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5088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

《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docx

张会亭一个人的蓝海

张会亭:

一个人的蓝海

  编者按:

  在这个讲究根正苗红的专业时代,本文的主人公张会亭凭借自己独闯京城的打拼,用三年时间从无到有博得了“中国商业财经主持第一人”的美誉,并采取紧跟央视名嘴身价的贴身跟随战略,至今已经达到了半天出场费至少两万元的身价。

并且,在他的幕后还有一个运作成熟的关键点传播集团。

  今天,本刊记者就带着诸多好奇的问题对张会亭进行了独家专访,试图揭开这个天才主持人无师自通的自我崛起之谜……  

  UPLIFE:

张老师您好,据我所知,您是2003年4月从广东顺德进京,当时您可是为公务出差,后来因“非典”而滞留北京,是什么样的情况使您最终定居在北京?

  答:

滞留北京这回事,我感觉就两个字――偶然,由这个事我引发出了对人生的感悟,人生就像谈恋爱,你错过她还是抓住她,其实都在一瞬间。

抓住和错失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实却都是相同的过程。

  我03年4月来到北京,开始只是出差,可刚过一个星期,我就遭遇了“非典”。

但我很乐观,这是我第一次来京,农民进城嘛,我来到北京之后,感觉北京的街上很冷清,没几个人,坐公交车什么时候都有座位,感觉很高兴。

所以我们经常做公交车玩,但一个车上通常只有几个人。

对于这种情况,我当时的感受是,北京的生活也不过如此,非常单调和单一。

但迫于非典,我必须要留下来。

随后的感觉就是,要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延续,每个人要有每个人的活法,我要尝试着融入这个城市。

就是这样的一个偶然性,这个偶然性很重要,偶然性折射出必然性。

偶然性是“非典”滞留,必然性就是我必须要在北京活下去。

  这里有个小插曲,我在03年七月遇到我的太太,当时应该是叫女朋友,这也是很偶然的机会,因为“非典”时期嘛,我们也要创造一种非常爱情。

所以我一直有这样一个感悟:

人生的偶然性就在于,抓住和错失,都是只在一瞬间,我找工作和谈恋爱都是偶然的,我抓住了一个女朋友,我和她谈了就谈了,错过了就错过了,其实工作也是一样的,抓住就是抓住,错过就是错过。

我原来在广东工作好好的,并且非常喜欢广东的经济氛围,而自从来到北京、滞留北京、被迫待在北京、扎根北京等等,这一切都太突然了。

我最初是根本想象不到的。

  遇到女朋友之后,或多或少也有感情的因素,所以我就专门回广东花两个月办了辞职,然后又折回北京,不过刚开始我对北京一直没有好感,幸好当时刚好有家公司在挖我,在网上看到我的个人资料,邀请我过来,并且说可以报销飞机票,当时我“人穷志短”嘛,一看这么优惠,于是提着行李就来啦。

现在可以想想,就凭一张飞机票再加上一个女朋友,就把自己“卖”到了北京。

呵呵。

  所以今天回想越来越感觉到偶然。

我和我太太现在已经结婚了,并且在北京先后买了车买了房。

但至今共同回忆起来,仍然感觉到偶然,当时如果没有“非典”,我可能决不会滞留北京;而如果不滞留北京,我可能就不会认识我的太太;如果没有太太的牵挂,我可能就不会从广东迁徙过来;而如果不迁徙到北京,我可能一辈子就只是来北京出差,而决不会有我在北京快速稳定发展的今天。

  这就是偶然的造化啊。

  

  UPLIFE:

不管是偶然还是必然,既然您跟北京很有渊源,那么就请您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您和北京的这份缘份吧?

  答:

因为“非典”,我滞留北京,因为太太,我选择了北京。

因为做主持人,我在北京获得了高速的发展。

  

  UPLIFE:

那么,是什么样的情况,使您选择商业财经主持的呢?

以前您有过这方面的经历吗?

  答:

我在我发表的很多原创文章中都写过,做主持人对我而言又是一个歪打正着的偶然因素,所以我一直说我身上有很多的偶然性,积累到了今天,变成了今天的必然性,并且我的主持人工作还变成了在国内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必然结果。

  那么这一个偶然性又在哪里呢?

是我在来北京工作之后,中途曾出去过一段时间。

我在外地工作了半年,半年之后我又回来了。

为什么回来?

