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7173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7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docx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案docx

 

邛崃市职业教育中心教案

教者:

授课章节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授课日期

授课题目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授课类型

理论课

讨论课

授课时数

2课时

1、科学思维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知识目标

2、不断创新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在学习和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实践中不断创新。

注重实践、勇于探索、科学思维、开拓创新。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1.

辩证思维方法。

2.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1.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指

导作用。

2.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1)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2)要求我们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3)要求我们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

(4)要求我们不断进行思维创新。

二、科学思维方法与人生发展能力

1.科学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工具,能帮助我们不断提高

人生发展的能力。

2.在学习和实践中加强科学思维训练。

三、现代青年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2.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新思维的主要特征,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

3.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实质。

4.创新能力对当代青年成长的作用。

四、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1.思维创新的内涵。

2.提高创新能力,要学会把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结合起来。

3.中职生应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1)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享受生活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2)培养自信心,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冒险精神,是形成创造力的必

要条件。

 

教学时间

过程分配

 

「」

引入

分钟

 

新「」

分钟

 

 

(3)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激发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的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分组结合教材所给材料——“被斥责的勤奋”排练小品。

学生表演小品:

“被斥责的勤奋”(教师对参加表演的学生加分,计入平时成绩。

教师:

为什么“勤奋”被斥责?

学生:

讨论(略)。

教师:

“被斥责的勤奋”故事中的导师是在强调思考和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板书)

教师:

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培学生:

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材中“事例一”蔡伦如何解决造论(略)纸的难题?

“事例二”那位发明工人是怎样在“无用”中想到了“有用”,发明了“吸水纸巾”的?

 

教师:

蔡伦解决造纸的难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了思维创新;那位发明“吸水纸巾”的工人,在“无用”中想到了“有用”,全面地看问题,运用了辩证思维。

上述两则事例,都体现了科学思维方法在造纸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1.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板书)

教师: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学生:

和改造世界具有什么指导作用?

论(略)

2.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板书)

(1)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教师: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的思维。

(2)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运用辩证思维的

方法。

教师:

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学生:

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证思维的

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方法。

进行辩证思维的逻辑工具,是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

部分。

教材第93页中提到的“太冲穴”的发现运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

教师:

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只看局部,不

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应当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教师:

辩证思维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等方法。

其中

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所共有的方法,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则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

 

(多媒体展示)华佗的“五禽戏”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

 

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

 

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

 

做出了重大贡献。

华佗不仅

 

精通医术,而且非常重视体

 

育锻炼对人的健康的作用。

 

有一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

 

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

 

人为什么不这样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

后来,华伦

 

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

 

锻炼身体的拳法,名叫“五禽戏”。

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摹

 

学生:

回答(略)。

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可以

 

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

华佗的弟

 

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90多岁,

 

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可知“五禽戏”

 

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教师:

华佗是受到什么启发编出了“五禽戏”的?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遵循形式逻辑的

学生:

们所熟悉

的中国古

代寓言中

的“自相

矛盾”,是

逻辑矛

盾,指思

维中出现

的一种错

误,说明

对同一事

物或对象

 

要求,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

教师:

人们认识事物、表达思想,要运用概念、判

断、推理等思维形式。

在思维的过程中要做到概念明确、

判断恰当和推理合乎规则,不可自相矛盾、不能混淆概

念或偷换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教材中提

到的“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的错误在于什么?

(4)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不断进行思维创

 

不能同时

作出既肯

定又否定

的逻辑判

断。

新。

二、科学思维方法与人生发展能力(板书)

1.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工具,

帮助我们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板书)

学生:

答(略)

(多媒体展示)

没问题

 

一个秃头的男人坐在理发店里。

发型师问:

“有什

 

么可以帮你的吗?

”那个人解释说:

“我本来想去做头

 

皮移植,但实在太痛了,如果你能够让我的头发看起来

学生:

像你的一样,而且没有任何痛苦,我将付你5000美元。

”论(略)

“没问题。

”发型师说。

然后他很快将自己剃了个光头。

 

在思维过程中,需要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只有

 

这样,人的认识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认识成果往

 

往出其不意。

这个小幽默中的发型师面对秃头的顾客提

 

出的苛刻要求,他不是按照常规在顾客身上做文章,而

 

是从自己身上做文章,赢了顾客。

教师:

故事中发型师思维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谈谈如何用科学思维解决人生中的疑难问题?

