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6800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docx

《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docx

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

 

  篇一:

论文-总结与展望

  论文-总结与展望

  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的现代远程教育己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之

  一。

在国内外,远程教育不断蓬勃发展。

而题库系统更是远程教育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基于web的题库系统的研究对于发展远程技术教育尤为重要。

  通过这段时间的设计与开发,总体上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研究了题库理论,参考了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且使用了一些题库系统,对题库管理系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研究了Asp.neT技术,sQLseRVeR数据库技术,从而为系统原型的实现提供解决方案。

  3.在研究设计的基础之上对系统进行实现,该系统大体上实现了总体设计方案中所提到的题库管理,系统管理,功能扩展等3个模块的功能。

  4.对系统进行测试,尽管在测试过程中还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些都是预期可以解决的。

  5.2展望

  基于web的题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涉及多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本系统还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积累和完善,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1.论文只考虑了试题信息的几项基本组成,并未在试题统计等方面进行深入发掘。

使得系统只考虑了一些简单情况,如何应付复杂的试题信息还值得加强。

可以进一步完善试题信息表的相关字段,增加试题信息的完整性。

  2.该系统只考虑了试题应用的一些基本情况,未对考卷生成等扩展功能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使得试题库的一些接口还不够完善。

  3.系统在测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过都是预期可以解决的。

  4.Asp.neT等相关web技术在该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应用范围还不够,还有提高的余地。

  致谢

  首先,我要诚挚的感谢我的导师xx老师,在近一年的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期间,都得到了xx老师的悉心指导,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多次得到他的督促,并且他为我的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xx老师的严谨治学的态度与求实的工作作风及丰富的学识留给我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

  其次,要感谢同组的xx,xx同学,他们与我共同承担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任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圆满地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在此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最后要感谢几年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与学院的各位工作人员,正是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才使我今天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整个项目,在此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

  篇二:

毕业设计总结与展望致谢

  毕业设计总结与展望致谢

  6.1总结

  一卡通系统非常庞大,分若干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分若干模块,不可能一个人完成,它需要精诚合作的团队,大家分工明细,各司其职,相互区别也相互关联。

本次设计本人主要负责了第三方对接的基本模块。

采用了强大的数据库编程工具delphi7,Delphi被称为第四代编程语言,它具有简单、高效、功能强大的特点。

和Vc相比,Delphi更简单、更易于掌握,而在功能上却丝毫不逊色;和Vb相比,Delphi则功能更强大、更实用。

可以说Delphi同时兼备了Vc功能强大和Vb简单易学的特点。

  6.2展望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其概念也在不停向前延伸,其接口应用也将越来越广,cpu卡、手机卡已经开始应用,一卡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当然对与各个业务系统的对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停地去探索新的需求,发展新的技术,使得系统对接更加完善,集成度更加深入。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随着技术的发展,还会有崭新的天地让我们去开拓。

  致谢

  首先,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晏华老师,在晏华导师的指导下,我才得以完成本次论文。

特别是在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及思路方面,都得到了她的悉心指导,使我获益非浅。

同时,感谢学院所有的任课老师,特别感谢班主任曹敏芳老师在这两年多来的帮助,让我学业能顺利的完成。

感谢与我一起完成学业的同学们。

最后,也感谢学院的老师和领导,正是你们的辛勤耕耘,使我们的基础知识又一次得到了巩固,使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完成了学业,充实了自己,也更有利于我今后工作的发展。

  5.1基于RFID的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总结

  在高校校园数字化校园建设深入开展的背景下,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得到了极大的应用推广。

在系统构建设计中,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校园网结合起来,组建为基于RFID技术的校园一卡通系统。

利用千兆校园主干网作为校园一卡通通信平台,将分散于校园各区域,不同功能性质、不同特点的终端应用子系统集成起来,实现统一的信息管理、统一的数据采集分析、统一的金额支付,扫除校园信息孤岛。

