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4571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docx

《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docx

不能删除的词做题技巧汇总讲课稿

高考汉语考试不可删除题的做题技巧

做这种题的时候,首先要把整个句子读一遍,然后要把四个划线词语删掉后再读一遍,再然后确定答案。

确定答案是时特别注意如下三点。

◆1.不要影响句子的基本意思。

◆2.不要影响句子的基本结构。

◆3.不要影响句子的逻辑意思。

选择答案时首先考虑句子的谓语,然后再考虑句子中的介词。

掌握以下语法知识点,就避免犯错误。

一、句子的谓语不能删除;

因为句子的谓语是句子的中心语。

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

如果句子没有谓语,那这句子不算是个完整的句子。

(1)明天见到老师,一定要替爸爸妈妈转告,下午的家长会我们去不了了。

(2)那块巨大的山石好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等待着她的意中人。

(3)我最喜欢吃西瓜,不过现在我正在吃中药,大夫不让吃水果,馋死我了。

二、句子的主语不能删除

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

如果句子中主语省略,那陈述对象就不明不清了,影响到句子的基本意思和逻辑意思。

(1)一位中年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慈祥的脸上刻着岁月留下的痕迹。

(2)父亲总是认真地把儿子在报上发表的文章一一剪下来,贴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

(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城市。

三、句子的宾语不能删除。

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

有些句子中,有的时候宾语可以省略,有的时候不能省略。

如果前一分句提到这个宾语的话,后一分句可以省略。

(1)希望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好的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2)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要自觉接受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的约束。

(3)近十年来,中国家庭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四、数量词中任意一个不能删除。

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

如果删除就影响句子的基本意思。

还有可能会发生逻辑方面的错误。

一般情况下,带“一”这个数词的量词中,“一”可以删除,量词不能删除。

如:

爸爸给我买了

(一)辆车。

带新闻色彩的句子中量词可以省略。

(一般指的是人)如:

这次火灾中20人死亡,30人受伤。

(1)孩子在三岁之前,家长就应该把做人的道理都说给他听,虽然他还不懂,但慢慢会懂的。

(2)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就是说贵的东西比便宜的东西质量会好一些。

(3)近视眼的同学不应坐在前排,而坐在离黑板5~6米处才最好。

五、判断动词“是”不能删除。

“是”是判断动词,在句子中作谓语。

还有“是”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肯定。

“是”不重要时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的肯定。

例:

他的性格是变了。

他的性格变了。

你是去上海吗?

你去上海吗?

“是”带的宾语表示日期、星期气象情况时“是”可以删除。

例:

今天是星期一;今天星期一

(1)爱迪生说过: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只要多下苦功夫,就会有丰硕的果实在等待着你。

(2)肥胖是说他的体重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这些人是需要减肥的。

(3)艾山曾经是一名运动健将,他在读书时就在游泳,长跑,跳远等多项校级比赛中获奖。

六、介词不能删除。

●介词是虚词,虚词在句中不能做单独的句子成分。

1.表示时间方向:

从、自、自从、于、打、到、往、在、当、朝、向、顺着、沿着、随着

2.表示方式:

按、照、按、照、依、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根据、以、凭

3.表示目的:

为、为了、为着

4.表示对象:

范围:

对、对于、把、向、跟、与、同、给、关于

5.表示排除:

除、除了、除去、除非

6.表示被动:

被叫、让、给

7.表示比较:

比、和、同

例:

(1)离宝鸡市不远的北郭村是陕西省著名的民族村,有百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经营传统的手工艺品。

(2)中国队的技术比对手好,竟然在家门口被人家打败,这简直太丢人了。

(3)因为要拿的东西太多,妈妈担心自己拿不了,希望爸爸早点下班和她一起去一趟。

(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富裕起来的农民也都加入到消费革命的行列。

七、固定句型中任意一个不能删除;

(有些句型中的前面的可以省略)

(1)我的双休日总是在一大堆的作业中度过的,真盼望能痛痛快快地玩儿几天。

(在...中)

(2)从春到冬,他每天都辛勤地工作着。

(从...到)

(3)在老师的指导下,所有的同学全都按时完成了实验任务。

(在...下)

(4)他那件绿色的羊毛衫是昨天他爸爸给他买的。

(是...的)

(5)这孩子真没有礼貌,在路上碰到老师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

(连...都)

(6)目前环境正受到严重的破坏,拿北京地区来说,近几年沙尘天气明显增多了。

(拿...来说)

(7)对于靠工资生活的人来说,这些钱并不是个小数目。

(对于...来说)

(8)明天的聚会你非来不可,不然大家都不愿来了。

(非…不可)

八、大部分关联词前一部分可以删除,后一部分不能删除;

(1)作为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积极的锻炼身体。

(2)这里的兰花生长在喀斯特原始森林的深处,不仅品种丰富,而且自然杂交和变异的品种非常多,而农民却很难区分兰花的种类,往往是见兰就挖。

(3)他和每个毕业生一样,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选择:

是继续学习还是工作?

