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58448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红楼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

一起来看看《红楼梦》必考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

语文红楼梦的知识

1.“通灵宝玉”的来历:

女娲补天时,炼就三万六千五百块巨石,单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

此石“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后有一僧一道将此石化为一块小小的美玉,带到人间,它就是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的“通灵宝玉”,也是“宝玉”本人。

2.木石前盟:

林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3.“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梗概:

一是大致介绍了宁荣二府的主要家庭成员的情况,二是点明了贾府现时萧条的光景和面临的危机,透露出这样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这些为我们理解小说是写一个处于“末世”的封建家族的衰亡提供了启示。

4.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

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

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

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

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二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宝玉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5.贾雨村夤(yín)缘复旧职:

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

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求岳家荣国府帮助。

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6.林黛玉进贾府:

黛玉的母亲死后,外祖母贾母怕她无人照顾,便接她到贾府。

黛玉进贾府拜见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等人后,又到邢夫人、王夫人房间,最后回到贾母处与宝玉相见。

宝玉见黛玉没有跟他一样有玉,便将通灵宝玉摔在地上,惹得黛玉伤心落泪。

7.王熙凤初次出场:

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放诞无礼扬声说笑而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一进来,未见黛玉,就高呼来迟,然后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

接着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

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等到贾母责备时她又忙转悲为喜。

8.宝黛相会或宝玉摔玉:

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感觉。

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

宝玉因为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他“颦颦”二字。

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当黛玉回答没有时,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摔玉。

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

9.贾雨村判案:

薛姨妈之子薛蟠,为争英莲伤了人命,被告至应天府。

刚到任的贾雨村判案时,一门子递给他一张“护官符”,告诉他薛蟠是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人。

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胡乱判了此案。

最后薛蟠夺走英莲,又逍遥法外。

10.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

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

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

11.探微恙互看金玉:

宝钗生病,宝玉到梨香院前去看望。

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莺儿说玉上的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八个字正好一对儿,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

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莺儿说是癞头和尚送的,觉得这几字和宝玉的像是一对。

宝钗没等她说完就把她支开了。

(宝玉要吃冷香丸,宝钗不给。

黛玉来了,见宝玉、宝钗在一起,心下不悦。

雪雁给黛玉送手炉,黛玉趁机奚落宝、钗。

12.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瑞见熙凤起淫心,熙凤假装会意,约贾瑞晚上到西边穿堂,再把东边门锁上,让贾瑞喝了一夜的穿堂风,回家又遭祖父贾代儒责罚。

但邪心未改,凤姐又约他到房后小过道里头的空屋子,让贾蓉、贾蔷去捉他,并写下字据,又浇了他一身一头的尿粪。

回来就病了,因正照风月鉴,不治而亡。

13.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她先摆出存在问题,分析弊端造成的原因,总结五条:

人口混杂,遗失东西;

事无专职,临时推诿;需用过费,滥支冒领;任无大小,苦乐不均;家人豪纵,不服管束。

然后不辞辛苦,以身作则,严格制度,奖勤罚懒,不讲情面,威重令行,立见成效。

14.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凤姐为秦可卿送葬住宿铁槛寺,寺里老尼告诉她:

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

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件事。

凤姐要了三千两银子,送信给主审官。

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但金哥却自缢了,守备之子也投水殉情。

15.元春省亲:

贾政之女元春被封为贤德妃并获恩准省亲。

为迎接元妃,贾府大肆铺张修建大观园。

及至骨肉相见,悲喜交加,相互解劝方归座。

随后,元妃择园子最喜几处赐名,又命宝玉及诸姐妹题匾助兴。

接着元妃听戏烧香,并赏赐了贾府上下诸色人等。

最后归省时辰到,元妃只得与亲人洒泪而别。

16.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贾母为宝钗过生日,定了一班新出的小戏,宝钗点了一出《西游记》,并对宝玉讲解《山门》,“宝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赞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

宝玉参禅,遭到黛玉、宝钗、湘云嘲笑,宝钗讲述六祖惠能的故事。

17.贾宝玉得罪两佳人:

