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方工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5503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方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方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方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方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方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方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方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方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方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方工程.docx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方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方工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方工程.docx

园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

 

山东XXXX科技有限公司

XXX

 

1总则:

1.1为提高我公司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水平,控制景观工程质量通病,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控制标准指引。

 

1.2本控制标准指引的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的范围,是以工程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易发生的、常见的、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的缺陷为主。

 

1.3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方法、措施和要求除执行本指引外,还应执行国家、省、地方等相关园林景观工程的标准和规范。

2基本规定:

 

2.1在施工前,参与图纸会审过程中,组织人员熟悉图纸,与设计单位协调,如发现设计不合理、不便施工项目,与设计单位沟通协调,出具相关变更文件。

2.2分项施工相关部门应认真编写《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防治措施》(见附表),经总工办审查、批准后实施。

 

2.3本标准检查方法除有明确要求外,涉及建筑材料的要检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或本标准规定材料进场须复验的要检查复验报告。

2.4园林景观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经过公司相关技术部门(总工办)技术鉴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常见质量通病汇总收录:

1、挖方边坡塌方

2、回填土方局部或大面积沉降

3、基层回填土方质量不符合要求

4、种植土质量不符合要求

5、地形塑造不合理,造成台阶式地形 

6、地形塑造与绿化种植脱离

7、回填土方出现橡皮土(俗称弹簧土)

8、种植土板结、积水

9、坡地表土冲刷流失,污染路面

 

1、挖方边坡塌方 

现象:

在场地平整过程中或者平整后,挖方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发生塌方现象。

原因分析:

 

(1)采用机械平整,未按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而是切割坡脚开挖,使边坡失衡,造成塌方和滑坡现象; 

(2)由于地表滞水或地下水的作用,使坡脚受到破坏,坡体失衡而发生塌方; 

(3)在软土地段,由于边坡顶部大量堆土或堆积建筑材料或行驶车辆、施工机械设备震动等,造成坡体失衡而发生塌方。

 

防治措施:

 

(1)在边坡地段开挖边坡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合理放坡,同时避免切割坡脚,以免导致坡脚失稳而造成塌方; 

(2)在有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应做好排降水措施,拦截地表滞水或地下水,避免冲刷坡面和掏空坡脚,防止坡体失衡而造成塌方;

(3)在施工中避免在坡顶大量堆土和堆放建筑材料,并避免行驶车辆和施工机械设备的震动; 

(4)对临时性边坡塌方,可将塌方清除,将坡顶线后移、坡度减缓;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方,可将塌方松土清除后,用块石填砌或由上而下分层回填3:

7灰土,与土坡面接触部位做成台阶式搭接,并使连接处接合紧密。

2、回填土方局部或大面积沉降 

现象:

回填土方区域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局部或大面积不均匀沉降。

 

原因分析:

 

(1)回填土料质量不符合要求,采用了混有碎石、建筑垃圾、淤泥质土、冻土块、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杂填土作填料,填土不易夯实或有机物腐烂后造成下沉而形成回填土方下陷; 

(2)填土厚度过厚或压(夯)实遍数不够,达不到密实要求,致使回填土区域在荷载承重下变形量增大,其承载力和稳定性降低而导致不均匀沉降; 

(3)回填土的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佳含水率下的夯实密实要求; 

(4)回填土区域未做好排水措施,致使地表水、地下水流入回填土区域而浸泡回填土和地基,造成填土区域下陷; 

(5)在原有的沟渠或池塘含水量较大的松软土质上回填土方,施工前基底未抛填砂石或翻晒处理,就直接回填土方; 

(6)在较陡的坡上回填土方时,施工前对基底未进行挖阶梯形处理就回填土方,在重力的作用下,填土顺着斜坡滑动,而造成回填土方沉降; 

(7)在寒冷或严寒地区冬季进行施工时,由于基底土质受冻,而施工前未待土质解冻、夯实处理后就进行回填土方或回填土为冻土块。

 

防治措施:

 

(1)选择符合回填土要求的土料进行回填,避免采用混有大量碎石、建筑垃圾、淤泥质土、冻土块、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杂填土作填料; 

(2)填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工程性质来确定(一般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以千密度来控制); 

(3)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应对所选用的土料通过试验确定其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压(夯)实遍数、机械行驶的速度,并严格按水平方向分层进行回填、压(夯)实,使其达到设计规定的密实度要求; 

(4)加强对回填土料的质量、含水量、施工操作规范和压(夯)实密实度的现场检验,按规定取样,严格按每道工序的质量要求进行控制; 

(5)对由于含水量过大,达不到密实度要求的土层,可以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和其它吸水材料后重新压(夯)实; 

(6)对由于含水量过小,达不到密实度要求的土层,应预先洒水湿润后再进行压(夯)实; 