第一:

由于当时的女朋友,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在北京这种四通八达的文明社会,是完全可以想象的,自己的女朋友半年以上不谈,极有可能就成了别人的老婆。

所以因为这个最重要原因我就回来了。

第二:

也是感觉或多或少的原因,对从事智业机构工作的人来讲,还是在北京更适合发展,因为外地基本是做实业的多,而在北京做智业却非常有市场潜力。

所以基于这两个原因我就回来了。

一是女朋友的牵挂,而是职业方向的选择。

  回到北京之后,刚开始也很迷茫,也尝试性的接触了几份工作,但都不怎么适合,不过我这个人很乐观,无论工作如何调整,我都始终没有放弃一个自我学习、自我突破的主线要求。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中,我感觉到了一个真理:

人无论何时都一定要坚持奋斗。

归根到底一句话:

我做主持人的偶然性是源于对自身奋斗的追求和从不放松的要求。

今天想来,我为什么在最近几年的工作动荡中没有沉沦,没有落魄,还每天开车在北京街头来回故作潇洒,为什么?

就在于不管工作状态如何,我认为都只不过是暂时的形式表现,而更多的是你对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要求的放松与不放松,那么我最终选择了不放松,选择了只争朝夕。

  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一个好朋友景素奇先生让我上台,说我们成立了一个管理俱乐部,你就上来做主持吧。

我说我不一定行。

他说:

你上去吧,反正是一个沙龙,场面不是很大,也就是二三十人,你就做一下主持试试。

那么我呢?

我有几个特点:

第一就是有胆量,敢于上场;第二是自信,相信自己能行,相信自己能把事情搞定;第三就是语言的综合驾驭能力。

语言的综合驾驭能力对主持人来说非常关键,为什么?

有多少人在台下说话都还可以,但是一到台上,你还能面不改色、游刃有余吗?

这可不是谁都可以的。

那么语言的综合驾驭能力就源自我曾经是企业的培训师的锻炼,我以前做培训师的风格和其他培训师略有不同,我越来越发现我即兴感强,幽默感很好。

我通常不是按准备好的素材来讲,而在很多时候都是即兴发挥,片子上的内容很少,但我可以联系到很多最近发生的案例论据等。

那么这种即兴感恰恰是主持人所必须具备的,但我们很遗憾的看到,可能很多大牌的主持人包括个别知名电台主持人都没有体会到,他们大都是因循于手中现有的手稿或是脚本。

而我所具备的即兴发挥和幽默控场帮助我做主持人成功做到今天,其核心竞争力也就慢慢形成了。

  

  UPLIFE:

第一次上场主持的时候,您有何感想,也紧张吗?

  答:

我认为纯属是在自己欠资格的条件下被人推向了主持人的位置,但我可以自豪地说;当时我是具有高度自信地走上了舞台。

一句话形容就是,在我欠资格的时候,被人信任地推向了主持人的岗位,然后,我具有高度的自信和胆量,昂首阔步地走向了前台。

从刚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放松发挥,我终于不辱使命。

  最初做主持人的时候,纯属是景素奇老师看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错,即兴发挥也很好,幽默感也很足,就大胆推荐我上了。

刚开始是几次二三十人的小型管理沙龙,也就相当于是两三场的小考,后来到了年终开大型管理年会的时候,我也就迎来了大考。

当时他问我有没有信心,我鼓足劲说有,于是就又大胆一试,当时第一场大型年会就是四百多人,就像经过几次小测验之后直接迎来了高考一样,不过所幸的是我最终居然一举考中了。

既然考上了我当然就要继续奋斗,后来就一发而不可收,于是就成就了我今天的主持人风格和效果。

  现在回想起来,不可回避的是,在当初做主持人的时候,我也走了很多的弯路。

说句实话,从培训师转型到主持人,有个后遗症,那就是“话多”,培训师滔滔不绝,从头讲到尾,重视的是自我表现。

而主持人却不以话多而取胜,反而以精辟巧妙的串场来取胜。

后来我的很多朋友和老师都善意地提醒我说:

做主持人不能这样,不能每个嘉宾都说完你再跟着重复说一大圈,然后才轮到下一个。

这样不好,要善于承上启下,巧妙衔接。

我非常虚心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可以很客观地说:

到目前为止,外界不怎么了解我的人,对于我的理解几乎都是片面的。

他们认为的张会亭是对外很高调、很张扬的张会亭;他们不了解的张会亭,除了高调张扬的外在表现之外,还有内在的反思和虚心听取意见。

就拿我目前合伙经营的公司――关键点传播集团来讲,几位老总都是了解我的,我现在的风格是:

当我自己觉得自己在某些领域有不行的苗头的时候,我会马上主动示弱,承认别人在这方面比我强;当我感知我的某些作业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会主动赶紧承认错误。

这如果放在五年前我决不会这样,那时候我也是很狂、很目中无人的。

其实这都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年轻人自我心态调整走向成熟的必由过程。

  其实我做主持人也有很多艰难探索的过程。

三年来没有科班的专业人士来教导我,那么我就去央视偷师学艺,我就不断地在电视节目中模仿,我就广泛结交全国各地的电视媒体的朋友,我就广泛主持各类的商业财经活动进行实践锻炼……所以我在缺乏专业科班指导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今天,能够做到今天的游刃有余、运用自如,并且把商业财经主持人的生意从北京做到全国,还开发出了一个独特的商业财经主持的“蓝海领域”,都是我这几年潜心摸索、博采众长的结果。

至今,我对外仍然是很高调张扬,很重视软传播,但是我在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会马上反思,其次就是主动承认错误,然后再听取别人的中肯意见,最后赶紧改正。

  

  UPLIFE:

您不光做主持人,平时还经常作培训,您是怎样理解主持和培训之间的关系?

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答:

我简单总结一下,区别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培训师讲的多,听得少;主持人是讲的少,听得多。

  第二,培训师往往是给比自己低的人培训,因为人家是学员,都听你的;而主持人,每次都是听比自己高的人讲,因为大家都是贵宾,你得先听人家的。

  第三,培训师想讲什么就讲什么,不想讲可以不讲,有主动性,控制性;而主持人往往是听完嘉宾讲完后才快速反应出该讲什么。

有被动性,挑战性。

  第四,培训师可以拿着片子内容讲,由于准备充分,也往往可以出彩;而主持人也可以按照事先安排的脚本念,但由于嘉宾发言是动态的、不可控的,这样就会失去即兴性,往往会过于生硬、古板。

  所以,通过上面的这些简单比较,你就不难明白,我为什么会从培训师转型去做主持人。

因为相对于培训师而言,主持人要更惊险、更刺激、更有挑战性,更有成长历练价值。

  UPLIFE:

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商业财经主持和其他主持的区别?

作为商业财经主持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条件和素质要求?

  答:

当我做了主持人之后,慢慢地就有很多朋友陆续都知道了。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知道该怎么给自己定位?

叫财经主持吗?

感觉跟电视上的财经节目又或多或少有一定区别;叫商业主持吗?

又担心有个别朋友会错误地认为我可能还会主持些婚礼啊、路演啊什么的,不过我当然不会去主持这些。

这些活动主持人出场的费用通常很低,并且还很难体现和提升主持人的价值,主办机构也往往不怎么重视。

所以我认为自己不是这样的,我直接诉求的就是高端定位。

并且效果又比电视上的许多财经节目显得更加鲜活,更加即兴,更加真实。

所以我最后定位就干脆叫商业财经主持,也是我独创的一个主持人领域。

呵呵。

  后来,我在自己的广告中着重诉求的一个关键词就是“主持人决定成败”。

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筹办一场大型商业财经活动,往往动辄要花费数十万元。

但有多少主办机构在花了大钱做大量前期准备之后,却不舍得再投入一定费用请一个最为贴近企业动态、最为专注商业会务、最能研究主办方目的、最能传递主办方用意的专业主持人。

而是往往盲目地迷恋某些电台主持人的亮丽外形、甜美嗓音、或是搞笑逗乐。

于是乎,没有前期的系统策划,也没有后期的跟进服务,急急忙忙过来赶场子,主持结束又匆匆离去,至于这次会议论坛的真正效果如何,主办方的核心目的是否达到,就不是他关心的事情了。

  因此,专业商业财经主持人决不是找一个外表亮丽的花瓶,也不是找一个念稿子的播音员,当然更不是仅仅能念台词脚本的电台主持人。

你需要的,是真正贴近企业、具有独到视角和思想深度的“圈内人”。

  那么,商业财经主持到底做哪些方面呢?