薛宝钗生日那天请戏班子唱戏,听完戏后,史湘云和林黛玉开玩笑,说她像戏子,宝玉知道黛玉容易生气多心,向史湘云使眼色。

哪知惹恼了史湘云和林黛玉,贾宝玉弄了个两头不讨好,气得写了一首解嘲诗,被众姑娘取笑。

18.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由于元妃送来灯谜,大家都在贾母处猜谜、作谜。

贾政看到大家所作的灯谜竟分别是爆竹、算盘、风筝、海灯等散落、漂浮之物,心中不免有一种不祥之感。

尤其是宝钗的一首七律,更不像福寿之人所作,左思右想,竟然悲伤感慨,难以成寐。

19.入住大观园:

元妃回宫后总觉得大观园闲在那儿不妥,所以命贾宝玉和众小姐都搬到大观园里住,贾宝玉高兴得不得了。

其中薛宝钗住蘅芜苑、林黛玉住潇湘馆、迎春住缀锦楼、探春住秋爽斋、惜春住蓼凤轩、李纨住稻香村、贾宝玉住怡红院,这怡红院离潇湘馆最近。

20.共读西厢花纷纷: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

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等。

21.宝钗扑蝶:

芒种时节,按风俗是送花神的日子。

宝钗到潇湘馆去唤黛玉。

她远远看到宝玉走进院去就停住了脚。

宝宝钗见一双玉色蝴蝶,十分有趣,想扑了来玩耍,就一路跟踪蝴蝶,来到滴翠亭上。

无意听到小红和坠儿在谈一些闺房私话。

为了避免尴尬和无趣,装出一付正找黛玉的样子,还大叫道:

“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

22.黛玉葬花:

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

至次日,又恰遇饯花之期,于是在沁芳桥畔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伤春愁思,感花伤己,含泪葬花,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

23.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冯紫英请戏子蒋玉菡和歌妓云儿到家里玩,并请了贾宝玉和薛蟠一起来玩。

认识蒋玉菡,贾宝玉很是高兴,两个人互换了汗巾,哪知贾宝玉换出去的汗巾却是袭人送给贾宝玉的。

回来之后,袭人大为生气,后宝玉给袭人系上了蒋玉菡的汗巾。

24.道士提亲宝黛生隙:

贾家在清虚观搭台唱戏,张道士想替贾宝玉做媒说亲。

贾宝玉和林黛玉听了很不高兴。

宝玉喜欢黛玉却不好意思说出来。

黛玉知道宝玉喜欢自己,却恼他不说出来。

两人为此闹别扭,宝玉砸玉,黛玉“剪穗”。

想到伤心事,两人都哭了起来。

25.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贾宝玉主动到潇湘馆来给林黛玉道歉,两人遂和好如初。

凤姐跳了进来拉黛玉去见贾母,说两人都扣了环了。

宝玉比宝钗为杨妃,宝钗借靛儿来找扇子,发泄对宝黛的不满,又借李逵负荆讽刺宝黛。

贾宝玉反唇相讥,也奚落了薛宝钗。

26.晴雯撕扇:

晴雯换衣服,把扇子跌在地上将骨子跌断,遭宝玉抢白,晴雯不服,气得宝玉要赶她回家。

晚上宝玉跟薛蟠喝酒回来,见晴雯睡着,将她推醒,叫她拿果子来,晴雯不干。

宝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撕也无妨。

宝玉拿扇子给她,她便撕起来,麝月阻止,宝玉说“千金难买一笑”,并说扇能值几个钱。

27.史湘云拾金麒麟:

史湘云到贾宝玉那儿去,在大观园的湖边拾到一个金麒麟。

到了贾宝玉房里,贾宝玉想送金麒麟给她却找不到。

史湘云才知道自己捡到的金麒麟是宝玉掉的。

这金麒麟是庙里小和尚送给宝玉的礼物,想给史湘云的金麒麟,配成双。

28.金钏之死:

一天中午,宝玉来到母亲王夫人住处,见丫头金钏儿在旁为母亲捶腿。

宝玉以为母亲睡着了,就同金钏儿开玩笑,谁知母亲翻身而起,随手就给金钏儿一个嘴巴,骂她下作,教坏宝玉,并叫人把金钏儿赶出贾府。

金钏儿满含冤屈,竟投井而死。

29.宝玉挨打:

宝玉与王夫人的丫头金钏儿调笑,结果金钏儿被王夫人赶出去含羞自尽;

再是宝玉因结交一个叫琪官的伶人,忠顺王府借故刁难;宝玉的弟弟贾环趁机在贾政面前造谣中伤,贾政盛怒之下将宝玉打得气弱声嘶,亏得王夫人赶到才停止。

后来贾母也到了,贾政才下跪赔罪。

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

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

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

宝玉挨打的过程中,贾政有三次哭:

先是王夫人相劝时“泪如雨下”,听到王夫人哭唤贾珠之名,更是“泪珠似滚瓜一般滚下来”,见到贾母后“跪下含泪”。

30.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探春向宝玉倡议创建诗社。

适值贾芸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海棠社”。

每个人都起了一个封号。

李纨当社长,迎春和惜春当副社长。

宝玉、黛玉、宝钗、探春四人便以海棠为题拟诗,虽然众人都认为黛玉诗作为上,但李纨却评定宝钗诗作第一。

31.李纨自号稻香老农,探春叫秋爽居士(黛玉称之为“蕉下客”),黛玉叫潇湘妃子,薛宝钗叫蘅芜君,宝玉叫富贵闲人、怡红公子,迎春叫菱洲,惜春叫藕榭,史湘云叫枕霞旧友。

32.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第二天,在大观园里吃史湘云送的螃蟹,继续做诗,题目就是薛宝钗和史湘云昨晚拟好的“菊花"诗。

诗做好后,由李纨评判。

最后林黛玉做的《咏菊》《问菊》《菊梦》,被评为一二三名。

林黛玉做诗夺魁,宝玉喜的拍手叫好。

33.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宝玉带头作咏螃蟹诗,被林黛玉嘲笑说:

这样的诗,一时要一百首也有。

林黛玉和薛宝钗也各做了一首咏螃蟹诗。

其中薛宝钗的诗歌被众人认为是食螃蟹的绝唱。

认为她的作品小题寓大意,“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34.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刘姥姥为了答谢凤姐对她资助,带了一些时新果蔬第二次进贾府。

刘姥姥说了好多外面的新闻给贾母和众人听。

刘姥姥见大家感兴趣便乱说女孩雪地抽柴草的事,虽老太太因马棚失火不让说,宝玉却还在追问。

刘姥姥便胡说是村头小庙供奉的小姑娘塑像成精。

贾宝玉信以为真,第二天叫茗烟去找,却只找到了瘟神庙。

贾母在大观园里摆宴请客,给史湘云还席,留刘姥姥一起赴宴。

在大观园里,刘姥姥惊叹连连。

贾母叫惜春画大观园。

凤姐和鸳鸯设法捉弄刘姥姥。

吃饭时,骗她说错话,让她用金筷子夹鸽蛋,刘姥姥出尽了洋相,引得众人大为开心。

刘姥姥在宴会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湘云把含在嘴里来不及咽下的“一口饭都喷出来”;林黛玉连气都笑岔了,伏着桌子只叫“嗳唷”;年幼的惜春,跑过去拉着奶母的手叫“揉揉肠子”;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着搂着宝玉。

众人在藕香榭吃酒行令。

刘姥姥欲退席回家而不得,也被抓来行酒令。

刘姥姥的行酒令自然洋相尽出,引得众人都笑弯了腰。

黛玉在行令时无意用到《牡丹亭》《西厢记》中的两句词曲。

薛宝钗注意到,第二天将黛玉叫到自己屋里教训了一通!