(7)回填土区域周围要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流入回填区域,浸泡回填土和地基而造成回填区域下陷; 

(8)对于原有的沟渠或池塘含水量较大的松软土质区域回填土方时,应根据基底实际情况进行排水、疏干、挖淤泥、换土、抛石块、砾石、掺石灰等措施处理,以加固基底土质的稳固性; 

(9)当回填土区域地面坡度大于1/5时,应先将陡坡挖成阶梯形,阶高20~30cm,阶宽100cm,然后分层回填夯实; 

(10)在寒冷或严寒地区冬季施工时,当基底土质受冻时,应待土质解冻、压(夯)实处理后,再进行回填土方或采用水拌砂的措施来回填。

3、基层回填土方质量不符合要求 

现象:

回填土方质量不符合要求,其中混有大量的碎石、建筑垃圾等杂质或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或淤泥质土,这将影响到今后地基的下陷,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原因分析:

 

(1)回填土料主要是利用本工程的开挖料,其混有大量碎石、建筑垃圾等杂质; 

(2)采用含水量较高的土料或淤泥质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 

(3)采用含有有机质量大于5%的生活垃圾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

防治措施:

 

(1)避免采用混有大量碎石、建筑垃圾等杂质的开挖料,如使用碎石类土或建筑垃圾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回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或填方与山坡连接处;

(2)回填土料的含水量应符合压(夯)实要求,大型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夯)实工艺等来确定填料含水量。

含水量偏高时,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 

(3)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不符合要求时应挖出换土回填,应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 

4、种植土质量不符合要求 

现象:

在绿化施工中,采用不符合种植要求的土壤,造成植物成活率不高或成活后生长不良,处于亚健康状态。

 

原因分析:

 

(1)栽植层土壤中混有大量碎石、建筑垃圾等杂质,致使植物根系无法伸展;  

(2)栽植层土壤采用的是粘土、重粘性土壤或砂质土壤,土壤通气性、排水能力较差或土壤水分渗透性太强,根系不能充分吸收水分; 

(3)土壤中营养成份低或盐碱成份过高,苗木移植后生长过程中营养不能得到充分补充。

 

防治措施:

 

(1)施工中应按设计对植物栽植土壤质量标准的规定,栽植土必须具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的能力等要求; 

(2)在施工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栽植土壤质量标准的规定,严禁把混有大量碎石、建筑垃圾等杂质的土料作栽植土壤,如果在栽植层中混有少量的垃圾,应采取人工深翻清理的办法,清理干净; 

(3)栽植土需是理化性能较好、结构疏松通气、保水和保肥能力强、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避免使用粘性较重的粘土或保水能力差的砂质土壤; 

(4)在种植前对营养成份较低或盐碱成份过高的栽植层土壤进行改良或在栽植穴围施加营养土。

5、地形塑造不合理,造成台阶式地形 

现象:

在放样过程中造成地形辐射不够,形成台阶式、坟堆式地形,缺乏流畅感,严重的则造成排水不畅等现象。

 

原因分析:

 

(1)施工放样人员,没有理解、渗透图纸内在的精髓,就按个人的意图施工,使完成的地形呈台阶式、坟堆式地形或只有形而没有神; 

(2)施工放线时未能精确地按图纸施工,随意性较大。

防治措施:

 

(1)放样要把设计的意图融入实体中,如果只是单纯的照搬照抄,那么就体现不出设计师追求的意念,所完成的地形只有形而没有神。

所以施工放样人员,首先要理解、渗透图纸内在的精髓,然后通过合理地施工才能更好地表达设计师的意图;

(2)栽植土方放样,包括平整场地的放线和自然地形塑造的放线。

平整场地的放线,即施工范围的确定而自然地形塑造的放线是园林景观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外部空间的美学特征、空间感、视野、小气候等,是其它要素的基底和依托,如通过地形的变化起伏来突出植物景观的变化,所以要做好地形放样工作。

为能精确地按图施工,在塑造地形放样时,一般采用方格网方法进行定位。

 

6、地形塑造与绿化种植脱离 

现象:

地形塑造与绿化种植出现脱离,如草皮地块与乔灌木地块的地形结合不当,种植乔、灌木块的地形比铺设草皮地块地形低,使乔、灌木由于地势较低处,不但影响视觉效果,也影响了乔、灌木的排水。

 

原因分析:

 

(1)设计本身有错误,未把植物和地形有效地结合考虑或者设计之间未沟通协调,致使地形与种植有脱离; 

(2)设计图的变更或由于某些原因需要临时增减一些苗木或基础设施,造成新设计的植物与已完成施工的地形结合有冲突; 

(3)施工单位未领会设计意图且未按图纸施工,造成图纸与现场不符,致使地形与种植有脱离; 