九、否定副词不能删除:

如果删除的话,意思就冲突了;

(1)要不是为了他,我们至少不至于还延误在山中,四五天追不到前线部队。

(2)对于我的这几位同伴,除了那个小勤务兵以外,其余的三个,就没有一个不是我心烦的。

(3)我们所倡导的正确的人生观是铁烧红了不要用手去摸。

(4)当你的邻居在深夜两点弹钢琴时,你别气恼,你可以在四点钟时叫醒他,并告诉他你很欣赏他的演奏。

十、“使”、“让”、“令”、“叫”不能删除;

从某种意义看,“使”、“让”、“令”、“叫”属于动词,所以不能删除。

(1)有科学家指出,将胡萝卜整个水煮或烤着吃,会使人体获得的健康化学物质增加25%,这其中包括某些已知抗癌物质。

(2)她让我五点在门口等她,所以我早早地就来了,可她自己却连个人影也不见。

(3)一刹那,令训导员和全体在场的人们感到莫名意外兼莫名惊恐又莫名悔恨的是,他们看到当黑子明白了这是一场骗局之后,它极度痛苦地“傲”地叫了一声,几大滴热泪流了出来。

(4)他小的时候,他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了买了白糖回来。

十一、“把”字不能删除;

“把”字是介词不能删除。

把字句的谓语是单音节动词是补语不能删除。

大多数“把”字句表达的是一种结果,当我们要表达致使某种结果产生时,我们往往选择“把”字结构。

如果谓语单音节动词必须带趋向动词或者带动量词再或者重叠时,把字句的单音节动词后面的时态助词“了”、“着”、“过”不能删除。

(1)把衣服洗。

(Х)

(2)把衣服洗了(√)。

(有结果——做了此事)

(3)把衣服洗净了。

(√)(有结果——干净)把衣服洗净(表示才要开始洗)

(4)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你把词语抄一遍。

(√)

(5)你把这本子给他送过去。

(√)

(6)你应该把这个坏习惯改一改。

(√)

(7)你把书拿着。

(√)你把书拿(Х)

(8)把门关了。

(√)把门关(Х)

例:

(1)我去买些晚会上要用的彩纸。

你把桌上的脏东西收拾收拾。

(2)父亲总是认真地把儿子在报上发表的文章一一剪下来,贴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

(3)他把大学积累的大量实习作品刻进一个光盘,不但便于携带,而且对他求职也有好处。

(4)自从那次见了小丽以后,我就再也不能把她忘记了。

十二、“被”大多时不能删除,有时候也是可以删除的;

(1)灌装水果蔬菜的营养价值取决于采摘后多长时间被装入罐中,以及灌装过程中增加的盐、糖及其他不健康化学物质含量有多少。

(2)蜂蜜是一种天然食品,它所含的物质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被人体吸收,对老人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因而也被人们成为“老人的牛奶”。

◆(“被”字后面没有名词性词语可以删除,被字后面有名词性词语不能删除)

十三、有时候“的”不能删除,有时“的”可以删除。

1.人称代词做定语表示亲戚关系时“的”可以省略:

我的爸爸/我爸爸(√)

李明的妈妈\李明妈妈(√)张红的朋友/张红朋友(√)

2.“的”字结构是表示成员或单位关系时,人称代词做定语时“的”字可以省略:

我的学校/我学校(√)你们的公司/你们公司(√)

3.指人的专有名词做定语时“的”字不可以省略

李明的学校(√)李明学校(X)张红的公司(√)张红公司(X)

4.当整个“的”字结构是表示整体或部分关系时,“的”字不可以省略:

我的手——我手(X)

张红的脸——张红脸(X)

小猫的尾巴——小猫尾巴(X)书的封面——书封面(X)

(1)我看到即使是一个只有两分钟的节目都要经过好几个程序才能真正完成。

(2)妈妈给她买的连衣裙太长了,她知道这是为了能让她多穿几年。

(3)做儿女的应该尽可能地替自己的父母考虑考虑。

十四、有时候“地”不能删除;

如下面的情况必须用“地”。

1.双音节形容词重叠时。

如;认认真真地学习

2.词组作状语时。

如;我们要有计划地进行复习。

(1)无论是他在前面使劲地拉,还是在后面狠狠地鞭打,牛就是死活不进栏。

(2)离高考还有三个月的时间,绝不能盲目地学习,要有计划地进行复习。

(3)上帝忽然发现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

“你没有翅膀,来这儿干啥呢?