35.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贾母带着刘姥姥及众人到栊翠庵。

妙玉亲自煮茶招待众人。

贾母喝了半杯老君眉茶,剩下的给了刘姥姥喝。

妙玉却又私下招待林黛玉和薛宝钗喝好茶,贾宝玉也跟着沾光。

妙玉爱好洁净,嫌弃刘姥姥用过的成窑茶杯,宝玉要来送给了刘姥姥。

36.钗黛互吐剖心语:

黛玉生病,宝钗前来探望,宝钗的百般体贴让黛玉感激不已,黛玉向她说了先前以为她心里藏奸,后来因宝钗没有当着众人说她读《西厢记》《牡丹亭》而心存感激的话,并说自己无依无靠的苦衷。

宝钗亦说自己虽有哥哥母亲,只是略比你强一点,也算是和黛玉同病相怜。

37.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秋霖脉脉,阴晴不定,独自一人的林黛玉不禁伤感,拟《春江花月夜》而作《秋窗风雨夕》。

贾宝玉着急林黛玉的病情,晚上冒雨前来潇湘馆探视,看到了林黛玉写的风雨词,称赞说好。

黛玉感谢宝玉一天来几次看她,并送宝玉玻璃绣球灯回去。

38.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贾赦想收鸳鸯为小妾,叫刑夫人来求凤姐,凤姐推脱。

刑夫人去探鸳鸯的心,并拉她去回贾母,鸳鸯只是低着头不动身。

贾赦为此叫来了鸳鸯家人相逼,鸳鸯便到贾母那儿剪发明誓,死也不从。

贾赦的企图因此无法实现。

39.香菱学诗:

薛蟠走后,香菱也搬到大观园和薛宝钗一起居住。

香菱酷爱诗歌,借此机会便拜林黛玉为师学习作诗。

一个认真地教,一个认真地学,香菱作诗的能力提高很快。

香菱日思夜想,连做梦都在作诗。

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的诗歌终于得到众人的认可。

宝钗用“呆”“疯”“魔”来形容她的苦心学诗。

40.勇晴雯病补孔雀裘:

贾母赐宝玉孔雀裘,宝玉穿着却不留神让后襟子被烧了指顶大一块。

差人送给织补匠修补却又无人会补,而宝玉又着急第二天即舅舅生日要穿。

病榻中的晴雯见宝玉着急,忍着病痛替宝玉补裘,无奈头晕眼花,只能补会歇会,终于在四更天的时候将其补好,自己却体力不支倒了。

41.抄检大观园:

园子里发现了绣有春宫图的香囊。

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

在怡红院,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这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

于是晴雯、司棋都被逐出贾府。

42.晴雯之死:

受王善保家的挑唆,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回到家中,卧床不起。

宝玉前去探望,她向宝玉诉说自己早知今日,也不如此痴心傻意。

她夺过剪刀将指甲齐根铰下,将贴身穿着的旧绫袄脱下,与指甲一起交与宝玉,并要宝玉把袄儿脱下给她穿。

当夜晴雯死去。

第二天,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诔》。

晴雯之死原因有二:

一是她长得太漂亮,很像林黛玉,而王夫人生怕有这样一个“狐狸精”在宝玉身边,会把宝玉的魂勾走,所以一定要把她赶出大观园;二是因为袭人忌妒。

晴雯判词云: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

”袭人怕自己在宝玉身边的地位受到动摇,于是向王夫人告状,说晴雯的不是(小说中虽未明说,但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袭人。

),这又加深了王夫人对晴雯的仇视。

43.调包计(偷梁换柱、宝玉成亲):

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

贾府悬赏万两寻玉,悬来假玉。

贾政将外调,贾府决定给宝玉结婚冲喜。

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把怕黛玉承受不了此事的担忧说与贾母。

凤姐决定用调包计。

宝玉听说娶的是黛玉,身子也健旺起来,待洞房之中得知不是黛玉,糊涂得更加厉害了。

44.黛玉焚稿:

黛玉得知宝玉和宝钗定婚的消息,一病不起,日重一日。

这时黛玉睁开眼,只有紫鹃一人,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之中。

她挣扎着狠命撕那宝玉送的旧帕和写有诗文的绢子,又叫雪雁点灯笼上火盆,黛玉将绢子撂在火上,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下乱踩,却已烧得所余无几了。