在各终端子系统的设计构建中,根据系统自身使用要求及特点,对读写器硬件软件系统进行设计。

在硬件器件选择上,采用phILIps公司的mifareone射频卡芯片作为电子标签,采用mFRc500专用读写芯片及相关外围电路作为读写器射频读写模块,完成对mifareone的读写及加减值等操作。

利用单片机作为读写器主控芯片实现对读写器工作的控制。

在设计中,由于系统通信平台为主干校园网,因此把设计重点放在终端应用子系统的设计上,各终端子系统通过与校园网的接口实现系统平台的集成。

本设计,通过对校园学习生活中的两个典型应用子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与水控系统的系统分析讨论了一卡通终端应用系统的构建。

并通过对射频卡、读写器硬件选择与分析、系统防碰撞软件设计流程的探讨,阐述了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在本次设计中,自己完成了如下工作:

  

(1)系统的分析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理论基础。

根据子系统射频识别工作流程及射频卡与读写器的原理,设计出能完成对mifareone卡射频识别的RFID读写器。

  

(2)通过对典型终端应用系统的分析,探讨了RFID子系统的构架。

利用非接触式射频卡(电子标签)作为信息载体,将分散于校园各应用系统的读卡器(读写器)、上位机、校园网及服务器连接起来,用RFID射频识别系统和千兆校园网网络通信平台构建了校园一卡通系统基础硬件平台,实现校园系统资源的整合,并通过相应系统应用管理软件实现校园全面的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54

  (3)绘制了子系统应用架构图和读写器电路原理图,并通过对系统防碰撞软

  件设计流程,绘制了软件设计流程图。

  5.2RFID技术在校园一卡通系统中应用前景展望

  目前,国内RFID行业似乎已经呈现加速的趋势,主流的RFID芯片厂商一方面加大收购与合作的力度;另一方面,即从技术方面加大新型的RFID芯片的研发力度,不断更新原有产品。

因此,技术融合和应用将向纵深继续延伸。

对于RFID来说,目前还处于典型的需求带动技术的阶段,但是,对于校园一卡通,技术上采用更成熟先进的框架,直接升级数字化校园平台或可以挂接其他数字化校园是发展的趋势。

RFID的目标不再仅仅是应用和物品识别与跟踪。

随着互联网和个域网的发展,校园一卡通呈现了赋予RFID更丰富功能的趋势。

比如,电子寄存柜系统,银行自动转账业务系统等等。

目前的问题是成本因素制约RFID发展。

编制高校信息标准体系,建立多种校园一卡通的投资运营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相信,在信息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推进下,RFID技术将会更加完善,将会在校园数字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5

  致谢

  这三年的时光,工作和生活都经历了一些磨砺,能够坚持学习直到毕业非常不易。

是导师、家人、朋友、同学的鼓励和关怀,让我能够顺利走到今天。

最艰难的时候,仍然看到有希望的光芒。

在这里向所有给予我支持的人们表示最真挚的感谢和最真诚的祝福。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丁庆生老师。

丁老师的亲切随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工作关系这个论文一波三折,丁老师仍然耐心细致地为我指点,让我十分感动。

更让我赞叹的是,他常常能四两拨千斤地把晦涩的学术问题讲解得简单易懂,这种学术风范是我追求的目标。

在此对我的良师表示感谢。

感谢系里的祁老师,张老师和曾老师,为我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不少帮助。

也感谢

  我研究生班同学,能够相聚一届是一种缘分。

感谢我的父母和亲友,你们的爱是我不断前进的最大动力。

最后感谢各位评审老师在百忙之中给予评议和审查,感谢您们的宝贵意见。

谢谢!