教师:

科学的思维方法如何能帮助我们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学生:

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用辩证的思维指导人生,就能更深刻地洞察人生、认识人生,就能减少人生的迷误;就能有助于我们汲取前人思维方法之精华,少走弯路,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做聪颖智慧的人,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人。

 

教:

同学根据教材所内容,合自身,

有的同学在学和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看不

 

到老的教、同学的帮助和集体的学氛,把个人

 

的努力化,就会得出自己“明人”、“智力超常”

 

的,致傲自、故步自封⋯⋯

教:

科学的思方法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人从无数次践的成功与失教中出来的。

人生展需要不断通践和学提高能力,既要在学和践中不断增知,也要加科学思方法的。

2.在学和践中加科学思。

(板)

(多媒体展示)散思

1.列出30种杯子的用途。

 

2.列出10种致交通堵塞的原因?

 

3.列出5种可以替代行高考制度的法。

 

(多媒体展示)有个装水的杯子,你在不倒

 

也不打碎杯子的情况下,取出杯中全部的水。

 

提示:

如将一只口渴的物放入杯子里,它把水

 

喝干。

教:

21世的争,上是知新和技新的争,根到底是具有新能力的高素人才的争。

三、代青年必具新能力(板)

(多媒体展示)

 

中国留学生学成往往比一起学的美国学生好

 

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

 

就在于美国学生思活,手能力和造精神。

 

——振宁

1.新是一个民族步的灵魂。

(板)

(多媒体展示)新是推史向

 

前的动力

在人类历史上,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

 

哲学家的新思想帮助了弱小的雅典进入了世界最初的民

 

主政治。

 

我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法,打破了贵族阶

 

层对知识的垄断,使普通劳动者有了接受教育的可能,

 

对中华文明甚至整个世界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牛顿等科学家的卓越发现,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凯恩斯创立的经济理论改变了美国社会,影响了整

 

个世界。

 

比尔·盖茨等人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富翁,并将人

 

类带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多媒体展示)科技发明到工业应用的周期缩短

 

18世纪20年代发明摄像机,112年后才成为工业

 

产品;

 

19世纪60年代发明无线电,花了35年时间到20

 

世纪初才付诸使用;

 

19世纪末发明的X光机经过18年才开始得到应

 

用;

 

20世纪发明的电视只经过12年就应用了;

 

原子弹从设计到应用只有6年;

 

晶体管的发明到工业生产只有3年时间;

 

激光器从发明到应用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

 

教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新思维的主要特征,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

(板书)

教师:

创新是时代的潮流,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

学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思维的主要特

征,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

提倡创新思维,培养创新

生:

创新

能力,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综合国力,

能力是指

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通过创新

(多媒体展示)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活动、创

新行为而

一是独立性。

它“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

获得创新

于打破陈旧,立足于独立思考。

性成果的

能力,实

二是求异性。

其思维主体具有求新求异的心理,善

质就是创

造性解决

于发现和把握改变现状的契机和机遇,探索解决问题的

问题的能

力。

多种方法。

 

三是新颖性。

创造的本质就在“新”中,发现新现

 

象、创建新理论、形成新观念、发明新技术都是创造性

 

思维的成果。

(多媒体展示)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1.它是人类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最有价值的思

 

维形式,它可以不断地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推进人类

 

认识世界的水平。

 

2.它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艺创造和其他一

 

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3.它为实践开辟新的局面。

(多媒体展示)几种创新思维的方

1.扩散思维

 

扩散思维就是思维从某一点出发,向外任意扩散,

 

无一定方向、无一定范围,提出更多的创造性新设想、

 

新方法、新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扩散思维能够使

学生:

思维张开翅膀,冲破一切禁锢。

扩散思维是应用已有的

论(略)。

知识和记忆,加入想象,使人们的思路更加开阔,产生许

 