45.黛玉之死:

黛玉无意中听说了宝玉和宝钗即将成婚的消息,急火攻心,吐出血来,病日重一日。

此时贾府上下人都忙宝玉的婚事,黛玉病榻前冷冷清清,她把以前的诗稿和题诗的旧帕全烧了,只求速死。

就在宝玉和宝钗成亲时,黛玉只叫了声:

“宝玉,宝玉,你好…”便香消玉殒。

而此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娶亲的音乐之声,潇湘馆外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

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而不是黛玉,哭闹着要去找黛玉。

得知林妹妹已死,他便昏死过去,醒来后,坚持去了潇湘馆,哭祭黛玉。

46.查抄贾府:

元春死后,贾府种.种行为触怒皇上,贾府被奉旨查抄。

在贾琏房中,抄出两箱房契、地契和高利贷借票。

贾赦、贾珍、贾琏被押走。

贾母、凤姐惊吓病倒,后来贾琏放回,贾赦、贾珍被割去世袭官职,发配边疆。

47.凤姐托孤:

贾府被抄后,贾母去世,刘姥姥三进贾府,没想到贾府已败落不堪,内忧外患,凤姐见姥姥,往事难回首。

凤姐病重,临终含泪把女儿巧姐托付给刘姥姥,并从手腕上褪下一只金镯子交给她,村妇刘姥姥却拒收了,但她爽快地答应了日后照顾巧姐。

48.宝玉出家:

贾政从任上写信回家,要宝玉和贾兰(李纨之子)在今年秋闺赴考。

赴考前,宝玉向王夫人磕头,与宝钗话别,并夜访潇湘,告别含恨而死的黛玉。

宝玉就趁赴考的机会,独自出走了。

多少天后,大雪封江,贾政官船停于毗陵驿渡口岸边,忽遇见宝玉,宝玉已做了和尚。

宝玉出走后,王夫人把袭人打发回了娘家,袭人“不得已”与蒋玉菡结了婚。

贾政路过昆陵驿地方,天下大雪,便泊在一个清净去处。

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

贾政迎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

贾政便向他问话,宝玉未及回答,只和一僧一道作歌飘然登岸而去。

高考红楼梦知识

主要事件:

1、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2、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4、刘姥姥初进大观园……

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

林黛玉:

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

王熙凤:

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

贾宝玉:

封建叛逆者。

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

薛宝钗:

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做官。

她恪守封建妇德,善于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相关练习: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

3、《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句话是贾宝玉说的。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不同意。

因为男人并不都污浊不堪。

这只是贾宝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所说的比较偏激。

用于批评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体则不正确了。

4、“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一曲红楼多少梦?

情天情海幻情身。

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

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5、《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王熙凤,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6、《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7、贾府的“四春”分别

是:

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8、《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

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人就是林黛玉。

9、请写出“金陵十二钗”

都有: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10、《红楼梦》中向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挑战的人物是贾宝玉。

11、《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写的是林黛玉,她的性格特点是:

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12、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玉麒麟。

13、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千红一窟,品的酒叫万艳同杯,听的歌曲名叫红楼梦。

14、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刘姥姥。

15、下列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

①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和薛宝钗)

②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

③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

16《红楼梦》中最长的一首诗是贾宝玉写的《芙蓉诔》。

17、举出贾府中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贾赦、贾琏。

18、《红楼梦》第六十六

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尤三姐,冷二郎是柳湘莲。

19、《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贾宝玉、林黛玉、晴雯。

20、“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2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叫曹雪芹。

22、《红楼梦》中“多愁多病身,倾国倾城貌”描写的是(林黛玉)。

2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有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暇”指的是(贾宝玉)。

24、“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之手。

2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开卷诗。

红楼梦的作品鉴赏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

作品还歌颂了贵族的叛逆者和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贾、林、薛之间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

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在写出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也流露出惋惜和感伤的情绪,蒙有一层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红楼梦》的主要艺术成就有:

表现的真实自然,象生活本身那样的真实自然,这是《红楼梦》艺术上的大特色、大成就。

《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