  6.1结论

  校园“一卡通”工程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程,它为数字化校园提供了全面的数据采集网络;结合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校园网络在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各种应用系统,形成了全校范围的数字空间。

本论文研究的校园“一卡通”系统,旨在运用智能卡技术,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以方便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提升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为重点,集多种功能于一卡,真正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构想。

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的建设和使用不仅体现了学校信息化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本论文做的主要工作

  a)对校园一卡通系统进行了总体分析和设计,提出了系统总体方案。

  b)设计并实现了校园消费管理子系统、浴室、开水房水控子系统、图书管理子系统、机房管理子系统、图书借阅子系统、学生公寓门禁子系统等子系统。

  c)根据学院实际情况,阐述了校园“一卡通”的设计原则、方案。

  2.有待于改进和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

  a)现在的“一卡通”应用中终端设备由不同制造商提供,其不同的终端必须专线连接。

这样给工程的具体实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并且制造商也不能提供整个“一卡通”系统级别的支持。

因此采用多层网络结构,统一软件平台的各个模块,即由一条或多条物理上毫无关联的现场总线组成,不同的子网管理可以通过局域网上的客户端实现。

这样对于系统的扩容和升级变的非常简便。

  b)在现有的校园“一卡通”安全解决方案中,密码服务与应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每个应用子系统仍然延用各自的用户认证系统,这样不仅造成功能大量冗余,管理维护工作复杂,费用高,而且这种分布式的方案存在安全隐患,互操作性也得不到保证。

  c)随着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普及,会有更多的应用子系统加入到一卡通系统中,例如学校内的网上选课系统和网上办公自动化系统。

如何对越来越多的子系统进行整合以及维护便成了我们需要考虑的环节。

  d)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建设和应用校园“一卡通”系统。

但是,不仅该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建设有多种建设模式,而且其后续管理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注意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在建设模式中就包括开发模式、资金筹集模式、网络建设模式、用卡模式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比较的。

各种模式的选择都需要学校的斟酌,都需要和银行以及集成商之间做好沟通工作。

  6.2展望

  校园“一卡通”是实现数字化校园的有力载体,其内容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愈加充实,其构成亦愈加丰富,它可以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等多方面应用,并随着科技进步和管理内容的增多而加以深化。

随着一卡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校园卡系统的应用将会更为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高校数字化校园的进程加快,校园卡系统可以与数字化校园的统一数据库、统一门户实现更紧密地结合,还有很多功能有待发掘。

  目前,“一卡通”系统在小区管理,交通,医疗等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随着智能卡技术的不(:

毕业答辩总结与展望)断发展,“一卡通系统的实施将趋于完善。

在智能卡的读写机制上,远距离的红外线识别机制将会得到更多的推广,这种技术能够识别并读取一定范围内高速运动物体上的卡片信息,而且功能可运用到机动车驾驶执照和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上,实现更为规范,简易和安全的交通管理。

  在“一卡通”系统的业务上,将逐步实现与无线通信网络的结合,从而可以带来更多的增值服务。

如小学生在安全到达学校后,门禁系统会将学生的到校时间以短消息的形式实时通知给家长。

在整个“一卡通”管理领域,特别是在安全体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目前的安

  全技术还远不能达到很多应用领域的要求,这也有待于我们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三:

毕业总结及未来展望

  毕业总结及未来展望

  逢此毕业之际,稍作回忆以总结,稍作思想以展望,故有此篇,聊以慰藉。

  大学四年,恍如隔世!

记忆追述,竟全无印象。

思之忆之,犹记开学时,进校园,大巴进学校后门,在原艺术学院前面的广场上停下,下车稍有茫然,之后记忆稍有模糊,只记得是在25号宿舍楼下找到生物班迎接新生的志愿服务的师兄师姐,报道,领宿舍钥匙,我在29号宿舍楼6层,在学姐带领下,穿过两篇草坪,看见楼,楼是新建的,犹能闻到漆味,进门左拐,到尽头,再左拐,两三步看见右边有门,进门是楼梯,径直而上,直至顶层(这大概是我大学四年里痛苦的记忆之一,每天攀爬6层楼)左拐,右拐,要走到尽头的时候终于看到我的宿舍,也看到我相处四年的舍友,相互寒暄,就和送我的亲友出去吃饭,第一次吃饭是在南区的二食堂,饭菜不错,还满意。

