m;

D.6.4m。

答案:

B

12.已知某工程采用了一独立避雷针作为防雷保护,避雷针的高度h为85m,被保护物高度hx为42m,按有关计算式计算出避雷针在被保护物高度hx上的保护半径rx是。

A.23m;

B.26m;

C.28m;

D.31m。

答案:

B

13.变电所35~110kV的进线中未沿全线架设避雷线的线路,在雷季,如35~110kV进线的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可能经常断路运行,同时线路侧又带电,此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在靠近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处装设一组排气式(阀式)避雷器;

B.进线的2km改为电缆进线段;

C.进线段1~2km上加装避雷线保护;

D.在靠近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处装设一组保护间隙。

答案:

A

14.在进行变电所相对地空气间隙绝缘配合时,其相对地空气间隙雷电过电压配合系数有风偏时取。

A.1.35;

B.1.40;

C.1.45;

D.1.50。

答案:

B

15.某110kV线路未沿全线架设避雷线,为减少变电所近区雷击闪络的概率,应在变电所的进线段架设避雷线。

A.1~2km;

B.2~3km;

C.2.5~3.5km;

D.3.5~4km。

答案:

A

16.操作过电压下的绝缘配合中,电压范围Ⅱ的变压器的相间绝缘的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等于相应的相对地绝缘的耐受电压值乘以系数Kpe,通常Kpe取值为。

A.1.05;

B.1.15;

C.1.5;

D.1.65。

答案:

C

17.现有一大型发电厂,在下列诸多设施中,不需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可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的是。

A.露天布置的GIS的外壳;

B.电厂的烟囱、冷却塔和输煤系统的高建筑物;

C.屋外配电装置,包括组合导线和母线廊道;

D.所有爆炸危险且爆炸后可能严重影响发供电的建构筑物。

答案:

A

二、多选题

1.发电厂和变电所内产生雷电过电压的因素有。

A.雷电对配电装置的直接雷击;

B.雷电对配电装置的反击;

C.雷电对配电装置的绕击;

D.架空进线上的雷电侵入波。

答案:

ABD

2.影响真空断路器开断高压感应电动机产生过电压的幅值的因素有。

A.断路器熄弧性能;

B.断路器开断性能;

C.电动机参数;

D.回路元件参数。

答案:

ACD

3.采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作为雷电过电压保护装置时,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相对地)对于不同电压及接地系统采用不同值。

在下面所列数据中,是错误的。

A.500kV有效接地系统不低于

B.220kV有效接地系统不低于Um;

C.35kV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不低于0.8Um;

D.10kV不接地系统不低于1.1Um。

答案:

BC

4.设备在运行中可能受到的作用电压,按照作用电压的幅值、波形及持续时间可分为。

A.持续工频过电压;

B.暂时过电压;

C.缓波前(操作)过电压;

D.快波前(操作)过电压。

答案:

ABC

5.下列发电厂直击雷保护中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电厂的主厂房、主控制室和配电装置室一般不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

B.雷电活动特殊强烈地区的主厂房、主控制室和配电装置室宜设直击雷保护装置;

C.主厂房如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或为保护其他设备而在主厂房装设避雷针,应采取加强分流,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D.峡谷地区的发电厂宜用独立避雷针保护。

答案:

ABC

6.对于110kV进线有电缆段的GIS变电所,在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设计中,一般采取的措施有。

A.在电缆段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接地端应与电缆的金属外皮连接;

B.对连接电缆段的2km架空线路应架设避雷线;

C.电缆末端至变压器或GIS一次回路的任何电气部分间的最大电气距离不宜超过130m(参考值);

D.对单芯电缆,电缆末端的金属外皮应与GIS管道金属外壳连接并接地。

答案:

ABC

7.设备上产生的各种谐振过电压按原因分类可以归纳为类型。

A.工频电压谐振;

B.线性谐振;

C.铁磁谐振;

D.参数谐振。

答案:

BCD

8.对于发电厂、变电所的35kV及以上的电缆进线段,设计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A.在电缆与架空线的连接处应装设阀式避雷器,其接地端应与电缆金属外皮连接;

B.对三芯电缆,应经金属氧化物电缆护层保护器或保护间隙接地;

C.如电缆长度超过50m,且断路器在雷季可能经常断路运行,应在电缆末端装设排气式避雷器或阀式避雷器;

D.连接电缆段的1km架空线路应架设避雷线。

答案:

ACD

9.谐振过电压包括。

A.传递过电压;

B.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过电压;

C.发电机同步或异步自励磁过电压;

D.甩负荷过电压。

答案:

ABC

10.在进行变电所绝缘子串雷电过电压绝缘配合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A.对500kV系统,应选取20kA标称雷电电流下的残压值进行绝缘配合;