我主持的商业论坛活动都是围绕主办方提供的核心思想,他们的真正用意而展开的。

因此,主持人能否快速领会,领会后能否快速运用自己的独特语言风格巧妙地表达出来,这些都非常考验主持人的真正实力和对企业用意的真正吃透能力。

所以我们做商业财经主持要的就是即兴性,而其他的许多科班主持人却未必能做得到。

或许是在科班学习的时候长期念稿习惯了吧。

  因此,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形容我与其他许多主持人的区别的话,那就是:

野生动物和动物园的圈养动物的区别。

  另外,民间真正的商业财经活动与电视上的财经节目还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第一,民间商业财经活动具有明确而又直接的主办方目的性诉求,而电视节目论坛则是往往为了保持收视率而人为增加了许多作秀和娱乐成分。

  第二,民间商业财经活动是真正的“现场直播”,必须做到“一遍成”,来不得半点作秀和重复,因此对主持人的全局感和现场感要求极高;而电视节目论坛则往往听从导演的场次安排,可以人为地制造一些掌声和气氛,出了差错还可以重来。

  第三,总体来说,民间商业财经活动并没有因为未上电视而降低档次要求,恰恰相反,却对主持人的即兴发挥、一蹴而就的现场感和对企业的紧密贴近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从而使得看似稀松平常的一场商业活动因为真正对口的主持人的整体掌控而大放异彩。

  

  UPLIFE:

以央视为代表的科班主持人非常多,而您在民间却做得风生水起,您认为您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答:

刚才我们谈到:

动物园里的圈养动物和野生动物。

其实我就是那野生动物。

您可能会感觉到这个说法非常奇怪而且很突然,甚至非常好笑。

一个人好端端地为什么会把自己比作是野生动物?

但在这里如果仔细推敲的话是有一定依据的。

  在很长时间以来,主持人这个行当都一直是让人一提起来都感觉非常兴奋的职业。

我想大多数人的兴奋都主要是来自对这个职业的仰慕,而之所以能对这个职业无尽仰慕,则是由于这个职业与大多数普通人群来说有着难以跨越的距离。

而这个距离,在普通人心中,则往往是天上与人间的距离。

常言道:

“距离产生美。

”因此,普通人对主持人的距离,也就成就了主持人的无限风光。

  然而,一直以来,大多数普通人所能接触到主持人的最主要渠道无非是电视。

而真正想在民间对自己仰慕已久的主持人一睹尊容,则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于是乎,电视上非常光鲜的大牌主持人,渐渐地就变成了“只可远观而不可近触的观赏动物”。

  可以坦白的说,我本人来自中原大地的普通农村家庭,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电视,所以也就对大多数电视主持人没什么印象。

后来家里能买得起黑白电视了,但父母为了让我们认真学习,心无旁骛,便没有去买。

直到1998年,我们家里才第一次买上一台17寸的黑白电视机。

那时候我已经大学快毕业了。

2000年,我大学毕业进入工作之后,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大量接触电视。

也就从那时候起,我才在电视上开始陆续发现了几位比较欣赏的主持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渐渐地找到了做主持人的机理和诀窍之后,我越来越发现在民间做商业会议论坛与在电视上做节目的巨大区别。

我近来经常参加一些民间真实版的大型年会论坛,也曾经在这些大型论坛上亲眼目睹过几位我曾经非常仰慕的电视主持人的现场真实风采,但是客观来说,一旦脱离了专业台词脚本和专业舞台灯光摄像等气氛环境,他们在民间的现场版上的表现也不过平平。

  后来我对比观察并仔细思考之后,发现有这样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对于编导小组来讲有着很强的匹配度要求,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

也就是说一个外表亮丽、嗓音甜美、非常具有专业素质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的幕后必须要有一个非常专业、甚至人数相当壮观的编导小组。

如果说仅仅是靠一个台上的主持人,而他幕后的编导小组不专业的话,结果就直接导致了由于台词脚本的不专业而使主持人陷入被动。

回到现实中我们就看到了这种“脱毛凤凰不如鸡”的不匹配状况。

因为这些大牌电视主持人所面对的编导小组往往是主办机构自身旗下的会务主管、市场总监、编辑部主任等等非专业编导人员。

于是,无论是议程的设计还是流程的衔接,都会显得极为蹩脚。

这就必然会导致这些专业电视主持人的极大不适应。

所以,原来在电视上风流倜傥的他们,现在在民间就会显得尴尬难耐,这当然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在这里,如果把上述的不匹配现象做一个形象的比喻的话,这些电视节目主持人就好像是动物园里面圈养的动物。