之后琐事,不做赘述,这些就是我的大学四年记忆的开始。

  之后,因为开学时间晚,并没有军训就开始上课,同学们大多都积极于社团活动,积极入社,参加各种面试,我只记得自己参加过一个叫idear精英汇的社团面试,初试未果,之后就再无消息,也没参加其他社团的活动。

两年过去,我周围的那些参加社团或者入学生会的同学,或者退社退团,或者成为社长部长,各有所得,唯有我和像我一样不入社团的懒散人全无这段的经历和记忆。

虽无甚遗憾,却实感无力,现在想来,如果那时积极参加又如何,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了,感慨又有何意义,徒增伤感。

  说起大学生活,大多数没有过这段经历的人喜欢畅想为田园式的理想生活,经历过的人又总结为忙碌或者碌碌无为,其实绝非如此简单,自从选择专业开始就影响到了你的大学生活,选一个自己喜欢,契合未来打算的专业尤为重要。

至于我的大学生活,谈不上忙碌,我直到毕业才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却全无能力。

大一大二,每天都赶早上8点的课,最希望就是哪天的第一节课是上午10点,课上更少认真听讲,尤其是在经历过第一学期考试后,因为老师会在考试前给一些资料用于复习。

大三选专业,学专业课,也就是以前的模式,课程上全无优势,也没有努力,应付而已。

老师也只是讲完课就离开,应付而已。

今天想来,竟全无印象。

或许偶尔记得课上老师拿睡觉的同学开玩笑;计算机基础课上老师点名,我的班上竟只有我与另一名同学上课;大一参加高数实验班选拔,最后因为在课上不能看见黑板(视力不好)考试没通过——那大概是我大学颓废的开始吧;工图课上我实在因为自己的不错表现而得意;考场上全是窃窃私语和偷偷抄袭和老师的纵容。

这些大概就是我大学生活的全部零碎记忆,也听说谁在课业上的优秀表现拿了奖学金,有些嫉妒;也听说有谁在外边报了培训班拿了各种证,有些不屑有些羡慕;也听说有谁参加了学校或者国家组织的大赛拿了奖状,有些心动;还听说有谁经老师介绍在外边有一份不错的兼职毕业后就能直接工作,有些感慨。

这些也许就是我大学生活的全部渴望。

只是时光已逝,追悔无益。

  现在想来,竟与别人的大学生活天差地别,没有同学间难以割舍的友谊,没有师生间亦师亦友的情谊,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任性放纵的逃课,没有众人艳羡的成绩前途,没有自己坚持的骄傲,没有不羁放浪青春,没有努力勤奋的背影,这些竟是我真实的大学生活。

  大四下学期全是忙着论文。

那天参加面试,一个面试官问我:

你的毕业设计是怎样完成的,我就讲自己是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完成的,只是讲完我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我的论文只是将各种文献上的资料拼凑一下,完全没有自己的东西和思考,有上届的模板,答辩的时候老师会有一些宽松,这大概就是大学生的论文,我实在不知道那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是怎样完成论文的,只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大概就是我大学生活的总结吧,竟没有一点心动。

之后就是各种聚会,聚会上大家拼酒痛哭,我竟有点游离于其外。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句流传已久的大学生活的话:

考过四级;不挂科;搞对象;逃课(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现在回忆起来,只是完成了逃课一项,其他或者因为自身

  条件太差不能完成,或者因为能力不足缺乏努力不能完成,没有什么遗憾,倒觉得挺有些哭笑不得。

其实在大学生活开始之前有过太多的设想:

轰轰烈烈的爱情,真真切切的友谊,自由不羁的生活,随心所欲的选课,努力勤恳的阅读,但事实如此的不同。

  至于未来,记得有一个小故事:

一个记者到山区做采访,问到一个正在放羊的小孩为什么放羊,小孩告诉他为了结婚生小孩,又问生小孩后呢,小孩又告诉他让小孩放羊,又问放羊为什么呢,小孩又告诉他为了结婚生小孩。

关于这个故事,且不论是否杜撰,只是我却并不想这样生活,不想我的儿子问我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在干什么,我告诉他在为结婚生孩子而拼命赚钱;不想我的孙子问我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在干什么,我告诉他在为结婚生孩子而拼命赚钱。

保尔希望年老时回忆人生能为自己的选择自豪——为了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我呢?