多不同的,甚至是“荒诞离奇”的答案。

扩散思维可从

 

事物的形态、材料、功能、方法、结构、组合、因果关系

 

等方面进行扩散。

 

2.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要跳出点、线、面

 

的限制,从上下、左右、前后等,从四面八方进行多角

 

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

如:

南方一些省市的农村在水

 

稻田里养鱼、田埂上种桑,桑叶养蚕,等等。

 

3.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去探求问题的一

种思维方法。

俗称倒过来想一想、试一试或者是反其道学生:

论(略)。

而行之。

这种从反面去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易引起新

 

的思索,往往会产生超常的构思、不同凡响的新观念和

 

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比如,除尘器,原设计是吹气的办法,

 

把灰尘吹到一旁,这种设计失败了。

反过来想,不用吹,

 

改用吸的方法又怎样呢,试验证明,吸的方法成功了,便

 

产生了吸尘器。

 

4.转换思维

 

转换思维是以多路思维代替单路思维,这种办法不

 

行,就改用别的办法思考解决问题。

转换思维有方法

 

转换、目标转换、元素转换等。

古代曹冲称象就是应用

 

了元素转移法来思维的,用石头代替大象,元素发生了

 

变化。

 

5.换位思维

 

换位思维是指行为主体跳出自我站在对象人或他人

 

的位置上进行多维思考、交流感情、产生共鸣的一种思维

 

方式。

(多媒体展示)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

 

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要求人们克服固守书本、

 

墨守成规的旧思想,树立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意识。

3.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实质。

(板书)

教师:

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实质是什么?

教师:

教材中提到的某高职园艺专业毕业的小赵是怎样“为公司赢得了丰厚利润并被提拔为科研部主任”的?

对中职生有什么启发?

学生:

讨论(略)。

教师: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创新的时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层出不穷,需要当代青年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解决。

创新能力对当代青年成长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

讨论(略)学生:

4.创新能力对当代青年成长的作用。

(板书)论(略)。

学生:

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

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能缺少创新能力。

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弱,将决定他未来的

 

发展前途。

教师:

2007年2月27日,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河南农民李官奇、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工人技师王洪军和宝钢炼铁厂工人技师韩明明,一同登上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二名工人、一名农民首次登上国家科技领奖台这一喜讯,学生:

向我们中职生传递了什么信息?

论(略)。

学生:

从三名获奖者首次登上国家科技领奖台这一

喜讯中,不仅说明学习比学历重要,而且也证明了,只

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求得创新,取得成绩。

(多媒体展示)注意培养创新的素

1.制订终生学习、创造的计划。

 

2.开发大脑的潜能,增强独立获取知识的综合能力,

 

提高认识速度和速率,缩短认识周期,使自己尽快学有

 

所成,进入创造领域。

 

3.选用最优学习方法,应用现代化工具,跟上前沿

 

知识的发展。

 

4.不断创新学习方法,更新调整知识结构,与时俱

 

进。

教师:

人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学习、训练产生和提高的,提高创新能力需要科学思维。

要创新就必须学习和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四、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板书)

教师:

思维创新的内涵是什么?

1.思维创新的内涵。

(板书)

学生:

科学思维所说的思维创新,特指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教师:

根据教材所给材料,讨论该企业家如何运用发散思维中的“希望点列举法”,大胆进行思维创新的?

(多媒体展示)碰倒纺车的启

“珍妮纺织机”的发明者詹姆斯·哈格里沃斯(英

 

国发明家)是一个普通工人。

他既能织布,又会做木工。

 

妻子珍妮是一个善良勤勉的纺织能手,她起早贪黑,一

 

天忙到晚,可纺纱总是不多。

哈格里沃斯每次看到妻子

 

既紧张又劳累的样子,总想把这老掉牙的纺车改进一下。

 

一天,他无意中把家里的纺车碰翻了,他看到原

 

来水平放

 

置的纺车

 

锤变成了

 

垂直竖

 

立,仍在

 

不停地转动。

这一偶然事件,使他得到启示:

既然纺锤

 

竖立时仍能转动,要是并排使用几个竖立的纺锤,不就

 

可以同时纺出好几根纱了吗?

