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5611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

《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

西宁市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

西宁市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的一生,都会碰上许多挡路的石头,比如灾祸、疾病等,________;而有些却是自己放的,比如名誉、面子、地位、身份等,________。

当你将苦难当作人生的财富,________,你才能走出苦难的泥沼。

①而不仅仅是失败的结果时

②它们的出现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③它们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性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áo)   干涩(shè)   匿笑(nì)   花团锦簇(jǐng)

B.贪婪(lán)   粗犷(kuǎng) 呻吟(yíng) 踉踉跄跄(liàng)

C.笃志(dǔ)    坍塌(tān)   收敛(liǎn) 煞有介事(shà)

D.热忱(chén)  戳坑(chuō)  敧斜(jī)   拈轻怕重(zhān)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网络建设的迫切需要。

B.因为读书,你狭隘的心灵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变得阳光灿烂。

C.我市的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要求所有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网购之所以让很多人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下单时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二、基础知识综合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在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之旅中,随处可见的幸福画面让我们zhù(A.伫 B.驻)足流连:

领略北国妖娆的风光,我们内心为之喜悦;四本粗拙(A.zhuó B.zhuō)的《山海经》,让鲁迅读出了之前一度被忽略的幸福;邓稼先为国隐姓埋名31年,奋斗终生,是(甲)(A.当之无愧 B.一马当先)的英雄。

走出心灵的(乙)(A.阴霾 B.雾霾),经历重重磨难,丑小鸭脱胎换骨,享受着成功的幸福。

一次次精彩的旅程,构成美丽的一道道风景。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

(只填序号)

①粗拙(A.zhuó B.zhuō)          ②zhù(A.伫 B.驻)足

(2)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

(只填序号)

(甲)___(A.当之无愧 B.一马当先)   (乙)___(A.阴霾 B.雾霾)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

一次次精彩的旅程,构成美丽的一道道风景。

修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漓江情韵》,完成小题。

雨霏霏,雾茫茫。

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

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

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

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

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

“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

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

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

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

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

“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

”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

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

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

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

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

妙!

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

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

“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

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体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

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

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

“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

你想去哪儿看景?

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

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

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

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

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

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

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

”我问。

“不是。

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

”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

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

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

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

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

“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6.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7.“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8.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主要方面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君子知“怕”

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

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晚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

工作中,他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

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

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

孔子说: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

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

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至少有两种:

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二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

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

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

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

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

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0%至25%。

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

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

爱尔兰的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喷涌。

生活是公正的,像爱尔兰这样知“怕”的国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往往有备无患,因而幸运地躲避了后来一些灾难性的意外事件。

⑤中国人一向讳言“怕”,在一些人看来,说自己“怕”,就等于承认自己怯懦,其实这完全是误解。

一个人知道必要的“怕”,他才可能去做好人、善人,去做君子;一个国家知道必要的“怕”,它才会将各种社会规则和保障体系设计得很完备,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温暖、快乐的命运共同体。

9.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

11.12.请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13.14.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15.16.下面的材料如果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

请说明理由。

【材料】 1958年,我国开始了原子武器的研究。

邓稼先奉命主持设计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分别于1964年和1967年爆炸成功,我国国防自卫武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

17.18.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人要“怕”什么?

为什么要“怕”?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王烈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盜请罪曰:

“刑戮是甘①,乞不使王烈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日:

“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

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乃先盗牛者也。

(注)①(我)甘心受刑被杀。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过中不至__________

②去后乃至__________

③太丘舍去__________

④尊君在不__________

⑤下车引之__________

⑥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

20.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遗布一端(赠送)

B.或问其故(有人)

C.是有耻恶之心(以……为耻)

D.盗惧吾闻其过(过去)

2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B.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C.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D.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怪而问其姓名,乃先盗牛者也。

23.(甲)(乙)两文中友人和王烈对待犯错的人分别有着怎样的态度?

请结合文意简要评价。

五、情景默写

24.古诗文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②《孙权劝学》中从侧面表现吕蒙读书学习确有成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非复吴下阿蒙!