B.对330kV和220kV系统,应选取10kA标称雷电电流下的残压值进行绝缘配合;

C.对3~110kV系统,应选取5kA标称雷电电流下的残压值进行绝缘配合;

D.绝缘子串的雷电过电压配合系数都取为1.5。

答案:

ABC

11.系统中的工频过电压可由以下因素引起。

A.线路空载;

B.正常送电状态下甩负荷;

C.发电机自励磁;

D.线路受端接地故障。

答案:

ABD

12.当雷击避雷针(线)或其他建(构)筑物时,将引起接地网冲击电位增高,对电气设备产生反击过电压,反击过电压的幅值取决于。

A.雷电流幅值;

B.避雷针(线)高度;

C.地网冲击电阻;

D.引流点位置和设备充电回路的时间常数。

答案:

ACD

13.在并联电抗器的中性点与大地之间串接一接地电抗器(中性点小电抗),其主要作用是。

A.防止以工频基波为主的铁磁谐振过电压;

B.限制潜供电流;

C.补偿并联电抗器所接线路的相间电容;

D.防止产生以2次谐波为主的高次谐波谐振过电压。

答案:

ABC

14.为了避免在110、220kV系统中,由于采用带有均压电容的断路器开断连接有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空载母线而产生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可采取的措施有。

A.增加同一系统中电压互感器中性点接地的数量;

B.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代替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C.运行中应避免可能引起谐振的操作方式;

D.装设专门消除此类铁磁谐振的装置。

答案:

BCD

15.为防止发电机电感参数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发电机自励磁过电压,一般可采取下列防止措施。

A.使发电机的容量大于被投入空载线路的充电功率;

B.使发电机带空载线路启动;

C.避免以全电压向空载线路合闸;

D.利用快速励磁自动调节器。

答案:

ACD

16.对高压配电装置进行直击雷保护应采用的措施有。

A.采用避雷针;

B.采用避雷线;

C.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D.采用碳化硅避雷器。

答案:

AB

17.某220kV变电所场地狭小,采用220、110kV及10kV三级电压出线,土壤电阻率为200Ω·m。

若在主变压器门型构架上装设避雷针,正确的是。

A.装在变压器门型构架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相连,并应沿不同方向引出3~4根放射性水平接地体;

B.在每根水平接地体上离避雷针构架3~5m处装设一根垂直接地体;

C.直接在10kV绕组出线上装设阀式避雷器;

D.离变压器电气距离大于5m处装设阀式避雷器。

答案:

ABC

18.操作过电压下,绝缘配合的原则是。

A.330kV及以上送电线路仅考虑空载线路合闸、单相重合闸和成功的三相重合闸(如运行中使用)时的操作过电压;

B.330kV及以上变电所电气设备及绝缘子串、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强度,以避雷器相应保护水平为基础,进行绝缘配合;

C.220kV及以下变电所和线路的绝缘子串及空气间隙的操作过电压要求的绝缘水平,以计算用最大操作过电压为基础进行配合;

D.操作过电压下绝缘配合,可不考虑海拔高度的修正。

答案:

ABC

19.操作过电压下变电所的绝缘配合,正确的叙述是。

A.范围Ⅰ变电所绝缘子串、空气间隙的操作过电压要求的绝缘水平,以计算用最大操作过电压为基础进行绝缘配合;

B.范围Ⅱ变电所绝缘子串、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绝缘强度,以避雷器相应保护水平为基础进行绝缘配合;

C.对范围Ⅱ变电所电气设备进行操作冲击绝缘配合时,对非自恢复绝缘采用惯用法;

D.对范围Ⅱ变电所电气设备进行操作冲击绝缘配合时,对自恢复绝缘采用统计法。

答案:

ABC

20.在变电所的绝缘配合中,对于清洁区变电所的绝缘子串应该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A.绝缘子串正极性操作冲击电压波50%放电电压的计算值,应符合操作过电压的要求;

B.绝缘子串正极性雷电冲击电压波50%放电电压计算值,应符合变电所雷电过电压的要求;

C.绝缘子串正极性工频过电压波50%放电电压计算值,应符合变电所工频过电压要求;

D.每串绝缘子片数应满足工频电压爬电距离计算值的要求。

答案:

ABD

21.造成真空断路器开断高压感应电动机产生过电压的原因有。

A.截流;

B.三相同时开断;

C.两相同时开断;

D.高频重复重击穿。

答案:

ABD

22.采用阀式避雷器进行雷电过电压保护时,以下避雷器选型正确的是。

A.有效接地系统、范围Ⅱ应选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B.有效接地系统、范围工宜选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C.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应选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D.低电阻接地系统应选用碳化硅避雷器。

答案:

ABC

23.在发电厂和变电所中,防止雷电过电压危害的保护措施主要有。

A.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进行直击雷保护;

B.适当配置阀式避雷器,以减少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危害;

C.加大接地线的截面,降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D.按标准要求对采用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方案校验。

答案:

ABD

24.为了防止3~66kV系统中,在开断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如断路器发生单相或两相重击穿)时产生电容器高压端对地的过电压,采用的措施是。

A.限制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容量;

B.采用开断时不重击穿的断路器;

C.装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D.增加并联电容补偿装置电抗器的电抗率。

答案:

BC

25.标准中送电线路和变电所绝缘子串及空气间隙的绝缘配合公式均按标准气象条件给出,在高海拔地区还应按规程进行校正,校正中应考虑的规定有。

(1)考虑雨使放电电压降低5%,再进行相对空气密度校正;

(2)不考虑雨的影响,但进行相对空气密度和湿度的校正。

A.雷电过电压可不作校正;

B.空气间隙不考虑雨的影响,仅进行相对空气密度和湿度的校正;,

C.绝缘子串的工频污秽放电电压暂不进行校正;

D.绝缘子串正极性操作冲击波放电电压按以下两种方法校正,取严苛参件值:

答案:

BCD

26.在范围Ⅱ的系统当空载线路上接有并联电抗器时,在并联电抗器的中性点与大地之间串接一接地电抗器,以防止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产生。

该接地电抗器的选择需考虑因素。

A.补偿并联电抗器所接线路的相间电容;

B.并联电抗器、接地电抗器的电抗与线路电抗的实际值与设计值的变异范围;

C.限制短路电流的要求;

D.并联电抗器中性点绝缘水平。

答案:

ABD

27.降低范围Ⅱ系统的工频过电压水平,一般采用的措施有。

A.在线路上安装氧化锌避雷器;

B.在线路上安装并联电抗器;

C.在线路上安装串联电容器;

D.在线路上装设良导体避雷线。

答案:

BD

28.在进行500kV电气设备操作过电压绝缘配合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电气设备内绝缘相对地额定操作冲击耐压与避雷器操作冲击保护水平间的配合系数不应小于1.15;

B.电气设备外绝缘相对地干态额定操作冲击耐压与相应设备的内绝缘相对地额定操作冲击耐压相同,淋雨耐压值可低3%;

C.变压器内绝缘相间额定操作冲击耐压取其等于内绝缘相对地额定操作冲击耐压的1.5倍;

D.变压器外绝缘相间干态额定操作冲击耐压与其于内绝缘相间额定操作冲击耐压相同。

答案:

ACD

29.在开断高压感应电动机时,因断路器的截流、三相同时开断和高频重复重击穿等会产生过电压,一般工程中采取的措施有。

A.采用不击穿断路器;

B.对其操作方式作出限制;

C.在断路器与电动机之间装设旋转电机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D.在断路器与电动机之间装设R-C阻容吸收装置。

答案:

CD

30.在计算变电所导线对构架的空气间隙时,如下考虑因素正确的是。

A.变电所相对地空气间隙在操作过电压下放电电压的变异系数取5%;

B.变电所相间空气间隙在操作过电压下放电电压的变异系数取3.5%;

C.变电所相对地空气间隙雷电过电压的配合系数,有风偏间隙取1.4,无风偏间隙取1.5;

D.变电所的雷电过电压相间空气间隙可取相应的相对地空气间隙的1.1倍。

答案:

ABD

31.采用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雷电过电压保护时,以下额定电压的正确选择是。

A.110kV及220kV有效接地系统,其额定电压不低于0.8Um;

B.35、66kV系统,其额定电压不低于1.2Um;

C.3~10kV系统,其额定电压不低于1.1Um;

D.3kV及以上具有发电机的系统,其额定电压不低于1.1Um。

答案:

ABC

32.发电厂和变电所直击雷保护中,应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的是。

A.屋外配电装置,包括组合导线和母线廊道;

B.火力发电厂的烟囱、冷却塔和输煤系统的高建筑物;

C.燃油泵房、露天油罐及其架空管道、装卸油台、易燃材料仓库等建筑物;

D.户外式布置的GIS外壳。

答案:

ABC

33.某发电厂易燃油罐区,贮油罐体积为800m3,贮油罐高度为10m,采用独立避雷针进行直击雷保护,避雷针的集中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为7Ω,其避雷针的设置应满足的要求包括。

A.避雷针与易燃油贮罐及其呼吸阀等之间的空中距离需大于2.4m;

B.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罐体、罐体的接地装置及地下管道的地中距离应大于2.1m;

C.避雷针与油罐呼吸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

D.避雷针针尖高出油罐呼吸阀不应小于3m。

答案:

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