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7450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智慧停车场项目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述

地面垫层铺设在均匀密实的基土上,耕土和淤泥必须在案挖除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夯实。

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可用碎石、卵石或碎砖等夯入土中,以加强基对软弱地基的利用或处理,可参照《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处理。

各地面的地基为素土夯实,其垫层下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

地面铺装需设置伸缩缝,纵向、横向缩缝间距不大于6M,伸缝间距为20-30M,缝宽20MM,沥青灌缝。

二、施工流程

沥青道路(从下至上):

素土夯实(夯实度≥93%);300mm厚二灰碎石层;乳化沥青透层;50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二、材料要求

现场所购买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三、主要机具

一般应备有蛙式打夯机、推土机、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m靠尺、小线或细铁丝、钢尺等。

2.作业条件

(1)对二灰碎石层材料进行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

(2)回填前,应组织有关单位检验路基地质情况。

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以及有无积水等情况,办完隐检手续。

(3)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木橛或标高桩,或在固定边坡(墙)上钉上水平木橛或弹上水平线。

四、二灰碎石层

(一)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

(配备相关人员配合摊铺工作)

2、机械设备:

(见机械设备配备一览表)

3、材料准备:

采用预拌商品混合料

4、测量准备工作:

(1)在基层边缘以外30cm处,纵向每隔10m,钉基准桩,铁桩一端制成尖头。

(2)在基准桩上用螺栓固定横梁,横梁亦为铁质(直径12mm~15mm长300mm),待测量高程后再紧固横梁,横梁必须呈水平状。

(3)在基准桩横梁上架高直径3mm钢丝绳基准线,基准线钢丝绳放在横梁的刻梁槽内以免基准线在横梁上左右滑动。

(4)基准线顶面与铺筑的二灰碎石(砂砾)基层面的垂直距离为10~30cm。

(5)基准线两端用紧线器拉直绷紧,其拉力应不小于800N。

(6)施工过程中设专人对铁桩、基准线做好看护工作。

5、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1)在准备施工二灰碎石基层前,验收底基层的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压实度等各项质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平整坚实、无坑洼、松散、弹软现象。

(2)对路面底基层进行清扫和洒水湿润,用石灰粉画出二灰碎石基层的铺筑宽度线。

(3)测量人员在施工前作好基准桩的测设工作。

(4)在集中拌和站安装稳定土厂拌设备,正式启动拌和之前试机、做流量试验、调试、保养所用的机械设备。

保证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二)施工要点

(1)混合料拌和

1)在中心站集中厂拌设备混合料。

采用连续式拌和机。

2)拌和时将石灰、粉煤灰、碎石(砂砾)按重量比送入拌和机中,加水拌和。

在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以上拌和均匀,拌和好的混合料中不得含有粉煤灰和石灰团粒。

3)在正式拌和混合料之前,先以调式设备进行流量试验,使拌和好的混合料的集料颗粒组成和含水量、含石灰量都达到规定要求。

否则应重新调试设备。

在拌和站建立中心试验室每天进行检测集料的中颗粒组成、含灰量。

4)集中拌和要掌握三个要点

a.配料要准确:

b.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摊铺地段、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c.拌和要均匀。

 

5)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拌和数量和施工现场铺筑能力相配合,拌和好的混合料应即使用自卸汽车运至铺筑地段。

6)混合料的堆放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应即使处理。

(2)混合料的运输 

1)采用大型自卸汽车运送二灰石混合料,根据日产量备足汽车以保证所拌好的混合料及时运到摊铺地段。

运输车的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

 

2)运输汽车的车厢要干净,每天收工时要进行清扫和冲洗。

3)运距较远时应加覆盖以免混合料水分丢失。

(3)混合料的摊铺

1)二灰碎石混合料采用一台摊铺机进行摊铺。

摊铺机传感器搭在并沿着基准线控制高程进行施工。

2)摊铺机就位后,摊铺速度按2~4m/min,前方应有2辆以上运料车处于等待状态,做到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混合料。

3)摊铺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左右(视气候温度而定,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4)摊铺机就位时的公铺系数约为1.2~1.3要通过试铺段的实际情况,确定该工程的松铺系数以便控制高程在允许偏差内。

操作者在开始摊铺后立即用水准仪测量实铺高程再根据初铺后的混合料的实际高程偏差进行调整,摊铺工作逐渐进入正常施工。

5)设专人对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石料集中离析现象进行局部点补工作,使混合料表面均匀一致。