外表光鲜,形象可人,观赏性强,而一旦遇到稍微恶劣的生存环境,则马上会显得娇弱无力、反应迟钝,浑身的不适应。

  常言道: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相比之下,我就恰恰是那野生动物。

可能皮毛并不是那么油亮,外观也不是那么光鲜,但是一旦身处恶劣环境,面临现场的突发应急和即兴发挥的时候,就会展现出自己非常独到、机智灵活的一面。

并且迄今为止,我所主持的所有会议论坛都是由我本人亲手编写台词脚本,主办机构只需把会议流程和时间推进表交给我即可,其他的都不用再管,就看我现场的表现了。

这样简单比较下来,是“被动等食”还是“主动觅食”,圈养动物与野生动物的差异自见分晓。

俗话说:

春江水暖鸭先知。

鸭为什么先知,就是因为它天天在水里泡着。

同样道理,我也天天在和企业打交道,所以就更容易解读出企业的深度需求。

而许多科班主持人都没去在企业上过班,没有必需的企业经验,也没有和企业长期接触。

这一点恰恰正是缺乏企业实践基础的根源所在。

  

  UPLIFE:

我看到您好多的文章都谈到资源置换,那您是怎样理解资源置换的?

可以谈谈您的想法?

  答:

资源置换其实就是一个传播捷径的问题。

在同等条件下,我们在民间的生存环境应该比科班主持人更为恶劣,为什么?

因为他们是正规军,我们还尚且是游击队,他们有强大的专业编导小组做后盾,而我们没有,所以在这样的反差情况下,要想快速突破,就需要好好想一些传播捷径。

    到目前为止,我一分钱广告费没有花,却让全国各地的圈内外朋友都知道了“张会亭是做专业财经主持人的,并且还做的不错”。

这当然不是小人得志的一种自鸣得意。

而更多的是对软传播策略的一种真实心得和感受。

比如像《销售与市场》的第三届中国经销商大会、像《新营销》的2006中国营销领袖年会、像“品牌中国”的第三届年度品牌人物高峰论坛、像新浪网城市联盟主办的全国城市推广与营销论坛、像《新财经》的中国漂亮50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论坛、像《礼赢天下》的首届中国礼品行业论坛、像前几天刚结束的MBAHOME网站的第三届中国MBA新锐100评选颁奖典礼等等。

这些高端的年度盛会,我通常都是用置换式相互推广的方式来实现了渗透和传播。

  从2006年8月我设计的第一版主持人海报开始,到现在为止已经是第八个版本了。

每个版本都是我在最有策划灵感的时候拿出创意,然后由专业平面高手亲手设计的。

像“你还能找谁?

”、像“用实事说话”、像“谁能为你一条龙服务?

”等等,这些都在媒介资源置换时得到了不同版面的综合表现。

  荀子曰: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坚持认为:

花大钱办事不算本事,不花钱或少花钱办事才是真正的营销智慧。

毕竟作为主持人这个行当,本身干的就是捧嘉宾的职业,无论是谁做我的嘉宾,我都有责任也有义务把他们烘托好。

所以也就难怪大家在相互支持方面能如此捧场了。

  

  UPLIFE:

不知不觉间,您从事商业财经主持人工作已有三年时间了,从原来单独在北京到现在的全国各地主持,您的职业兴趣和激情有没有消减?

工作之余,您的业余爱好都有哪些?

  答:

说真心话,三年多的主持人工作,我的激情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略有增加,因为当一个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领域、自己的乐趣的时候,通常应该是很兴奋的。

也就是说,把爱好做成了职业,应该是许多人都非常梦想的事情,我也不例外。

并且做主持人又给我自身的职业生涯也带来了哲学辩证的思考。

所以,当一件事情对人对己都有利的时候,那还有什么样的借口来拒绝呢?

你还有什么样的理由来推脱呢?