大学四年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一直并不明确。

高二那年,我一直暗恋的一个女同学分班去了另一个班级,那段时间我有点颓废,也让我更加自我,更加专注于一个问题——人生而为何,甚至想过为了这个命题专门写一本武侠小说,此事最后如我设想过得大多数事情一样未能成立,只是我一直在思想。

记得我作过一个颇为自得的比喻:

人如尘埃,落下后谁还能记得你是哪颗。

如此想来,我真不是一个甘于平凡的人,这对于一个能力平庸的人来说真是一种煎熬,于是我花了七年时间思考我要做些什么,也许这就是我大学四年恍如隔世的原因,不过也少有所得:

为了人类的美好生活发起一些变革,实现自己的愿望。

  但这真是一个空洞的愿望,又哪里有实现的意义。

周围的同学或者考公务员(我妈特别支持我考公务员,因为生活稳定);或者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西装革履,人模狗样;或者勤勉踏实,小有所成,而我一无所成,有的时候真的很怀疑自己的选择,于是在临近毕业终于找了一份工作,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份能让我妈安心的工作,接下来就是为了结婚生孩子而努力赚钱。

只是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我不甘心。

大四这一年,上半年我妈催我考研,拿我表哥作例子,他念完研正准备出国,下半年又催我找一份好工作,拿我表姐作例子,她专科毕业,如今工作顺利;还催我考公务员,拿我本家的一个和村里好多先辈作例子,他们如今收入稳定,工作清闲。

只是一想到我未来的生活全部注定,竟有些毛骨悚然,但又哪能承担起漂泊不定,徒增母亲的担忧,实在不敢在她老人家一生凄苦的末尾再添烦恼。

  今天我妈问我,你在高中那几年看得那些杂书有什么用,言下之意自然是斥责我因为高中三年的不专心导致没考一个好大学也不能找一份好工作,这在她是完全顺理成章的——因为没读好初中,所以没读好高中,因为没读好高中,所以没读好大学,因为没读好大学,所以没找好工作,只是这样想来,我竟无言以对。

也许因为自己看过太多的励志故事,所以不甘于如此的人生。

那天我妈打电话问我工作找的怎么样了,我告诉她我实在不甘心如此生活,在人生的最后追忆起来,那些年轻时候的梦想全无意义。

我不知道那时候的自己是不是会痛哭,是不是会感慨,是不是会无言,是不是会心痛,只是现在想来就觉得不甘心。

  其实我真的好想有一番自己的事业,我不在乎有多大的名声,不在乎有多少收入,不在乎别人眼中的成绩,我如是跟我妈说。

记得高四那年复习,我给自己写过一句话:

我不是为了向谁证明自己的能力,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可以。

虽然最后结果并不如人意。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在坚持自己的这个信条的。

如此想来,我真的好想有一份自己的事业,还有一份轰轰烈烈的爱情,再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再有一个乖巧自主的孩子,最后有一个任性的晚年。

这大概是双鱼的妄想,这个词是这几天我妈一直用来形容我的梦想的。

只是多愁善感的我能适应我妈的设想吗?

我实在不甘心。

  如此关于我的未来畅想竟全无实在的东西,除了不甘心,只有无奈。

前段时间学校让交一份大学四年的毕业总结,三千字,一如从前,从网上找一篇抄一抄,反正也没人看。

如今想来,颇为惭愧,遂作此篇,聊以自省,他日有成,回忆此情此景,当作何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