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5141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docx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

东新小学2017—2018学年度

美术教案

(第一学期)

 

四年级

 

小白

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认识和正确运用冷暖色,感受冷暖色给人的心理体验。

教学重难点:

冷暖色的运用和能够区分冷暖色。

教学准备:

幻灯,色环,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欣赏冷暖色调的图片,感受冷暖色的心理体验。

2、从一张冷色调图像上找出冷色系颜色。

蓝色、紫色、绿色……

3、从一张暖色调图像上找出暖色系颜色。

红色、黄色、棕色……

三、新授阶段

1、暖色给人的感觉与联想。

2、冷色给人的感觉与联想。

3、在色环上找一找,哪些是冷色哪些是暖色。

4、提问:

为什么有的颜色深色时是冷色,浅色时是暖色呢?

5、结论:

颜色调和的比例上来说,哪个颜色多就是哪个颜色的色系,接近暖色就是暖的,接近冷色就是冷的。

6、欣赏冷暖色的绘画作品。

三、学生作业

1、构思草稿,完成基本构图。

2、分别运用冷色和暖色来装饰画面。

四、巡视指导

1、指导学生先分出冷暖色再上色。

2、运用色环来指导自己的选择。

五、点评展示

六、总结反思

 

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在认识三原色的调色基础上,认识色彩调和更复杂的间色和复合色。

教学重难点:

区分间色和复合色,并能基本懂得运用。

教学准备:

幻灯,色环,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检查绘画工具是否齐全。

二、导入阶段

1、回顾三原色知识。

2、回顾间色的知识。

三、新授阶段

1、看图提问:

以下图像是由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调和的?

紫色+橘色、橘色+绿色、紫色+绿色

2、紫色、橘色、绿色又是由什么颜色调配出来的?

紫色=红色+蓝色

橘色=黄色+红色

绿色=黄色+蓝色

3、同理可证:

紫色+橘色=(红色+蓝色)+(黄色+红色)

橘色+绿色=(黄色+红色)+(黄色+蓝色)

紫色+绿色=(红色+蓝色)+(黄色+蓝色)

4、结论:

以上颜色原来是由三个颜色组合而成的。

5、认识复色:

复色是由间色和间色或者三原色不等量相混而成的颜色。

6、对比复色与原色间色的区别。

7、复色特征:

色彩变化丰富,色调沉稳,但是色泽不够原色和间色鲜明。

8、欣赏复色的绘画作品。

三、学生活动

1、试一试调配复色。

2、比例不同效果不同。

四、收拾整理

1、擦干净自己的桌子,爱惜课堂的环境卫生。

五、总结反思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检查绘画工具是否齐全。

二、导入阶段

1、回顾上节课色复色知识。

三、学生作业

1、命题作业:

《阴天》

2、复色给人的感觉比较灰暗,正好适合表现阴天的感觉。

3、构图内容自拟。

四、巡视指导

1、帮助学生调配复色。

2、注意复色的区别。

五、点评展示

1、按主题来评判学生表现《阴天》的能力。

六、收拾整理

1、注意颜色的收拾,特别是调色盘一定要洗干净。

七、总结反思

 

第3课蔬菜的刨面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蔬菜的刨面认识自然的肌理。

2、通过冷暖色的对比上色理解冷暖的色彩感受。

3、感受色彩运用对物体产生的视觉影响。

重点难点:

生活中的冷暖色和冷暖色的对比使用。

教学准备:

幻灯、绘画工具、电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组织学生有秩序的进入电脑教室学习。

二、导入阶段

1、看图认识蔬菜的刨面。

2、讨论蔬菜刨面的特征。

3、蔬菜刨面的联想。

三、新授阶段

1、蔬菜刨面的自然肌理给了我们极大的创作空间。

2、运用电脑软件分别用冷色和暖色给蔬菜的刨面上色。

①打开软件photoshop。

②利用软件打开蔬菜刨面的素材。

③学会选择颜色和调配颜色。

④油漆桶上色。

3、三种颜色模式:

黑白、冷色、暖色。

四、课堂拓展

1、冷暖色的搭配。

六、学生作业

1、黑白上色。

2、暖色上色。

3、冷色上色。

七、巡视指导

1、教学生灵活使用历史记录。

2、学会倒退和重来。

八、点评展示

九、保存关闭软件

十、关机关闭电源

十一、安静又秩序的走出电脑室

十二、课后反思

第4课生活中的线条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认识直线和曲线在绘画体现的动与静的关系。

重点难点:

线条的灵活组合和搭配,并能用线条描绘美丽的画面。

教学准备:

幻灯、实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认识线条。

2、生活中的线条。

3、线条的魅力。

三、新授阶段

1、线的创意。

2、线条的魅力。

3、线条的不同组合排列方式。

4、怎样用线来描绘美丽的画面。

四、学生作业

1、线条的草稿。

2、美丽的颜色。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课堂拓展

1、波普艺术中的神奇线条。

八、课后反思

第5课节奏的美感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能够绘制四方和三防连续的图案。

重点难点:

体会美术中的节奏和规律。

教学准备:

幻灯、范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听音乐,找节奏。

2、节奏是一种规律,那么美术中的规律就是美术的节奏。

三、新授阶段

1、看几幅美术作品,体会节奏在美术中的运用。

①二方连续

②四方连续

③色彩的规律

④色彩的搭配

⑤反复的运用

2、欣赏各种各样不同的美术节奏。

3、体会美术节奏在装饰中的作用。

4、简单演示绘制的方法和步骤。

四、课堂拓展

1、连续图形的视觉错觉艺术。

五、学生作业

1、思考构图。

2、绘制草图。

六、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知识回顾

1、四方连续

2、二方连续

三、欣赏和观察

1、感受构图和色彩的关系。

四、继续作业

1、完成草图。

2、描线描边。

3、色彩搭配。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课堂拓展

1、大自然中的节奏。

2、生活中的节奏。

八、课后反思

 

第6课最受尊敬的人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了解哪些人是值得尊敬的人,尊敬的人有哪些性格特征值得我们学习。

重点难点:

人物的造型特征和动态特征。

教学准备:

幻灯、实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讨论:

谁是最受尊敬的人?

他们为什么受尊敬?

2、尊敬的人是什么职业?

医生、教师、清洁工、货车司机、科学家、艺术家、煤矿工人……

三、新授阶段

1、人物的特征。

①脸型

②发型

③表情

④服装

⑤动作

2、特征作为重点的描绘。

3、环境和其它的搭配。

四、学生作业

1、选择一位最尊敬的人。

2、观察和回忆。

3、构思草稿。

4、勾线描线。

5、漂亮的颜色。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课堂拓展

1、争做一名受尊敬的人。

八、课后反思

 

第7课今天我值日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以“今天我值日”为主题绘画。

重点难点:

注意情景和动态的表达。

教学准备:

幻灯、范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教室那么干净是谁的功劳?

2、今天谁值日?

3、值日的同学都要做哪些事情呢?

①扫地

②擦桌子

③擦黑板

④拖地

⑤摆放桌椅

三、新授阶段

1、做动作时刻的人物动作是怎样的?

①做一做、比一比。

②简单画一画。

2、看一看人物运动时的动态。

3、了解特征。

4、结合简单的人物动态,加工人物外形特征,使形态更丰满。

5、环境的添画。

6、完整的画面和构图。

四、学生作业

1、构思草图。

2、上色。

3、完成。

四、巡视指导

五、点评展示

六、总结反思

 

第8课趣味游乐园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了解游乐园里各种设施的外形。

重点难点:

学习各种手工的方法和制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幻灯、范例、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看图回忆游乐园有我的快乐场景。

2、游乐园里都有些什么样的器材?

3、它们都是些什么样的造型?