(4)压实

混合料一经摊铺成型,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振动压路机在半幅全宽内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路肩两侧向道路中心碾压,超高路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总之,应由低处向高处进行碾压。

碾压时,轮迹应重叠1/2轮宽,相邻两段的碾压接头处,应错成横向45度的阶梯状。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碾压段长度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气温情况进行选择确定。

气温高时,水份蒸发快,可缩短碾压段长度,反之可适当延长碾压段长度。

一般从混合料拌和到最后碾压成型,总时间应控制在2.5小时以内,为此碾压段长度不应超过50米,成型时间严禁超过3.5小时。

(5)养生与交通管理

1)该基层成活后养护工作至关重要,石灰粉煤灰基层表面易风干,如果养护跟不上,不但影响强度增长,而且表层松散扬尘,所以碾压完成后第二天开始养生,采用洒水车洒水养生的方法。

每天洒水至少六次以上或视气候条件而定,应始终保持表层潮湿。

养生期不宜少于7天。

2)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封闭交通,在已经成活的二灰基层地段禁止各种车辆通行,并进行封闭管理。

(6)、质量标准

1)粒料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并根据当地源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

 

2)石灰和粉煤灰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石灰应经充分消解后才能使用。

 

3)混合料配合比应准确,不得有灰团和生石灰块。

4)摊铺时要注意消除粗细料离析现象。

 

5)碾压进应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压,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到要求的压实度。

 

6)保持一定湿度的养生,养生期要符合规范要求。

五、乳化沥青透层

(一)、原材料

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粘度、筛上剩余量、蒸发残留物含量、残留物针入度、软化点、延度、贮藏稳定性等试验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渗透深度大于5mm。

(二)、施工工艺

透层采用喷洒高渗透乳化沥青透层进行施工

透层宜选择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气温低于8℃或大风天气或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乳化沥青。

1.二灰碎石层上基层表面的准备

喷洒稀释液前,应采取措施防止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受污染;

用自行式强力清扫车在基层养生期结束后对基层表面进行全面清扫,清扫后的基层顶面必须确保浮浆清除干净,骨料外露,用强力清扫车清扫完成后,组织专人清扫表面松散碎石,用空压机将基层表面浮灰吹净;

当基层表面过分干燥时,必须在洒布稀释液前5-10分钟,对基层表面进行洒水预湿,使工作面处于潮湿状态但水分不饱和,同时避免集水区域,以免稀释液洒布后出现流淌。

2.材料准备

为取得良好洒布粘度,在洒布前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稀释,按原液:

水=3:

1进行稀释,根据设备情况可将比例适当加大,有条件时尽量使用热水稀释乳化沥青,有利于前期的渗透速度,乳化沥青稀释后立即使用,不宜长时间存放。

3、透层洒布时间

透层喷洒时间根据渗透深度、与基层强度影响情况,通过现场试洒确定,可采取两种时间进行试洒,即为:

a.宜紧接在中基层碾压成型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稀释液,应尽量在水稳基层碾压完成24小时内完成洒布,兼上基层的养生作用;b.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养护7天后喷洒。

4、喷洒透层

当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后,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洒布高渗透性乳化沥青,稀释液的洒布量为(0.8-1.0)kg/㎡,具体洒布量取决于基层表面的纹理深度和试验确定。

但必须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沥青用量范围内的透层油用量确定最终实际喷洒量,以不流淌作为依据。

透层油洒布如有花白遗漏应人工补洒,喷洒过量的透层油应立即清除,可撒布干净的石屑、砂等吸除。

在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洒,观测透层油的渗透深度和最终渗透深度,要求渗透深度应能大于5mm,并能与基层粘结成整体,如达不到此要求应对施工工艺进行调整(如基层养生时间、稀释比例、稀释液的温度和洒布量等),直到满足要求。

5、养护

透层施工结束后应立即采取硬隔离封闭交通,7天后方可允许车辆慢速通行,行车速度不得超过20km/h,严禁在透层上进行急刹车或停车掉头。

(三)、透层的质量检查

乳化沥青透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方法及检验标准详见下表:

透层质量检查项目及质量标准

项目

检查频率

质量要求或允许误差

试验方法

沥青量

每半天1次

在规定范围内

测定单位面积计算沥青量

渗水

试验

1处/1000m2

渗水量<5ml/min

用渗水仪,每处2点

渗透深度

随时全面

通过钻孔或挖掘确定渗入基层深度(由试验段确定)