(4)由于绿化种植和种植土壤塑造的施工单位不同,因其在施工中发生的错误或变更时,未及时地相互沟通、协调,也没有根据现场已完成的地形进行苗木栽植。

 

防治措施:

 

(1)在苗木栽植前,注意种植绿地内的地形设计应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排水及视觉效果; 

(2)遇到设计变更,且又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品中的地貌时,施工人员的放样工作就特别重要,应领会设计意图,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合理地放样; 

(3)地形和绿化种植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如两者由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不管施工中有任何变化,都应互相沟通、协调,使地形和绿化种植达到相辅相成,完美结合。

7、回填土方出现橡皮土(俗称弹簧土)

现象:

指含水量很大,形成软塑状的踩上去会有颤动感觉的土壤。

原因分析:

土是由固体的颗粒、水和空气三部分组成的,颗粒之间没有紧密联系,水溶液容易浸入。

当土颗粒的孔隙被水充满时,称为饱和土。

土壤浸水后,对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有很大影响,尤其含水量很大的粘性土,例如淤泥和淤泥质土以及冲填土等,由于含水量大,土颗粒将会由固体状态变为塑性状态,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改变它的原有形状。

这时如果进行夯打或振动,不仅夯不实,反而会破坏土的天然结构,强度也将迅速下降。

这时的夯击就橡揉面团一样,使土层产生弹性颤动,并且越夯击,颤动现象越严重,结构越不稳定,这就形成了橡皮土。

 

 防治措施:

(1)在土方回填时应适当控制填土含水量;不在含水量过大的腐殖土、淤泥质土、粘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特别是在下雨天,不能进行土方回填、压实施工。

(2)在各种软土地基上开挖基槽后,应防止和减少对基土扰动,不能随便夯击。

(3)施工暂停一段时间,使土内含水量逐步降低,必要时将上层土翻起进行晾晒,也可在上面铺垫一层碎石或碎砖进行夯击,将表土层挤紧挤密实。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橡皮土情况不甚严重或天气比较好的季节,如属建筑小品基槽治理,应注意处理时需将地下水位降至基槽底面以下。

  

 (4)将土层翻起并粉碎,均匀掺入磨碎不久的干石灰粉未。

干石灰粉未一方面吸收土中的大量水分而熟化,一方面与相互作用(干石灰粉未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钙,土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以及少量的三氧化二铁),形成强度较高的新物质硅酸钙,改变了土层原来的结构,夯实后就成了通常所说的灰土垫层了。

它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水稳定性。

这种方法大多在橡皮土情况比较严重以及气候不利于晾晒的情况下采用。

应注意的是石灰不能消解太早,否则,石灰中的活性氧化钙会因消失较多而减低与土的胶结作用,降低强度。

  

 (5)采取将300~400mm的块石依次打入土中,一直打到打不下去为止,最后在上面满铺厚 50mm左右的碎石层后再夯实。

这种方法适用于气候情况不利于晾晒的园林建筑小品荷重比较大的地基。

  

(6)挖去橡皮土,重新填好土或级配砂石等。

这种方法常用于工程量不大、而工期又比较紧的工程。

 

8、种植土板结、积水

现象:

土壤表层在降雨或灌水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的现象。

原因分析:

种植区域原有土质呈强粘性土,种植区回填土不符合绿化种植土要求,用深层生土或粘土或未经风化的淤泥质粘土回填。

    

防治措施:

如原有土质呈较强粘性,应在种植时掺入一定比例的沙土或泥炭土充分拌合后再进行种植,如系回填土,填土深度在0.8米~1.5米范围内因采用透水性较好、无重金属污染、有一定肥力的疏松壤土,在1.5米深度以下应酌填道渣土与普通土混合的垫层,以确保土壤的透水性。

9、坡地表土冲刷流失,污染路面

原因分析:

(1)种植方案不科学,苗木配置不合理,造成大片表土裸露;

(2)坡地无挡水措施; 

防治措施:

(1)在坡地布置植物时应注意品种选择,平缓坡地可以种植低矮灌木,但必须有足够的密度,同时,在灌木丛周围要布置过渡性地被(如阶沿草、吉祥草、书带草、石菖蒲等);

(2)在陡坡上一般不应种植灌木,因为灌木丛下必然表土裸露,无法遮盖。

陡坡上可大片交叉种植阶沿草、吉祥草、书带草及各种草坪等护土,

(3)如须种植乔灌木的,必须在种植区域靠坡下方向设置挡水设施,如挡土墙、置石假山等,以防止树下表土被冲刷。

草坡是防止地表径流冲刷的最经济、简单的方案,应优先考虑使用。

 

(4)此外,在坡地与道路、水系交接处应设置排水明沟或暗沟,以防雨季地表水流直接冲向路面和水体。

陡坡采用自然块石挡土、麦冬走边,防止地表径流污染道路,景观效果也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