三、新授阶段

1、制作游乐园里面的器具。

2、简单示范制作的方法。

①材料准备

②制作器材的选择

③基本制作技法:

剪、折、插、粘

3、组合成游乐园。

四、学生作业

1、分组分工。

2、合作制作。

3、装饰完成。

四、巡视指导

五、点评展示

六、活动:

一起组合成有趣的游乐园。

七、收拾整理

1、爱惜教室的环境卫生。

八、课堂拓展

1、大家一起描绘有趣游乐园的画卷。

九、总结反思

 

第9课彩墨世界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了解彩墨画的艺术特点。

重点难点:

中国画的笔墨方法。

教学准备:

幻灯、范例、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认识中国画。

2、中国画中的水墨画。

3、水墨画的特征。

三、新授阶段

1、水墨画的材料。

①墨汁、水、宣纸、中国画颜料、各种毛笔

2、水墨画的灵魂——意境。

3、水墨画的基本笔法。

①浓②淡③焦④重⑤清

4、水墨画的渲染特征。

5、水墨画欣赏。

6、感受水墨画的艺术魅力。

四、学生作业

1、基本笔法练习。

2、临摹简单的水墨画。

3、自己创作水墨画。

四、巡视指导

五、点评展示

六、收拾整理

1、爱惜教室的环境卫生。

七、课堂拓展

1、现代水墨艺术。

八、总结反思

 

第10课我是汽车设计师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汽车的构造特征及其汽车设计的意义。

重点难点:

什么是设计,设计概念在汽车上的运用。

教学准备:

幻灯、视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汽车的组成部分。

2、汽车的各种造型。

3、汽车外形上的一些作用。

三、新授阶段

1、汽车的设计。

2、设计的作用。

3、设计的方法。

①草图

②变形

③装饰

④颜色

4、汽车造型的美感。

四、课堂拓展

1、设计师设计的方法。

2、大师设计的步骤。

五、小结反思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作业

1、草图的设计。

2、修改完善。

3、设计合理和美观。

4、颜色和装饰。

三、巡视指导

四、点评展示

五、总结反思

 

第11课拟人的形象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过表现拟人化的卡通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夸张的创作手法增强卡通形象的感染力,增加艺术作品情趣的造型能力。

重点教学难点:

通过夸张、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拟人化的卡通作品 。

教学准备:

幻灯、范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看图对比,两张画面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2、认识拟人化的概念。

3、我们熟知的拟人化形象。

①海绵宝宝

②猫和老鼠

三、新授阶段

1、拟人化形象的发展。

①来源于生活。

②人物特征的添加。

2、拟人化形象的欣赏。

3、讨论:

拟人化形象为什么招人喜欢?

4、夸张在拟人化形象中的重要作用。

5、拟人化形象的制作过程。

①来源于生活。

②人物特征的添加。

③合适的组合方式。

④环境和颜色。

四、课堂拓展

1、拟人化形象在各方面的运用。

五、小结反思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回顾阶段

1、拟人化形象的制作步骤。

三、学生作业

1、草图。

2、勾线。

3、上色。

四、巡视指导

五、点评展示

六、总结反思

第12课精美的邮票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邮票的发展历史。

2.欣赏邮票独特的构图和色彩,了解邮票的组成部分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设计、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如何设计一枚或一套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

2、通过对邮票的欣赏、了解以及创作,培养学生对集邮的兴趣。

教学教具:

1.教师:

PPT课件、准备好各种邮票的范图、绘画材料。

2.学生:

画纸、彩笔、油画棒、彩色水笔、剪贴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课题(5分钟)

教师: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邮票吗?

邮票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1.教师出示各种邮票的图片,简单介绍邮票的历史,是学生了解邮票的来源。

教师:

邮票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经付了邮资的凭证。

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邮票是我们的传信使者。

邮票上的图案多种多样,一般都表现了有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地理,所以,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虽然现在通讯技术发达已经不依赖于邮寄的方式了,人们还是喜欢邮票,甚至有很多很多爱好集邮的人都在进行邮票收藏。

a.普通邮票:

最常见的邮票,印刷数量大,图案不经常变换。

b.纪念邮票:

纪念国内外重大事件或名人而发行的邮票。

c.特种邮票:

为宣传某些事物而特别发行的邮票。

2、板书课题《精美的邮票》。

3、仔细观察邮票的形态,归纳邮票的特征。

1提问:

仔细观察,邮票和普通的绘画有什么不同?