外观

检查

随时全面

外观均匀一致,用硬物刮开透层观察,与基层表面牢固粘结,不起皮,无油包和基层外露等现象,无多余乳化沥青或油膜

 

乳化沥青透层施工工艺图

第一种:

 

5、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细粒式沥青砼采用厂拌法施工。

(一)、材料要求:

1、沥青: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所选用的道路石油沥青应满足设计要求,本次工程所用的沥青经检测该沥青应符合JTJ032-94中的相关要求。

2、矿料:

1)石料经检测,其筛分、表观相对密度、相对毛体积密度、压碎值、针片状含量等均符合标准要求。

2)砂经检测其筛分、表观相对密度、坚固性、含泥量均符合标准要求。

3)矿粉其筛分、表观相对密度等均符合标准要求。

(二)、沥青混凝土施工

1、施工准备

沥青砼面层摊铺前将二灰碎石基层重新测量横、纵断面。

在沥青砼施工前我标段正提前对中面层进行清扫,且待每日开始施工前,将工作面内的树叶、浮土等清扫干净,施工中由专人负责清扫工作,以保证摊铺工作面。

2、施工方法

1)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a、采用大型自卸汽车运送二灰石混合料,根据日产量备足汽车以保证所拌好的混合料及时运到摊铺地段。

运输车的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

 

b、运输汽车的车厢要干净,每天收工时要进行清扫和冲洗。

2)摊铺

a、摊铺前,先做试验段,确定虚铺系数,碾压温度,碾压工艺等施工参数。

b、摊铺行驶速度要和拌合能力相适应,最大限度保持匀速前进,摊铺不间断。

摊铺机行驶速度初定为4m/分钟,摊铺过程中根据拌合运输实际能力随时调整。

c、测量员要用水准仪随时检测标高横坡等几何尺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d、摊铺过程中质检员用三米直尺随时检查摊铺平整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3)、压实

a、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

起动、停车、前进、倒退、变换方向均应减速、缓慢、平稳。

b、每次变换方向时,其停顿位置不准在同一横线上。

碾压段长度视现场情况酌定,一般应在80m以上。

c、路面压实成型后,应迅速进行平整度、标高等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正。

d、未冷却路面不得停车,以防静压造成轮路接触部位凹沉。

沥青砼面层碾压控制标准:

见下表

碾压阶段

温度ºC

压路机类型

数量

速度km/h

备注

初压

110-140

双钢振动

1

1.5—2.0

复压

90-110

胶轮压路机

1

2.5—3.5

振动压路机

1

终压

70-90

双钢振动

1

2.5—3.5

4)施工接缝

横接缝均采用平接缝,每天施工结束时,在接近端部前1m处,将熨平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

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除后再碾压,然后用三米直尺检查平整度后,趁尚未冷透时垂直铲除端部层厚度不足及平整度不好的部分。

3、质量保证措施

1)从源头抓起,设专人严把进料关。

不合格料不准进场,随时抽检。

2)厂家应提供当天所拌和的配合比,施工单位看见配合比后才允许汽车卸料施工。

3)摊铺、压实施工中,各工序均设专职质检员盯岗,随时进行质量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规定分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1

压实度(%)

95(98*)

94(98*)

按附录B检查:

每200m每车道1处

20

20

2

平整度

σ(mm)

1.2

2.0

2.5

4.2

平整度仪:

全线每车道连续按每100m计算IRI或σ

15

20

IRI(m/km)

最大间隙

h(mm)

5

3m直尺:

每200m2处*10尺

3

弯沉值(0.01mm)

≤竣工验收

弯沉值

按附录I检查

15

20

4

抗滑

摩擦系数

符合

设计

摆式仪:

每200m测1处横向力系数车:

全线连续

10

构造深度

砂铺法:

每200m测1处

5

厚度(mm)

代表值

总厚度-8

上面层-4

总厚≤60时-5总厚>60时-8%H

按附录H检查:

每200m每车道1点

20

20

极值

总厚度-15

上面层-8

总厚≤60时-10总厚>60时-15%H

6

中线平面偏位(mm)

20

经纬仪:

每200m4点

5

5

7

纵断高程

(mm)

±10

±15

水准仪:

每200m4断面

5

5

8

(mm)

有侧石

±20

±30

水准仪:

每200m4处

5

5

无侧石

不小于设计值

9

横坡(%)

±0.3

±0.5

尺量:

每200m4断面

5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