③漫步古诗苑,我们与唐朝的诗人韩愈同住村落,观赏“_____________ ,惟解漫天作雪飞”的奇妙美景;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1000多年前的王维“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的余音袅袅;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情,耳畔是“______________,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悠悠笛声:

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与亲人的深深思念。

六、诗歌鉴赏

2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相应题目。

如梦令

秦观

遥夜沉沉①如水,风紧驿亭②深闭。

梦破鼠窥灯③,霜送晓寒侵被④。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释]宋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词人自处州再贬郴州。

这首小令,作于是年冬季赴郴州途中。

①遥夜:

长夜。

沉沉:

深沉,寂静。

②驿亭:

古代旅途供过往官员差役休息、换马处。

③梦破:

梦醒:

鼠窥灯:

老鼠胆怯地望着灯盏,想偷吃灯油。

④侵被:

透进被窝。

(1)请展开想象,描绘“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展现的画面。

(2)赏析“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名著阅读

(阅读课外名著)阅读下面的名著(节选),完成后面题目。

(5分)

两个舅舅忽地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

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似的响:

“叫你们全给我要饭去!

”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样儿了,说:

“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子清静,分吧!

”“住嘴,都是你惯的!

”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发光。

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天动地。

26.节选文字出自名著《      》,两个舅舅因为            和外祖父发生激烈的争吵。

(2分)

27.90后的同学们,每天在题海中忙碌着,是否已经忘了我们曾经快乐的童年时光,是否还能记得我们小时侯的许多糗事,每每回忆起曾经的旧时光,内心总有说不完的感慨……是否我们的童年都一样……说说你的童年趣事。

(3分)80,90后的朋友们,每天忙碌在形形色色的行业中,是否已经忘了我们曾经快乐的童年时光,是否还能记得我们小时侯的许多糗事,每每回忆起曾经的旧时光,内心总有说不完的感慨......是否我们的童年都一样....<<隐藏

90后的童年(你的童年):

                                                                               

 

70后童年大回顾

28.名著积累 

请在下面数字的横线上填写作品名称或者人物名字

  作 品

              内     容      摘     要

 

《简.爱》

他①疾忙伸出手来,但因为看不见我站在哪儿,没有摸到我。

“这是谁?

”他问,好像竭力想用那双失明的眼睛看一看似的,——多么徒劳而痛苦的尝试啊!

“回答我,——再说一遍!

”他专横地大声命令道。

“你还想喝水吗,先生?

杯子里的水让我泼掉了一半。

 

《三国演义》

②曰:

“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

”关公曰:

“如不胜,请斩某头。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

关公曰:

“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  ③   》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 ④    》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

……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

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综合性学习

为了帮助大家学会正确与人交往,学校准备组织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下面的任务。

29.你们班准备召开“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主题班会,班会应该如何开展呢?

请你从活动环节或内容等方面提出三条具体的建议。

30.你们小组承担了为本次班会设计宣传海报的任务,大家在小组内展开了讨论。

小明说:

“要简单一点,在黑板上写上‘向大家展示自己——主题班会’这一行字就行啦!

小丽说:

“要正式一点,请广告公司帮我们设计宣传海报,以广告展板和彩印传单的形式呈现,显得多隆重呀!

你认为可以把他们的意见结合起来,重点是突出班会主题,你准备这样说:

“      ”。

(字数100-120字。

九、命题作文

31.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

在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很多问题。

有时,是一道等待解答的习题;有时,是一件麻烦的小事;有时,是一个需要化解的矛盾……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请以“我         解决了这个问题”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材料一:

人若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小看别人。

       ——老舍

材料二:

美能够感受,也能够塑造,但却不能为它下定义。

  ——爱默生

材料三:

真正能够影响我们一生的,并不是你在哪里上大学,而是在那里你学到了什么。

——理查德·H·肖

三则材料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

善于反思,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别人;美是多样的,每个人都应该去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在哪里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

写作要求:

(1)若选题一,请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当m字写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