邮票的特征都有哪些?

2总结:

邮票有齿孔,有面值,有发行时间,有中国邮政的字样,有漂亮的图画,画面颜色好看等。

a.齿轮的外形

b.发行的时间

c.面值

d.漂亮的图案:

军事、科学、植物、动物、风景、剪纸、摄影、图案…

三、发展阶段(5分钟)

教师:

那么,我们怎么来制作邮票呢?

制作邮票的步骤是什么呢?

1.教师示范制作邮票的步骤:

铅笔草稿安排布局→→添加文字→→彩笔涂色

a.邮票的外形

b.邮票的主题

c.邮票的图案设计

四、学生思考

教师:

看了这么多的邮票,同学们现在自己来做设计师,设计一张漂亮的邮票。

五、小结反思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回顾阶段

三、学生作业

a.想设计什么主题?

b.把邮票的各个要素安排在什么位置?

c.用什么字体?

d.画纸是横放还是竖放?

e.设计什么图案?

1、作业要求:

a.图案造型生动

b.主题突出

c.色彩鲜艳

d.富于装饰性

e.文字要精心设计

f.邮票的各个要素要安排合理

2、学生设计邮票,教师巡视指导,及时指出学生在设计存在的问题,对设计精巧、新颖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展示。

五、评价阶段(5分钟)

1.开展小组制作竞赛活动,每个组选一个解说员,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特色和亮点在哪里?

为什么设计它?

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2、学生主动将设计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评选最佳创意奖。

四、课堂拓展

1、邮票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五、总结与整理(5分钟)

教师:

你们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

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

说说看?

很高兴看到同学们通过学习,做出了不少精美的邮票,不仅内容很丰富,而且色彩也很鲜艳。

你们都是未来优秀的设计的师。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回去自己做一本集邮册,去体验集邮的乐趣,做一个小小收藏家。

 

第13课规划每一天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制作和认识挂历,了解挂历的作用,并学会通过管理时间来规划自己的生活。

重点难点:

通过各种材质和方法来制作年历。

教学准备:

幻灯、范例。

Bn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人们是怎么记录生活的?

2、日期的记录方式。

①原始人——划线标记

3古人——数数编年号

4现代——年份日期

3、日历的作用。

①记录日期

②记录约定事件

③标明特殊节气

④规划管理时间

三、新授阶段

1、认识时间。

①时间是无形的。

②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逆转的。

③人生是有限的。

④时间是需要规划和节约的。

2、认识日历和日历的种类。

①台历。

②挂历。

③日历。

3、怎么利用日历规划我们的生活?

①计划

②标记

③按计划实施

④实现计划

4、制作专属自己的日历。

5、简单演示制作的步骤。

6、欣赏漂亮的日历。

四、课堂拓展

1、现代化的电子日历。

五、小结反思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材料检查。

二、回顾阶段

1、日历的制作方法。

三、学生作业

1、草图设计。

2、调整勾线。

3、上色完成。

四、巡视指导

五、点评展示

六、学生活动

1、说说自己生活的计划。

2、标记自己的专属日历。

3、努力实现自己的计划。

七、总结反思

 

第14课给您提个醒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标识的分类及构成等基本知识,学习标识设计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重点难点:

标识的组成形式,标识的创意。

教学准备:

幻灯、范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看一些简单的标识,了解标识的作用。

①警示提示

②宣传号召

③吸引注意

2、看看一些常用的标识标语。

①普通标识

②有创意的标识

3、他们有什么区别?