(4)中国人每天都吃早餐,不管多忙也要有规律地吃饭,很少吃快餐食品,不过,这种情况也正在逐渐改变。

十五、有时候“得”不能删除;

形容词或者动词作补语时可以用“得”,也可以不用“得”。

如:

看得懂,看懂。

说得清楚,说清楚。

洗得干净,洗干净。

爬得进去,爬进去。

◆如下的情况必须用“得”:

1.疑问代词作补语时;如:

他讲得怎么样?

2.重叠的形容词作补语时;如:

作业写得整整齐齐。

3.各种词组作补语时;如:

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

他跑得太快了。

4.副词“很”作补语时;如:

天气冷得很。

黑板上的字清楚得很。

(1)黑子把这次任务完成得极其完满,但训导员却使劲儿地晃了晃脑袋对黑子说:

“不!

(2)近几年电脑普及得很快,我们城市每五户家庭就有一台电脑。

(3)这些桃子是专为你摘的,只要你的提包装得下,愿拿多少都行。

(4)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把我们的祖国母亲打扮得更美丽。

(5)大自然的美妙使人变得高尚,使人变得坚强,大自然就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的源泉。

十六、.时态助词“了、着、过”不能删除。

“着”、“了”、“过”,它们的分工是:

“着”表示动作、变化正在进行,“了”表示动作、变化已经完成,“过”表示动作、变化已成为过去。

如果删除,会影响句子的逻辑意思和基本意思。

◆语气助词“了”与动态助词“了”的区别:

1.动态助词“了”一般只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及一些由动词充当的补语后出现;语气词“了”在宾语和数量补语、某种程度补语后出现。

2.动态助词“了”一般在句中出现;语气词“了”在句末出现。

3.动态助词“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性状的出现;语气词“了”只表示特定的语气。

如:

天只晴了两天。

(助词)春天来了,花儿开了。

(语气词)

◆应注意的是:

既处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又处于句子末尾的“了”,兼有动态助词和语气词两种作用。

(1)旺旺的火炉旁边放着一双烤得暖暖和和的拖鞋,温柔的妻子笑着迎接你。

(2)我已经在北京住了三年了,而我的妈妈曾经在北京住过十年,但她现在回河南老家了。

(3)后来他们分开了,马克思仍就住在伦敦,而恩格斯住在曼切斯特。

(4)在校领导的关怀下,这些在节日期间回不了家的孩子们正在《校园餐厅》免费大会餐。

(5)农民工在大中城市中的分布十分广泛,对城市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6)你有伤害过你的同学吗?

如果有请你向他真诚的道歉,而且不要再做类似的事了。

十七、合成词不能删除,合成词不能分开用;

(1)凡是那些学习好的同学都具有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

(2)我觉得自己仿佛又活过来了,一天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3)我回头一看,只见孩子的小脸就冻得通红通红的。

十八、趋向动词不能删除。

趋向动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表示动作的开始或者表示动作的去向。

(1)尽管他打起精神来唱歌,可那歌声还是会带着点儿悲伤意味。

(2)第一次回家时我和几个老乡一块坐火车,一上车,我们就拿出零食吃了起来。

(3)恐怕公司让你从基层做起,这样做可能提升的会快一些。

(4)上课的时间快要到了,我走进教室,看见同学们都已经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十九、单音节动词带的补语不能删除;

(1)小李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因此,往往别人用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东西,他要花上一天的时间才能掌握。

(2)尽管我们说起他来都摇头,可他来了大家还是会热情接待。

(3)大家都只看到他今天的成功,而没有看到他平时付出的心血和劳动。

二十、无论(不管、不论)...都;

用这种关联词造句时,前一部分的分句一定要带疑问代词或者表示疑问的词语和词组。

所以这种复句中的多、多么、怎么、什么、谁、哪儿、哪里等疑问代词不能省略。

(1)市场部的领导,无论新人老人,没一个不是销售行家,都有自己的一套。

(新人老人:

表示疑问)

(2)任何事物,无论它是矿物质,动植物,还是一辆汽车,最终都会分解消亡。

(是...还是;表示疑问)

(3)不管有多困难,我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的。

(4)不管怎么说,能听到植物“说话”,能知道植物“说”什么,毕竟是科学的一大进步。

二十一、“由于...原因”中的原因连接的对象不能删除。

(1)我一直非常想当教授,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连大学也没上成。

(种种不能删除)

(2)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快乐,当然有种种原因,不过,不管那原因是什么,都必须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

(种种可以删除)

(3)我和同学曾经想去喀纳斯湖旅游,但种种原因,最后还是没有去。

(4)我妈妈一直想去那里看看,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到现在也没去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