  关于爱好,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开车,作为男人,这样可以使自己获得一种驾驭感和满足感。

我曾在2004年国庆节单人驾驶17小时从宁波开车到北京,2006年国庆节又单人驾驶12小时从北京开车去西安主持糖酒会论坛,前几天又刚跟我的搭档、关键点公关老总邹真俊一起开车从北京往返江苏泰州。

虽然一路开车的确是有很大危险,但真的是很有一种驾驭感和掌控感。

不过反过来想,做哪件事情没有风险呢?

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

开车从表面上看好像每天有很大风险,其实这恰恰是对人“胆大心细”素质的最佳锻炼方式。

  第二大爱好就是原创写作,尤其是写具有独特的嬉笑怒骂杂文风格的财经评论。

最近5年以来,我坚持用平均每8天一篇文章的速度在进行原创文字写作。

并且每一次出差回来必有大量的真实观察案例。

现在熟悉我的文章风格的读者朋友再看到我的文章的时候,即便是盖住作者姓名,他们也有人能一眼认出是我写的。

  第三个爱好有点特别,居然是下厨炒菜。

我非常喜欢做饭。

可能是经常外出吃饭的缘故,我喜欢在吃饭时琢磨饭馆的菜是怎么做的,然后回到家里去尝试着复制。

比葫芦画瓢。

久而久之,发现这也是一种乐趣。

再者,男人嘛,要对老婆好一点。

男人喜欢做菜,我想换谁的老婆都肯定是会很喜欢的。

这也是当前营造“和谐家庭”的一个妙招啊,呵呵。

  不过,或许是太喜欢开车了,我倒不太怎么喜欢运动,也很少运动。

所以,你看我现在的身材,如果单从外观来看,我这个主持人很难够格,好在幸亏我的主持不是以外观取胜,而是依靠自己幽默机智的风格取胜。

这权作是自我安慰,呵呵。

  

  UPLIFE:

您现在不光做主持,最近还合伙加盟运作一个关键点传播集团,但我们看您最近的主持人档期非常紧张,请问您怎样平衡主持人业务与公司经营之间的关系?

  答: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感谢我的领导游昌乔先生,自从我加入关键点传播集团以来,我在这里找到了个人发展与公司业务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

具体来讲就是,我的嘉宾和我的观众,有可能是公司的客户;而公司策划的公关活动,又可能让我出场做主持人。

此外,我还以部门主管的身份亲自带队伍承接公关传播和活动的案子,频繁与企业客户进行多次沟通,这在客观上也完善了我对企业市场需求的实时解读。

从而在主持时更加贴切鲜活,不说外行话。

  所以,我现在自己来简单总结就是,我作为公司经营中的一个点,“以点代面,以面衬点”。

用我做主持人的点协同其他高层领导来共同推动公司经营的面,同时又用公司经营的面来正向衬托和提升主持人的点。

归根结底,其实也是双方对于长远发展价值尺度的衡量,而这两个方面的完美平衡,与公司领导的高度理解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UPLIFE:

最后请您给我们的年轻读者们说几句寄语吧。

  答:

好。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当你认真看完我的这篇专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主持人也并不神秘。

我能当,你也能当!

谢谢。

  

  (本文发表于高端金领杂志《领先生活》2007年第八期“名人◎人物”专题,发表时有删节)

  附:

  

  张会亭先生简介:

  1977年,出生于三国许昌普通农村家庭;

  200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

  2000-2004年,先后供职于美的、科龙、奥克斯等著名企业营销管理和培训岗位;

  2002年至今,坚持以独特的嬉笑怒骂杂文风格来书写对企业营销管理的独到理解,成为广受欢迎的网络财经作家,已陆续发表原创作品200余篇上百万字,并先后出版两本营销管理著作;

  2004-2005年,凭借强烈爱好由培训讲师进军商业财经主持人领域,依靠“即兴机智、幽默活泼、巧妙串场、深刻独到”的主持风格而迅速在北京走红;

  2006年初,从上万名竞聘者中成功入围CCTV―2经济频道主持人;

  2006年夏,凭借独特的差异化远见开拓商业财经主持蓝海,目标直接锁定高端商业财经活动,以半天出场费至少2万元的身价高调出场,成为“中国商业财经主持第一人”,生意从北京开始迅速做向全国;

  2007年夏,合伙加盟北京关键点传播集团,完成商业财经主持与商业公关活动的上下游互动产业链整合;

  至今,张会亭已成功主持各类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