①有的很有创意

②有的很漂亮

4、讨论得出结论。

①标识的文字可以变形和夸张。

②标识的图像比较有亲和力。

③标识的颜色鲜艳亮丽。

④标识的创意组合新颖独特。

三、新授阶段

1、一起学习做标识。

2、标识的制作步骤。

①构思和主题设计。

②材料准备。

5写字画字。

6图像描绘。

7组合装饰加工。

8立体展现。

3、欣赏有创意的标识,增加个人的感受。

四、学生作业

1、准备。

2、分组合作。

3、制作。

4、调整完成。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课堂拓展

1、现在标识更加丰富多姿的展现。

八、收拾整理

1、收拾干净自己的桌面。

九、总结反思

第15课有创意的书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制作自己的一本有创意的书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重点难点:

装帧艺术的了解和学习。

教学准备:

幻灯、手工工具、实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看一看普通的书。

2、讨论书的作用。

①传授知识。

②记录信息。

③人类智慧的宝库。

3、简单讲述书的历史。

三、新授阶段

1、看一看特别的书。

2、讨论它们的不同,创意在哪?

3、对有创意的书进行结论:

①有创意的书可以是立体的。

②有创意的书可以是其他材质的。

③有创意的书可以是活动的。

④有创意的书可以结合其他的方式来展现。

4、制作的步骤。

①构思准备。

②材料选择。

③确定主题方向。

④开始制作。

5、教师简单演示。

四、课堂拓展

1、找一找生活中有创意的书和大家分享。

五、小结反思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材料检查。

二、回顾阶段

1、制作的基本步骤。

①构思准备。

②材料选择。

③确定主题方向。

④开始制作。

三、学生作业

1、选择材料。

2、分组合作。

3、分工制作。

4、装饰完成。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课堂拓展

1、电子书的运用。

八、收拾整理

1、保存教室的干净整洁。

九、总结反思

第16课穿编的乐趣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用穿编的方式制作立体或者平面的作品。

重点难点:

穿编的技法和注意的细节。

教学准备:

幻灯、手工工具、实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展示一个穿编的作品让学生研究。

2、讨论问题:

①它们用了什么材料?

②它们用了哪些手工的技法?

3、揭示课题《穿编的乐趣》。

三、新授阶段

1、认识穿编的技法。

2、学习穿编的技巧。

①剪长条。

②对折长条。

③长条穿编。

④立体或者平面的展现。

⑤其他方法的结合或者添加。

(绘画、剪贴、折叠等)

3、有关穿编的创意。

4、穿编的小助手。

(同学、夹子)

四、学生作业

1、分组合作。

2、构思创意。

3、合作穿编。

4、完成构想。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收拾整理

1、保证自己桌面的整洁,不要落下东西和纸屑。

八、课堂拓展

1、穿编在生活中运用。

九、总结反思

第17课会“走”的玩具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学做会走的玩具,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造型的创意发挥以及表现力的到位。

教学准备:

幻灯、手工工具、实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展示一些会走的玩具。

2、讨论玩具走的原理和方法。

3、我们也来做会走的玩具。

4、揭示课题《会走的玩具》。

三、新授阶段

1、选择一种简单的“走”的方法。

2、构思制作的步骤。

3、教师简单演示。

①构思。

②选择材料。

③制作。

④装饰和加工。

⑤表演。

3、欣赏会走的玩具。

四、学生作业

1、分组合作。

2、构思创意。

3、分工制作。

4、完成构想。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学生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展示。

八、收拾整理

1、保证自己桌面的整洁,不要落下东西和纸屑。

九、总结反思

 

第18课电脑美术——“变形”画画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绘图软件中的拉伸、扭曲和反转,并运用它们制作画面。

重点难点:

工具的掌握和图像的表现相结合。

教学准备:

幻灯、实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回顾绘图工具上的基本功能。

2、展示扭曲的图像,学生看图观察发现。

3、揭示课题。

三、新授阶段

1、认识绘图软件中扭曲拉伸的位置。

2、了解如何拉伸和扭曲。

3、键盘与鼠标的配合。

4、几个键的作用。

①shift——保持形状不变形。

②alt——平行方向的变形。

③alt+shift——长宽比例保持。

3、与其他的工具结合使用。

四、学生作业

1、先绘制自己喜欢的图像。

2、选框选择图像。

3、鼠标键盘配合拉伸图像。

4、可以利用复制粘贴工具丰富图像。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正确保存关闭。

八、整齐有序走出教室。

九、总结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