他说干就干,终于试制成

 

装有8个纺锤的新式纺织机,并给它命名为“珍妮纺织

 

机”。

这项发明比旧纺织机提高了效率几十倍,被恩格

 

斯称为“使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

 

明”。

教师:

“珍妮纺织机”的发明,启示我们如何增强创新能力?

教师:

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要充分发挥想象,巧妙捕捉灵感,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求真务实精神为向导。

1.提高创新能力,要学会把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结合起来。

(板书)

(多媒体展示)发散思维与聚合思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思

 

维。

聚合性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找

 

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一般说来,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阶段,要依赖发散思维,而在选择假设时,要依赖聚合

 

思维。

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来看,发散思维与聚合

 

思维是辩证统一的。

教师:

人们经常把创新想象得很高深、很神秘、很复杂,并因此阻碍了自己的创新。

其实创新,甚至是伟大的创新,它的思路有时也往往是很简单的,这就需要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的地思考,要爱动脑筋,想

办法解决问题。

结合教材所给“把电梯装在楼外”事例,想想自己身边有哪些创新之举?

(多媒体展示)12种创造发明技法

1.加一加;2.减一减;3.扩一扩;4.缩一缩;

 

5.变一变;6.改一改;

 

7.联一联;8.代一代;9.搬一搬;10.反一反;

 

11.定一定;12.学一学

(多媒体展示)加一加

 

*把橡胶和高压气体合在一起,构成了橡胶轮胎;

 

*把二氧化碳加在甜水里,成了汽水型饮料;

 

*索尼公司把耳机和收音机结合起来,制造出了随身听;

 

*洗发香波与护发素相结合,构成了二合一的护发新

 

产品;

(多媒体展示)减一减

*无人驾驶的飞机、坦克;

 

*真空法保存食物;

 

*小型西瓜,小型西红柿;

 

*让害虫失去生育能力;

 

*超短裙、比基尼的问世;

 

*去脂肪牛奶,无痛分娩,无籽瓜;

(多媒体展示)创新7步骤

1.大胆想象;2.界定你要解决的问题;3.寻找

 

可能解决的途径;4.沿每一条可能的途径收集材料信

 

息;5.对不同方法重新进行组合;6.有踏破铁鞋无觅

 

处的辛劳,灵感可能来;7.对新的思想进行补充和修

 

正。

3.中职生应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板书)

(1)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享受生活是创新的前提

和基础。

教师:

重视实干、重视实践是科学创新的基本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一些问题,通过这种日常的自我训练,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和大脑灵活性。

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尝试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结合教材第101页中“李官奇的大豆蛋白质

改性纤维研制成功”的事例说明创新是在实践中实现的。

教师:

要相信“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要敢于去做别人没想过、没做过或者做过却没成功的事。

要以科学精神面对失败,认真找出失败的原因并探索新的道路,使失败变为成功的阶梯和创造的源泉。

(2)培养自信心,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冒险精神,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教师:

结合教材所给材料,讨论王洪军创新的事迹对同学们有什么启发?

教师:

创新要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

(3)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激发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

如何敢于质疑?

学生:

首先,要敢于对一些保守的习惯和传统产生怀疑。

其次,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书本知识、迷信权威。

 

最后,要敢于和善于提出各种问题。

教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

一个问题重要。

”我们要养成质疑的习惯,不唯书,不

唯上,只唯实。

在认真学习和思考的同时又持一种科学

质疑或批判的精神,敢于走自己的路。

【本课小结】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

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不断进行思维创新。

在学习和实

践中加强科学思维训练。

运用科学思维不断提高创新能

力。

安全

「」

用电、防火的安全教育管理,清除水灾隐患,确保

教育

分钟

不发生火灾事故、触电事故。

1、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2、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实质是什么?

3、思维创新的内涵是什么?

4、中职生应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

教学反思

导作用。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

自我评价

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不断进行思维创新。

在学习和

实践中加强科学思维训练。

运用科学思维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